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

鎮守城門的旅帥走了過來,高聲喝問道:“你們是什麼人,來匡縣做什麼?”

“我家公子是進京趕考的讀書人,從歷城縣過來,去京城,路過貴縣,對趕集很好奇,特地進城看看。”許荊南不卑不亢地回答。

旅帥盯着郭宋的馬匹道:“現在上面要求嚴查李正已派來的探子,你們跟我走一趟,接受調查,如果確實無辜,我自會放你們走。”

郭宋見他盯住自己馬匹,眼中露出貪婪之色,便知道他是想謀自己的火龍王,郭宋冷笑一聲,拔出劍左劈右砍,瞬間,四根指着他的長矛都被砍斷,只剩四根木杆,若不是他怕打草驚蛇,這些人一個都活不了。

“我們走!”

他縱馬衝出城去,士兵們拿着斷杆發呆,誰也不敢阻攔他,許荊南也一催馬匹,跟隨郭宋身後衝了出去。

旅帥見到嘴的鴨子飛了,氣得暴跳如雷,揮鞭抽向幾名士兵,“一羣蠢貨,誰讓你們放他走的?”

.........

郭宋和許荊南迴到軍隊臨時駐地,這裡深入瓦崗山約十里,屬於瓦崗山外圍,在一座山腰處,地勢比較平坦,四周都是參天大樹,要走一條深溝才能抵達營地,背後便是莽莽山林。

這個位子選得不錯,進可攻,退可守,高處視野開闊,即使有來犯之地,在山溝處也能將其殲滅。

士兵們已經砍下數百棵松樹,準備開始建造木屋,這時,郭宋和許荊南迴到了營地,樑武迎上來笑道:“士兵們打了上百隻野味,今晚可以給大家打打牙祭了。”

“有什麼好東西?”郭宋笑問道。

“有野豬、獐子、鹿,還有一頭黑熊,野兔和山雞就不算了,夠大家吃兩頓。”

郭宋點點頭,“今晚好好吃一頓,早點休息,明早五更時出發,去攔截糧草物資。”

當天晚上,士兵們點燃了幾堆篝火,士兵們圍着篝火炙烤野味,美美大吃一頓。

次日天不亮,郭宋便親自率領八百名士兵出發了,留下兩百人看守營地和馬匹。

士兵們有的穿布衣,有的外面套着皮甲,有的穿鎧甲,頭盔也有戴也有不戴,有的拿長矛,有的拿鐵棍,裝備參差不齊,隊伍也不整齊,這就是典型的流寇軍隊的裝備。

事實上,以郭宋一千人的實力,完全可以佔據匡城縣,如果真是李漢惠,他或許會這麼幹,他在山上呆膩了,渴望獲得某個軍閥的收編。

但郭宋不能,他必須低調,必須在各軍閥眼中,他就是一支由烏合之衆組成的流寇,那只有佔山爲王,纔會被視爲山賊流寇,一旦他佔據縣城,他的性質就變成軍閥了,立刻會被人關注,這就和他的初衷相違背了,扮豬吃虎纔是他的追求。

郭宋自己也沒有用他的方天畫戟,他的方天畫戟是神兵,就算大唐將軍也未必能擁有,何況一介草寇,他用的是一根做工粗糙的大鐵槍,重六十餘斤,這才和他的身份相符,穿的是低級將領配備的鐵鎖甲,頭戴爛鐵盔,騎另一匹黃馬,臉色塗得微黑,眉毛畫成粗刷,看起來頗爲凶神惡煞。

卯時正,匡城轟隆隆敲響了鼓聲,三百多輛大車滿載着糧食、草料、布匹、銅錢和食鹽離開匡城縣,前往南面三百五十里外的陳留縣。

三百多輛大車都是從民間徵用,所謂徵用,就是一文錢使用費不給,還要車伕自帶乾糧,如果出現損失也不會補償,當然,有些官府好一點,就會免去這些車伕的勞役。

三百名士兵在一名校尉的率領下護衛着車隊,這支軍隊其實是田承嗣的河北軍,化整爲零,分佈在各縣,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區。

李靈曜的八萬大軍有一半都分散去各地,還有四萬人駐紮陳留縣,李靈曜要求各地先把庫存的軍糧物資全部運到陳留縣,然後再根據各縣駐軍人數進行分配。

大車隊伍出了匡城縣,浩浩蕩蕩向南進發,他們將在兩天後抵達陳留縣。

隊伍剛離開縣城不到十里,忽然從一片密林中衝出一支隊伍,攔住了他們去路。

士兵急向校尉稟報,校尉張英催馬上前,只見對方軍容雜亂,居然還有人拿着鋤頭,一看便是草寇亂匪,他心中大怒,喝道:“你們是哪裡來的流寇,活膩了嗎?”

郭宋長鐵槍一橫,甕聲甕氣道:“我乃伏牛山李駿,千里迢迢來貴地,軍中缺乏糧草,識相的,留下糧米大車,我可以不殺你們!”

