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

郭宋回到京城時,已是次日中午,馬車剛剛停在府門前,王管家便迎上來道:“今天上午宮裡來人找使君,說天子召見,我說使君去莊園了,今天可能會回來,他們便讓使君回來後儘快進宮。”

“我知道了!”

郭宋扶薛濤下了馬車,對她道:“你先回府吧!我現在就進宮。”

“夫君不吃完午飯再走嗎?”

“估計是很急的事情,否則天子不會召見我,午飯我回來再吃。”

“夫君自己當心!”

郭宋點點頭,翻身上馬,帶着兩名隨從向城內疾奔而去.......

半個時辰後,郭宋趕到了紫宸殿,在殿外等了片刻,一名宦官迎出來道:“郭都督總算來了,聖上正要再派人去催促。”

“發生了什麼事情?”郭宋問道。

“好像是吐蕃使者來了,想幫助唐朝奪回河西走廊。”

這確實是一個意外消息,但郭宋更想知道,吐蕃提出這個建議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

不多時,他來到了御書房外,宦官進去替他稟報,片刻出來道:“聖上宣你進去!”

郭宋稍微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進了御書房。

御書房內,天子李適正負手站在牆邊,仰望着牆上的大幅地圖。

郭宋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李適點點頭,歉然道:“愛卿新婚燕爾,朕卻把愛卿召來,實在是事關重大,關係到河西走廊的未來,必須把愛卿找來商議。”

“國事爲重,微臣隨時聽候陛下召喚。”

李適很滿意郭宋的態度,他緩緩道:“朕找你是因爲吐蕃使者來了,他們昨天下午到來,朕讓韓相國和他們接觸,一早韓相國反饋的消息是,吐蕃原出兵助我們奪回河西走廊。”

“條件呢?”

郭宋笑道:“相信吐蕃不是來做善事的吧!”

“他們是開出了條件,而且很苛刻,他們要求我們讓出安西四鎮。”

郭宋半晌沉吟不已,李適望着他,笑問道:“有什麼想法嗎?”

郭宋遲疑一下道:“微臣只得覺得有點奇怪,吐蕃已經佔領了近一半的安西,他們現在已經從蔥嶺以西撤軍回來了,按理,他們想佔領安西全境,應該說易如反掌,爲何卻要用出兵河西的代價,交換我們讓出安西四鎮,有這個必要嗎?”

李適道:“政事堂認爲吐蕃國力勢微,已不足以奪取安西四鎮,所以想用這個辦法來換取對安西的全境佔領,至於出兵河西,恐怕只是象徵性的一點點兵力。”

郭宋搖了搖頭,“我不同意這個看法!”

郭宋的表態既讓李適有點意外,又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微微一笑,饒有興致問道:“那愛卿怎麼看?”

“微臣覺得既然國力微弱,採取的國策應該是收縮,而不應是繼續擴張,佔領安西全境,最不濟也應該是力求保持現狀,所以吐蕃這個提議有點自相矛盾。”

“愛卿能看透他們的真實用意嗎?”

“微臣認爲他們可能有三種用意,一種可能是他們在示弱,有意給大唐留下他們國力衰弱的印象,削弱大唐對他們的防範之心,爲他們將來突襲大唐創造條件;第二個可能是他們想不戰而屈人之兵,等大唐撤軍讓出安西,導致安西諸國對大唐徹底絕望,那時他們才能永久佔領安西;第三種可能是他們也在打河西走廊的主意,讓我們以爲引進來的是一支外援,實際上是一頭狼。”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問道:“那你覺得哪種可能性最大?”

郭宋沉思片刻道:“微臣個人傾向於第二種可能。”

“說說理由!”

“第一種和第三種都屬於一種戰術,起到的作用也只是一時,但第二種卻是一種戰略,一旦我們真的主動放棄了安西,就會徹底失去諸國人心,安西從此和我們無緣了。”

“可問題是,安西的唐軍往哪裡撤軍?這一點你可曾考慮過?”

郭宋躬身道:“陛下,微臣去過安西,比較瞭解的安西的情況,吐蕃不一定讓我們全部退出安西,他們很可能會提出我們先讓疏勒和于闐兩鎮,讓唐軍退守龜茲,聽起來好像可以集中兵力防禦,方案似乎也可行,可一旦我們主動讓出任何一個鎮,都意味着是對當地人的背叛,那龜茲人也不會再信任我們,我們遲早會失去整個安西,而且是徹底失去,再也回不來,郭昕親口告訴我,他寧可和安西四鎮共存亡,也絕不放棄一處,只要唐軍永不言放棄,那算被吐蕃佔領,我們也有奪回來的一天,我們放棄了,那就徹底沒有機會了。”

郭宋的一席話使李適如夢方醒,他點點頭,“大唐相國們都想不到這一點,唯獨愛卿想到了,足見愛卿站得比他們更高,看得更遠!”

