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

肖皇后母子被船隻送回長安,其他嬪妃和宦官宮女都被釋放回家,郭宋隨即下令,在洛陽南市公開處斬肖萬鼎父子、向飛父子、左相姚令言以及十幾名作惡多端的皇親國戚,朱泚的屍體被焚燒成灰,灑入洛水,他的人頭則掛在城門上示衆。

所有朱泚封賜的官職和爵位都統統罷免,一衆皇親國戚都被剝奪財產,貶爲庶民,唯一結局不錯的是右相劉豐。

‘劉豐立下功績,可抵免其罪,罷免他一切官職及郡王爵位,改封其爲新安縣伯,並準其留下一半家產......’

這是不錯的結局,但他立下什麼功績,晉王令中卻沒有提及,令人浮想聯翩。

郭宋在處置了朱泚遺臣後,隨即又頒佈的大赦令,目前尚未被治罪的大臣、將士、謀士、地方官吏皆一概赦免,不再追究其罪,並要求儘快各自返鄉。

雖然不追究其罪,但他們非法獲得的官宅、莊園、店鋪一律沒收,簡而言之,一切又都回到了朱泚佔領洛陽之前。

郭宋隨即又頒佈了免稅令,河南府各地一律免稅五年,取消朱泚制定的一切苛捐雜稅。

但最深得人心的是,郭宋在洛陽以及河南府各縣建立了數十家三粗店,並以一比二的價格用老錢兌換新錢,每戶限兌換十貫,並募集十餘萬百姓在洛陽城外興修水利,疏浚河道,修葺城池,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給他們掙錢機會。

同時又從河北運來大量的細麻,分配給城內的婦女們,讓她們紡線織布,讓她們縫製衣服鞋襪,官府一併收購,這樣一來,就算上了年紀的老婦人也能做些鞋襪,掙一點錢在三粗店買糧買鹽,補貼家用。

郭宋考慮朱泚連年發動戰爭,陣亡的青壯男子太多,他又命令洛陽和河南府各縣執行長安的濟慈措施,給孤寡老人和孤兒每月三張三粗劵,雖然是粗茶淡飯,粗衣布鞋,但至少也能維持他們基本生存需要。

郭宋在短短數日內頒佈了二十幾多條晉王令,滿城沸騰,數萬名在潼關準備轉道去長安的洛陽百姓得到消息後,都不再前往長安,紛紛折道轉回洛陽,如果家裡安寧,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清晨,郭宋像往常一樣醒來,睡在他懷裡的應採和也醒了,應採和是兩天前趕來,薛濤默許了她的存在,甚至同意她搬進晉王宮,但應採和自己卻不願意,她是玉真宮之主,自由自在,她纔不願意去皇宮裡被種種規矩約束,她寧可做郭宋的外室。

當然,這還和她練的劍器內功有關,劍器內功最大的好處就是有駐顏奇效,就像公孫大娘當年八十餘歲了,依然輕功卓絕,除了滿頭銀髮外,她肌膚看起來就像四十餘歲的婦人,沒有一絲皺紋。

應採和也是一樣,她已經三十餘歲,但各方面都依舊如二十五六歲的少婦,甚至比薛濤還顯得年輕,身體沒有一絲贅肉。

不過她們的劍器內功必須終身修煉,一旦停下來,身體就會迅速衰老,公孫大娘只停止修煉一個月便去世了。

郭宋撫摸着應採和的後背,感受她肌膚的驚人彈性,他微微笑道:“我下一次可能要去遼東,你跟我一起去吧!”

應採和柔順地點點頭,她又問道:“主人很快就要登基麼?”

“可能會在遼東事情結束後吧!怎麼,你關心那個小皇帝?”

應採和頓時有點擔心起來,“我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他也把我當做母親,主人可是答應我不殺他的。”

“他既然是那樣的孩童,我殺他有什麼意義?我既然答應過你,就不會變掛!”

停一下,郭宋又問道:“我沒記錯的話,他快七歲了吧!他好點了嗎?”

應採和苦笑一聲,“主人知道的,他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和當年沒有什麼區別?”

“然後呢?還在玩木頭?”

