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

朱泚確實在半個月前和劉闢的特使達成共識,雙方結成聯盟,南北夾擊晉軍,這件事是由軍師劉思古牽頭,在雙方達成協議後,劉思古說動了朱泚,朱泚隨即派八萬大軍南下,目前,大軍部署在葉縣一帶,他們在等待劉闢大軍渡江的消息,雙方同時發動攻勢。

目前襄陽的駐軍情況也有所改變,裴信的三萬騎兵已經退回長安,改由車騎將軍劉光輝率三萬軍隊駐紮荊北八州,這三萬軍的戰鬥力當然不能和裴信的三萬快速出擊軍相提並論,這也是劉思古想奪回荊北的底氣。

皇宮內,劉思古在繼續勸說朱泚,他已經看出朱泚有退意,讓天子保持信心是有必要的。

“陛下,微臣之所以一定要堅持奪回荊襄,實在是因爲荊襄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不是對我們重要,而是對郭宋重要,晉軍已奪取巴蜀,如果再奪取荊襄,那麼關中、巴蜀、荊襄就連爲一體,下一步郭宋必然以荊襄爲根基,對長江以南發動攻勢,奪取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兩浙道,最終形成對我們的全包圍勢態,只要我們牢牢控制荊襄,郭宋的南下攻略就無法實現。”

朱泚嘆了口氣道:“正是因爲荊襄對郭宋重要,他纔會極力要保住,雖然裴信的快速已經退回長安,可他就不會再來了嗎?一旦我們大軍殺到襄陽,他再從武關殺出來,襲擊我們身後,我們纔是腹背受敵。”

“陛下,如果郭宋真有這個戰略意圖,他就不會在三面向我們施壓,他就任我們進攻,不更好嗎?微臣敢肯定,裴信的軍隊已經另有安排,不會再來荊襄。”

劉思古的分析也有道理,朱泚又有點動心了。

這時,有宦官稟報:“陛下,劉相國求見!”

“宣他進來!”

“陛下有旨,宣相國劉豐覲見!”有侍衛高喊一聲。

不多時,身穿一品紫袍的劉豐匆匆走了進來,他躬身施一禮,“微臣參見陛下!”

朱泚微微點頭問道:“劉相國可是爲進攻荊襄之事而來?”

“正是,微臣昨晚考慮了一夜,微臣認爲,我們的財力不容許我們多線同時開戰,我們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微臣的態度很明確,我們應該立刻從汝州撤軍。”

劉思古頓時拉長了臉,他着實鄙視這個不學無術的黑胖子,他懂什麼,狗屁都不懂!和他談軍國大事,豈不是對牛彈琴?

“劉相國,我已經給陛下說清楚了荊襄的重要性,我記得昨天我也給你說過了,請你不要再誤導陛下。”

“軍師此言詫異,我作爲相國,當然要據理力陳,要爲陛下的社稷負責,要爲朝廷負責,難道我反對就是誤導,軍師拿社稷做賭注,就不是誤導?”

劉思古倒有點驚訝了,這個黑胖子平時話都說不清楚,現在居然能抓住自己的漏洞來反駁,他背後有高人啊!

劉思古不敢輕視了,他打起精神道:“我之所以說,郭宋和李納不會真的進攻,是因爲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戰爭準備,只是擺個樣子來嚇唬我們,給我們施壓,我們軍隊只要迅速南下,迅速奪取荊襄各州,對方也只能守襄陽這座孤城,我們只要留三萬軍在襄陽對峙,五萬大軍迅速撤回,然後應對敵軍的三面威脅,這種沒有根基的進攻,就煙一樣來勢洶洶,可風一吹就散了。”

“我昨天就在想,軍師是不是太一廂情願了,現在看來,果然是憑想象布兵作戰,我雖然不懂軍事,但我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請問軍師,既然荊襄對郭宋如此重要,他會任我們奪走嗎?我們在汝州布兵七天了,難道長安的援軍沒有南下嗎?軍師知不知道武關內部的情況?那裡究竟沒有一兵一卒,還是已經屯積了數萬援軍,就等我們南下?”

劉思古剛想反駁,朱泚卻擺擺手,“讓相國說完!”

