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

次日上午,郭宋在丹鳳門舉行儀式,歡迎來自新羅的國使,丹鳳門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城門,它實際上也是一組獨立的建築羣,有內外城門,有甕城,甕城內還有大量建築。

很多官衙都有對外的功能,有的官衙在外面獨立建立了一座涉外衙門,但大部分官衙都是在丹鳳門甕城內設立一個對外窗口,交接文書之類。

所以丹鳳門的外宮門並不設防,普通百姓也能進入,更不會搜身檢查之類,但內宮門卻戒備森嚴,必須憑通行牌才能入內。

郭宋舉行的歡迎儀式,就是內宮門處,後面是筆直的御道,兩側便是廣闊的丹鳳門廣場。

儀式很簡潔,但又不失隆重,郭宋接受了新羅攝政王金彥升的親筆信,儀式結束後,樸恩澤被請到鳳棲閣,雙方舉行正式會談,由右相潘遼代表郭宋和樸恩澤進行會談。

今天郭宋難得清閒,他坐一輛輕便馬車來到了東市,他喜歡逛市場,尤其喜歡逛兩市和西安門外大街,市場的喧囂熱鬧讓他感覺很接地氣,他畢竟出身底層,時間久了,他也受不了宮廷的壓抑感,就想出去走走。

但朝臣和護衛們都反對他隨意出去閒逛,反對他微服私訪,最後大家達成了妥協,郭宋可以出去閒逛,但不能隨意拋頭露面,只能坐在馬車內。

就算這樣,臣僚們也不放心,在潘遼的安排下,匠作監設計了一種輕便馬車,上下車很方便,車身很窄,裡面只能面對面各坐一人,而且不佔道路,這種馬車很適合女性或者老人,市場上大量推出,一時風靡長安,很快,太原、成都以及關中各縣大街上也出現了這種單馬拉拽的輕便馬車。

這種馬車尤其受大戶人家女眷歡迎,她們不太方便出門,有了這種專門爲逛街而設計的馬車後,大戶人家的女人們都可以隨意出門了,再帶兩個騎馬的隨從護衛便可。

郭宋乘坐的,就是這種黑頂輕便馬車,東市和西市內隨處可見,沒有人會關注它,這種思路就像要藏匿一顆沙子,最好的辦法是把它扔到沙灘上去,郭宋乘坐這種馬車,一點都不顯眼了。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輕便馬車駛過了布行,經過獨孤家的棉布大鋪,有侍衛去打聽,片刻回來稟報道:“啓稟殿下,獨孤東主這幾天都在新豐縣。”

郭宋點點頭,新豐縣是這些年剛剛興起的棉麻紡織中心,那邊有二十餘家千人以上的工場,從業人員達數萬人,大部分是年輕女子,尤其安西培育出可以用來紡織的長絨棉後,利用棉花進行紡紗織布便在長安大規模興起,獨孤家在太原有一家麻紡工場,在新豐縣有兩家棉紡工場。

這段時間,洛陽難民大規模逃來長安,便成爲各家工場招工擴廠的良機,獨孤長秋呆在新豐縣就能理解了。

馬車沒有停留,直接轉頭向東市中部而去,東市中部是奢侈品集中地,珠寶行就在這裡。

馬車在聚寶閣前緩緩停下,聚寶閣是長安三大珠寶鋪之一,它最初是幾個皇族投資的鋪子,連代宗皇帝在裡面也有很大的份子,由皇商大管事李安負責打理,後來郭宋在剷除魚朝恩中居功至偉,代宗李豫便把這個鋪子賞賜給了郭宋,由郭宋和張雷共同持有。

郭宋在河西漸漸被天子李適猜忌後,他便把長安的商鋪都轉給了張雷和獨孤家族,聚寶閣便成了張雷和李安的產業。

目前李安已經從聚寶閣退出了,張雷因爲產業太多,便放棄了珠寶行業,聚寶閣又重新回到郭宋手中,經過了兩三年的沉寂,半個月前,聚寶閣又重新開張。

目前聚寶閣的東主是郭宋的妻子薛濤,她受丈夫的影響,一直比較沉迷於珠寶玉石,尤其喜歡于闐籽玉,她自己出資五萬貫,郭宋又資助她五萬貫錢,連同聚寶閣店鋪一起送給她,獨孤幽蘭、張敏秋和劉採春也各投了五千貫錢,佔了一點小份子。

幾人籌備了近一年,半個月前,聚寶閣又重新開張了,主營玉石以及珠寶首飾。

聚寶閣佔地約五畝,有一座獨一無二的青石砌成的大倉庫,可以給數百名客人提供珠寶保存業務,所以聚寶閣一直是長安皇族權貴們的珠寶供應店鋪。

搶在涇源兵變之前,郭宋便將聚寶閣庫存的所有珠寶都裝箱送去張掖,郭宋奪取長安後,這些珠寶玉石又運回興慶宮,便一直存放在興慶宮的地下倉庫內,其中有一部分陸續還給它們的原主人,但還有一大半的原主人已消失了,它們原主人基本上都是李唐王朝的皇親國戚。

聚寶閣的掌櫃夥計基本上還是原班人馬,很多人已經改行,原來的劉大掌櫃也在家裡照看孫子,現在都被薛濤派人重新請回來,給了他們雙倍的工錢,有了衆人的努力,聚寶閣很快就恢復了。

郭宋下了馬車,走上了聚寶閣的臺階,一名夥計連忙替他開門,“歡迎客官惠顧!”