..........

郭宋告退離去,李適負手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吐蕃提出的建議之前讓他心動不已,如果不是郭宋及時潑下的一盆冷水,或許他還真的會答應,畢竟收復河西走廊一直是他的夢想。

和所有剛繼位年輕帝王一樣,李適胸懷萬里,躊躇滿志,他不僅渴望着收復河西,更渴望收復北庭和安西,恢復他祖先創造的榮耀,讓大唐的旗幟重新插上蔥嶺。

但所有大臣都反對大唐重新向西開拓,理由很簡單,內部不靖,河北、中原、江淮甚至巴蜀的藩鎮就像一顆顆毒瘤遍佈大唐肌理,嚴重侵蝕大唐的江山,使大唐就像有兩個朝廷,大唐內部的不穩嚴重牽制着朝廷的精力,也使朝廷財力難以維繼。

雖然抄沒李輔國、魚朝恩、路嗣恭、元載等人的財富使朝廷枯竭的財政得以喘了口氣,但畢竟這只是偶然得利,不能長久,大唐國力根本就無法承擔兩線同時作戰。

只是李適不甘心,這明明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吐蕃和回紇兩敗俱傷,吐蕃人丁不足,國力衰弱,而回紇遭遇葛邏祿的挑戰,無法大舉入侵唐朝,這麼好的機會,自己卻眼睜睜看着它從手中溜走,而無法抓住。

那有沒有一個只需要付出最低代價的辦法,收復河西走廊,收復北庭和安西?

李適現在才意識到父皇的深謀遠慮,把郭宋放在甘州這個位子上,郭宋無疑就是最適合的人選,僅僅用豐州這麼小的代價就把薛延陀部拖死了,父皇顯然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他的所思所慮和自己一樣,用最小的代價收復河西和安西。

雖然先帝李豫從未給兒子李適說過,爲什麼要任命郭宋爲甘州都督,但李適卻從一個帝王的角度,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父皇做出這個決策的深謀遠慮。

這時,門口有宦官稟報,“陛下,韓相國來了!”

李適點點頭,“宣他進來!”

片刻,韓滉快步走進御書房,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免禮,賜座!”

一名宮女給韓滉搬來一個軟墩,韓滉感謝一聲,便坐了下來。

“和吐蕃使者談得如何?”李適問道。

“微臣就是來彙報此事!”

李適點點頭,示意韓滉繼續說下去。

“吐蕃提出了一個新的折中方案,他們能理解安西唐軍無處可退,便承諾唐軍可以繼續留在龜茲和焉稽,只要把疏勒和于闐兩鎮讓給吐蕃,吐蕃將出兵五千攻打沙州,和唐軍首尾夾擊,將沙陀軍趕出河西走廊。”

李適的眼睛眯了起來,淡淡問道:“那政事堂的意見呢?”

“政事堂都認爲以安西的兵力很難守住四鎮,不如收縮兵力,守住龜茲和焉稽兩鎮,吐蕃的方案可以接受,但關鍵是吐蕃必須兌現承諾,把沙州還給大唐,這個整個協議的關鍵。”

李適心中輕輕嘆息一聲,論戰略眼光高遠,政事堂的相國們還真比不上郭宋。

他緩緩道:“一個吐蕃使者不用稟報贊普,就能直接決定新的折中方案,韓相國不覺得奇怪嗎?”

“微臣認爲,所謂的折中方案,實際上就是吐蕃的真正談判方案。”

李適搖了搖頭,“朕不能接受吐蕃關於安西的任何方案!”

韓滉一怔,“陛下,這是爲何?”

“民心!”

李適冷冷道:“只要唐軍拋棄安西的任何一鎮,就等於背叛了安西百姓,我們就會徹底失去安西民心,吐蕃的真正用意就在於此,協助攻打河西走廊,只是一個幌子而已。”

韓滉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又繼續道:“安西唐軍死守四鎮數十年,從青壯守到白頭,他們在戰場上沒有倒下,最後卻倒在朝廷的談判桌上,可悲啊!”

他回頭道:“只要朕還是大唐天子,就絕不會允許這種荒唐的事情發生!”

韓滉羞愧萬分,起身行禮道:“臣等考慮不周,失策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