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

郭宋趕回了天策府,走進官房便問道:“長安的情報在哪裡?”

一名幕僚從事起身行禮道:“已放在殿下的桌案上!”

郭宋走進內屋,從桌案上抄起一份鴿信,是長安發送過來的情報。

這段時間郭宋很關注的長安動向,奪取了虢州,朱泚一定會有所應對,但朱泚具體會怎麼做,他也在等待消息。

郭宋打開情報,細細讀了一遍,基本上和他預料的差不多,朱泚要從商洛道南撤,先一步前往洛陽。

朱泚不可能把命運交到別人手中,肯定會提前東撤,但他要帶走什麼?這纔是郭宋關心的問題。

郭宋看到最後,臉色頓時陰沉下來,情報上竟然提到朱泚要遷走長安十二萬富戶,‘砰!’郭宋重重一拳擊打桌案,心中怒火萬分,自己讓他遷都已經是讓步了,他還居然想毀了長安,

事實上,郭宋下令奪取虢州,封鎖朱泚西去的道路,就是防止他做出毀掉長安的舉動,看來朱泚並沒有領會自己的警告意圖,自己還是太溫和了一點,應該再直白一點,或者把朱泚戳得再痛一點。

郭宋負手在房間裡走了幾步,又來到牆邊,望着牆上的關中地圖。

他沉思良久,立刻寫了一份手令,走到門喊道:“嗣業,過來一下!”

杜嗣業連忙走上前,抱拳道:“請殿下吩咐!”

郭宋問道:“虢州的通信建立了嗎?”

“回稟殿下,鴿信還沒有建立,但鷹信往來已經建立了,可以直接送到閿鄉縣。”

郭宋把手令交給他,“用紫紅色信筒,發鷹信給姚錦!”

杜嗣業嚇了一跳,這還是今年以來第一次用最高級別的信筒,最緊急也是最重要。

“卑職現在就處理!”

他接過手令,小跑去了。

郭宋又回頭問溫邈道:“朱泚的特使到哪裡了?”

“回稟殿下,他們剛到晉州臨汾縣。”

郭宋點了點頭,從晉州過來,至少還要走七八天,時間還來得及。

.........

一隻雄鷹在天空中疾飛,越過了黃河,飛到了閿鄉縣上空,它在空中盤旋兩圈,緩緩落在閿鄉縣剛建成不久的鷹塔上。

鷹奴取下信鷹腿上的信筒,向城外軍營飛奔而去。

姚錦正在城外大營內訓練虢州歸順的降軍,他聽說太原方面竟然發來紫紅色的信筒,着實令他吃了一驚,一定是極爲重要的情報。

他顧不得讓文吏抄寫,直接打開了細長的鴿信紙條,字很小,但背後蓋有晉王手令之印,這是晉王殿下直接發給自己鷹信手令。

他看完鷹信,回頭對親兵道:“速去請楊將軍過來!”

不多時,楊善匆匆走來,躬身行禮道:“將軍找我有何急事?”

“我來問你,我想率軍去南陽,最近的路怎麼走?”

楊善嚇了一跳,“將軍去南陽做什麼?”

“不瞞你說,我接到殿下命令,要去封鎖商洛道。”

楊善想了想道:“去商洛道正常的官道是走洛陽道南下,經過汝州到鄧州,然後到內鄉縣便可進入商洛道。”

姚錦搖了搖頭,“走洛陽道我知道,但那邊太遠,我想走小路,直接從虢州南下穿過伏牛山,可有小路?”

“走小路啊!”

楊善用勁撓撓頭,“我記得是有獵戶小路可以穿過伏牛山,但現在是冬天,有沒有大雪封路就不知道了,或者問一下楊玄英,他應該清楚。”

姚錦大喜,“楊玄英怎麼知道?”

“那小子從小就不安分,經常去伏牛山打獵,我記得他炫耀過,他曾經穿過伏牛山去了內鄉縣,好像就是這個時節,沒錯,就是新年前夕。”

不多時,楊玄英匆匆趕來,躬身行一禮,“參見姚將軍!”

楊玄英現在被提升爲郎將,統領一千士兵,這段時間他表現得格外賣力。

姚錦問道:“我接到晉王殿下的軍令,要立刻趕去商洛道,現在我想穿過伏牛山去內鄉縣,能不能辦到?”

楊玄英笑嘻嘻道:“如果姚將軍帶上我,就能辦到!”

姚錦哈哈大笑,“好!去通知你手下收拾行裝,我們下午就出發。”

..........

