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飛狐道,一支萬餘人的軍隊正沿着淶水疾速行軍,這支軍隊正是朱滔受到回紇壓力而派出的騷擾之軍,由朱滔親自統帥,朱滔兩次進攻河東皆慘敗而歸,實力受到嚴重削弱,已無力再對河東發動攻勢。

但要給回紇一個交代,他便象徵性地出了一萬軍隊,又由自己親自統帥,準備對代州進行騷擾,會有什麼效果,能不能迫使晉軍從草原撤軍,他就不知道了。

這天傍晚,大軍抵達飛狐縣,飛狐縣是太行山東面山區中的一座縣城,這一帶屬於蔚州,而蔚州之前曾是朱滔治下,但現在已經由河東道管轄。

飛狐縣常年受戰爭影響,縣城內人口很少,只有幾百戶,對朱滔而言,這點人口榨不出什麼油水。

一萬人入城休息,朱滔下令不準擾民,他又派人把縣令找來。

縣令姓周,至少在飛狐縣做了五六年的父母官,朱滔還記得他,周縣令跪下行禮道:“卑職參見老王爺!”

朱滔點點頭問道:“我沒有記錯的話,你這個縣令還是我任命的,對吧!”

“正是!”

“那郭宋怎麼不換掉你?”

“晉王殿下去年秋天來飛狐縣巡視,卑職告訴過他,卑職是老王爺任命的,他後來令士兵去縣裡調查,見卑職在百姓中口碑頗好,便升我爲蔚州長史,但百姓們死活不放我走,我只好留下再任一屆。”

“還有這種事情?”朱滔很驚訝。

周縣令又取出一封信,“這是晉王殿下上個月派人送來,說如果老王爺過來,就把這封信交給老王爺。”

朱滔愣住了,郭宋竟然知道自己要來?

他遲疑着打開信,看完信他頓時嚇得汗流浹背,郭宋在信中說得很清楚,一旦自己大軍越過飛狐縣,便視作對晉軍宣戰,他的軍隊必將聯合田悅和王武俊,三家攻冀,瓜分自己的地盤。

朱滔沉吟良久,心中的投機念頭終於被畏懼感壓住了,看來郭宋對自己早有防備,自己率領的這一萬軍無論如何也攻不下河東,最後腥沒偷到,反惹一身騷,實在是得不償失。

休息一夜,次日天亮,朱滔下令撤軍返回易州。

.........

回紇可汗意外暴斃使回紇內部一片混亂,有人叫囂着要爲可汗報仇,有人卻在盤算如何繼承可汗之位,偏偏此時又傳來南下軍隊慘敗的消息,內憂外患之下,回紇所有貴族都把目光聚集在相國骨咄祿身上。

骨咄祿已經在回紇擔任十年的相國,資格老,頭腦清醒,雖然他建議三萬王族軍隊南下遭到唐軍全殲,但並不代表他的建議錯了。

相反,大家認可了骨咄祿最新的建議,一方面火速將頡幹迦斯的五萬大軍調回,另一方面立刻疏散牧民。

就在多邏斯病故的次日,骨咄祿便立多邏斯年僅九歲的兒子阿啜爲新可汗,平息了可汗之爭。

所有人都集中精力應付來犯的唐軍。

骨咄祿開始在藥羅葛部的十餘萬戶牧民中徵召青壯男子,三天內便徵召了四萬餘人。

骨咄祿命令多邏斯之弟夜撒羅率領四萬牧民軍前去阻擋唐軍北上,他則開始大規模組織老弱婦孺向北撤退。

夜撒羅率領大軍只走出百里外,便遭遇到了從南面殺來的六萬唐軍。

夜撒羅儘管心中十分害怕,但這個時候他也只能硬着頭皮和敵軍作戰。

他一路疾奔,對四萬大軍高喊道:“我們必須奮戰,爲保衛自己的妻兒,我們沒有退路,讓長生天保佑我們!”

他竭盡全力大喊:“我們必勝!”