應採和搖了搖頭,“他已經不玩木頭,他喜歡繪畫,每天畫得如醉如癡,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他在畫什麼,好像是日月星辰之類,他唯一畫的一張人像,就是我,王皇后一直耿耿於懷,其實她基本上不管孩子了,每天誦經,從早到晚上,比我還虔誠,至少我還能躺在主人懷中,享受魚水之歡。”

說到魚水之歡,她如雪藕般的雙臂摟住郭宋的脖子,媚眼如絲,輕輕扭動身子,充滿了暗示。

“你還真是善解我意......”

郭宋又笑着翻身將她壓倒。

三天後,郭宋視察了河南府各縣,他任命李冰的部將虎賁郎將曹詩爲洛陽鎮將,率軍一萬駐紮洛陽,又下令將洛陽皇宮改名爲東都宮,關閉宮門。

洛陽步入正軌,開始一點點恢復,姚錦大軍返回幽州,李冰大軍也返回江淮和中原,張雲軍隊派去了登州,只有裴信的大軍跟隨郭宋班師回朝。

數千名縴夫拉拽着纖繩,洛水上的數百艘大船開始緩緩啓動,它們滿載着內庫財富和查抄的財富一併返回長安,

郭宋站在五千石的大船上,向兩岸數十萬送行的百姓揮手告別,洛陽滿城空巷,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出來送別晉王回京。

這時,郭宋的大船啓動,數十萬百姓跪下,放聲大哭,不知是誰先帶頭,高聲大喊:“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歲!”

漸漸的,呼喊聲連成了一片,“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歲!”

一聲聲吶喊如驚雷滾動,響徹了雲霄,這是數十萬百姓乃至天下百姓發自內心的呼喊,他們渴盼晉王早日登基,真正成爲澤被天下蒼生的皇帝陛下。

郭宋的眼角也溼潤了,他不斷地揮手,告別這些質樸的百姓,他原本可以早一點收復洛陽,讓這些百姓少受朱泚的荼毒,這一刻,郭宋心中也充滿了歉疚。

.........

一轉眼,八月悄然而過,秋日來臨,遼東的九月已經有了幾分涼意。

營州是朝廷在遼東唯一設立的直屬州,在營州西面是奚人的饒樂都督府,北面是契丹人的松漠都督府,而東面則是朝廷的安東都護府,再北面是靺鞨人的粟末部、黑水部以及室韋人的部落以及渤海國,而東南方向則是新羅國。

這裡是東胡人的天下,各種勢力錯綜複雜的交織在一起,而漢人的根基就是營州,在這片不大的土地上生活着十幾萬漢人百姓,基本上以農耕爲主。

但自從數年前朱滔的勢力敗退遼東後,這一切都變了樣,營州實行戰時軍管,男子都被徵兵,婦人和老人負責耕種,朱滔大軍在契丹人的支持下,連年發動對新羅的戰爭,短短兩年時間內,朱滔軍隊便佔領了安東都護府全境,新羅勢力被迫收縮到大同江以南,大量新羅百姓淪爲奴隸,爲朱滔的軍隊種植糧食。

從今年夏天開始,朱滔大軍再度大舉進攻新羅,一連攻下數十座城池,新羅軍隊節節敗退,新羅王朝陷入最危險的境地,而大唐的援助卻遲遲未到。

柳城縣是營州州治所在地,是一座大縣,城內生活着數萬百姓,商業比較發達,大量東胡商人帶着各種特產來柳城交易。

柳城的商人中,最多是藥商,人蔘、鹿茸、麝香、虎骨、熊膽,各種名貴的藥材都在這裡交易,藥商們把藥材運到幽州,繼而發往長安。

在柳城靠近北城門附近,有一家不大不小的藥鋪,叫做神農本草堂,開了很多年,不過最近兩年換了東主。

事實上,這家神農本草堂正是晉軍內衛設立在遼東的情報點,收集遼東各種情報,他們是坐地藥商,專門收購各族藥商送來的藥材,然後從他們口中瞭解到遼東各部族的情況。

另外,神農本草堂還有三名坐堂醫師,每天拎着藥箱給各家看病,病人幾乎都是軍屬,從他們口中瞭解到朱滔士兵的動向,從而判斷出新羅的局勢變化。

東主叫做王積善,四十餘歲,長得矮矮胖胖,一團和氣,他原本是幽州情報站的頭目,前年帶着八名手下來到營州創建了這座情報站。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情報站已進入了正軌,可以和幽州之間進行信鷹往來。

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
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