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

這時,郭宋對張謙逸道:“我知道張相國是持反對意見的,而且不少戶部官員也表示反對,我想聽聽張相國的意見!”

張謙逸起身道:“微臣前天拜訪了杜相國,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杜相國在一定程度上說服了微臣,微臣現在改爲保留態度。”

郭宋點了點頭,“能達成共識是好事,張相國既然有保留意見,不妨也說出來,我相信也一定是很多大臣的共同想法。”

張歉逸緩緩道:“微臣主要有三個保留意見,第一個保留意見是關於大額銀票和錢票,我們知道櫃坊發行飛錢的同時,也要約定密令,光憑飛錢是不行的,加上密令就能防止被人假冒,但朝廷的銀票和錢票沒有密令,而且是見票即兌付,所以微臣想知道,朝廷打算怎麼防止假冒大額銀票和錢票。”

大殿上頓時響起一片低低議論聲,郭宋看了一眼潘遼,潘遼會意,起身道:“張相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第一,我們是用特殊的紙張製作銀票和錢票,保證外面難以仿製。

其次是用金線繡面,這也是很高超的技藝,一般人做不到,第三就是我們制定律法,並昭告天下,同時成立錢貨稽查署,專門稽查錢票造假,一旦被造假被查實,將滿城抄斬,我相信這三點做好,就不會出現讓我們擔心的假冒仿製問題。”

在潘遼述說的同時,有侍衛取了幾張銀票的樣品在大臣中間傳看,衆人紛紛驚歎這張紙的品質之高,紙面硬挺光滑,韌性十足,就像一張牛皮,確實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一名官員忍不住問道:“請問潘相國,這是哪裡出的紙張?”

潘遼微微笑道:“很抱歉,這是朝廷的最高機密,暫時不能泄露!”

大殿上一片鬨笑,那名官員碰了個釘子,只得訕訕坐下。

郭宋又對張謙逸道:“張相國請說第二個保留意見!”

張歉逸微微欠身道:“微臣的第二個和第三個保留意見都是關於小額錢票方面,小額錢票是要漸漸取代銅錢,微臣以爲如果沒有一個嚴格的發行規矩,小額錢票必然會氾濫,對百姓的財富是一場浩劫,對朝廷的信用也是嚴峻的考驗,雖然這和當十錢、當百錢是一回事,印刷紙錢太容易,只要有紙,就能無限量的印刷,希望殿下慎重。”

戶部侍郎韋應物也起身道:“殿下,這也是戶部衆多官員反對的根本原因,我們都認爲要先建立章程,然後才能考慮印刷發行小額錢票,同時我們也反對完全用錢票取代銅錢。”

郭宋點點頭,“你們的意見我明白了,回頭再商議,然後請張相國把第三個保留意見一併說出來。”

張歉逸繼續道:“微臣的第三個保留意見,一般百姓是否接受小額錢票?如果大家強烈抵制怎麼辦?造成民間混亂怎麼辦?所以微臣建議,先在小範圍內使用錢票,其次錢票和銅錢要一直並行,不能取消銅錢,微臣就是這三個保留意見,請殿下斟酌。”

說完,張謙逸躬身行一禮,坐了下來。

郭宋看了看衆人問道:“大家還有別的保留意見嗎?”

吏部侍郎陸贄起身道:“殿下,張相國的三條意見其實已經代表了絕大部分有保留意見朝臣的心聲。”

郭宋這纔對衆人道:“這樣吧!我們一分爲二,大額銀票和錢票已經達成共識,可以由戶部和少府寺聯合推行,儘快制定細則,約談各大櫃坊,儘快實施,張相國、獨孤相國,這件事我就交給二位了!”

張謙逸雖然有保留意見,但這個方案政事堂已經通過,他作爲戶部尚書,再有意見也必須執行。

張謙逸和獨孤立秋一起躬身道:“微臣遵令!”

郭宋又繼續道:“至於小額錢票,要繼續制定各種規則,等各項規則完善後,政事堂再進行商討並投票表決,現在暫時不實行,潘相國,各種規則的制定,由你負責牽頭!”

潘遼躬身行一禮,“微臣遵令!”

郭宋笑道:“時間差不多了,今天朝會就到此結束,起身吧!”

衆人紛紛起身,向大殿外走去。

郭宋對潘遼道:“我剛剛得到消息,錢氏一門三百餘人已經到藍田縣了,要好好安置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切便利,讓他們儘快造出宣皮紙來!”

