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

一支由十幾艘大型官船組成的內河船隊在江南運河中向南航行,兩千騎兵在運河兩岸護航,在運河中乘船而行,可比長江中有意思多了,兩岸的景物不斷變化,很多婦女在河邊洗衣,岸上屋舍炊煙裊裊,一個村落接着一個村落。

船隻都是千石左右的客船,但主船卻是一艘五千石的巨無霸大船,就是那艘他們在長江的坐船。

這次郭宋來江南巡視沒有事先通知各州官府,他帶了家眷,便不想麻煩官府準備專門的住處,他和家眷基本上都住在主船上,船上的各種條件非常不錯,而且比較低調,不被人矚目。

白天,郭宋的家眷們會聚在一起,晚上則各自回艙休息。

這天上午,船隊進入了蘇州境內,岸上的屋舍更加密集起來,一個個村鎮連接不斷出現,幾乎沒有荒蕪之地。

薛濤坐在窗前有些不解問丈夫道:“夫君,我發現從潤州過來,兩岸全部都是村落和鎮子,竟然沒有看見農田,江南人口有這麼密集嗎?”

郭宋微微笑道:“農田當然有,只是不在運河邊,江南百姓的交通大都走水路,運河是最重要的河道,兩邊都是人家很正常,不僅交通方便,還能靠河吃飯,不過話又說回來,江南一帶確實是大唐人口最密集之地,現在至少三成左右的百姓都生活在江南一帶。”

“不應該是關中和中原嗎?”薛濤還是不解。

郭宋搖搖頭,“長安繁盛不代表關中繁盛,在涇源兵變之前,關中大地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權貴莊園,普通自耕農根本就無立錐之地,基本上都跑到長安來謀生,包括長安周圍各縣,關中鄉下的百姓其實並不多,至於中原,戰爭打了幾十年,你覺得還能剩下多少人口。”

旁邊劉採春笑道:“大姐,確實是這樣的,大概從北方安史之亂開始,大量農民都逃到江南來了,這麼多年一直就沒有停息過,其實也包括我們家,我曾祖父就是天寶十五年帶着一大家子從洛陽逃到淮陰,在淮陰住了幾年,又從淮陰遷到蘇州長洲縣。”

郭薇薇一臉同情道:“小娘,你真可憐,那麼小就顛仆流離的到處走!”

劉採春輕輕捏了郭薇薇俏臉一把,“你這個小腦袋瓜聰明點好不好,那是四十幾年前的事情了,你覺得我有那麼老嗎?”

衆人一陣大笑,船隊從一座小橋下駛過,橋上一羣孩童又蹦又跳,又隨即跑遠了,留下一串歡聲笑語........

郭宋望着一羣孩童,不由輕輕嘆息一聲,“可惜韓滉老矣!”

“夫君又感慨什麼?”薛濤抿嘴笑道。

“我不是感慨,而是感激,感激韓滉用最和平的方式把江南交給了朝廷,使它免於戰火的摧殘,給朝廷留下了最富庶的一塊寶地,爲朝廷立下了不世功勞,如果他能再年輕五歲,我一定用他爲相國!”

“夫君不是說他兒子也是相才嗎?”

郭宋點點頭,“韓刺史確實不錯,和他父親一樣識大體顧大局,我會考慮重用他!”

“爹爹快看,那是虎丘!”郭薇薇指遠處一座山丘道。

“不錯,應該是虎丘,那麼寒山寺應該就在附近了。”

郭宋話音剛落,遠處寒山寺便傳來了悠揚的鐘聲。

“咚——”

船隊加快了速度,向吳縣縣城駛去.......

蘇州是這次郭宋南巡的重點,它在江南稅賦最高,人口最多,面積也最大,唐朝時的蘇州包括今天蘇州、上海、嘉興等地,北到長江,南抵杭州灣,西到太湖,地勢平坦,河道縱橫,土地肥沃,是整個大唐最重要的稻米產地之一。

另外,劉採春的孃家也在蘇州,他父親、叔伯、姑母等等數十口人,不過郭宋沒有時間陪劉採春回孃家,他便讓妻子薛濤代表自己前去劉採春的家中拜訪長輩。

可就算薛濤前往也是大事,薛濤可是晉王正妃,在很大程度上,她已經被天下人視爲皇后,她單獨出行的動靜並不比郭宋出行要小,地方官事先要去安排,劉家要進行準備,雖然不是大肆鋪張,但至少要保證安全,要有最起碼的接待條件。

不過劉家伶班在長安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使劉採春的父親賺的鉢滿盆滿,而且郭宋迎娶劉採春爲妾,給了劉家五間西安門外大街的店鋪爲聘禮,使劉家每年都能獲得豐厚的收益,現在的劉家在周圍十里八鄉也赫赫有名的大戶。

