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

潘遼三人來到晉王官房,有從事把他們領到參謀室,只見晉王郭宋正彎腰站在桌前,望着桌上一幅遼東地圖前沉思。

張謙逸微微笑道:“殿下,好像新羅特使樸澤恩接到了新羅的快信,估計他這兩天又要來催促物資了。”

樸澤恩最終熬不過新羅的嚴峻局勢,放棄了漫天要價,和朝廷達成了支援協議,朝廷承諾支援新羅五萬套兵甲,十萬石糧食,但運送支援物資的船隻卻遲遲沒有出發,樸澤恩也急了,三天兩頭來找張謙逸要求發送物資。

郭宋笑了笑道;“三位來找我,不是爲了談新羅之事吧?”

張謙逸把政事堂的決議書呈給郭宋,“這是政事堂建議罷黜小皇帝李繡的提議,懇請殿下過目並批准。”

郭宋點點頭,“去官房談吧!”

衆人來到郭宋的官房,郭宋請三人坐下,仔細看了建議書,又問道:“李氏宗室情況如何?”

張謙逸道:“微臣也要求宗正寺卿進行了說明,李唐宗室幾乎已經絕嗣,目前只剩下小皇帝一人。”

“那政事堂有沒有討論,罷黜了小皇帝,誰來繼承大統?”郭宋又問道。

三人面面相覷,杜佑索性直接了當道:“除了殿下之外,誰還有資格繼承大統?”

郭宋笑眯眯道:“你們啊!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謀朝篡位的帽子我可不想戴!”

“那依殿下之見呢?”潘遼問道。

郭宋負手走了兩步,對三人道:“我並不是虛僞之人,我不否認,目前我確實最有資格繼承大統,但改朝換代這種事情,最好形成滿朝文武共識,最好是形成天下共識,滿朝文武都支持,天下人都支持,那麼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杜佑有點明白郭宋的意思,他笑道:“殿下的意思總結下來就是四個字,合法合理!”

郭宋點了點頭,“杜相國說得一點沒錯!”

郭宋沒有立刻批准他們的罷黜提議書,但也沒有把提議書還給他們,而是把提議書留在了書房。

從晉王書房裡出來,潘遼一頭霧水問道:“杜相國,晉王殿下是什麼意思?”

杜佑微微笑道:“殿下其實說得很清楚了,要滿朝文武形成共識,要天下百姓形成共識,就是說,我們現在太倉促了,沒有徵求滿朝文武意見,也沒有安排時間讓天下百姓討論,就直接做出決定,國不可一日無君,罷黜了小皇帝,誰來上位?”

說到這,杜佑又直接質問張謙逸道:“張相國今天主持議事進行表決,爲什麼事先沒有和晉王殿下溝通?”

張謙逸愣一下,立刻反應過來,他頓時不滿道:“杜相國認爲我沒有和晉王殿下溝通?”

“如果溝通了,殿下就不會說我們做得不妥,這不是明擺着的事情嗎?”

張謙逸忍住怒氣道:“我確實給殿下彙報了,殿下確實同意我今天召集政事堂商議此事,把三位準相國請來一起議事還是他的建議,但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殿下又會認爲我們的提議不妥,我同樣是一頭霧水,杜相國信也罷,不信也罷,事實就是如此!”

說完,張謙逸搖搖頭,轉身快步走了。

“張相國請留步!”杜佑連忙喊道。

張謙逸停住了腳步,冷冷問道:“杜相國還有什麼要詢問?”

杜佑上前兩步,歉然道:“是我不對,我見宗正寺的官員也來參加議事,我還以爲是張相國故意請來,我誤會了張相國,向你道歉!”

“杜相國現在想通了?”張謙逸似笑非笑道。

“剛纔一下子豁然開朗,我完全明白了。”

潘遼苦笑道:“我還是有點不太明白,杜相國能否也讓我豁然開朗?”

杜佑呵呵一笑,“不如這樣,我中午請兩位喝酒,也算是我給張相國賠禮!”

張謙逸心中的不滿已經消失了,他微微笑道:“賠禮就不必了,不過能讓杜相國破費,也是一件事不容易之事,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

西安門外大街的太白酒樓內,杜佑三人在三樓的一間雅室內坐下,他要了兩壺酒,點了七八個菜,他給兩人斟滿一杯酒笑道:“我們先喝一杯再說!”