“必勝!”四萬牧民軍一起舉矛大喊。

這四萬牧民軍都是來自藥羅葛部,但他們並不是精銳,精銳都已經陣亡,他們是剩下的男子,只要能騎馬的男子全部上陣,有的近五十歲,有的才十幾歲。

如果他們再敗亡,那麼藥羅葛部就只剩下年邁的老人、婦女和年幼的孩童了,這就意味回紇的王族徹底敗亡。

回紇當然不止藥羅葛部,回紇還有很多中小部落,分佈在草原四周,只是唐軍集中兵力攻打王庭,而這裡只有最大的藥羅葛部,要從其他部落調兵過來,最快也要一個月時間,時間上來不及了。

郭宋冷冷望着遠處的敵軍,雖然他們喊聲響亮,但並不代表他們勇猛善戰,或許是用喊聲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懼。

這支軍隊盔甲不整,裝備很差,幾乎都沒有隊伍,隊伍排列參差不齊,士兵殺機不盛,有老有小,很明顯是剛剛纔組織起來的牧民之軍。

郭宋見得多了,這種軍隊只是憑一股士氣,只要讓他們見到血,他們就會迅速崩潰。

郭宋冷然下令道:“姚錦部進攻敵軍後背,不接受投降,殺無赦!”

唐軍迅速列陣,他們依舊列出了弩、刀、騎三段陣型,這是對付草原遊牧民族最經典的陣型,無論是勇猛善戰的王族之軍,還是剛剛組織起來的牧民之軍。

遊牧民族作戰的特點就是一鼓作氣,憑一股士氣作戰,猛打猛衝,剛猛有餘,韌性不強,只要遭遇到頑強的抵抗,他們的鬥志就會漸漸衰弱,再遭猛然一擊,必將全軍潰敗。

正是這種作戰特點,使得他們必須要搶佔先機,猛衝敵軍大陣,這便中原弓弩軍發揮,創造了條件。

姚錦率領兩萬大軍離開大帳,向東方奔去,夜撒羅微微一怔,他並不知道敵軍分兵的意圖,難道是東面來援軍?

夜撒羅立刻想到了僕骨部軍隊,從時間上算,應該也快到了。

夜撒羅心中大喜,奮力大喊道:“我們援軍要到來,奮力殺敵,衝啊!”

“衝啊——”

四萬人齊聲吶喊,一起縱馬疾奔,四萬匹戰馬在草原上奔騰,大地顫抖,聲音如滾滾悶雷。

這卻是典型的烏合之衆戰法,沒有分軍隊,沒有排陣型,根本就無從指揮,只能靠人海戰術,一對一和唐軍廝殺。

草原牧民唯一的優勢就是他們騎術普遍精湛,除此之外,一無是處。

“弓弩手準備!”

郭宋下令壓上了三萬弓弩手,這裡面隱藏着三千重甲步兵,實際上是兩萬七千弓弩手,包括七千步兵弩手和兩萬騎弩。

之前的三萬王族軍,是因爲對方全部裝備了盾牌,弩箭打擊的意義不大,但這四萬大軍幾乎都沒有盾牌,完全能將弩箭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兩萬七千弩軍一起舉起軍弩,呈斜角六十度,鋒利的弩矢冷冷地指着天空,這一次沒有使用火雷箭,用正常的弩箭足矣。

騎兵越來越近,奔跑在前面牧民士兵臉都開始扭曲了,激動得喊聲都在發抖,那是因爲興奮,戰爭激發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殺戮慾望,他們渴望着殺人,渴望着一刀劈出的鮮血,這一刻他們已不再是牧民,而變身成了戰場猛獸。

兩萬七千支箭還在耐心等待着,他們穩如泰山,眼睛慢慢眯了起來,敵軍已經殺進了兩百步線。

“第一排發射!”

施令郎將一聲令下,隨即響起一片弩機撞擊聲,步兵的七千支弩矢強勁射出,瞬間形成一片箭雲,迅速移動,出現在萬馬奔騰的頭頂上,弩矢又轉化成了暴風驟雨,狂野地射進密集的騎兵羣中。

“啊——”

中箭的慘叫聲響徹了騎兵羣,牧民軍的單皮甲根本擋不住弩矢的力量,鋒利的弩矢穿透了皮甲,射進了身體內,無數士兵翻滾落馬。

緊接着第二批一萬支弩矢再次如暴風驟雨般地射進人羣中,戰馬嘶鳴,騎兵哀嚎,一羣羣的戰馬被射倒,騎兵摔了出去。

還不等牧民軍驚魂稍定,第三批一萬支箭又再次呼嘯着射到,回紇軍人仰馬翻,哀嚎遍野。

第一輪兩萬七千支箭射出,便有超過七千士兵中箭倒地,或是士兵被箭射倒,或是戰馬被射翻。

但七千士兵在四萬大軍中畢竟還是少數,進攻並沒有受到影響,後面的騎兵滾滾殺來,迅速抹去了一切。

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
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