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

片刻,校尉劉志被幾名士兵擡進了郭宋的大帳,他渾身血跡斑斑,傷痕累累,他被數十隻覓食的狼追捕,滾下山崖才逃得性命,但摔得渾身是傷,胳膊也折斷了,肋骨也斷了兩根,費了千辛萬苦,掙扎着來到大營,便再也支持不住,只能由士兵把他擡進來。

郭宋也嚇了一跳,上前問道:“這位兄弟是怎麼了?”

軍醫在一旁道:“啓稟殿下,他受傷很重,好幾處骨折,傷口也發炎化膿了,他怕自己頂不住,一定要先彙報。”

郭宋點點頭,“你說吧!我聽着。”

劉志重重喘了口氣,吃力道:“啓稟殿下,前幾天吐蕃又有一萬三四千援軍過來,城內兵力已有三萬人出頭,糧食超過三十萬石,各種物資充足。”

郭宋一直是按照敵軍兩萬人制定的作戰計劃,裴信大勝後,他又把敵軍兵力減爲一萬八千人,但最新情報告訴他,敵軍有援軍到了,兵力又超過了三萬人。

這個情報太及時了,讓他不至於發生誤判,城內居然有三十萬石糧食,比他之前的情報多了十萬石。

“弟兄們情況如何?”郭宋又問道。

“他們情況還好,殿下抵達雅州,射二十四支火藥箭,他們就知道情報收到了。”

郭宋默默點頭,“我會的,你好好去療傷,爭取早日康復。”

“多謝殿下!”

士兵和軍醫將陷入昏迷的劉志擡出去了,郭宋又回到桌案前,把敵軍兵力改成了三萬,三萬吐蕃軍的實力相當強大,他們天生體力強,力量大,特別擅長打持久戰,自己的軍隊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體力和耐力都不如對方。

就不知道對方還會不會繼續來援軍?郭宋正在沉思之時,親兵又在帳外道:“殿下,王使君到來了。”

郭宋一愣,問道:“哪個王使君?”

“殿下,是卑職!”帳外傳來的王侑的聲音。

郭宋大喜,連忙道:“王使君快快請進!”

郭宋身邊最缺乏的就是謀士軍師,雖然他有不少幕僚參軍,但都擔不起大梁,到目前爲止,最適合的謀士軍師就是王侑,只是他留在了河北。

這次郭宋決定南下巴蜀的同時,發鷹信緊急召王侑來巴蜀和他匯合,沒想到王侑來的這麼及時,着實讓郭宋心中歡欣鼓舞。

帳簾一掀,王侑走進了大帳,他比滅魏時黑瘦了不少,但精神很不錯,一路鞍馬勞頓也沒有看到疲態。

王侑目前出任河北安撫副使,官階爲正四品上階的正議大夫,他主要負責恢復魏國各地的生產秩序,擺脫戰爭影響,恢復正常,幾個月奔波下來,基本上都穩定下來了,他剛喘了一口氣,便接到了晉王的緊急召令,他只得連夜出發趕赴巴蜀。

“卑職參見晉王殿下!”王侑恭恭敬敬行一禮。

“先生一路辛苦了。”

“哪裡?卑職就擔心來晚了,誤了殿下的事情。”

郭宋點點頭,“你來得正是時候,煩請這次先生繼續出任南征長史之職。”

“只要殿下需要,卑職願意效力。”

郭宋鬆了口氣,終於有人來替他分擔一下壓力,給他出謀劃策,他見時辰還早,便派人把副將李冰也一併找來。

片刻,李冰匆匆趕來,給郭宋見了禮。

郭宋笑道:“王使君也到來,我們一起來參詳一下敵軍的情況吧!”

