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

甘州得到的消息還是半個月前的消息,河北局勢已經有了變化,李惟嶽沒有得到朝廷同意繼承成德節度使之位,萬分惱怒之下,聯同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及山南東道節度使樑崇義一同舉兵謀反。

李寶臣之死無疑讓李適看到了削藩的機會,也讓李適沒有了選擇餘地,如果說去年田悅繼承魏博節度使是因爲李適自身帝位未穩,不得不被迫答應,但現在李適不可能再答應李惟嶽的請求,一旦形成了世襲,那麼藩鎮就真的成爲獨立王朝了。

御書房內,宰相楊炎以及盧杞正在商議對策,李適着實有點惱怒道:“什麼叫慎重考慮,這些人站着說話不腰疼,李惟嶽繼承父位,他孫子、重孫子再繼承,成德各州還是大唐的江山嗎?當初朝廷答應李寶成爲成德節度使,建藩鎮,可沒有答應讓他兒子繼承,若不殺一儆百,人人都讓子孫繼承,大唐社稷還要不要了?”

李適又對楊炎道:“你作爲相國,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難道和朕不是一條心?”

楊炎連忙躬身道:“微臣不敢,微臣絕對和陛下是一條心,決不能讓李惟嶽再繼承成德節度使之位,也要趁這個機會將其他三家謀反的節度使一併剿滅,微臣建議雙管齊下,一方面派朝廷之軍剿滅反叛,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其他節度使的兵力,臣聽說朱滔和李寶臣向來不和,可令朱滔出兵攻打李惟嶽。”

“那魏博田悅呢?”

“田悅勢力較大,可令河東節度使馬燧和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聯手出兵剿滅,山南東道節度使樑崇義和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在爭奪稅賦上矛盾很深,可令李希烈出兵攻打樑崇義,他一定會全力出兵,這裡面最麻煩的就是李正己.......”

“李正己可以用計取之。”旁邊一直沉默的盧杞忽然道。

李適精神一振,連忙問道:“此話怎講?”

盧杞微微笑道:“微臣聽說李正己兩個兒子的矛盾很深,李正己更看重次子李納,令長子李經不滿,朝廷可發密旨給李經,只要不反叛朝廷,朝廷願意承認他爲嗣,此時李納正率軍攻打徐州,如果李正己忽然暴斃,這兩兄弟爲了爭位必然同室操戈,然後陛下命令李勉率汴宋之軍收復失地,助李經剿滅李納,一旦李納被滅,以李經的平庸,滅之不難矣!”

“果然是妙計!”

李適讚道,“這裡面李正己的暴斃就至關重要了。”

“這個任務就得交給藏劍閣,養兵千日,現在該他們爲陛下效力了。”

不得不說,盧杞在策劃陰謀詭計方面還是很厲害的,所以才深受李適的器重,冷藏這麼多年,又開始重用起來,短短三天內,便從正六品升爲從三品高官,震動朝野。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道:“朕考慮把郭宋調到中原來,當初平定李靈曜之亂,朕親眼目睹,他作戰能力很強,你們覺得如何?”

“陛下,大唐能征善戰的名將如江之鯽,並非只有一個郭宋,李勉、李抱真、渾瑊、張光晟、馬遂、哥舒曜、李晟、李懷光都是能征善戰之將,哪一個的經驗都在郭宋之上,陛下爲何只想到他?”

盧杞也道:“陛下,吐蕃雖敗,但不會甘心,一定會捲土重來,郭宋若此時離去,對河西防禦十分不利,微臣認爲這個時候郭宋不宜調離河西。”

兩人一唱一和,李適便沒有了主見,他便點點頭,“好吧!暫時先不用他。”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道:“陛下,郭老令公托兒子送來一份信。”

“信在哪裡?”

一名宦官進來,將信呈給了李適,李適看了看信,半晌不語。

楊炎急問道:“陛下,郭老令公怎麼說?”

