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

幾名長者迎了出來,每個村子暫時沒有保正,而是由衆人推選出的幾名長者成立自治會,一般都稱呼長老會,村裡各種事務都由長老會協商解決,也算是一種村民自治。

幾名長者跪下行大禮參拜,“拜見郭使君!”

郭宋連忙扶衆人起身,“各位長者請起,郭宋擔不起各位的大禮。”

一名老者道:“郭使君收容我們,讓我們吃飽穿暖,還修建房屋給我們遮風擋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感激萬分,唯有大禮才能表達出我們內心的感激。”

郭宋笑了笑道:“我可不光是豐州刺史,同時也是朔方節度副使,照顧大家也是我的職責。”

“天下官員千千萬,能像郭使君這樣記民於心的好官實在是鳳毛麟角,無論如何,郭使君對我們恩情,我們都會銘記於心。”

郭宋擺擺手,“這裡風大,我們進村裡說話!”

衆人簇擁着郭宋來到一座大院內,這是以前留下的一座祠堂,村民們將它修繕後,便將它作爲村裡商議事情的場所。

郭宋在院子臺階上坐下,幾名老者坐在他身邊,村裡百姓聞訊都從四面趕來,將大院內外擠得水泄不通。

“我今天來看望各位,一是想了解一下大家現在還有什麼困難,其次也想知道大家今後的打算,然後根據大家今後的打算,官府會制訂相應計劃。”

見衆人連連點頭,郭宋又笑道:“那麼現在就從困難說起來吧!先說說現在還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

這絕對是一個讓大家興趣的話題,衆人一致推薦年紀最長的老者代表大家談談想法。

老者想了想道:“每個人一輩子時時刻刻都有困難,每家每戶都有各自的困難,郭使君這個問題讓我們一時也難以回答,就說兩個比較普遍的困難吧!”

“老丈請說!”郭宋含笑道。

“一個是過冬的問題,我們來自夏州,夏州的冬天很冷,大雪覆蓋,估計豐州也一樣,我們逃難過來,家裡的被褥什麼的都沒有帶,眼看一天比一天冷,萬一到了天寒地凍之時,我們過冬怎麼辦?”

郭宋點點頭,“別的村也提出了這個問題,確實比較現實,然後第二個困難是什麼?”

“第二個困難其實不算是困難,而是擔憂,萬一大雪覆蓋,雪地難以行走,我們被隔絕了,官府怎麼送糧食給我們?”

郭宋笑道:“我先回答第二個擔憂,大家放心,在入冬後,官府給足各家各戶糧食和鹽,一般還會有些醃蘿蔔之類的菜餚,就算大雪封路,我們可以從冰面上拉雪橇過來,給大家看病,過年前會送每戶人家一隻羊腿和兩隻野兔。”

四周百姓眼睛一亮,明顯升起了着期待之色。

郭宋又繼續道:“然後再說第一個困難,現在一部分青壯男子去伐木了,伐木主要用作兩部分,一是明年開春造房子,其次就是冬天取暖,我相信夏州和豐州一樣用火炕過冬,大概明天吧!會有人上門給大家修砌火炕,然後開炭窯燒炭,在冬天來臨前,家家戶戶都會有足夠的木炭和木材,然後官府會給每人一張羊皮,男女老幼都有,每戶再給兩牀被褥,然後還有一些生活必須品,基本上一個冬天就能熬過去了。”

“我們沒有冬衣!”一名中年婦人舉手喊道。

幾名老者回頭怒視她,爲首老者連忙解釋道:“使君莫生氣,總是會有人貪得無厭,你給了她鞋子,她要襪子,給了她襪子,她又要褲子,她就恨不得你再給她一些金銀首飾纔好。”

郭宋笑了笑道:“畢竟綿還是比較貴的,要從南方運來,一兩綿要兩三貫錢,一般人家也買不起,所以豐州百姓過冬都是儘量不出門,如果一定要出去,就得穿上四五件衣服,然後再套一件老羊皮襖子,官府給大家每人一張羊皮,實際上就是給大家用來做襖子,當然,如果不缺冬衣,羊皮也可以用作鋪墊。”

郭宋這裡說的綿,不是棉花,而是木綿,在明朝初年棉花大規模推廣之前,唐宋一直是用木綿絨來做冬衣和被褥的填充物,或者直接用羊毛填充,但豪門權貴人家一般是用鴨絨和鵝絨。

郭宋見衆人不再有異議,又繼續道:“今天過來的另一個目的是想和大家談一談大家以後的打算,之所以要談這個問題,是之前大批災民都表示願意留下來長住,成爲豐州百姓,所以豐州官府已經在爲他們丈量土地,準備建房材料.......”