張英氣極反笑,居然是從伏牛山跑來的流寇,他見對方長槍粗陋不堪,便心存輕視之意,催馬揮刀衝上來,大喝道:“想要糧草可以,先問爺爺這口刀答不答應。”

他剛跑到一半,忽然轟地一聲,連人帶馬踏入一個大坑,坑雖然不深,但戰馬的腿卻斷了,將張英甩出去一丈多遠。

郭宋大笑一聲,揮槍上前,一槍結果了張英的性命。

他揮槍大喊道:“兄弟,衝上去殺啊!”

八百名士兵齊聲大喊,向車隊洶涌衝來,車伕們見勢不妙,跳下大車便逃,他們的逃跑嚴重影響了士氣,加上主將已死,士兵們無心戀戰,也轉身奔逃,幾名旅帥喝止不住,也只得催馬跟隨逃亡。

不傷一兵一卒,不費吹灰之力,郭宋軍隊便搶到了大量錢糧物資,士兵們趕着大車向瓦崗山而去,這批物資至少能支持他們兩三個月。

........

陳留縣在中原地區並不是大縣,只能算一座二流縣城,遠遠比不上開封縣和宋城縣的人口衆多,商業繁盛,但李靈曜卻把自己的根基放在陳留縣,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他自封陳留郡王,於情於理他都要以陳留縣爲根基。

其次便是陳留縣的城牆是十年前重建,高大堅固,相比之下,開封縣和宋城縣的城牆都比較老朽了,也不高,而且陳留縣雖然人口不多,但縣城很大,有足夠的地方駐紮軍隊,而不用在城外駐軍。

第三個原因,陳留縣是漕運中轉重地,縣城內修建了大量的倉庫羣,雖然存糧不多,但這些倉庫羣可以利用,正好用來存放他從各地調來的錢糧。

這些天,李靈曜最忙碌的一件事就是將八州各縣官倉的錢糧全部調到陳留,他估計能調集糧食四十萬石以上,銅錢差不多十萬貫,還有大量的其他物資,沒有足夠的錢糧,他怎麼養自己的軍隊?

李靈曜年約五十歲出頭,身材魁梧,相貌兇悍,他曾出任神策軍都虞侯,又出任虎牢關主帥,在魚朝恩死後,他及時效忠元載,獲得元載的重用,出任汴宋節度府長史,如果不出意外,他肯定出任汴宋節度使,偏偏這個時候元載倒臺,元載餘黨被追查,李靈曜便被貶爲濮州都尉。

李靈曜怎會甘心,他利用自己掌控濮州黃河渡口和船隻的優勢,秘密投靠了河北田承嗣,正千方百計南擴的田承嗣大喜,立刻承諾將全力支持他爲汴宋藩鎮。

一個月前,李靈曜正式起兵造反,他殺死了濮州刺史孟鑑,以田承嗣的數萬魏博軍爲根基,撲向汴州,將汴宋節度使李勉打個措手不及。

李勉退守虎牢關,李靈曜趁勢佔領了汴宋八州,並大舉擴軍,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他的軍隊便從四萬人暴漲到八萬人,李靈曜又將田承嗣的三萬軍隊分別派駐各地,美其名曰是幫助田承嗣控制汴宋八州,但實際上,他是想擺脫田承嗣對自己的控制。

今天中午,李靈曜得到一個消息,滑縣匡城縣送來的糧草物資居然在半路被一支亂匪劫走了,這讓李靈曜十分惱火。

軍衙內,李靈曜正和兩名幕僚謝鴻運、王沛商議這件突發事件。

謝鴻運微微笑道:“主公,類似事情我估計還會發生,汴宋八州有名的草寇就有五支,這麼多糧草物資運來陳留縣,他們怎麼可能不眼紅,加上押運軍隊不多,更容易讓他們得手,我覺得我們既要重視,但也不要太把它放在心上。”

李靈曜盯住地圖,半晌道:“從未聽說滑州會有亂匪,我聽逃回的旅帥彙報,這支亂匪竟然是從伏牛山流竄過來的,王先生,你是南陽人,你應該知道那邊的情況吧!”

王沛微微欠身道:“如果說是從伏牛山過來的流寇,那隻能是李漢惠,卑職家兄在鄧州州衙任職,常與我說起伏牛山李漢惠的情況。”

“你兄長有沒有告訴過你,一個叫李駿的人,拿一杆鐵槍,他就是這支流寇的首領。”

王沛想了想,“好像是有這麼一個人,是李漢惠的侄子,一個粗人,武藝倒還不錯,如果他出現在瓦崗山,一定李漢惠被剿滅了,他帶殘部流竄過來。”

李靈曜聽說是伏牛山跑來的流寇,報告上又說他們裝備粗劣,還拿着木棍鋤頭當兵器,他便沒有興趣再問下去了,以後自己成爲汴宋藩鎮了,再出兵剿滅這支流寇,現在暫時不用管他們。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