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彥博說得好聽,說要爲大宋培養一名相,而壓制自己乃是爲了磨礪自己的性子……呵呵,您聽聽,這話能聽得進去麼?
我打壓你,這是爲你好啊!
這種話聽着是不是很熟悉,後世PUA下屬的那些領導是不是也是這麼說的?
蘇允心中冷笑。
打壓便是打壓,你非要用這種言辭來矯飾,還要從我這裡討個好名聲,以後我若是當真當真當上了宰相,豈不是這還要成就了文彥博的美名?
想起以後有人說起此事,說要不是文彥博不顧聲名來培養自己,自己哪有後來的成就,蘇允便覺得噁心壞了!
那就走着瞧好了!
原本蘇允對文彥博倒沒有什麼惡感,畢竟對自己來說,也只是一個陌生人罷了,高太后、司馬光不願意用自己也是正常,政見不同嘛,但你一個老不死的,非要來出這個風頭,顯着你了?
李常見蘇允神色冷厲,亦是理解蘇允的心情,待想要勸勸蘇允,卻聽得殿中侍御史大聲道:“各宰執、各大臣,各就各位,太后官家即將蒞臨!”
這會兒蘇允探頭探腦,只見得文武分成四列,左右各兩列,蘇允卻是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站,卻被李常拉着過去左邊,然後指着自己前面一人道:“你站堯夫兄前面去。”
堯夫?範純仁?
前面那人轉過頭來看着蘇允,笑道:“某範純仁,你便是小蘇學士吧,來來,你站我前面。”
蘇允啊了一聲。
我站範純仁前面?
範純仁乃是范仲淹的長子,亦是守舊大臣之中頗爲知名的人物,與呂公著等人亦是不遑多讓,咱能站他前面?
李常見蘇允呆愣,趕緊低聲道:“你是翰林學士,堯夫乃是吏部尚書,按道理你的位置便是要排在他前面,沒有問題的,趕緊的吧。”
蘇允有些不好意思與範純仁拱了拱手,道:“範尚書,那就僭越了。”
範純仁嘿嘿一笑,道:“小蘇學士說的哪裡話,於情於理,你都該排在我前面,何來僭越一說,快快的。”
此時殿中侍御史在上面喝道:“那個誰,莫要交頭接耳!帶好你的官帽,當衆面斥不雅!”
蘇允趕緊回頭,那殿中侍御史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眼神卻是看着這邊,蘇允趕緊將長長的帽翅給擺正。
前面的人微微側頭看過來,乃是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者,看了一下蘇允,笑道:“老夫呂公著,與你叔父蘇子瞻乃是好友,以後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尋老夫。”
哎呦,這位呂公著還真是蘇軾的好朋友,而且亦是真正的官二代,範純仁父親乃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這呂公著的父親來歷可也不小,人家父親叫呂夷簡,親伯父是呂蒙正!
嗯?
蘇允忽而有些恍惚:好像自己在這朝堂之上也不算是勢單力薄啊!
這前面呂公著,後面範純仁、李常,基本上都是自己那便宜叔父蘇軾的朋友,還有蘇軾也快回來了,蘇軾一回來,馬上就要坐上高速晉升的火箭,一路升爲翰林學士、知制誥。
而另一個叔父蘇轍,現在已經升爲中書舍人,亦算得上是說得上話的人物。
而蘇軾的朋友更是遍佈朝堂,他們就算是看蘇軾的面子,也不會太過於爲難自己啊!
蘇允忽而有些豁然開朗起來。
果然天無絕人之路啊!
自己是章惇的女婿沒錯,但自己也是蘇軾的侄兒啊,而且還是蘇軾到處炫耀的侄兒啊。
自己的雖然被高太后所厭惡,但自己的人緣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這些舊黨看在蘇軾的面子上,也也要給自己幾分薄面的!
嘖。
若是這般說來,神宗說讓自己照顧一下他兒子的事情,說不定還真能實現呢?
美滋滋。
隨後蘇允第一次見到高太后與當今天子,也就是後來的宋哲宗趙煦。
隔着簾幕,蘇允可以稍微看清楚高太后的模樣,這高太后看着十分年輕,不像是個五十歲的老太太,倒像是個四十歲一般中年女人一般,面目十分姣好。
但蘇允對其卻沒有什麼好感。
一來是這高太后對自己存在着某些惡意,二來熟知歷史的蘇允,知道這位號稱‘女中堯舜’,翻遍史書,實在找不出有另一個女人能有這種稱號,但此人所作之事,甚至可以說是北宋滅亡的根源!
當然,把一個王朝的興旺歸結於某一個人的身上,這種做法的確是不太妥當,但在蘇允看來,其實也差不了太多。
高太后‘以母改子’,將趙頊的新法全都給推翻,這被諸多元祐老臣稱爲‘朔本歸源’的善政,實際上是斷了大宋朝最後的一口氣。
宋神宗剛登基的時候,他接手帝國不過是虛名在外,實際上已經陷入了財政困局。
宋神宗即位沒幾天,主管財政的三司使張方平就給他上交了一份財政報告,赫然寫着八個字——“百年之積,惟存空簿”!
國家真是窮到快揭不開鍋了。
在“富者益富,貧者益貧”的社會環境和“三冗”的現實危機中,大宋正在無可挽回地墮入衰世。
變革已經成爲必然,宋神宗別無選擇。
因此這纔開始轟轟烈烈的開始熙寧變法。
熙寧變法之中,固然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但不得不承認,熙寧變法給大宋注入了新的動力。
熙寧變法給大宋帶來了更多的歲入,讓國家有錢繼續運營下去,而在高太后執政期間,因爲盡數廢除新法,國家實際上窮得叮噹響,後來宋哲宗親政之後,重啓新法,這纔有對西夏取得大勝的資本。
而高太后推翻新法只是罪證之一,關鍵還在於,是她激起的宋朝歷史上最激烈、最殘酷的黨爭!
甚至從元祐時期一直延續到宋哲宗親政後,在朝的大臣無論是保守派還是變法派,都不可避免地捲入激烈的黨爭。
щшш _ttκǎ n _℃ O
這其中,複雜微妙之處難以言表,既有保守派與變法派之間的政治之爭,也有宋哲宗與高太后的衝突,還夾雜着許多無法說清的個人恩怨。
從她執政開始,這一場對朝廷進行大清洗,在短短時間之內,夥同司馬光,將新法一黨盡數貶謫!
wωω¸ тTk ān¸ C〇
以至於後世的王夫之認爲元祐時期“進一人,則曰此熙豐之所退也;退一人,則曰此熙豐之所進也;行一法,則曰此熙豐之所革也;革一法,則曰此熙豐之所興也”。
南宋朱熹亦是譏諷這種一切以熙豐劃線的思路,是“閉着門說道理”,因而“矯熙豐更張之失,而不知墮入因循”。
在這般情況之下,蘇允很難對這個高太后有好的看法。
再看那小皇帝,只見其眉清目秀,雖然低眉順眼,但蘇允依然看得出來這個孩子的確是個很聰明的孩子。
蘇允跟着衆大臣一起給高太后以及小皇帝見禮,隨後衆大臣開始給高太后進行彙報,然後基本上是朝着高太后,卻不再對趙煦彙報。
蘇允只是聽了一會,然後便看向小皇帝,然後忽而一愣,因爲他看到趙煦在朝他眨巴眼睛。
蘇允一愣,隨後忍不住露出笑容,與趙煦點點頭展顏一笑,然後小皇帝似乎是很受鼓舞一般偷偷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