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

五天後,郭宋返回了太原,他立刻召集天策府、國相府、肅政臺等高級文武官員以及衆指揮使在晉陽宮勤政殿會商大事。

二十餘人濟濟一堂,他們構成了晉王勢力的管理高層。

郭宋對衆人道:“在從雲州回來前,我得到了一個準確情報,思結可汗已經死了,思結內部已經爆發內戰,大量思結牧民南逃,不僅僅是雲州,榆林縣、豐州都有不少思結牧民逃來,思結內亂我不擔心,但我擔心回紇,一旦回紇吞併思結,必將再次稱霸草原,成爲我們的心腹大患,我考慮出兵干涉思結內亂,各位怎麼看?”

出兵草原事關重大,郭宋還是想盡量聽從大家的想法,能達成共識,當然是最好不過。

張謙逸率先問道:“請問殿下,出兵草原的戰略目標是什麼,要達到什麼目的?”

郭宋笑道;“我還是想維持草原的平衡,不能讓一家坐大,但平衡也有幾種,比如一羣巨人之間勢均力敵,這叫平衡,同樣,一羣侏儒之間的勢均力敵,這也叫戰略平衡,我要的是後者,相信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

衆人一陣大笑,這時潘遼起身道:“思結出事,殿下又專門爲此巡視雲州,決定出兵應該是深思熟慮,作爲下屬,我們都全力支持殿下的出兵,但有兩件事希望殿下能考慮清楚,一是是後勤,數萬軍隊北征,需要大量的糧草物資供應,後勤怎麼解決?

其次是周圍的勢力,我們佔據了河東道,已經成爲衆矢之的,一旦我們北征草原,會不會給其他勢力可趁之機,屬下就說這兩點,希望殿下能夠考慮清楚。”

郭宋點點頭:“潘長史說得很好,這兩個問題就是核心問題,怎麼攻?怎麼守?我從雲州回來,一路上就在考慮這兩個問題,我先說說守,目前我們共有二十萬大軍,安西和北庭三萬人,河西和隴右一體,目前有五萬人,然後朔方有兩萬人,關內道兩萬人,然後河東道八萬大軍,靠這兩萬大軍既要守河東道,又要北征確實比較難,所以我打算募兵五萬,把朔方軍和關內軍置換回來,用七萬大軍守河東道,然後六萬大軍北征草原。

然後再說後勤問題,後勤其實問題不大,一方面我們有一萬頭駱駝,這一萬頭駱駝如果不攜帶大帳,只攜帶糧食和物資,那能保證五萬軍隊一個月的口糧,而且我們是去草原,首先戰馬和駱駝的口糧就不用考慮了,另外,我還可以以戰養戰,從思結部和回紇部獲得補給,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這次北征,我們佔了七成的勝面。”

這時,曹萬年忽然問道:“難道這次北征,殿下打算親自出徵?”

郭宋點點頭,“這場戰役事關重大,我必須親自率軍出征!”

停一下,郭宋又道:“當然,在我出發之前,我會把一切都安排好。”

.........

下午,郭宋專門拜訪了李泌,李泌結束了科舉主考,在家裡休息一個月,等郭錦城和薛清從雲州回來後,他又將再次教授他們讀書了。

後花園內,郭宋陪同着李泌緩緩而行,李泌笑道:“上次殿下提出,讓城兒和阿清去國子學呆一段時間,我考慮了一些,以後就讓他們上午去國子學讀書,然後下午由我教他們,殿下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就怕閣老太辛苦了。”

“教兩個孩子讀書有什麼辛苦的,我希望能把這兩個孩子培養成材,尤其是世子,他需要的不僅僅是文才,他更需要通理明事,將來才能接殿下的事業,才能成爲萬千百姓的護佑。”

郭宋點點頭,“我就把孩子交給閣老了。”

“我會盡全力!”

兩人走了幾步,郭宋又道:“我將要出征的消息閣老知道了吧!”

李泌的兒子李禪目前出任刑部司郎,今天上午他也參加商議,李泌應該知道這件事了。

李泌笑道:“這在我的意料之中,只是我沒有想到殿下的北征來得這麼快,我還以爲在幾年後才發生。”

“今天我找閣老,也是想請教一下權力平衡問題,我率軍北征後,權力怎麼安排?”

“以前殿下出徵安西,是怎麼安排的?”