劉思古只得忍下一口氣,冷冷地望着劉豐。

劉豐繼續道:“相國說晉軍在黃河北上部署大軍沒有後勤,更是荒謬,黃河北岸一直就是晉軍防禦的重中之重,怎麼可能沒有物資儲備,軍師去年還說,黎陽縣一定囤積了大量糧草軍器,晉軍會隨時進攻我們,讓我們的防禦不要掉以輕心,這會兒又說對方沒有任何準備,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劉豐當然沒有這個本事說這些話,這些話都是楊密教他的,而楊密又從蔣敏交給他的那封信中學到了這些,那封信其實是郭宋的親筆信,他在信中教楊密怎麼給劉豐講道理。

這其實就是郭宋在和劉思古辯論,劉思古一時間啞口無言,他沒想到自己去年說的話,竟然被劉豐用來反駁自己。

劉豐見對方啞住了,他心中得意萬分,又繼續道:“李納也是狼子野心,他早就想從我們身上割肉,以前他獨立難支撐,不敢輕舉妄動,現在有晉軍撐腰,他難道會放過這個機會?他肯定會出兵奪取濮州和曹州,一旦我們攻打他,晉軍會不會向我們軍事施壓?我是不是眼睜睜望着濮州和曹州改姓齊?”

劉思古搖搖頭道:“你想多了,郭宋絕不會爲李納施壓我們,他巴不得我們和李納自相殘殺,兩敗俱傷。”

“這就對了,讓李納強大一點,我們的自相殘殺才會更慘,一旦我們和李納打起來,軍師覺得郭宋會不會暗中支援李納錢糧兵器?”

“這.......”劉思古再次語塞了。

劉豐不再理會他了,又躬身對朱泚道:“陛下,臣的意見很堅定,既然對方四面施壓,我們就應該立刻撤軍,不能冒險,很有可能郭宋挖了個大陷阱,就等我們跳下去!”

朱泚本來就有退兵之意,這下子,他徹底被劉豐的一席話說服了,他點點頭對劉思古道:“軍師,朕覺得相國說得有道理,朕太瞭解郭宋,他奸猾無比,就喜歡用各種計策來削弱我們,朕也認爲,郭宋和李納一定會出兵,武關的援軍也一定早就到來,我們沒有財力多線作戰,更不能和李納自相殘殺,所以朕決定了,八萬大軍立刻撤回。”

劉思古當然不知道劉豐後面的高人就是晉王郭宋,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被一個粗魯無比、不學無術的殺豬屠夫打敗了。

朱泚說完撤軍,劉思古頓時怒極攻心,胸中一口惡氣順不過來,眼前一陣發花,喉頭一甜,‘噗!’地噴出一口血,仰面摔倒。

“軍師!軍師!快宣御醫!”

劉豐也假惺惺喊道:“軍師不要生氣,我只是一介屠夫,沒讀過幾天書,不值得軍師生氣。”

這幾句話卻不是郭宋教的,正如劉豐自己所說,他可是屠夫,最擅長補刀挖心。

..........

朱泚最終下旨八萬大軍撤回,徹底放棄了荊襄,得知朱泚大軍北撤,正準備渡江北上的劉闢氣得破口大罵,卻又無可奈何,憑他的實力,哪裡是晉軍的對手?他只得撤軍返回江陵,繼續觀望局勢變化。

就在荊襄的緊張局勢平息之時,六萬騎兵在李冰和康保的率領下,正疾速向滄州方向推進,他們的目的地是河口港。

按照郭宋的部署,康保將率三萬大軍前往嶺南,出任嶺南節度使,這也是郭宋在反覆考慮後,決定將最忠心自己的康保派去嶺南,避免再次出現馬衛江的碎葉悲劇。

當然,這種可能性已經不大了,郭宋吸取了馬衛江的教訓,加強了中低級將領的思緒控制,大部分中低級將領都經過了演武堂的輪訓,普遍忠心於晉王,就算康保自己想擁兵自立,手下將領們也不會答應。

而李冰則率三萬軍去江南,他必須先走一步,控制江南後,在明州建立中繼大營,給康保的大軍休息補給。

六萬大軍一路馬不停蹄,他們穿過了魏州,進入了滄州.......

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
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