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

縣衙大堂上已經安排好了坐位,一張寬大的桌子,兩邊各有三張坐榻,另一邊是一排椅子。

郭宋笑道:“張將軍,我們聊一聊吧!”

“使君有興致,張某願意奉陪!”

兩人走到院子裡,郭宋問道:“李僅現在如何?”

張光晟眼中露出一絲鄙夷,“他就像一個沒有幾天活頭的人,拼命享受一切,對他來說,當皇帝好像就是爲了女人和享受,朝務什麼的,他從來不管不問。”

“他還能活多久?”郭宋又笑問道。

“這個說不清楚,若不是劉思古和源休他們攔着,朱泚早就登基了。”

張光晟看了一眼郭宋,反問道:“你還在效忠李適那個昏君?”

“朱泚認爲我還在效忠李適?”

張光晟搖搖頭,“如果朱泚這樣想,我應該去成都,而不是來河西。”

“既然如此,張將軍爲何還要問?”

“我只是想親口聽你否認。”

“我不會否認!”

郭宋淡淡一笑,“事實上,我依舊接受南唐的冊封,我依舊是南唐的節度使,原則不會變,只是一些具體事務,朝廷鞭長莫及,管不到河西,我只能自治了。”

這時,潘遼走過來道:“使君,可以開始了!”

郭宋點點頭,“張將軍請!”

兩人回到大堂,分別在中間落座,張光晟臉色肅然道:“我這次是奉朱太尉之令,前來和郭使君商議雙方締結一份契約,劃清邊界,互不侵犯,爲期三年,我們帶着誠意而來,希望郭使君考慮。”

郭宋也坦誠道:“我當然能理解貴方的誠意,否則我就不會親自來蘭州了,原則上我同意簽署這份契約,三年內互不侵犯,但關鍵是邊界怎麼劃清,想必這是談判的重點,我說得沒錯吧!”

“郭使君說得對,這是我們雙方談判的重點。”

郭宋沉吟一下道:“在締結互不侵犯契約之前,我建議我們還是先談一談貿易,締結一個貿易協議如何?”

“這個問題不大,維持現狀就行了。”

郭宋搖了搖頭,“必須明確交易使用的銅錢,河西不承認新錢,新錢太粗製濫造,我建議要麼使用河西錢,要麼以貨易貨。”

張光晟不太懂這方面的問題,他躊躇一下道:“使君的建議我會發鷹信請示朱太尉,建議和邊界確認一起請示。”

潘遼取出一份草擬好的貿易契約,遞給張光晟,“這是我們方案,內容比較全面,但要點只有兩三點,可以用鷹信發給長安。”

張光晟連忙接過文書道:“我今天就發送。”

郭宋和張裘安交換一個眼色,張裘安清了清喉嚨,笑眯眯道:“能不能給我們先說說貴方關於邊界的方案?”

張光晟取出一份地圖,遞給郭宋和張裘安,他不慌不忙道:“邊界主要分南北兩部分,北方以長城爲界,而南方則以朱圖山爲界,另外,我需要特別說明一點,蕭關是關內道和關中的北大門,無論如何要把蕭關歸還我們。”

郭宋看了看地圖道:“先不談蕭關,首先南面就有問題,以朱圖山爲界,就是把秦州劃給你們,秦州明明屬於隴右,有我們的駐軍,正常應該是以隴山爲界,難道不是嗎?”

張裘安也接口道:“這個方案給人感覺,就是你們爲了要回蕭關,平空創造一個交換條件,這樣做太沒有誠意了!”

郭宋提起筆,在地圖上重重把秦州叉掉,“要拿秦州說事就沒必要談下去了。”

張光晟有點尷尬,這個方案是劉思古草擬的,確實有點太過分了,秦州本來就屬於隴右,現在被河西軍佔領,再拿隴右說事確實顯得很沒有誠意。

張光晟苦笑一聲道:“那說說你們的方案,我洗耳恭聽!”

郭宋靠坐在位子上,由張裘安來說,張裘安道:“南面是以隴山爲界,北面以長城爲界,保持雙方實際佔領,我們覺得這是最公道最合理。”

“南面我可以做主,但蕭關不行,蕭關必須要還給我們,這是原則。”

這時,郭宋插口道:“蕭關可以還給你們,但必須是你們贖回去,拿物資來贖它。”

“不知使君要什麼物資?”

