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

半晌,謝長治結結巴巴道:“現在就是....就是秋天,還有半個月就要收麥子,難道這個時候.....薛延陀人會來?”

“我也希望他們不要來,但有糧食和人口的誘惑,很難保證他們會不動心。”

說到這,郭宋看了一眼衆人道:“各位,我們不能等到薛延陀人殺來,才舉城出逃,我們必須做到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迎戰準備,相信我們能擊敗敵軍。”

衆人紛紛起身表態,“願聽郭使君調遣!”

郭宋欣然點頭,“我確實有些想法,必須立刻着手實施,姜校尉,首先是你的任務。”

“卑職在!”姜平站起身道。

“你立刻率本部五百人趕赴豐安縣,將豐安縣的百姓全部遷到九原縣城來,最好現在就出發!”

“卑職遵令!”

校尉姜平匆匆去了,郭宋又隨即對縣令謝長治道:“九原縣最大的防禦薄弱點是城牆太矮,必須要儘量加高。”

謝長治眉頭一皺道:“恐怕現在築城牆已經來不及了。”

“我知道來不及了,但可以用沙袋加高城牆,我想知道縣城內有多少麻袋?”

“估計能湊足二十餘萬個。”

郭宋點點頭道:“這次我帶來了四十萬個麻袋,有六十餘萬個了,勉強可以用了,謝縣令要動員百姓,一起參與沙袋壘牆。”

“使君,九原縣城周長三十餘里,恐怕六十萬個也不夠!”

郭宋果斷道:“不要想得太多,只把東西兩座城牆壘高就行了,至於南北兩面,我另外想辦法。”

“卑職明白了,今天就召集長老商議。”

豐州和靈州一樣,也有四大豪門家族,包括冷家、王家、李家和高家,只要四大家族動員起來,那麼全城百姓都動員起來了。

除了城牆太矮之外,九原還另外一個重大不足,那就是兵力太少,這個問題郭宋也考慮到了。

他立刻派士兵趕往西受降城和中受降城,將這兩座受降城的兩千軍隊調來豐州,同時又派人趕赴靈州,向段秀實請求必要的支援。

整個九原縣都動員起來了,數千男女青壯在城外挖土裝袋,用牛車和驢車運入城內,士兵們則將一隻只沙袋堆放在城頭上,讓城頭增高了三尺,可別小看這三尺,攻城的難度往往就會增加一倍不止。

但壘沙袋分爲裡外三層,城牆高了,士兵的腳下也要墊高,所以六十萬個沙袋看似很多,但實際上只能勉強夠東西兩面使用,南北城牆就不夠了。

所以郭宋還得另想辦法解決南北兩邊的防禦問題。

郭宋從九原縣民間以及軍隊中徵集了五十餘名鐵匠和三十幾名陶匠,令衆鐵匠和陶匠全力打造蒺藜刺。

郭宋又讓全城老弱以及少年用樹枝削成尖刺,這種木尖刺兩頭都削尖,然後挖一個洞,將一頭插入土中,另一頭尖刺朝上,上面覆蓋上一層土,這是對付敵軍的利器,一腳踩進洞中,木刺就會刺穿腳底,使士兵徹底失去戰鬥力,對付戰馬也同樣有效。

靠近軍營的幾個大院子裡,鐵匠和陶匠們都在忙碌打造蒺藜刺。

陶匠的主要事情是做模子,用泥土做成三尖半圓的模子,然後燒製成陶模,鐵匠們則將生鐵和銅熔化,一個個澆鑄在陶模中,敲掉陶模,稍微打磨一下,就變成了一個個蒺藜刺,這種蒺藜刺扔到地上,總會有一個尖刺朝上。

但這樣並沒有結束,房間裡還有幾名醫師在熬製砒霜,將蒺藜刺倒進去淬毒。

在短短數天時間內,工匠們便打造了數萬枚淬毒蒺藜刺,在戰爭來臨前撒在南北城外的草地裡,這樣敵軍就不敢輕易從南北兩個方向攻城。

匠人們還在繼續打造蒺藜刺,如果數量足夠,郭宋當然也希望在東西兩面城外也撒上。

蒺藜刺沿用了一千多年,實用性很高,就在於它會對敵軍產生巨大的心理威懾,極大削弱敵軍的作戰士氣。

..........