他把二人請到沙盤前,沙盤是去年製作完成的,耗時整整三年,包括了整個東川和西川的地形、城池、山巒、森林、橋樑、道路等等,整座沙盤長兩丈,寬兩丈,目前大帳只有一半,西川部分。

郭宋取過木杆指着雅州城道:“剛剛得到的消息,吐蕃增兵一萬餘人,使城內吐蕃軍兵力達到了三萬,對我們也是一個挑戰,目前還不知道對方是否繼續增兵,我已派出數百斥候去西方要道嚴加監視。”

“殿下,對方有了三萬人,還是想守城嗎?”王侑問道。

“從目前看來是這樣,但以後會不會出城和我們決戰,現在很難說,關鍵是雅州城高大堅固,易守難攻,他們憑守城池,佔據了優勢。”

“殿下,大型鐵火雷對攻城有效果嗎?”李冰問道。

郭宋沉吟一下道:“城池非常堅固,大型鐵火雷對城牆破壞力不會太大,不過可能對城門會有效果。”

王侑笑道:“卑職感覺,殿下似乎並不太急於攻下雅州城?”

郭宋點了點頭,“使君說對了,我不知道對方會不會繼續派兵過來,我倒很想把雅州城作爲一個誘餌,繼續誘引吐蕃軍前來。”

三人商議良久,終於定下了不急於攻城,圍城打援的決策。

.............

次日一早,郭宋親自率領一萬騎兵來到雅州城下,他需要親眼看一看雅州城的城防佈局。

雅州城城池地勢略高,從城外望去,有點仰望的感覺,這種城池確實比較難以攻打,光這種居高臨下的優勢,就算奔到城下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城頭上站滿了吐蕃士兵,盔甲整齊,士氣高昂,大旗迎風獵獵飄揚。

郭宋圍着雅州城轉了一圈,回頭問王侑道:“先生覺得這座城池如何?”

“很難攻打!”

王侑坦率地說道:“關鍵是重型攻城武器上不去,這種四面低中間高的城池,不知道他的水源是怎麼解決的?”

旁邊陪同的雅州長史李勝安解釋道:“雅州城內有深井,水源問題能解決。”

“李長史,雅州城內就沒有弱點嗎?”郭宋問道。

李勝安搖搖頭,“雅州城是二十年前新建,當時就考慮到防禦吐蕃進攻,所以城牆修建得特別堅固結實,連城門也是包了一層鐵皮,基本上無懈可擊。”

“既然無懈可擊,那吐蕃又是怎麼拿下雅州城的?”王侑繼續問道。

“好像裡應外合,卑職當時正好不在城內,是聽幾個逃出的官員說的,他們說城內出現了吐蕃軍,從裡面奪取了南城門,開門放敵軍入內。”

郭宋眉頭一皺又問道:“城內吐蕃人多嗎?”

“有很多,至少有幾千人,基本都是吐蕃商人,加上一些吐蕃夥計,人數確實不少,這在邊境城是很常見,不光是吐蕃人,還有大量羌人、南詔人。”

郭宋點點頭,如果是這樣,裡應外合確實很有可能,這倒是奪取城池的好辦法。

“殿下有想法嗎?”王侑笑問道。

郭宋笑了笑道:“當然是避開其優勢,想辦法攻擊其短處,也不急吧!攻打雅州城,咱們從長計議。”

.........

南撤的南唐朝廷在簡州徵收到了幾十艘大船,帝后以及北衙權宦們改爲乘船南下,一直抵達渝州後,才停住了逃亡的步伐。

渝州就是今天的重慶一帶,先帝李適在渝州建了一座佔地百畝的行宮,叫做臨渝宮,這座行宮便成了臨時皇宮,而且渝州也屯有不少糧食,解決了兩萬多神策軍的軍糧問題。

此時,郭宋出兵巴蜀消息已經傳到了渝州,使南唐朝廷的氣氛變得格外緊張。

說起來郭宋大軍是來抗擊吐蕃入侵,佔據了道義高地,令人無可厚非,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郭宋大軍這一來,恐怕就不會再撤離巴蜀了。

皇宮的一間屋子裡,王太后坐在榻上,茫然地望着三歲的幼帝李紋在玩幾塊木頭,這幾個小木塊他玩了整整一年了,每天從早玩到晚,從不厭煩,每天都玩得全神貫注,和他說話他也聽不見,在耳邊喊他,他也不理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旁邊還坐着一名身材很高的宮女,陪同李紋玩木頭,似乎李紋也只接受她和自己一起玩。

王太后深深嘆了口氣,這孩子還真是個傻子,這樣的皇帝長大後只會更傻,難怪這些宦官要立他爲皇帝,連傀儡都不如,有和沒有一個樣。

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
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