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

這面金牌看得出製作比較倉促,正面只有兩個字‘奉召’,後面則刻着‘臨洮郝通’。

另外還有一封信,是朱泚寫給郝通的信,郭宋迅速看了一遍,信的內容不長,就是命令郝通立刻率本部軍隊進京,最後還有一句話,可憑奉召金牌通過大震關。

郭宋笑道:“還還真是一件意外收穫,若沒有這面金牌,我們進不了關中。”

“看來朱泚考慮得很周全,只有支持他的人才能進關中。”

郭宋點點頭,“收拾一下戰利品,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隴右軍!”

河西軍騎兵迅速整理隊伍,換上了隴右軍士兵的盔甲,改用對方的大旗,四千五百名騎兵搖身變成了隴右軍前鋒,向鳳翔府大震關方向奔馳而去。

..........

長安之亂進入第六天,儘管朱泚封鎖消息,但紙還是包不住火,天子逃亡漢中的消息迅速在百官中流傳,文武百官們千方百計逃出長安,前往漢中投奔天子。

朱泚心中焦慮起來,接下來該怎麼辦?

他將幾名心腹幕僚召集起來商議對策,朱泚對衆人道:“我本想用李適之死詔告天下,再立新君,怎奈李適逃往漢中的消息已經傳開,很多死忠份子前去投靠,各位,我在考慮還有沒有必要再立新君了,是否直接可以把李氏天下變成朱氏天下?”

源休搖了搖頭,“太尉,這個問題關係到我們能否長久,卑職認爲還是應該立皇族爲新帝,這樣能得到一部分地方官員和士族認可,就像太尉從前所言,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權還是掌握在太尉手中,希望這一點不要改變。”

姚令言也勸道:“朱氏天下可以放在幽州,但長安必須是李唐天下,現在太尉稱帝的時機確實還不成熟,貿然稱帝會失去很多寶貴的支持。”

“大將軍的意思呢?”朱泚的目光轉向張光晟。

張光晟一直比較沉默,雖然朱泚很看重他,承諾封他爲上將軍,但投降的恥辱感一直在他心中蓄積不散,如果朱泚再稱帝,他真無顏見天下人了。

張光晟緩緩道:“如果立宗室爲帝,很多原本不被重用的官員會紛紛效忠新帝,以謀求高位,我估計關中周圍的刺史也會順水推舟效忠新帝,只要太尉牢牢控制住新帝,效忠新帝也就是效忠太尉。”

三人的勸說終於讓朱泚醒悟,他點點頭,“多虧諸君勸說,我險些決策失誤了。”

張光晟又道:“卑職還有一言!”

“大將軍請說!”

“太尉不光是要籠絡士族之心,還需要籠絡民心,卑職建議廢除楊炎推行的兩稅法,它雖然能增加朝廷稅賦,卻惹得民怨沸騰,應該恢復租庸調製,並降低稅賦,另外,太尉不妨做得大度一點,讓百官以及豪門貴族自己選擇,等那些豪門權貴都投奔李適後,太尉再沒收他們的莊園土地和房宅,連同皇莊一起分給將士和失地農民,這樣就能得到關隴百姓和軍隊的支持.......”

“妙!絕妙之計!”

源休和姚令言異口同聲讚道:“分田地給失地農民和士兵家屬,這就是開國之舉啊!張大將軍此計絕妙,乃長久之計也!”

朱泚雖然是篡逆軍閥,但他畢竟長期帶兵,懂得士兵的心思,也比較務實,把土地分給老百姓或許他沒有感受,但把土地分給士兵意味着什麼,他卻非常清楚,士兵爲了保衛自己的財富,一定爲自己賣命。

他哈哈大笑道:“大將軍確實有眼光,比我這個粗人看得長遠多了,就這麼決定了,大家覺得皇族中立誰做天子比較好?”

這一點源休有發言權,他笑道:“卑職早就想好了,立彭王李僅爲天子,他可是李適的皇叔,一向野心勃勃,做夢都想當皇帝,不如成全了他!”