郭宋冷冷道:“原本屬於隴右軍的一千套重甲和一千把陌刀,就這個條件,要麼就沒必要談下去了。”

在朱泚發動兵變之前,朝廷軍器監有兩千套陌刀軍裝備,其中一千套給了河西軍,另外一千套給了隴右軍,郭宋俘虜了兩萬隴右軍後,卻沒有發現這一千套陌刀軍裝備,問張楓才知道,這一千套裝備目前在長安軍器監倉庫內。

張光晟呆了半晌道:“我不能做主,要請示一下朱太尉。”

郭宋欣然道:“完全可以,張將軍儘管請示,有消息後我們再繼續談。”

........

郭宋之所以選擇在金城縣和朱泚特使和談,也是因爲他本身也要來金城縣巡視,主要是視察這裡的造船情況。

造船是郭宋一直關注的重點,雖然他們一直使用皮筏子,但皮筏子弱點明顯,只能在短途或者平靜的河面上使用,水流稍微湍急,就危險了,而船隻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這些年,靈州的造船一直沒有停頓過,前後造了一百餘艘大船,在豐州組成了一支運輸船隊,這支船隊對於聯繫河西和朔方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把靈州倉庫的物資運到河西,就是使用了豐州的船隊。

蘭州船場不大,最初是曹萬年想改變蘭州用皮筏子渡河而創立的臨時船場,正好難民營中也有船匠,但第一艘渡船造出後,它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遠遠超過了皮筏子,用事實使不少認爲造船浪費財力的官員改變了看法,紛紛支持造船。

郭宋和潘遼等高官在縣令劉潁的陪同下來到了船場,船場大管事連忙出來迎接,大管事姓金,雍丘縣人,年約五十歲上下,他原本就是雍丘縣官船場的主監,跟隨流民逃到河西后,被劉潁推薦給曹萬年。

金管事給郭宋行了禮,便帶着他參觀船場情況。

“目前我們同時在建兩艘兩千石的渡船,一次可以運載百餘人過黃河,年底之前能造好,明年開春後,三艘渡船一起使用,將極大緩解渡黃河的不便。”

郭宋來到造船現場,只見一艘大船已經造好了八成,另一艘大船剛鋪好龍骨,工匠們正在搭建船架,看得出,船隻的體型很大。

“怎麼只造兩艘船?”郭宋不解地問道。

金管事連忙解釋道:“我們船匠是充足的,有幾千人之多,關鍵是材料不足,造船第一步是備料,準備好的木材要反覆刷桐油,至少晾曬三年,等木材穩定,不再變形,才能開始造船,我們造了三艘船,用的材料都是從靈州倉庫裡運來的。”

原來是這個緣故,郭宋又問道:“那準備的材料多嗎?”

“使君放心,準備的材料足夠造幾百艘船,靈州那邊有一批前年備好的料,今年秋天就能用了,能造一百多艘船,我們這裡也準備了三百多艘船的材料,明年就能使用了。”

郭宋點點頭,上前拍了拍結實的龍骨,笑問道:“這是松木?”

“是松木,其實龍骨最好用柚木,可惜這裡沒有,不過河西產的松木品質很好,細密結實,韌性也好,只要不是下海遠洋,足夠用了。”

“那還缺什麼嗎?”

金管事想了想道:“主要缺桐油,鐵釘也缺一點,繩索、船帆之類,靈州有足夠的存貨,暫時就不用了。”

旁邊潘遼接口道:“鐵釘已經好了,過兩天就運到,桐油也在江南採購了幾千斤,走黃河水路運來,現在正在路上,還有十幾天時間才能到。”

“那就太好了!”

郭宋有些好奇問道:“造船還用鐵釘嗎?”

金管事微微笑道:“使君有所不知,我們是用榫接結合鐵釘釘聯的方法,比單純的榫接還要結實,隋朝的龍舟就是這樣打造的。”

“那車船能造嗎?”

車船又叫輪船,在船隻兩側安裝風車一樣的槳片,人在船內踩踏,槳片翻轉,驅動船隻前行,在南北朝時發明,唐朝時開始推廣,宋朝時最爲盛行。

金管事點點頭,“只要有需求,我們什麼船隻都能造!”

這時,郭宋見天色已不早,便笑道:“今天就暫時先看一看,過幾個月,我再來細看!”

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
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