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

五百騎兵很快便奔到武亭川前,他們紛紛勒住繮繩,驚恐地望着河面,河面上的大橋已經消失了,只剩下幾根木樁矗立在河中央。

武功縣城就在前面數裡外,城牆清晰可見,但他們卻過了不河。

騎兵們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辦纔好,忽然有人大喊,“有敵軍!”

偏將一回頭,他們身後竟然出現了無數的騎兵,偏將嚇得大驚失色,大喊道:“向北走!”

南面是成國渠,他們過不去,只能向北一條路,五百騎兵調轉馬頭向北面奔去,奔出沒多遠,前面殺出一支騎兵,攔住了去路,他們陷入了包圍。

偏將大喊道:“突圍出去!”

五百騎兵掉頭向東面衝過去,大喊大叫,企圖一舉衝出重圍,郭宋冷冷下令道:“全部殺死,不留活口!”

數千支箭同時向五百騎兵射去........

兩萬涇源軍士兵又飢又渴,餓得頭昏眼花,渾身冒冷汗,他們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一邊走一邊大罵武功縣,如果罵能致人死命,武功縣官民已經不知被屠殺多少次了。

但走到武亭川河邊,所有的叫罵聲都嘎然停止,大家呆呆望着河面,居然沒有橋,之前的五百騎兵跑哪裡去了?

王連恩忽然反應過來,大喊道:“準備作戰!”

他話音剛落,遠處響起了低沉的號角聲,“嗚——”

一支四千人騎兵出現在他們身後東北方向一里外的高處,冷冷地望着他們,爲首大將頭戴金盔,手執一杆方天畫戟,正是河西節度使郭宋。

涇源軍士兵頓時一陣大亂,王連恩大喊道:“不要亂,立刻集結列陣!”

涇源軍士兵集結列陣的前提是暫時放棄自己的財物,把毛驢和財物丟在一邊,然後才能全心全意列陣迎戰,王連恩也想到這一點,所以他才決定先到雍縣後,把士兵的財物寄存在縣城內,保證安全,士兵們才能全力以赴跟隨自己和郭宋軍隊決一死戰。

但現在他卻辦不到,根本沒有地方讓士兵寄存,只有讓士兵自己放棄錢財。

王連恩想得太多了,涇源軍士兵造反叛亂,就是爲了奪財,他們怎麼可能爲了打仗放棄自己的幾百兩金銀和大量珠寶,他們的戰爭意志早在砸開瓊林庫和大盈庫後便消亡殆盡了。

不想打仗,同時要保住金銀財物,那就只有一個辦法,逃!

士兵們根本不聽指揮,他們紛紛丟盔卸甲,扔掉礙事的長矛,牽着毛驢和騾子向北面奔逃,先是最北面的數百人逃跑,緊接着帶動了數千人逃跑,繼而演變成兩萬軍隊的集體逃亡。

郭宋戰劍一揮,冷冷令道:“殺!”

四千騎兵驟然發動了,儼如山洪爆發,數千騎兵吶喊着向涇源軍殺來,涇源軍士兵驚恐萬分,拼命奔逃,武亭川東岸迅速演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這支軍隊在長安作惡多端,郭宋下達了殺絕令,騎兵們不接受士兵的哀求投降,戰刀劈飛人頭,長矛刺穿胸膛,長達十幾裡的草地上死屍遍地,血流成河,將武亭川染紅了,不少人跳進河中逃命,但只有極少數人能游到對岸,大部分人都溺死在河中。

這場殺戮經歷了一個多時辰,除了數百人游到對岸逃的一命外,其餘兩萬士兵都死在河西軍的刀下,這便是震驚天下的武亭川之戰,發動了涇源兵變的兩萬士兵在武亭川全軍覆滅。

他們搶掠的財產,在長安的一部分落入朱泚手中,隨身攜帶的一部分則成了河西軍的戰利品,連郭宋也沒有想到,這場殲滅戰的收穫竟如此豐厚。

不過主將王連恩卻逃掉了,他被數十名親兵護衛着拼命騎馬北逃,河西軍包圍圈合攏之前逃脫,一路逃往奉天縣,又從奉天縣逃回了長安。

郭宋隨即下令,打掃戰場,搭建一座臨時橋樑。

............