裡面的夥計、管事、掌眼雖然都是以前的舊人,但他們只認識張雷,並不認識郭宋,這裡面只有劉大掌櫃認識郭宋。

聚寶閣的佈局和從前不太一樣了,進大門後是一個休息大堂,在這裡喝茶休息等候,然後左右各有一個大廳,從右邊門進去,裡面是珠寶堂,左邊門進去,裡面是美玉堂。

一般都是男客人去美玉堂,女客人去珠寶堂,珠寶堂女客人不多,但不代表生意不好,很多高官世家都是上門去品鑑銷售。

倒是美玉堂內有不少男客,足有二三十人之多,郭宋走進了美玉堂,大堂內光線很好,大片陽光從新安裝的大玻璃窗照射進來,整個大堂內顯得十分亮堂。

靠牆放置着一圈展示木櫃,裡面擺放着很多銅製托盤,托盤的波斯絨布上放着一塊塊美玉,很多男子都負手彎腰欣賞櫃檯裡的美玉。

玉和劍都是從漢朝以來男子的必佩之物,所謂君子佩玉,已是數千年的傳統,尤其隋唐乃至宋朝男子腰間都束革帶,革帶上都掛着各種裝飾品,其中美玉必不可少。

唐宋兩朝男子對於玉的迷戀和追求,遠遠超過了今天。

漢唐的玉大都來自崑崙山,所以又叫昆岡之玉,絲綢之路同時也是玉石之路,對外輸出絲綢,對內輸入玉石,于闐國的美玉大量進入中原,所以又叫于闐玉,一直到一百多年清朝平定南疆後,才改名爲和田玉。

郭宋來聚寶閣倒不是爲了買玉,而是想看一看店鋪的經營情況,開業大半個月了,他還是第一次來。

一名夥計走上前行一禮,彬彬有禮問道:“客官想買什麼樣的玉?”

“我先看一看!”郭宋笑了笑道。

“有需要儘管吩咐我!”夥計退下去了。

“這個有紅皮的玉璧要多少錢?”旁邊一名老者指着櫃檯裡一塊玉璧問道。

夥計連忙上前道:“這個最低一百貫錢!”

“太貴了!”

老者連連搖頭,他指着自己腰間一塊白玉道:“我這個白玉碧才幾貫錢,你們那個還沒有我這個白,憑什麼賣百貫錢,這不是在坑人嗎?”

老者越說越氣,揮舞着胳膊道:“你們這裡就是黑店,太黑了!”

他的聲音很大,引來周圍所有人的注意,夥計一時間不知該怎麼回答。

郭宋忍不住上前道:“老丈,能否讓我說兩句!”

老者瞪了郭宋一眼,“你想說什麼?”

“老丈,你那個是玉髓,它又叫石英,與河灘上的砂子是一樣東西,哪裡都有,只不過你那個玉髓稍微大一點,而是這個玉璧是于闐籽玉,只有于闐河纔有,非常名貴,上面還有紅皮。

你自己掂一掂重量,兩樣東西大小差不多,但于闐玉就比你的玉髓重多了,再看品相,于闐玉溫潤細膩,寶光內斂,就像君子修德於內,你覺得和你那個白花花刺眼的玉髓是一樣東西嗎?”

老者臉脹得通紅,惱羞成怒哼了一聲,“你說服不了我,我看你和姦商就是一夥的,懶得跟你說!”

他一把推開伙計,怒氣衝衝走了。

這時,劉大掌櫃聞訊趕來,他一眼看見郭宋,頓時嚇了一大跳,一名郭宋的隨從上前給他低語兩句,劉大掌櫃點點頭。

他對衆人道:“各位,于闐玉大家都知道,只有于闐國纔有,月圓之時才能下河踏玉,產量稀少,目前長安只有幾家珠寶大鋪纔有出售,自古以來就很名貴,玉髓是低端的玉,確實很便宜,本店一向只賣高品質的玉,像玉髓是進不了本店的,本店絕不會弄虛作假,砸自己的招牌!”

這幾句話其實是對郭宋說的,卻贏得衆人的一片鼓掌聲。

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
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