第377章 合作與出路!
李秉臨聽得蘇允揶揄,竟是臉不紅心不跳,比前幾年時候可強多了。
他冷哼了一聲道:“蘇經略,時勢已易,你不再背靠大宋,手上也不是擁有鄜延路數十萬軍民,還有大宋朝源源不斷的支持。
現在你只是大宋朝的叛賊,不僅如今我大夏對你虎視眈眈,連着宋朝也要滅你們而後快,所以,蘇經略,你們沒有別的路可以選。”
蘇允聞言笑了起來,道:“若是這樣的話,那等我們跟宋朝這一仗打完再談吧。
打完了,我們還在不在,到時候你看着便是。
不過,到時候可能就未必要跟你合作了。”
李秉臨呵呵一笑道:“不跟本王合作,你又能跟誰合作?”
蘇允溫文爾雅一笑,道:“樑相國與我已經打過交道,他知道自己奈何不了我,非要來硬啃我這綏德軍這蒸不熟壓不爛的銅豌豆,到時候反而要崩壞他的牙齒。
而宋朝也是奈何不了我,既然如此,大家也只能默許我的存在,而綏德軍有這麼多精美的瓷器、鐵器、金銀器、玻璃器具,這些東西價值連城,誰不想要呢?
呵呵,西夏連接西域,有西域商人在境內,樑相國來我這裡採購,到時候高價賣給西域商人,嘿嘿,一倒手就是十倍數十倍的利潤,你猜樑相國想不想做這個生意?”
李秉臨聞言心中一突,沒想到蘇允竟也是想到了這一茬,他之所以過來,便是打着這個主意,他不僅想把這些東西賣到西夏國內,還想將其賣去吐蕃、遼國,還有西域那個廣闊的市場!
但是李秉臨心下還是不慌,搖頭道:“宋朝君臣現在找我們和談,雖然還沒有正式接觸,但遞過來的國書上大約已經透露了一些信息。
他們大約是要與我們西夏談和,本王有把握將河湟地區以及綏德軍這些地方要回來,而宋朝的訴求也能揣測一二。
他們一是要跟我們停戰,二則是要聯合我們大夏,一起滅了綏德軍。
所以,你們支撐不下來的。”
說完了這話,李秉臨緊緊盯着蘇允,想要看到蘇允臉上有沒有驚慌失措之色,但令他失望的是,蘇允依然是笑吟吟的模樣,神情還很是自然。
蘇允甚至還失笑了一下,道:“宋夏聯合來攻我綏德軍,然後宋朝滅了綏德軍,就是爲了把綏德軍還給你們西夏?”
李秉臨臉色一變,道:“蘇經略不信這等事情會發生?”
蘇允搖搖頭道:“不,我相信,那幫蟲豸會做出這等事情來,我毫不懷疑。
但是,他們要是做出來這等事情來,我卻是要大笑幾聲,因爲宋朝是將自己的道義根基徹底給毀了!
那對我們綏德軍來說不是災難,而是最大的機遇!”
李秉臨皺起了眉頭道:“蘇經略,你又何必強撐這等面子,一旦宋夏聯合,你們綏德軍哪裡能夠撐得住,都活不到明天,還奢談什麼機遇?”
蘇允搖搖頭道:“你不懂的,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大義,是師出有名。
我們綏德軍已經佔了抗擊你們党項的大義,宋廷不是不可以剿滅我們,但不可以聯合你們西夏來剿滅我們,一旦這麼做,宋廷便會人心盡失!
呵呵,聯合敵國,攻擊愛國義士,還要將義士保護下來的土地百姓,白白送給敵國,這意味着什麼嗎?
意味着整個宋廷已經背叛了中國百姓,宋廷已經失去了治理中國的大義!
中國自然有無數秉持大義的人,到時候這些人便會傾向於我們綏德軍。
到了那個時候,我綏德軍便是得道者多助,宋廷便是失道者寡助。
屆時宋廷想要剿滅我們綏德軍是絕不可能的,甚至宋朝內部會有無數人揭竿而起,一起反抗這個失道王朝!”
若有朋友不明白這個道理,可以研究一下後世美國川普兩次上臺,屢屢進行收縮政策,讓盟友不再相信美國,這就是大義,當一個國家不再關注大義的時候,意味着他們也將失去支持。
李秉臨的確是不太明白,但聽得蘇允言之鑿鑿,不由得信了幾分,但依然還是嘴硬,道:“若是他們當真這麼做了,先將你們給滅了,到時候再好好僞飾便是,又怕的誰來?”