時間一天天過去,西受降城和中受降城的兩千士兵趕到了九原縣,豐安縣的兩千三百餘名男女老少也被士兵們接到了九原縣,九原縣內的空地頗多,給他們搭建了數百頂帳篷。

沙袋壘牆已經完成,鐵蒺藜的打造還在繼續,但薛延陀並沒有殺來豐州的跡象,爲此,九原縣內出現不少流言,大多是抨擊這位新任三鎮兵馬使過於草木皆兵,甚至有人指責郭宋是爲了沽名釣譽,爭奪權力。

縣城大街上,縣尉張文龍低聲對縣令謝長治道:“縣君,現在縣裡很多流言對郭使君不利啊!”

謝長治冷冷看了他一眼道:“蠢夫愚婦之言,你理他們作甚?”

張文龍擦一下額頭上的汗水解釋道:“卑職不是這個意思,卑職是擔心薛延陀人不來,大家豈不是白忙了一通?”

謝長治沉默片刻緩緩道:“每年春天我們要防範蟲災和風災,但我們並不知道會不會發生災害,我覺得兵災也一樣,做好防範是應該的,萬一真的殺來了,你我連同這一萬多百姓都得擄到草原去當奴隸了,這就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張文龍臉上露出慚愧之色,小聲道:“卑職知錯!”

這時,一名士兵跑了過來,躬身施禮道:“啓稟縣君,郭使君有請!”

謝長治連忙問道:“他人在哪裡?”

士兵躬身道:“郭使君在西城頭上等候。”

“我知道了!”

謝長治囑咐縣尉幾句,一催馬,帶着幾名隨從向西城頭方向奔去.......

西城頭上,郭宋注視遠方,李季派出的斥候到現在還沒有消息,但真讓郭宋擔心的是猛子,猛子也去西面探查敵情了,它也至今未歸,這說明了它一定看到了什麼?

事實上,他心中的預感越來越強烈,既使薛延陀人不是來攻城,他們也一定會來搶糧食。

“使君,謝縣令來了!”

郭宋回頭,只見縣令謝長治快步走來,便笑問道:“聽說縣裡有很多傳言,謝縣令聽到了什麼嗎?”

謝長治搖搖頭道:“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張嘴,在意這種傳言,日子就不要過了。”

郭宋呵呵笑道:“謝縣令看得很開啊!”

“事實如此,若被傳言所困擾,那隻能是一事無成,相信郭使君也不會在意這些傳言。”

郭宋點點頭,“謝縣令說得對,做了而沒有派上用場不可怕,可怕是敵軍殺來了,我們卻沒有任何準備!”

說到這,郭宋指着城外麥田道:“通知城內百姓,從明天開始搶收麥子,務必在五天內把麥子全部收完。”

謝長治連忙道:“麥子至少還要十幾天才能完全成熟,現在收割還不到時候。”

“我當然知道還沒有完全成熟,但形勢已經等不了十天了,明天就開始收割,我會派軍隊協助。”

謝長治有些遲疑,別的事情白做了,也就浪費點勞力,但麥子提前收割,民衆會有損失的。

“使君,恐怕提前收麥,大家的牴觸會很大。”

郭宋看透了謝長治的擔憂,他冷冷道:“無非就是一點損失罷了!你傳令下去,如果麥子收了,薛延陀人卻沒來,所有的損失我個人掏錢賠償。”

謝長治更加遲疑了,“這.....這怎麼可以,讓使君個人賠償。”

郭宋語氣中開始帶着一絲不滿,加重語氣道:“我既然這樣說了,自然會言而有信,謝縣令只管把我的話說出去,然後組織民衆收麥,明天官田的麥子,開始由士兵收割。”

謝長治無奈,只得答應了,他從未聽說過掏自己腰包賠償民衆的官員,或許就是這位郭使君的個性,關鍵是百姓買不買帳還是一回事。

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十章 甘雷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
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二十章 甘雷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