張光晟被朱泚連夜宣召進興慶宮,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但他看到跪在院子裡,渾身是血的王連恩時,頭腦‘嗡!’的一聲,他明白了,王連恩敗了,而且敗得很慘,這纔出兵幾天,就兵敗了嗎?

大堂上燈火輝煌,朱泚滿臉震怒,正負手來回踱步,源休和姚令言已經先一步趕到,正神情複雜地站在一旁。

“卑職參見殿下!”張光晟上前行一禮。

朱泚擺了擺手,滿臉怒火道:“他孃的王連恩這個蠢貨,虧他帶這麼多年兵,他的腦子被狗吃了,我反覆交代他,讓他儘快帶領士兵輕裝前進,他應該在咸陽就把這個問題處理好,結果他居然想去雍縣駐兵,被郭宋在武功縣打了個伏擊,全軍覆滅。”

朱泚又破口大罵郭宋:“姓郭的那個王八蛋,都是唐軍,他居然下得了手,心狠手辣,把兩萬涇源軍全部屠殺光了!”

張光晟卻心知肚明,這支涇源軍民憤太大,他們不光搶錢,還凌辱婦女,很多權貴的妻女都被他們糟蹋了,不知多少人恨他們入骨,郭宋把他們屠殺殆盡,無疑是給長安的權貴士族們交了一份漂亮的投名狀。

他之前並沒有殺隴右軍和鳳翔軍士兵,說明他並不是爲了殺人而殺人,這其實是很高明的政治手腕,這個年輕人不是一般的厲害啊!

“殿下是要集結軍隊和他決戰嗎?”張光晟問道。

朱泚忽然像個泄了氣的皮囊,無力地坐下,指指源休道:“源相國說吧!”

源休上前對張光晟道:“剛纔我勸殿下,郭宋只帶五千人來關中,勤王的誠意並不是很大,而且李適已下達詔書,令他立刻率領全部河西軍去巴蜀勤王,郭宋肯定不會答應,殿下也後悔,之前不應該聽從王連恩和李楚琳的慫恿出兵,應該去和郭宋談判。”

張光晟點點頭,“這也是卑職的建議,李適之前就想殺郭宋,奪其軍權,郭宋怎麼可能去巴蜀送死,應該可以談判,他就算不肯效忠長安,也可以讓他保持中立,大家相安無事。”

源休嘆息一聲,“就是這個道理啊!”

“你們兩個不要再埋怨了!”

朱泚有些不滿道:“直接說結果。”

源休又道:“殿下知道上將軍和郭宋有舊,想讓你作爲使者去和郭宋談判,上將軍可願前去。”

張光晟遲疑一下,便點了點頭,對朱泚道:“卑職願意前往,只是不知殿下想答應他什麼條件?”

朱泚不耐煩道:“只要他不當監國,其他都好說,他想封王當宰相都可以,甚至他想當皇帝,我也可以把李僅揪下來,讓他登基。”

張光晟苦笑一聲,這種皇帝郭宋是絕對不願意當的。

“卑職明白了,明天一早就去雍縣。”

...........

郭宋已經退回了雍縣,當他沒有想到的是,朱泚的談判使者還沒有來,倒是李適派出的宣旨官先一步抵達雍縣了。

宣旨官是從陳倉道北上關中,聽說郭宋在長安附近作戰,他便在雍縣等候。

郭宋剛走進府衙,宣旨官便高聲喊道:“河西節度使郭宋接旨!”

郭宋愣了一下,連忙擺手道:“等一等,先把話說清楚,閣下宣的究竟是誰的旨意,是長安的旨意、成都的旨意,還是太原的旨意?”

宣旨官無奈,只得解釋道:“在下陸賁,官任秘書省主簿,是令岳門生,剛從成都過來,宣讀天子旨意。”

【歷史上的涇源軍就是這個德性,搶了皇宮後就像守財奴一樣,整天守着自己的財富,連朱泚都指揮不動他們,誰敢讓他們打仗,就和誰翻臉,但最後這支軍隊還是被李晟全殲,人財兩空。】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