蘇允搖搖頭道:“我蘇學會在宋朝士林之中根深蒂固,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很快便會在整個士林之中傳播,亦是很快讓宋朝百姓知曉,整個大宋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瞞不住的。
至於先將我們滅了……哈,我們綏德軍又豈是吃素的,你們的國相樑乙逋打了綏德軍那麼久,他不將我們滅了,是因爲他不想麼?”
此言一出,頓時令得李秉臨語塞。
但他還是說道:“但本王是知道的,你們宋廷君臣,他們可以允許與敵國作戰失敗。
但對於你們這些叛逆,那是一點也不能忍的,就算是傾國之力,他們也會將你們給滅了的,這一點我應該沒有說錯吧?”
蘇允瞟了一眼李秉臨,倒是對這個西夏王爺有些刮目相看起來,此人對宋廷倒是瞭解頗深,也算是個人物了。
蘇允點點頭道:“王爺這一點沒有說錯,但是綏德軍不會亡的,若是我們綏德軍能夠頂住宋朝的攻擊,那麼很快樑國相以及遼國那邊便要過來支持我了。
到時候糧食也好,軍械也罷,甚至是戰馬,都會源源不斷支援綏德軍,到了那個時候,我綏德軍反而是活了。
呵呵,你們西夏想要我綏德軍消耗宋朝,遼國亦是希望我綏德軍消耗宋朝,因此遼夏不會讓綏德軍那麼快消亡,他們一定會全力支持我綏德軍。
而綏德軍也不是白白拿他們的援助,我綏德軍如今有玻璃、有鐵器、更有這麼多精美的工業品,遼夏兩國跟我交易是能夠掙大錢的。
既可以消耗宋朝,又可以掙錢,何樂而不爲呢?”
此話一出,李秉臨頓時無話可說了。
其實他們兩人這番爭論不是在討論這生意能不能做,其實兩人心裡都明白,這生意必然是能做的。
他們爲什麼爭論,乃是爲了掌握主動權。
李秉臨以綏德軍勢弱爲理由,想要確立起他的主導地位,到時候價格、雙方承擔的義務,自然便是以李秉臨這邊爲主了。
而蘇允給出的反擊也極爲犀利,一直都緊緊扣着【這生意跟誰做都行,尤其是樑乙逋以及遼國,也不是非你李秉臨不可】這個說法來,亦是爲了掌握這個主動權。
“而且……”
蘇允斜睨了一下李秉臨,笑道:“……王爺,你以爲你能西夏朝廷?
呵呵,樑相國權勢滔天,你雖貴爲王爺,卻處處受他掣肘,嗯,別說是你,就是你皇兄,也是一個牽線木偶罷了。
你今日來與我談合作,樑相國怕是未必知曉。
若他得知你私下與我接觸,以他那猜忌多疑的性子,你覺得他會如何處置你?”
李秉臨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驚惶,但很快又強自鎮定下來,冷哼一聲道:“蘇經略莫要挑撥離間,本王與樑相國雖在朝堂上有些分歧,但都是爲了我大夏的利益。
此番前來與你商議,也是想爲大夏謀一條新的財路,他若知曉,定會支持本王。”
蘇允哂笑一聲:“王爺莫要自欺欺人了。
梁氏把持朝政多年,一心擴充自己的勢力,豈會容忍你在他眼皮子底下另起爐竈?
你說要將綏德軍的貨物賣到吐蕃、遼國和西域,這些地方的商路,樑相國豈會輕易讓你插手?
一旦他發現你私下與我交易,說不定會直接派兵將你扣押,到時候,王爺你可就自身難保了。
唉,算了算了,王爺沒有必要冒此大險,我綏德軍直接尋梁氏合作便是了。
是了,王爺,那套茶具便送你了,這裡你有看得上的東西,也盡皆帶上便是,某便不送你了。”
李秉臨心中一凜,蘇允所言並非毫無道理。
樑乙逋對權力的掌控欲極強,近年來自己在朝堂上提出的諸多建議,都被他以各種理由駁回,若是真的因爲與綏德軍合作而觸怒了他,後果不堪設想。
但李秉臨仍不甘心就此示弱,咬咬牙道:“即便如此,本王也有自己的辦法應對。
況且,你以爲樑相國就那麼容易與你合作?他之前多次攻打綏德軍不成,心中對你必定懷恨在心,就算他有意與你交易,也不會給你什麼好條件。”
蘇允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悠然道:“樑相國的心思,我自然清楚。
但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與我綏德軍合作,利大於弊。
他若真的恨我,早就不惜一切代價強攻綏德軍了,又何必屢次試探?