“那時候也談不上安排,我把政務託給潘長史,軍務託給張參軍,就這麼過來了。”

“既然如此,殿下爲何不效仿從前?”李泌笑問道。

郭宋搖搖頭,“那時候很簡單,管理的州縣人口都不多,可以這樣安排,但現在不一樣了,涉及面太廣,連潘遼卻勸我考慮清楚,所以我來請教閣老。”

李泌笑了笑道:“其實白虎堂是一個很好的衙門,它對政務權力和軍事權力都是一種節制,還有肅政臺,它起到的監督作用,對各地官府都是一種約束,這兩個部的職能殿下都應該加強,另外,殿下可以再設一個臨時諮議堂,選五名或者七名軍政高管參與,當殿下不在太原時,那些本該由殿下決定的重大事情,可以交給臨時諮議堂商議決定,由他們投票表決。”

郭宋默默點頭,“這個辦法他也想到了,潘遼一個人擔不起,那就多找幾個人來承擔。”

李泌咧嘴一笑又道:“別忘了安排一個指揮使將軍加入,有軍方加入,這盤棋就活了。”

“有道理,我把樑武調回來,他最合適!”

郭宋的思路漸漸開闊了,可以讓潘遼、張歉逸、曹萬年、劉梓、張裘安、樑武參加,還差一個名額。

郭宋看了一眼李泌,微微笑道:“李閣老也算一個吧!”

李泌呵呵一笑,“殿下這麼信得過我,那就算我一個。”

李泌既然全力替郭宋培養世子,對郭宋的社稷,他肩頭也有一分責任。

.........

接下來幾天,天策府下達了募兵令,河東道和關內道各州縣都貼出了募兵令,招募三級軍士五萬人,月俸兩貫錢,家人免稅賦,錄取用賞羊五隻、糧食一石,上等羊皮三張。

募兵令一出,各地報名十分踊躍,尤其河東和關內各大世家都養有莊丁,出於對郭宋的支持,各大世家紛紛把莊丁交給郭宋,光莊丁就達兩萬餘人,幾乎到了募兵額度的一半,其中楊氏家丁就有超過了三千人。

這時,大量的糧草物資通過水運抵達太原,三支運輸船隊共有四千餘艘槽船,它們只走了兩趟便將張掖倉城的糧草、生鐵、銅錠、金銀、布匹、羊皮、兵器、盔甲,投石機、硝石等等,以及整個火器營都全部運到太原,上百萬只羊和十幾萬匹戰馬也從嵐州合河縣上岸,分佈送往河東道各大牧場。

其中三十萬石糧食和大量兵甲隨船進入紫河,運到雲中縣囤積起來。

時間漸漸到了六月,天氣開始炎熱起來,軍隊換防調動結束,六萬大軍開始在太原集結,出征的時間一天天臨近了。

這天上午,郭玉娘來到了天策府郭宋官房,她最初成立的情報機構叫做天策樓,因爲和天策府重名,已經改名爲晉衛府,探子發展到一千餘人,分佈在十幾個重要州縣,共有上百個情報點,形成一個龐大的情報網。

她在官房門口稍等了片刻,一名從事出來行禮道:“郭總管請進!”

郭玉娘走進官房,發現內務軍統領王越也在,郭玉娘連忙上前給兄長見禮。

郭宋讓她坐下,又讓從事上茶,笑問道:“什麼時候來太原的?”

“昨天剛到,聽說兄長又要出征。”

郭宋點點頭,“這就是我把你們二人找來的原因。”

這時,從事進來上了茶,郭宋給杜嗣業使個眼色,杜嗣業會意,立刻將門關上。

郭宋這才緩緩道:“以前我們身處邊陲,不被人注意,現在我們控制了河東,已被天下人矚目,更是各大勢力的眼中釘,這次我出征草原,必然會有外部勢力對太原進行滲透,甚至挑唆內亂,我希望內務軍高度戒備,嚴防嚴查,一旦發現外部勢力,就堅決消滅,不給他們機會。”

王越起身道:“卑職遵令!”

郭宋又對郭玉娘道:“晉衛府主要是對外,內部事情就交給內務軍處理,晉衛府不要插手,但晉衛府同時還負責晉陽宮和高官的安全,玉娘,這段時間你就在留在太原,親自抓此事,嚴格防備刺客,如果手頭力量不足,你可以找內衛軍幫忙。”

郭玉娘點點頭,“請兄長放心,若出半點紕漏,拿玉娘是問!”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二十章 甘雷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二十章 甘雷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