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

天子李僅和四年前相比,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他身材臃腫,整個臉肥得像豬頭,眼睛變成一條細縫,都快睜不開了。

四年醉生夢死的生活,他已經完全被酒色摧垮了。

李僅坐在桌前,手中拿着筆哆哆嗦嗦的抄寫禪讓詔書,朱泚的義子朱惟孝持劍站在一旁,他望着這堆用錦緞包裹着的肥肉,愈加不耐煩了,等這頭肥豬抄完詔書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他心中惱怒,狠狠一腳踢過去。

“還抄個屁啊!趕緊在詔書上畫押簽字,加蓋印章。”

李僅嚇得連忙簽字畫押,又拿過皇帝寶璽加印,他膽戰心驚問道:“太尉不會.....不會要殺我吧?”

朱惟孝惡狠狠道:“要依照我的意思,我就一刀宰了你,就像宰頭豬一樣,可惜我不能決定。”

李僅嚇得臉色慘白,嘴脣哆嗦着,說不出話來。

這時,源休快步走了過來,問道:“詔書寫好沒有?”

“就是用相國草擬的詔書,直接簽字加印,他已經不會寫字了。”

源休看了看詔書,也勉強可以接受,這時,李僅撲通跪下,哀求道:“源相國饒命!”

源休瞪了朱惟孝一眼,對李僅道:“太尉已經說了,只要你好好配合退位禪讓,會封你個安樂公的爵位,讓你舒舒服服過完下半輩子,這是當初和你的約定,太尉是守信之人,你休要再胡思亂想了。”

李僅一顆心落地,連連磕頭感謝。

源休又令人將李僅軟禁起來,這才帶着禪讓詔書匆匆趕回興慶宮。

大明宮由朱惟孝率領一萬軍隊包圍,今晚是關鍵一夜,不能出半點紕漏。

興慶宮內,朱泚正在試穿龍袍,穿上龍袍的感覺很不錯,旁邊一名禮官在給他講解當皇帝的基本禮儀,各種繁文縟節太多,朱泚頭都大了,他又不好發作,只得耐着性子聽下去。

這時,源休出現在門口,朱泚一眼看見他,連忙招手道:“源相國請進!”

朱泚隨即對禮官道:“不用再說了,退下吧!”

禮官行一禮,退了下去,源休快步走了進來,打量一下朱泚笑道:“太尉還真是天命不凡,穿上龍袍很自然,完全就像爲太尉量身打造的一樣。”

朱泚呵呵大笑,擺手請源休坐下,源休把退位禪讓詔書遞給了朱泚,朱泚看了一遍,又問道:“年號定好了嗎?”

朱泚親自把國號定爲秦,因爲長安是秦國所在地,但年號還沒有確定,在等源休衆臣商議而定。

源休取出一份文書道:“我們商議好了,年號初步定了三個,太尉可以任選其一,一個是元皇,一個是寶象,一個應天。”

朱泚想到了那塊玉碑,預示着自己是上天選中的真命天子,他便毫不猶豫道:“就用應天作爲年號。”

“卑職遵令!”

“觀禮賓客都到了嗎?”朱泚又問道。

“回稟太尉,我們發出去一百二十七張帖子,收回一百零五份,基本上都會來,各州刺史、世家以及各地諸侯,其中李納、田悅、王武俊、吳少城以及冀王都會派軍師或者國相前來觀禮。”

“郭宋呢?”

朱泚又問道:“他會派人來嗎?”

“這個....他沒有迴應。”

朱泚不滿地哼了一聲,不用說,郭宋肯定不會派人來了。

這時,朱泚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吩咐左右道:“速去把軍師請來!”

不多時,劉思古匆匆趕來,躬身行禮,“參見太尉!”

“不必多禮,軍師請坐!”

劉思古又和源休行一禮,坐了下來,朱泚問道:“昨天軍師告訴我關於鐵火雷的情報,我覺得很不足,我要知道它是怎麼造出來的,要知道配方,要掌握製造技術,簡而言之,我們也要造出同樣的武器,這非常重要,我希望軍師要加強情報,不惜一切代價搞到關鍵情報,要多少錢我都給,但我要結果。”

劉思古有點爲難,鐵火雷的技術肯定是河西軍的最高機密,怎麼可能弄得到,但劉思古又不能說不行,只得點點頭,“卑職會盡全力,務必搞到情報!”

“還有就是關於成都,我很想了解李適復辟後成都的情況如何?”