他遲遲不動手,就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既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又能避免損失過大。
而現在,這個時機已經來了。”
“哦?”李秉臨忍不住問道,“什麼時機?”
蘇允放下茶杯,目光炯炯地看着李秉臨:“宋朝與西夏和談的時機。
一旦宋夏達成和議,樑相國必然會將目光重新投向綏德軍。
但他也明白,強攻難以取勝,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合作。
他可以通過與我交易,獲得大量珍貴貨物,再轉手賣給西域商人,賺取鉅額利潤。
而且,他還能借此削弱宋朝的實力,何樂而不爲?
至於條件,只要雙方都有利可圖,總能談得攏。”
李秉臨沉默不語,心中暗自思忖。
蘇允分析得頭頭是道,若真如他所說,樑乙逋很可能會拋開自己,直接與綏德軍合作。
如此一來,自己不僅錯失了這個難得的商機,還可能會在朝堂上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蘇允見李秉臨神色變幻不定,知道自己的話已經起了作用,便繼續說道:“王爺,如今擺在你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條是繼續與我僵持,等待樑相國與我達成合作,到時候你只能眼睜睜看着利益從手中溜走;
另一條路,就是與我攜手,在樑相國之前達成合作協議。
我綏德軍的貨物,你可以優先挑選,價格也可以給你最優惠的。
而且,我還可以在暗中助你一臂之力,讓你在西夏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穩固。
王爺,你好好想想吧。”
李秉臨擡起頭,目光與蘇允對視,兩人的眼神中都閃爍着精明與算計。
許久,李秉臨緩緩開口道:“蘇經略,你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但合作之事,事關重大,本王還需仔細斟酌。”
蘇允微微一笑,知道李秉臨已經動搖,便也不急於一時,說道:“王爺慎重考慮是應該的。
不過,時間可不等人,若是王爺猶豫不決,錯失良機,可就悔之晚矣。”
李秉臨依然思前想後,頗有些猶豫不決。
蘇允身子微微前傾,眼神頓時變得銳利起來,盯着李秉臨道:“王爺,你也清楚,我綏德軍如今兵強馬壯,糧草充足,並非輕易能被撼動。
在與樑相國的多次交鋒中,我們從未落於下風,這足以證明我們的實力。
倘若你選擇與我合作,我不僅能爲你提供源源不斷的奇巧貨物,助你在西夏朝堂積攢雄厚財力,樹立威望;
還能在軍事上與你暗中互通有無,若將來樑相國膽敢對你不利,我綏德軍說不定能成爲你堅實的後盾,讓他有所忌憚,不敢輕舉妄動。”
蘇允笑了笑,神色變得緩和起來,道:“……再者,王爺不妨想想,若你能率先與我達成合作,這消息一旦在西夏傳開,那些原本對樑相國趨炎附勢的官員們,會作何感想?
他們定會看到你王爺的能力與魄力,轉而向你靠攏。
如此一來,你在西夏朝堂的勢力必將迅速壯大,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與樑相國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到那時,整個西夏的軍政大權皆在你手,又何愁不能大展宏圖,成就一番霸業呢?”
蘇允坐直身子,端起茶盞,輕輕吹散熱氣,看似隨意地抿了一口,實則在暗中觀察李秉臨的反應。
李秉臨的手指不自覺地在座椅扶手上輕輕敲擊,眉頭緊鎖,內心正激烈地鬥爭着。
蘇允拋出的這些誘惑,對他而言實在是難以抗拒。
但他又深知與綏德軍合作風險巨大,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復。
蘇允似乎看出了他的擔憂,放下茶盞,神色誠懇地說道:“王爺,我理解你心中的顧慮。但這世間之事,若不冒險,又怎能獲得巨大的回報呢?
我們綏德軍雖被大宋視爲叛逆,卻從未有過背叛華夏之心,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爲了守護一方百姓,在這亂世之中尋得一片安寧之地。
與我們合作,王爺你並非是在助紂爲虐,而是在爲西夏百姓謀福祉,爲兩國的和平與繁榮貢獻力量。
況且,我蘇允在此向你保證,只要王爺誠心與我合作,我定會守好承諾,絕不讓王爺陷入任何危險境地!”
李秉臨深吸了一口氣,看着蘇允道:“若有一日,我需要蘇經略你救我一命之時,希望蘇經略能夠記得今日之承諾!”
蘇允站了起來,鄭重道:“若有這麼一日,王爺可一信告知某,某定然會讓王爺安全脫離險境!”
“好,一言爲定!”
李秉臨終於是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