剛纔那個多嘴的中年婦人忍不住又高聲問道:“是不是留下來就不用住這種泥草屋了?”

這下子所有長老都怒斥她,“閉上你的臭嘴!”

郭宋呵呵一笑,“其實這位大嬸倒問得不錯,大家住的泥牆草頂屋,官府的名稱叫做臨時安置房,因爲冬天寒冷,住帳篷受不了,所以才臨時造了這些泥草屋,如果要留下來長住,那麼肯定不會再住這種房子,大家應該都看到,豐州的房子是石牆瓦頂,房子寬大結實,再用灰漿抹平,刷上石灰,看着漂亮,住着也舒服。”

幾名長老終於忍不住了,爲首長老小心翼翼道:“聽說每人還有土地,是真的嗎?”

郭宋笑着點點頭,“肯定會有土地的,十七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子每人一頃,女子半頃,每戶人家上限一頃半,五年內免稅,可如果在豐州從軍,土地再翻倍,終身免稅。”

“如果我在豐州住了一兩年,又想回家鄉,那土地怎麼辦?”一名老者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原則上,在豐州住十年以上,土地就是永業田了,可以出售,也可以留給子孫,在豐州居住不滿十年,那隻能算口分田,離開后土地都要收回,如果未滿十年便去世,同時兒子沒有領到土地,那麼土地也可以留給兒子。”

在一片議論紛紛中,郭宋起身告辭了,他會再給災民們一個思考的時間,等過幾天分配土地時,他相信這些災民都坐不住了。

...........

天還沒有亮,在九原縣以北的曠野裡出現了無數舉着火把的農民,官府用了一個月時間,已經將第一批三千五百頃土地丈量完成,這片土地延綿三十餘里,四周都有漢朝留下來的灌溉渠遺蹟,這片土地將分給第一批簽署了定居契約的農民,一戶人家最多可以得到一頃半的土地。

三千五百頃土地分成十個區,分別是甲乙丙丁戊......

所有土地四周用青石條做地界,地塊之間留了三尺寬,那是用作灌溉溝渠,在地塊中央插着一根尖木樁,木樁上寫着地塊編號,土地規格有兩種,一種是一頃半,叫做夫妻田,一種規格是一頃,叫做單身田,主要看各家的需要。

從木樁的顏色就能分辨出來,樁頭染紅的木樁是一頃半,樁頭染黑的木樁是一頃,當然,絕大部分都是一頃半田。

今天便是分配土地的日子,儘管不知道自己能抽到哪一個號,但衆人依舊熱情高昂,天不亮就趕來查看土地情況,不少人是全家上陣,抱着孩子,帶着老人前來查看土地。

這時,兩名農民舉着火把來到了一塊插着紅樁的土地前,這是一對來自勝州河濱縣的父子,他們是第一批和豐州官府簽署落戶契約的農民,兒子叫賀小悶,三十歲左右,父親賀除夕,今年五十餘歲了,按照規定,每戶上限一百五十畝,賀小悶和他妻子有領田資格。

“父親,這塊土地應該是最好的吧!”賀小悶低聲問道。

賀除夕蹲下,抓一把土放在鼻子上聞了聞,又站起身看了看四周,這才慢慢吞吞道:“其實豐州土壤都差不多,很細很肥沃,比咱們河濱縣的土壤要好得多,不過這塊田地勢比較好,靠主幹渠近,水源有保證,而且離路邊不近也不遠,確實是塊好地。”

“這塊地我很喜歡,可惜我們不一定能抽中。”賀小悶有些遺憾道。

“知足吧!一百五十畝土地,比起咱們河濱縣的幾畝薄田不知好了多少倍,這種機會一輩子也未必能遇到一次,咱們能得到這次機會,已經是很幸運了。”

賀小悶嘆息一聲,“我就怕薛延陀人殺來啊!”

賀除夕咧嘴笑了笑,“要是沒有薛延陀人,這種機會還輪得到咱們?咱們是趕上了好時代,纔會有這種重新發家的機會,依我看,要感謝薛延陀人才對。”

這時,遠處隱隱傳來喊聲,是賀小悶的妻子在喊他們父子倆。

“好像是城門已經開了,我們走吧!”

父子二人連忙收拾一下東西,向九原縣匆匆趕去。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
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