“他勸朕不要用藩鎮來對付藩鎮,滅了弱藩,只會讓另一個藩鎮更加壯大,他建議遠交近攻,安撫好河北,先滅樑崇義和李希烈,然後對付李正己,最後挑撥河北各藩鎮,使其內亂。”

楊炎搖頭道:“陛下,郭老令公的意思,就是同意李惟嶽爲成德節度使,這等於是朝廷示弱,只會讓他們更加輕視,郭老令公已經八十餘歲,聽說他病重,病人之言大多是妥協求和,以求平安,不可取。”

盧杞笑道:“不如微臣替陛下去看望一下郭老令公,一方面表示陛下關懷,另一方面看看他思路是否還清晰?”

李適點了點頭,“朕準了!”

.........

郭子儀前幾天得到郭宋已打通了沙州到安西的運輸通道,安西不再孤立無援,侄子郭昕甚至還去了沙州,令他心中大慰,多喝了幾杯酒,被冷風一吹,便染了風寒,他開始沒當回事,不料病情吃藥也沒有用,漸漸嚴重起來,使他臥牀不起,他畢竟年邁,家人都憂心忡忡。

雖然臥牀不起,但郭子儀依舊關心國事,由他口述,長子郭曜執筆,給天子上一封建言書。

中午時分,郭子儀正在喝藥,卻見長子站在門口猶豫,便問道:“什麼事情?”

“天子委託戶部盧侍郎前來探望父親。”

郭子儀沉吟一下問道:“他現在何處?”

“孩兒把他安排在貴客房稍候。”

“你做得很好,請他過來吧!就說我有病在身,不能去見他。”

郭曜點點頭,轉身去了,郭子儀對身邊幾名侍妾道:“你們都退下,等他走了以後再露面。”

坐在一旁的三子郭晞不解問道:“父親爲何如此?”

郭子儀嘆口氣道:“先帝對這個盧杞的評價是腹有毒蛇,幾個侍妾太年輕,又長得美貌,他看到後肯定會有想法,不知會在天子面前怎麼詆譭我,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讓他看到,他最多說我昏庸老邁,卻無法說我荒淫無度。”

“父親說得對,對這種小人確實要時刻提防。”

這時,郭曜帶着盧杞走進病房,盧杞笑呵呵問道:“老令公身體好點沒有,天子很關心啊!”

郭子儀掙扎着坐起身,吩咐兒子道:“快請盧侍郎坐下,不可失禮!”

郭子儀的長子和三子都是朝廷高官,無論爵位還是資歷都遠遠超過盧杞,盧杞不敢太放肆,連忙擺手道:“不用!不用!我是晚輩,理應站着。”

“哎!怠慢貴客了。”

郭子儀見對方不肯坐,便問道:“天子看到我的信了嗎?”

“天子看到了,對老令公的忠君愛國之心很感動,他囑咐老令公一定要好好養病,身體好了以後,還需要令公出來穩定大局。”

郭子儀微微笑道:“有盧侍郎這樣的賢良俊才輔佐,相信大唐中興一定會很快到來,我閱人無數,盧侍郎有宰相之儀,我提前祝賀了。”

盧杞大喜,連忙謙虛道:“晚輩才疏學淺,怎敢妄想相國,老令公讓晚輩汗顏。”

“我不會看錯的,不信我們就走着瞧吧!”

兩人又閒聊幾句,盧杞這才告辭,郭子儀讓長子送他出門。

郭晞一臉不解地低聲問道:“父親,這個盧杞真有相國之儀?”

郭子儀淡淡道:“一夜之間從六品升到三品,這還不明顯嗎?他有沒有相國之儀我看不出來,但天子絕對有讓他當相國之心。”

待郭曜回來,郭子儀又對他們兄弟二人緩緩道:“自古以來,當功臣雖是好事,可就怕功高鎮主,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有好下場,我郭子儀確實到了功高鎮主的地步,所以這麼多年我一直低調,我希望我的子孫依舊低調下去,不要去招惹小人,不要去追求功名利祿,夾着尾巴做人,你們記住了嗎?”

兄弟二人一起點頭,“我們記住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二十章 甘雷
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二十章 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