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

回紇大軍連續兩天高強度疾奔,一口氣奔出四百餘里,直到有探子發現前方三十里外發現敵軍主力,三萬回紇大軍才放慢了速度。

回紇軍主將賀頓莫達幹年約五十餘歲,曾長期帶兵和吐蕃軍在吐火羅作戰,現在年事稍高,便從軍隊退休,轉爲文官,出任副相國一職。

這次可汗看中了他的豐富作戰經驗,令他統率藥羅葛部的三萬大軍迎戰來犯唐軍。

賀頓莫達幹心中還是有點擔憂,主要他統率的軍隊是藥羅葛部,號稱王族之軍,裡面不少千夫長都姓藥羅葛,也就是回紇王族子弟。

藥羅葛部的四王,除了金河王烏特統率五千軍隊保護可汗外,其他三王,包括雄朔王萬梅、寧朔王長金、靜漠王羅勒,這三名回紇之王同時也是三名萬夫長都跟隨自己出徵。

這些回紇猛將個個不可一世,目中無人,他們能不能聽從自己的指揮都難說,尤其羅勒,自以爲是可汗叔父,從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根本就不聽命令,做事一向隨心所欲,讓賀頓莫達幹十分頭大。

比如自己昨晚要求大軍休息過夜,三名萬夫長皆不肯答應,依舊要連夜行軍,現在人馬疲憊,敵軍卻在三十里外,着實讓賀頓莫達幹深感惱火,這個時間再批評他們也無濟於事,只得亡羊補牢。

“大軍停止前行,原地休息!”

賀頓莫達幹只得抓緊時間,趕在唐軍到來之前讓衆人休息一會兒。

這時,一名手下對賀頓莫達幹道:“事情有點蹊蹺,兩天前可汗接到快報,敵軍在四百五十里外,現在還是這個距離,兩天時間他們居然原地未動?”

這是有點蹊蹺,不過也能解釋得通,唐軍在等候後勤補給,從這裡向北三百里,基本上都不會有牧民。

這時,靜漠王羅勒上前不滿道:“相國,大軍爲何要停下來?”

賀頓莫達幹剋制住怒火解釋道:“大軍奔行兩天兩夜,人馬疲憊,若休息一下,怎麼和唐軍作戰?”

“相國完全不懂戰爭,大軍作戰,關鍵是一鼓作氣,攜帶勇烈之威,一股作氣掃平對方,要麼昨晚好好休息,可現在休息,非但不能恢復體力,反而會更加疲勞,士兵還要重新振作,這是自毀之策。”

賀頓莫達幹大怒,怒斥羅勒道:“昨晚我要士兵休息,你們就不肯,死活要行軍,現在反而要怪我了?”

另外兩名萬夫長,雄朔王萬梅和寧朔王長金連忙上前勸說,這個時候內部不能生亂。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低沉的號角聲,‘嗚——’

郭宋率領的兩萬唐軍主力出現在十里外,衆人也顧不上爭吵,紛紛命令大軍上馬,準備戰鬥。

郭宋以弱兵之計,藏匿實力,最終引來了回紇本部的三萬騎兵,他依舊用兩萬軍隊挑戰,而姚錦的兩萬軍隊繞道敵軍身後,李冰的兩萬軍隊繞道敵軍東面,西面是渾谷水,正直夏季,水量很大,河水寬達數十丈,水深湍急。

這就是郭宋要把戰場安排在渾谷水邊的緣故,滔滔河水給他們省下了兩萬大軍。

現在郭宋軍隊最大的優勢,就是他知道敵軍底細,而敵軍卻不知道他們的兵力,既然已經設下陷阱,郭宋索性便將陷阱做到極致。

隊伍在三裡外停住,迅速排出了軍陣,前方是一萬弓弩軍,後面是一萬騎兵,陷阱就在弓弩軍中,裡面隱藏了三千名重甲步兵。

郭宋訓練的弓弩軍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弓弩軍,他們同時兼任其他軍種,要麼是刀盾軍,要麼是長矛步兵,而今天的弓弩軍是長矛步兵,他們的實際作用是保護三千名重甲陌刀軍。