這方面的情報倒是很充足,劉思古連忙道:“李適復位後,將韓滉貶到播州,任命張延賞爲右相,任命戶部侍郎崔造爲左相,宦官宋朝鳳依舊爲樞密使,建立了北衙,用北衙宦官牽制南衙大臣,大臣們頗有怨言,但前幾天出了一件大事,兵部尚書姜公輔夜裡被人毒殺,這件事在成都鬧得沸沸揚揚。”

“這是怎麼回事?”

“各種說法都有,但卑職推斷,這件事和立太子有關。”

“說來聽聽!”朱泚頓時有了興趣。

“李適想在欽王李諤和肅王李謙之間選一人爲太子,兩人暗鬥十分激烈,互相挖對方的老底告黑狀,姜公輔曾是肅王傅,他很支持肅王李謙,爲肅王出謀劃策,包括兩個相國都比較支持肅王,但北衙宦官卻支持欽王李諤,就在不久前,姜公輔上了一份奏摺,強烈要求禁止宦官干政,結果兩天後,姜公輔就被人下毒謀殺。”

“軍師的意思是說,刺殺案是北衙宦官所爲?”

“肯定是宦官所爲,一來是爲了打壓肅王李謙,二來是報復姜公輔上奏摺,同時警告百官,誰敢和北衙做對,姜公輔就是他的下場。”

“這些閹黨太囂張了!”朱泚重重哼了一聲道。

劉思古冷笑道:“問題不是出在閹黨身上,還是李適縱容他們,不僅最精銳的神策軍掌握在閹黨手中,而且新藏劍閣也掌握在宋朝鳳手中,應採和手下已經招募了五百人,三教九流都有,姜公輔就是被一條劇毒蛇咬死,夜裡聽到有人在吹笛,顯然是在操縱毒蛇。”

朱泚緩緩點頭道:“李適此人重用奸佞和宦官,典型的昏君,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成都已不足爲慮,倒是郭宋纔是我們最大的對手和敵人,軍師一定要想辦法把鐵火雷技術搞到。”

劉思古默默點頭,朱泚又笑道:“現在暫時可以不考慮這件事,朕明天的登基纔是頭等大事。”

.........

貞元三年八月,北唐天子李僅下詔退位,並在大明宮含元殿禪讓帝位給太尉朱泚,朱泚在含元殿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爲大秦,年號應天,他冊封父親朱懷珪爲高祖玄元皇帝,封其弟朱滔爲燕王,同時立侄子朱遂爲太子,並大赦天下。

朱泚篡位登基令天下譁然,一時間討逆之聲四起,天子李適下詔,怒斥朱泚竊據大唐宗廟,爲天下國賊,人人得而誅之。

但相對李適的表態,天下更關注太原的消息,如果郭宋支持朱泚,那大唐基本上就完了。

就在天下屏息等待之時,六鎮節度使、晉王郭宋沒有讓天下人失望,他公開宣佈朱泚爲叛逆,自己將親自率軍征討朱泚。

.........

朱泚登基當天夜裡,被封爲集賢殿首席大學士的劉思古喝得酩酊大醉,被侍衛送回府中。

待侍衛離去,劉思古忽然坐起身,對小妾王氏擺擺手,“去把大門關上,不要驚動別人。”

劉思古的妻子多年前就已病逝,給他留下兩個兒子,長子劉琦出任戶部侍郎,次子劉瑜出任虢州刺史,他沒有再續絃,平時只有一個小妾王氏照顧他起居。

王氏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連忙照辦,劉思古又把她召上前道:“你今晚就離開長安,回家鄉躲起來。”

王氏更加惶恐,“老爺,妾身已經有七個月身孕了,怎麼能離開?”

“你聽我說,就是因爲你有七個月身孕,我才讓你走,朱泚登基,將來我必然會跟隨他一起被滅門,我必須給自己留條血脈,我把我所有的積蓄都給你,你把孩子生下來養大,取名劉繼嗣,讓他娶妻生子,繁衍子孫,我只能指望他了。”

“萬一是小娘子怎麼辦?”

劉思古笑道:“有高人給我算過,說我一生會侍奉二主,會跟隨協助主人謀逆篡位,最後我自己身敗名裂,死無喪身之地,唯有第三子能延續我的血脈,我一直勸朱泚不要登基,都沒有用,一切都應驗了,所以你腹中肯定是兒子,你今晚就走,我會替你安排好一切。”

當天晚上,長安城門徹夜不閉,劉思古安排小妾王氏秘密離開了長安,返回了她的家鄉漢中南鄭縣。

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
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