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

“什麼!軍隊爆發了疫病?”

朱泚重重一拳砸在桌上,眼中噴射着怒火,“怎麼可能會有疫病,你是不是在找藉口撤軍?”

大將張廷芝羞愧地低下頭,“弟兄們幾個月一直駐紮在野外,應該是有人喝了河渠中不乾淨的生水染上痢疾,傳染性很強,已經有三千五百多人病死了。”

“我現在要知道,你們東大軍究竟有多少人染病?”

“如果算上死去的士兵,已經有超過萬人染病了。”

朱泚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這個消息讓他心煩意亂,從去年九月開始,二十萬大軍包圍河東城,現在是一月中旬,整整四個月時間,硬是沒有能攻下河東城,結果他的軍隊開始爆發疫病。

朱泚的二十萬大軍分爲四個大營,分別駐紮在東西南北,爆發疫病的是東大營,主將是張廷芝,原是隴右河湟兵馬使,投降朱泚後,頗受重用,被封爲荊國公、左屯衛大將軍,是朱泚手下六大金剛之一。

“卑職知罪!”

朱泚心煩意亂地揮揮手,“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意義?”

這時,軍師劉思古聞訊匆匆趕來,“太尉,哪裡爆發疫病了?”

“你問他!”朱泚一指張廷芝道。

張廷芝苦着臉把發生疫病之事又述說一遍,劉思古眉頭皺成一團問道:“被感染的士兵隔離沒有?”

“都隔離了,卑職建了專門的隔離營,所有死去的士兵都燒掉了,什麼都沒有留下。”

“疫病發生多久了?”

“七天,第一例七天前發現。”

朱泚大怒,“七天前就發現了,你現在才稟報,你是不是想讓我二十萬士兵死絕,你才甘心?”

張廷芝撲通跪下泣道:“卑職有罪!”

劉思古連忙對朱泚道:“太尉,現在不是追究罪責之時,短短七天時間就病倒一萬餘人,死了三千五百人,來勢太猛烈了,我們不能再耽誤,今晚就必須撤軍,先把其他三座大營撤走,最後撤東大營。”

朱泚心中憋了一肚子火,狠狠一腳踢向張廷芝,“還不快滾!”

張廷芝連滾帶爬地跑出去了。

劉思古這才安慰朱泚道:“其實我倒覺得這場疫病來得很及時,使太尉有了撤軍的藉口,要不然無理由撤軍,明擺着就是兵敗,軍心和士氣都會受到打擊。”

朱泚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軍師說得對,河東城攻不下來,只能用困死的辦法,等城內糧食斷絕,但情況並不樂觀,據說李懷光屯了兩年的糧食,消息屬實的話,他們真的就撐不下去了,幸虧有疫病爆發,讓他找到了撤軍的藉口。

當天晚上,圍困河東城的南北西三座大營十五萬大軍撤退了,五更時分,東大營開始撤退,先是健康士兵撤退,最後纔是隔離營士兵撤退,根本就沒有人管他們,他們相互攙扶着向西而去,走不了多久便一個個倒下,一路之上倒處是倒斃的士兵。

天剛亮,城頭上的守軍發現敵軍已全部撤退,頓時歡呼起來,尤其東大營保留完好,各種物資都沒有帶走。

李懷光立刻命令三千士兵去東大營搬運物資,這時,有士兵發現了沿途倒斃的無數士兵都是身染重疾,李懷光聞訊大驚失色,當即下令關閉城門,又讓人通知三千士兵放火燒燬敵軍東大營。

三千士兵無法回城,只得在城外紮營,負責清除死去士兵的屍體,但三千士兵還是被大量感染,不斷有人病倒死去,最後只剩下不到一半人安然無恙,跟隨李懷光大軍從河東城撤離。

疫病突破了城牆,開始在城內肆虐,李懷光唯恐疫病大量傳播,下達了封城令,嚴禁河東城百姓逃亡。

發生在河東城的疫病直到五月份才逐漸停止,河東城的十餘萬百姓死亡近七成,當疫病結束,整個河東城已變爲一座死城。

.........

