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

光化門外大街兩邊的城牆還在如火如荼修建,城牆內寬約七百步,長達近十里,將舊城和新城連接起來,在城牆中部還會開一座城門,不遠處便是灃河,然後從灃河引入一條漕河,貫通光化門外大街,這樣方便了貨物運輸。

漕河從大街中部穿過,兩岸則是密集的商鋪,商鋪已經開建,和東市、西市不同,這裡將建成爲開放式的商業街,屆時光化門也會拆除,成爲一座各種商業匯聚的不夜城。

郭宋從正在熱火朝天建設的商業大街走過,這時,他又意外地看見了李安,旁邊還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郭宋認識,那是李安的長子李歸仁。

李安有兩個兒子,長子李歸仁,次子李歸義,李安退休後,長子李歸仁接了父親的班,成爲皇商大總管,不過涇源兵變後,李安家族便開始自己單幹,李歸仁還是跑草原路線,而李歸義則走安西路線。

他們家有上千頭駱駝,每年都帶來極其豐厚的利潤。

李歸仁看見了郭宋,連忙道:“父親,晉王殿下來了。”

李安連忙走上前躬身道:“參見殿下!”

郭宋翻身下馬笑道:“安叔,張胖子沒和你一起嗎?”

李安笑道:“他這兩天拉肚子,在家裡躺着呢!”

“怎麼會?”郭宋不解地問道。

李安上前低聲道:“他想壯陽吃了偏方,結果......”

郭宋啞然失笑,師兄不靠譜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又看了看周圍問道:“安叔,這一帶是你買的嗎?”

商業大街的地產都是官府開發,只租不售,但郭宋事先把消息告訴了張雷和李安,准許他們各買一里的土地,作爲他們掏錢幫助官府修建官舍的補償,另外郭宋給自己的大姐郭萍也買了一里土地,作爲她的養老錢來源。

李安點點頭,指着正在修建的城牆道:“從這裡過去到城牆,六百步寬,再向北一里,這片土地就是我買下的,張胖子的土地在河對面,然後我打算沿街造商鋪,每間商鋪一丈寬,三丈深,兩層樓,帶一座後院,前面漕河我還打算修建五座碼頭。”

郭宋又笑問道:“沿街修店面,那後面的土地呢?”

“後面的土地我打算先用牆圍起來,把它分成兩畝地一塊,可以以後修宅子出售,如果這裡商業火爆,說不定還可以修建客棧、酒樓什麼的,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這時,李安的長子李歸仁上前給郭宋行禮,郭宋笑問道:“你最近去了草原嗎?”

“回稟殿下,我前天剛從回紇回來。”

郭宋頓時十分感興趣地問道:“回紇現在情況怎麼樣?”

“回紇現在是葉公主掌控大權,實行部落長老制,每個部落推舉一名長老,組成長老會,葉公主和長老會共掌權力,各個部落都很支持這個方案,也支持葉公主,她在回紇的地位很穩。”

“回紇國力恢復得如何?”郭宋又問道。

李歸仁搖了搖頭,“談何容易,主要是人口銳減,他們原本是草原第一大部落,現在只能算中等部落了,想吞併別的部落又不可能,西面的思結、東面的僕骨、拔也古、北面的黠嘎斯、都波,都是不是省油的燈,大家都虎視眈眈,想搶佔它的牧場,能維持現狀就已經不錯了。”

郭宋微微點頭,其實他也知道,回紇勢力去年秋天完全退出了北庭,就意味着它們在草原的日子很不好過,必須收縮勢力。

“草原的生意還不錯吧?”郭宋笑問道。

“還不錯,它們對粗布的需求量很大,粗布在那邊能等值換回羊皮,但羊皮在我們這裡是十倍粗布的價格,利潤就在這裡。”

“不錯!很有生意頭腦。”