伏牛山屬於秦嶺餘脈,從虢州南部橫穿而過,橫亙在中原大地上,伏牛山脈最主要南北通道在鄧州葉城縣,那邊有數十里開闊的通道,但在莽莽的大山中,依然有不少比較隱蔽的小道,一般只有獵戶和採藥人知道。

楊家從東漢起便是聞名天下的大族,在弘農地區經營近千年,這樣的通道他們也瞭如指掌,楊玄英在幾年前曾經穿過伏牛山,但時間稍久,他怕自己忘記,便又帶上了一名楊家的商業管事,這名管事叫做楊進,專門負責去伏牛山收購皮毛,對伏牛山的各條小道都瞭如指掌。

按照楊玄英的安排,一萬騎兵帶上了十天的乾糧和一壺酒,一路騎馬南下,三天後抵達盧氏縣,這裡是進入伏牛山脈的最後一座縣城,是一座山區縣城,騎兵們在這裡補足了給養,便義無反顧地進入了被大雪覆蓋的伏牛山。

這是一次十分艱難的行軍,隊伍沿着一條結冰的溪流前行,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四周都是參天大樹,光線陰暗,寒冷異常,不時有飢餓的猛獸在他們身邊遊睃,尋找覓食的機會。

入夜,士兵們聚集在一起,點燃了篝火,用燒融的冰水煮了一些黑豆餵馬,他的晚飯是捲餅、鹹肉幹,還有一杯燒開的肉湯。

姚錦坐在篝火前喝着一壺小酒,眼一瞥,見楊玄英撫摸着他自己的兵器,竟然是一支青龍戟,姚錦好奇地笑問道:“小楊將軍也用戟?”

“末將原來是用槍,最近才決定改用青龍戟。”

“爲什麼?”

楊玄英有些不好意思道:“卑職最崇拜的人就是晉王殿下!”

姚錦呵呵大笑,“有意思,崇拜晉王就要跟隨他用戟,小楊將軍,這樣可不行。”

“卑職不太理解,懇請將軍解惑。”

姚錦微微笑道:“其實我們都崇拜他,另一名指揮使馬佔江也曾經和你一樣,改用單邊的青龍戟,方天畫戟他掄不動,但不到一年他就放棄了。”

姚錦見楊玄英目光專注地聽自己講解,他笑道:“我估計你沒有多少實戰經驗,一旦你上了戰場,你就會知道,兵器的前端一定要輕巧,這樣揮舞的速度才能快。

兩軍混戰,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誰的兵器快,看誰先刺中對方,爲什麼槍是兵器之王,根本原因就是槍頭輕快,如果是用戟這種重兵器,杆子就一定要加重,否則就會頭重腳輕,但兵器越重就費力,舞動起來就慢,在戰場上,比對手慢一步就意味着喪命。”

“卑職有點懂了。”

“其實你還沒有完全明白!”

姚錦取過自己的兵器,是一支馬槊,他笑道:“我有兩支兵器,一支馬槊,一支三尖兩刃刀,坐鎮敦煌時,我用三尖兩刃刀,調回中原,我就改用馬槊了,小老弟,這可是我身經百戰的經驗。”

“將軍能否解釋一下原因?傳授給我們經驗。”

這時,周圍坐了十幾名年輕將領,他們都被姚錦的介紹吸引,紛紛圍坐上來。

姚錦笑道:“在西域是和胡人作戰,他們基本都是皮甲,用三尖兩刃刀可以劈開他們的甲冑,三尖兩刃刀前端寬,劈進體內殺傷力強大,一下子就能要了對方的小命。

但回到中原後,我們對手基本都披掛鐵鎖甲或者鐵鱗甲,三尖兩刃刀就很難砍進去,也刺不進去,這時就需要使用又細又尖又薄,如柳葉形狀的兵器,馬槊、矛、槍都可以,能從甲冑的縫裡刺進去,缺點就是殺傷力不夠強,對手被刺中後往往還能繼續作戰,這時候就要快,靈活,多刺幾下,對方就喪失戰鬥力了。”

衆人紛紛點頭,這都是寶貴的實戰經驗啊!

楊玄英忍不住問道:“那晉王殿下怎麼用方天畫戟?”

“他不一樣,他練的武藝最適合用戟,而且他力量強大,舉重若輕,天下只有他一個,我們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用兵器,切不可盲目跟隨,是要吃大虧的,甚至小命都會因此丟掉。”

楊玄英滿臉慚愧,起身行禮道:“多謝姚將軍解惑,讓卑職如夢方醒,卑職還是決定恢復用槍。”

姚錦點點頭,“這就對了,一切都要務實,根據自身的條件來進行選擇。”

次日天不亮,衆士兵紛紛從睡袋中鑽出來,收拾了物品,吃完早飯後便起身繼續上路了。

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
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