“微臣這就安排官員接待!”

...........

藍田縣通往長安的官道上,一支平民隊伍正緩緩而行,這支隊伍將近五百人,有老人、婦女和兒童,當然也有青壯男子,老人和婦孺坐在牛車上,青壯男子有的騎着毛驢和騾子,有的則擠坐幾輛牛車上,後面跟着一百多輛滿載各種物資的大車,另外,還有三百名士兵跟隨,專門護衛他們的安全。

這支隊伍正是來自宣城縣的錢氏一門,包括造紙工匠和他們家眷,郭宋下達了特別命令,要求李冰和王侑將錢氏一族以及涉及造紙的工匠全部遷移來長安,同時出重金補償了他們,使他們心甘情願來京城。

經過十幾天的水陸跋涉,他們終於要抵達終點長安了。

爲首是一名六十餘歲的的老者,他便是族長錢順通,也是皮紙的實際發明者,他造紙四十年,具有極高的造紙天賦,造紙技藝已經登峰造極,在宣城,沒有任何人能和他相比,他耗盡心血,用二十年時間才造出了皮紙,這種皮紙實際就是後來著名的澄心堂紙,只是錢順通目前給它起名爲宣皮紙。

“大郎,晉王殿下到底想用我們的皮紙做什麼?”錢順通問長子錢逸道。

錢逸就是潤州的錢掌櫃,他們的潤州的紙鋪依然保留,由一名不涉及造紙的經營管事出任新掌櫃,錢逸則跟隨家族一同來京城,他打算在京城建立新的錢氏紙鋪。

錢逸搖搖頭,“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壞事吧!”

“當然不是壞事,只是宣皮紙太難造,我怕在京城造不出來。”

錢逸嚇了一大跳,“父親,不會吧!”

錢順通嘆了口氣,“誰知道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這時,迎面來了一名官員和十幾名隨從,官員是少府寺少卿李維瑾,他奉相國潘遼之令,專門負責接待錢家一行。

“請問,各位可是來自宣城的錢家?”李維瑾抱拳問道。

錢順通連忙行一禮道:“我們正是!”

李維瑾微微笑道:“我是少府寺的官員,叫做李維瑾,奉潘相國之令特來迎接各位,歡迎大家來長安!”

..........

一行人住進了崇仁坊的驛館,晉王郭宋推崇節儉,崇仁坊的驛館早已沒有了從前的奢華,變得簡單樸實,也對外營業,能夠自負盈虧了。

李維瑾對衆人高聲道:“各位先安心住幾天,然後會另外安排住處,好好休息,逛一逛長安城。”

衆人都忙着收拾東西住下,錢順通父子找到了李維瑾,錢順通剛剛纔從驛丞口中知道,這位接待他們的官員竟然是少府寺少卿,從四品高官,着實嚇了他們一跳。

錢順通恭恭敬敬道:“能不能和李少卿談一談。”

李維瑾笑道:“你們不用擔心,讓你們進京是好事,你們家族的宣皮紙被朝廷看中,將有很大的用處,具體做什麼現在還不能說,不過你們很快也會知道,總之,朝廷也不會虧待你們,你們就安安心心留在京城造紙。”

錢氏父子對望一眼,錢逸又連忙道:“錢家也想在京城開一家紙鋪,不知朝廷是否同意?”

“這個潘相國倒沒有說,不過我想只要不賣宣皮紙,只賣普通的宣紙,應該問題不大,你們這次進京,應該帶了不少存貨吧!我指的是宣皮紙。”

錢順通連忙道:“帶來了三百斤!”

“才三百斤?”李維瑾略略有點失望。

“李少卿不知,這種紙很難造,原料也不好找,是一種特殊樹木的樹皮製成,這種樹木在洪州和建州纔有,別的地方我都沒見過,每年我們都爲採購原來苦惱,沒有原料,產量就起不來,這三百斤還是三年積攢下來,一共才造了那麼多,沒有對外賣過。”

“那好吧!這三百斤紙先交給我帶走,然後,明天上午我會請你們去少府寺,我們再詳談怎麼造紙,至於開店,我會回去彙報,看看朝廷能否給你們一個優惠店鋪,今天你們就好好休息,一切事情我們明天再談。”

“讓李少卿費心了!”

李維瑾讓隨從帶上一車紙,告辭而去了。

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
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