郭宋又和李安閒聊幾句,便前往舊城。

舊城除了西面未央宮和新建的官舍外,其他都已被夷爲平地,也是爲了防止新的流民搬進來,以後不好處理,索性將所有的破舊房子全部推倒,連一堵牆都不留。

舊城內有三萬多民夫在忙碌,破碎的木頭、爛傢俱和茅草屋頂集中起來一把火燒掉,泥土則運去填了城內的水坑,而磚塊、木料和石塊都拿去修建官租房。

儘管如此,光清理城內泥土就耗費看半個月時間,現在已經差不多了,進城看來,到處是鬱鬱蔥蔥的古樹和大片平整的土地。

這時,郭宋看見了工部司郎中盧進,工部司就是原來的鎧曹司,它涵蓋範圍極廣,包括了朝廷工部、軍器監、匠作監、都水監,現在改名爲工部司,下設七個署和兩個局,從採礦、製造、城建、疏浚、修路等等都歸它管,權力很大。

曹萬年是肅政臺令,他只是臨時兼任長安城改造的差事,工部司遷來長安後,他便把舊城重建等一堆繁瑣事扔給盧進。

盧進也看到了郭宋,連忙上前來行禮,郭宋點點頭笑道:“盧司郎好像遇到了什麼難事?”

盧進指着遠處大片平地道:“卑職在考慮,城內水系太少,就未央宮內有一座昆明池,卑職考慮,是不是可以從灃水引一條漕河入城,從城東出去,流入渭河,最好城內再有一片佔地數百畝的湖水,周圍種滿了大樹,到夏天,在湖邊乘涼,波光粼粼,令人心曠神怡。”

郭宋微笑道:”槽河也好,湖水也好,舊長安城原本就應該有吧!”

“有的,卑職看過以前的老圖紙,漕河和湖都有,但慢慢都被蠶食了,城內那個幾個污水坑,原本就是一片湖水,大部分都被填掉了。“

郭宋沉思片刻道:“但西面已經修建了官舍,我記得基本上沒有空地了,還能再引入灃水?”

“卑職考慮過,可以把興化門外大街的漕河繼續向東延伸,從未央宮和官舍的東面流入城中,這條河正好把官舍以及未央宮隔開,使他們那邊成爲一個獨立的區域,然後河上建橋,湖水就在城中央,將來這裡就成爲舊城的一座風景優美的園林,太學和國子學就在旁邊,各州的進奏院安排在東面,南面還有大片土地,考慮以後把一些官衙遷過來,像史館、國子監、司天臺等等,都可以放在老城。”

郭宋沉思良久道:“重點是修建貢院,至少要保證能容納十萬人一起考試,方案可參照太原貢院來修建。”

“卑職明白了。”

這時,一名士兵騎馬飛奔而來,奔至郭宋近前,他翻身下馬,單膝跪下道:“啓稟殿下,隴右有緊急軍情,請殿下速回!”

郭宋一怔,他吩咐盧進幾句,立刻騎馬帶着隨從返回晉王宮。

他回到天策樓官房,溫邈將一份抄好的鷹信呈給他,“隴右剛剛送來的,形勢不太妙。”

郭宋接過鷹信細看,吐蕃修養生息數年,又開始騷擾隴右了,鷹信上面說,一千多吐蕃騎兵襲擊鹽場,鹽商死了十幾個,其他都被抓走,只逃回來幾名鹽工,另外,吐蕃遊哨騎兵還縱火燒燬麥田數十頃,和趕來的唐軍巡哨騎兵激戰,雙方各有傷亡。

郭宋放下情報,負手在房間來回踱步,所有大規模的吐蕃入侵,都是從一個個的小騷擾開始,雖然現在只是小騷擾,但這是一個信號,意味着吐蕃復甦。

當然,吐蕃破壞了鹽場,他們必須反擊,但郭宋考慮的是反擊的規模。

郭宋沉思良久,終於下定了決心,爲了隴右的長治久安,他不能留給吐蕃任何機會。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