三人喝了一杯酒,潘遼拾起酒壺,給三人滿上,笑問道:“我現在還是一頭霧水,先解惑再說!”

張謙逸也坐直身體,他也很想知道晉王殿下的心思。

杜佑微微一笑道:“我也是忽然一下想通了,今天政事堂議事,恐怕晉王殿下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試探一下大家的反應。”

潘遼和張謙逸都若有所悟,尤其是張謙逸這才終於明白,爲什麼殿下昨天同意明明自己舉行政事堂議事,但今天結果出來了,他又說政事堂操之太急,前後態度很矛盾,‘試探’兩個字,就解釋了一切。

潘遼點點頭,“我現在總算是明白了。”

張謙逸沉吟一下又問道:“那我下一步該怎麼做?”

杜佑意味深長的笑道:“政事堂的提案,晉王殿下並沒有還回來,說明他會批准,但不是現在,我沒猜錯的話,《京都快報》和《天下信報》很快會進行輿論引導,引導天下人談論此事,這個不用我們操心,晉王殿下會安排的,但我們需要在滿朝文武上達成共識。”

“那具體該怎麼做?”

張謙逸知道杜佑已經胸有成竹,他也懶得多想,直接詢問他。

杜佑不緊不慢道:“很簡單,給滿朝文書發一份詢問書,徵詢所有人意見,不光是朝廷官員,還有地方官,下到每一個縣,縣令、縣丞、縣尉、主簿都要表態,然後收集起來後進行統計公佈,只要天下大多數官員都認可晉王殿下繼承大統,這就是合法合理了,最後由太后頒旨,那麼晉王殿下繼承大統,就水到渠成了,而且我認爲晉王殿下所說的天下人贊同,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兩人都贊同杜佑的方案,潘遼沉吟一下又道:“恐怕這個徵詢意見會需要很長時間,沒有半年時間休想完成,尤其豐州、河西、安西那邊,至少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派人去,是不是時間太長了一點?”

杜佑微微欠身笑道:“爲了社稷的長治久安,這點時間不算什麼!”

張謙逸也道:“杜相國說得有道理,明天議事堂七相聚一下吧!這件事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最好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此事。”

..........

夜幕時分,一輛馬車駛入了長安崇德坊,在韋氏前家主韋渙的府門前停下,長安韋氏去年換了家主,由戶部侍郎韋應物接替了韋渙。

這是由韋氏宗族會決定,這些年韋渙得不到晉王重用,惱羞成怒之下拒絕出任任何官職,甚至在多個場所公開抨擊晉王郭宋,使得韋氏宗族會對他也開始不滿了,加上韋渙的兒子韋敏不爭氣,肆意欺壓族人,韋氏宗族會一致認爲韋渙損害了韋家的利益,便在去年把他趕下了家主之位。

馬車剛剛停穩,尚書左丞裴延齡從馬車裡下來,等候在門口的韋渙幼子韋敏連忙迎上來,躬身施禮,“小侄參見世伯!”

裴延齡出身蒲州裴氏,他和韋渙是親家,裴延齡的次子裴鴻遠娶了韋渙之女爲妻,這也是世家之間世代聯姻的一種體現。

裴延齡呵呵笑道:“你父親呢?”

“家父在書房等候,特讓小侄替他迎接世伯!”

“好,前面帶路。”

韋敏領着裴延齡向府內走去,不多時來到了外書房,韋渙已在院門口等侯了。

韋渙笑眯眯道:“歡迎親家翁!”

裴延齡拱拱手,“打擾老弟了!”

韋渙把裴延齡請到書房,兩人分賓主落座,侍女給他們上了茶,韋渙對兒子道:“你在院子裡等着,暫時不讓人來打擾。”

“孩兒遵令!”

韋敏行一禮,把門關上出去了。

裴延齡望着韋敏的背影笑道:“小敏越來越儒雅了!”

韋渙微微嘆了口氣,“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講規矩,太講尊卑,可現在世風日下,尊卑不明,連嫡子斥責庶子也被人詬病,我們已經不適應這個時代了。”

裴延齡淡淡道:“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迎之,上位者不講規矩,隨意廢除奴籍、賤籍,甚至內宮也尊卑不明,不講秩序,你還能指望庶子們會怎麼尊重嫡子?”

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
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