朱泚猶豫一下道:“野心太大恐怕對我不利!”

源休擺擺手,“他的野心就是坐上那個皇位,和太尉的野心不是一回事,此人比較貪杯好色,肯定會沉溺於後宮,而且他還有一個比較懦弱的孫子李訊,立他爲皇太孫,這樣李適那邊就難受了。”

朱泚負手走了幾步,他和彭王李僅比較熟,知道他是什麼人,不過真要立他爲帝,必須好好和他談一談,給他劃下紅線,膽敢越界一步,立刻誅殺。

.........

次日一早,朱泚在興慶宮召集百官,凡五品以上,無論職官、閒官,還是僅有爵位者都必須到場,勤政大殿內濟濟一堂,數百名官員沉默地站在大堂上,氣氛十分壓抑。

朱泚高聲道:“各位,有人傳聞說天子已經逃去漢中,消息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已經有不少官員偷偷出城,前去投奔漢中,人各有志,我朱泚絕不會勉強各位,從今天開始,城門大開,想離開長安者悉聽尊便,但醜話說在前面,一旦你們成爲長安的敵人,再回長安就會有性命之憂。”

大殿裡還是一片沉默,朱泚又繼續道:“有人說我朱泚想篡位稱帝,簡直就是放屁,我朱泚將會繼續匡扶唐室,願意留下的,我們同殿爲臣,努力平定藩鎮,實現大唐中興,但選擇權在各位手上,要走要留,你們自己決定。”

大學士姜公輔問道:“請問太尉,長安是要另立新君嗎?”

朱泚點點頭,“正是!”

大殿內頓時一片譁然,朱泚高聲道:“我將和有志者一起選擇明君,剷除奸佞,摒棄宦官,實現大唐中興........”

他最後幾句話雖然說得慷鏘有力,只可惜大堂內已吵成一團,誰也沒有心思聽他再說什麼了。

........

朱泚隨即下令在長安以及關中各州縣貼出安民告示,從今天開始,廢除兩稅法,恢復租庸調製,關中各地免賦稅一年,又告之百姓,朱太尉已決定,將陸續把皇莊土地分配給失地農民。

不得不說,張光晟的建議非常有針對性,對普通百姓的殺傷力極強,楊炎推行的兩稅法雖然增加了朝廷賦稅收入,但中低層百姓的負擔卻大大增加,這兩年惹得民怨沸騰,所以廢除兩稅法的告示一出來,整個關中百姓歡欣鼓舞,重新分配土地更是令人期待,普通百姓纔不會在意誰來執政,關鍵是他們能有什麼好處。

一輛寬大的馬車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前往興慶宮,馬車上是一名頭戴金冠,身穿華服的中年男子,他便是彭王李僅,唐肅宗的第五子,天子李適的皇叔,此時李僅心情十分複雜,他當然知道朱泚找自己做什麼?

李僅心情之所以是複雜,而不是害怕,是因爲他內心也存在着一絲渴望,他年輕時常常做夢自己榮登大寶,成爲君臨天下之主,但他知道這也只是一個夢而已,渾渾噩噩過了五十年,沒想到在自己年近五旬之時,這個夢忽然變成現實了,令李僅又憂又喜,一夜未眠。

他當然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天子,實權是掌握在朱泚之手,自己只是一個傀儡,可就算這樣,那也是天子啊!

李僅患得患失,來到了興慶宮,興慶宮之前改名秦王府,在源休的勸說下,名稱又改回來,正式稱呼爲‘長安平亂勘正臨時署衙’。

李僅走進興慶宮,朱泚笑眯眯親自在大殿前迎接,“殿下,好久不見了!”

李僅和朱泚的私交還不錯,雖然朝廷嚴禁皇室親王和大臣往來,但這個禁令在安史之亂後,已經不太起作用了。

李僅遙領涇源節度使,和朱泚時常打交道,還去朱泚的垂釣山莊釣過魚。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