早春二月,河西走廊上的冰雪已開始解凍,黃河上的凌汛來臨,這時,三萬河西軍在主帥郭宋的率領下再度出發了。

他們騎着戰馬,沿着賀蘭山脈向被一路行軍,穿過豐州抵達了雲州,河西軍沿着紫河進入了雲州。

雲州北部是連綿不斷的山地,這裡在隋朝時修建了巍峨的長城,隔斷了北方遊牧民族南侵通道,但唐朝並不重視長城的防禦作用,而是修建三座受降城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

隨着中唐後期的戰亂,受降城已經廢棄,而隋朝修建的長城也被嚴重破壞,北方防禦線變得千瘡百孔,回紇鐵騎完全可以沿着北方的無數條山坳殺入雲州。

防禦長城已經沒有意義,河西軍只能全力防守雲中縣,事實上,在去年秋天,河西軍已經留下兩萬人長駐河東,這次又派出三萬軍隊,使駐紮河東的河西軍總人數達五萬人,這就不是防禦回紇騎兵這麼簡單了。

二月中旬,三萬河西大軍抵達了雲中縣,雲中縣城內頓時變得熱鬧起來,在此之前,駐紮雲州的軍隊從綏州後勤基地獲得了大量帳篷和糧草物資,提前搭建好了軍營。

郭宋在中郎將李鐵和雲州刺史李甸的陪同下走上了雲中縣城頭,城頭上已經安裝好了十二架大型投石機,可將兩百餘斤重的大型鐵火雷投到百步之外。

接着這個機會,李鐵忍不住問道:“使君,這個冬天大家都在談論兩個問題,一個是回紇人會不會來,另一個問題是,回紇人會不會繞過雲中城不打?”

郭宋望着遠方淡淡道:“回紇人來又如何,不來又如何?打又如何,不打又如何?”

衆人面面相覷,嘴角都露出苦笑之色,他們誰都沒有聽懂這句話的意思。

郭宋回頭看了他們一眼,見衆人一臉迷茫,不由笑道:“我說得有點太含糊了,我的意思是說,回紇人來不來大家都要守城,回紇人打不打,大家都必須做好準備,不能因爲回紇人不來,就放鬆守備,尤其是晚上,更需要防範,另外北部山坳上的烽燧就準備得很好,提前預警非常重要,我們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但只要正常的防範做好就足夠了。”

衆將這才明白,一起施禮道:“感謝使君教誨!”

郭宋又道:“不過這次回紇人應該會來,我們大軍在抵達紫河之時,遇到了他們的百人探子,大家都知道,一旦百人探子出現,那麼數萬人的大軍已經不遠了,如果我沒判斷錯的話,三天之內,我們一定會得到確切消息。”

........

郭宋的推斷還是保守了一點,當天晚上,北方四十里外的白登山山頂上燃亮了火光,預警的烽火點燃了,這是第三座烽燧,最遠的烽燧在百里外的長城上,這就意味着,至少數千人以上的回紇騎兵出現北方百里之外。

‘當!當!當!’急促的鐘聲敲響,無數士兵從軍營內奔出,黑暗中人影疾速閃動,士兵們紛紛上了城。

郭宋也在大隊親兵簇擁下上了城,李鐵立刻上前稟報道:“啓稟使君,白登山的烽火點燃了。”

郭宋走上前凝視片刻道:“更遠的烽火有點燃嗎?”

“這個不太清楚!”

郭宋點了點頭,現在不知道是白登山的守軍發現敵軍,還是更遠的守軍發現了敵軍,如果是前者,那麼回紇軍就在四十里外了。

“讓大家不要擔心,抓緊時間再睡一會兒,回紇人沒有夜裡攻城的習慣。”

李鐵大聲喝喊,士兵們紛紛原地坐下,靠在牆壁上休息,漸漸安靜下來。

郭宋卻目光深邃地望着北方,沉思着破敵之策。

從草原上過來的回紇鐵騎如旋風一般殺來,奔行數千裡,指望他們攜帶大量攻城武器並不現實,騎兵也不會攜帶攻城武器,但並不代表回紇人不攻城。

回紇人攻城手段比較簡單,用泥沙袋填平護城河,然後周圍砍伐大樹製作攻城槌,主攻城門,如果城門攻不下,基本上就放棄了。

回紇人擅長的騎兵平原作戰,攻城是他們的弱項,他們一般不會放棄自己的優勢而選擇弱項。

回紇人會繞過城池繼續向南進攻,一路靠搶掠來補充消耗,一旦殺入中原腹地,那將是漢人的滅頂之災,所以必須要把入侵的回紇人消滅在雲州和朔州兩地。

這也是雲州和朔州縣城很少的主要原因,一共只有三個縣,雲州的雲中縣,朔州的馬邑縣和善陽縣,而馬邑縣的人口全部轉入善陽縣,實際上只有兩座縣城,再加一個婁煩關。

只要河西軍守住這三地,回紇大軍就只能在這兩州打轉,殺不進中原。

天亮時,北方出現了一條黑線,回紇大軍終於殺來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
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