薛濤帶着幾個姐妹在蘇州住了一天後,便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乘船前往吳縣南面的鬆陵鎮,劉採春的孃家就在鬆陵鎮上。

郭宋則在蘇州刺史蕭建的陪同下巡視市場和鄉村,郭宋到各地巡視並沒有明確的目的,他巡視的本身就表明了一種態度,既是對江南各地進行安撫,同時也是對江南宣誓權力,是促使江南各地歸心朝廷最有力的手段。

郭宋來到城南運河碼頭,這裡是吳縣商業最集中也是繁盛之地,周圍有店鋪上千間,小到針頭線腦,大到糧油布匹,這裡應有盡有。

郭宋看見一家店鋪的牌子上寫了一個鹽字,蕭建連忙解釋道:“這是官營的鹽店,整個蘇州有官營鹽店四十七家,分佈在各縣各鎮。”

郭宋笑了笑,來到鹽店內,有二十幾人正在排隊買鹽,他問一個老者道:“請問老丈,這裡的鹽怎麼賣的?”

“有兩種鹽,細鹽一百四十四文一斗,粗鹽六十文一斗,到處都是一個價。”

“那以前呢?”郭宋又問道。

“以前細鹽三百五十文一斗,粗鹽沒有賣,現在有粗鹽賣了,還便宜,對貧窮人家是一種照顧啊!”

郭宋隨即離開鹽店,孝蕭建連忙跟上來,他解釋道:“從前鹽價是高了一點,主要是要養地方軍,還要建造戰船,江南其他稅賦都很低,商稅只有五釐,和朝廷一樣,田稅是每畝五合稻子,戶稅最多也只有一貫錢,軍隊和官府的各種開支也主要靠鹽稅。”

郭宋很清楚鹽稅中的巨大利潤,三百五十文一斗,這裡起碼有七成是鹽商的利潤,不過郭宋並沒有說破,過去的事情他不想追究了。

“長安有粗糧、粗布、粗鹽的官方直供店,這裡怎麼只有官方的鹽店?”

蕭建連忙解釋道:“殿下有所不知,蘇州糧食產量穩定,價格較低,鬥米最高也不過三十文,糙米每鬥只要十文錢,至於粗布,家家戶戶都自己紡線織布,從來不缺布匹,所以朝廷雖然要求建立三粗直供店,但考慮蘇州的實際情況,粗糧、粗布暫時不用官府來管。”

郭宋淡淡道:“雖然你們是糧布主產地,有些事情沒必要和朝廷保持一致,但我認爲有必要寫一份報告給朝廷,讓朝廷批准,而不是自己來決定是否開店,蕭使君覺得呢?”

蕭建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連忙道:“卑職考慮不周,卑職回去就給朝廷寫牒文申請。”

...........

薛濤一行是在黃昏時返回了主船,她當然要向丈夫彙報今天的訪問情況。

“我原以爲採春家人丁單薄,但今天才知道,他們家是個大家族,足有六七十口人,採春的祖母居然也健在。”

郭宋一怔,“她祖父祖母不都去世了嗎?”

“她的嫡親祖父祖母確實都去世了,今天這個祖母是她祖父的妾,快七十歲了,一大家子把她當寶一樣供着,很慈祥的一個老太太,非常喜歡小薇,非要把她手上一個金鐲子給小薇帶上。”

“她知道你身份嗎?”

薛濤搖搖頭,“看得出她什麼都不知道,家裡人都沒有告訴她。”

薛濤有些傷感道:“我說我從長安過來,她竟哭了起來,她說她也是長安人,年輕時學琵琶,二十幾歲跟採春的祖父來蘇州,便再也沒有回去過,父母葬在哪裡她也不知道,採春想把老人帶回長安,但家裡人都不同意。”

“意思是說,今天有點不歡而散?”郭宋笑問道。

“是有點這個感覺,本來還好,但採春堅持要把庶祖母帶回長安,氣氛就有點不太一樣了,客氣還是非常客氣,但明顯有點虛假了。”

“採春就這麼想把她庶祖母帶走?”

薛濤點點頭,“回來時採春告訴我,當初她父親做伶班很艱難,失敗了幾次,家裡的親戚都躲着他們父女二人,視他們爲瘟神,根本沒有人肯幫他們一把,只有庶祖母偷偷塞了十幾件金首飾給她,幫他們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所以她這次回來就是想探望庶祖母。”

薛濤又問丈夫,“我也非常同情老太太,夫君覺得這次有可能把她帶回去嗎?”

郭宋想了想,便淡淡笑道:“這種家族內部事務我不太方便插手,不過我覺得如果採春的父親要把她帶去長安,那麼應該是可以辦到的。”

薛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
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