三千名重甲陌刀軍此時就隱藏在弩軍陣中,他們半蹲在地上,長刀放在地上,前方密集的弩軍士兵將他們身影遮蔽住了。

這時,賀頓莫達幹也看清了對方的排兵佈陣,他有點猶豫,數十年的經驗告訴他,唐軍的佈局非常不合常理,弓弩手竟然佔到了總兵力的一半,一半都是二八開,弓弩手佔到三成都有點嫌多了,對方卻有一萬弓弩手,這裡面必然有詐,但他又看不出對方的陷阱在哪裡?

三萬大軍躍躍欲試,三名萬夫長卻急不可耐了,他們急於要用一次強大的衝擊摧毀對方。

“嗚——”靜漠王羅勒率先吹響了進攻的的號角。

羅勒揮舞長槍大喊:“殺啊!”

“殺啊——”

一萬軍隊率先發動了,千軍萬馬向三裡外的唐軍衝去。

賀頓莫達幹大吃一驚,又是羅勒,此人竟然絲毫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另外兩名萬夫長稍微理智,他們急忙上前勸道:“相國,事已至此,只有衝擊了!”

賀頓莫達幹咬牙切齒道:“兩軍各留五千軍,其他軍隊出擊!”

號角聲繼續吹響,又是一萬軍隊殺去,先後兩萬軍隊如排山倒海一般衝向唐軍,塵土漫天飛揚,儼如山崩地裂一般,令人駭然變色。

唐軍弩手一動不動,卻如山一般凝重,一支支弩箭四十五度斜角向上,身經百戰的經驗以及殘酷訓練的效果就在這時充分顯示出來,他們絲毫不慌張,耐心等待着敵軍殺上前。

三百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戰鼓敲響,‘咚!咚!咚!’鼓聲急促有力。

弩軍士兵單手託弩,一手甩燃了火摺子,點燃了箭桿前端紙火雷的火繩,紙火雷是一寸長的管狀,有點像炮仗,但比炮仗威力大。

他們不用再等命令,紛紛射了出去,七千支弩矢密集向天空射出,嗤嗤地冒着白煙,鋪天蓋地地射向奔馳而來的敵軍騎兵。

回紇騎兵紛紛舉盾迎接弩矢,他們是王族之軍,裝備當然最好,皮甲、長矛、戰刀、盾牌,不光品種齊全,而且品質高。

但他們遇到的卻不是普通的弩矢,而是特地對付騎兵而裝備的火雷弩,弩箭隊伍中密集的爆炸了,影響最大的卻不是士兵,而是戰馬。

戰馬紛紛受驚,開始嘶鳴亂竄,失去了控制,這是騎兵進攻的第一大忌,兩萬騎兵奔馳,隊伍十分密集,強大的騎兵慣性根本無法停止,隊伍必須要高度統一,這就要求騎兵具備強大的控馬能力,不能戰馬停滯或者失序,那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但唐軍的火雷箭卻起到了擾亂戰馬的作用,數千匹戰馬受驚,或加速狂奔,或者停步,或者在隊伍中亂竄。

只見一片一片地戰馬摔倒,後面的騎兵則毫不停步地衝上去,踩踏着地上的戰馬和騎兵,繼續前進。

一輪火雷箭便讓敵軍損失三千士兵,但這時,敵軍已殺到七十步外,唐軍戰鼓聲再度敲響,弩軍士兵紛紛後撤,背起弩箭,拾起長矛,他們搖身變成長矛軍。

三千重甲步兵手執陌刀驟然出現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們半蹲在地上,刀柄觸地,巍然不動,前方一片閃閃刀光,形成了一片令人恐懼的刀林。

緊接着唐軍中的號角聲又再次吹響了,‘嗚——’

在號角聲中,一萬騎兵從左右殺出,像兩把鋒利的戰刀殺進了敵軍兩側。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