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

雙方分賓主落座,杜文行陪坐一旁,郭宋又隨從茶童上茶。

杜佑笑道:“殿下可真是關中的二月春雨,千軍橫掃,陰霾盡散,令關中百姓無不歡呼雀躍。”

郭宋笑了笑道:”感謝杜家主誇讚!”

杜佑見郭宋似乎並不以爲然,連忙道:“我說的是實話,沒有半點誇張,朱泚要遷十二萬富戶去洛陽,從年初到現在,大家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去隴右置業,把家中財產細軟搬過去,子女也送過去,就是爲躲避朱泚的遷徙令,但房產怎麼辦?土地怎麼辦?又不可能全部遷去隴右,人跑掉了,又怕官府沒收田宅,所以大家提心吊膽過日子,殿下殺來,朱泚的遷徙令就徹底完蛋了,大家怎麼能不歡呼雀躍?”

“這樣說來,關中富戶比較歡迎我,貧民就未必了,我聽說朱泚爲了籠絡他們,可是分田免稅,估計我這一來,底層百姓就要罵娘了。”

杜佑點點頭,“殿下說得也沒有錯,朱泚確實一直在拉攏關中底層百姓,但他是爲了獲得兵源,並非真的愛護他們,我不否認關中民衆都很擁戴朱泚,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會敵視殿下,只要把一些重大事項處理好,我相信殿下會受底層百姓歡迎。”

“不知家主說的重大事項是指什麼?”

“土地!”

杜佑很坦率的說道:“朱泚把皇莊和大量權貴莊園的土地封給了底層百姓,所以他纔得到百姓的擁戴,我要提醒殿下,土地問題是殿下能不能在關中站穩腳跟的關鍵,相信殿下也很清楚,不管殿下願不願面對,在土地這個問題上,最終還是要做出選擇。”

“我很想聽一聽家主的建議,懇請家主能夠直言勸諫!”

郭宋的謙虛讓杜佑非常滿意,如此尊重自己,給足了自己的面子。

他沉思一下道:“恕我冒犯,我想問一下,殿下可知道這個問題嚴重性?”

郭宋點點頭,“我很清楚!”

他當然很清楚,這實際上就是皇族、權貴和底層百姓的選擇問題,就看自己傾向誰的利益。

“既然殿下清楚,我就直言不諱了。”

“家主儘管直言!”

杜佑整理一下思路緩緩道:“我覺得首先要明確到底涉及多少人的利益,據我所知,被朱泚分掉的莊園涉及皇莊、皇族莊園,權貴莊園、大臣的永業田四大塊,在此之前,關中一共有幾百個莊園,可現在一個都沒有了,一旦朱泚退出關中的消息傳出,我相信殿下一定會成爲無數人關注的目標。”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對杜佑道:“這裡面不能一刀切,全部收回來,或者全部承認分給百姓,都不行,必須要權衡!”

杜佑暗豎大拇指,這纔是高明的見解,他微微笑道:“那殿下覺得該怎麼做?”

郭宋笑道:“第一步就是要摸清家底,關中到底有多少莊園,他們到底屬於誰?瞭解完情況,然後才能考慮究竟該怎麼辦?”

杜佑撫掌大笑,“殿下和卑職不謀而合,我想到第一步也是如此!”

郭宋呵呵一笑,回頭對杜文行道:“這件事杜使君可願意承擔?”

杜文行連忙起身,“卑職願爲殿下分憂,只是關中不僅僅是京兆府,還涉及同州、華州、商州和鳳翔府,卑職恐怕不能越權。”

杜文行的擔憂倒也有道理,郭宋一時沉吟不語,這時,杜佑笑道:“這件事最好單獨設一個臨時的機構來處理,相當於戶部司的職能,如果殿下不嫌卑職愚鈍,我倒願意爲殿下分憂。”

杜佑的主動請纓讓郭宋大爲讚賞,他微微道:“讓家主來做這件事,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哪裡!能爲殿下效力,是我的榮幸。”

郭宋又道:“我已從太原國子學調動了三百名學生,又調了數十名官員,估計明後天他們就會抵達長安,到時人手不足問題就能解決了。”

“嗣業也要來嗎?”杜佑笑問道。

郭宋搖搖頭,“這次他手中有事情,走不開,溫邈會過來!”

“殿下說的可是太常卿溫佶之子?”

“正是!”

杜佑笑道:“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了,嗣業去年回來族祭,他已變得沉穩大氣,頗有高官氣度,思路也非同一般年輕人能比,當年他決定去河西時我還不太贊成,現在看來,他的決定是多麼明智!”

旁邊杜文行聽得目瞪口呆,杜嗣業去河西,家主什麼時候不同意過?根本就不關心好不好,甚至可能還不知道,現在卻........

杜文行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家主厲害啊!在奉承郭宋的同時,輕描淡寫幾句話,就把杜嗣業的成就變成了家族的成就,誰說杜家一直缺席郭宋的崛起?

郭宋笑了笑,“他很有潛力,我考慮讓他出任商州長史,去州縣鍛鍊自己的能力。”

“殿下對杜家子弟的關心,作爲家主,我心中感激不盡!”

郭宋笑着擺擺手,“名門出賢才嘛!”

兩人又閒聊片刻,杜佑便起身告辭,郭宋一直把他送出了興慶宮大門外,這讓杜佑大爲感動。

牛車內,杜佑心潮起伏,十分感慨,杜文行忍不住笑道:“家主還在感動晉王的禮遇?”

杜佑嘆息一聲道:“當初朱泚親自到杜家莊請我當宰相,我視之爲毒蠍,唯恐避之不及,但今天我卻生怕晉王不給我機會,這就是擇人啊!”

杜文行微微笑道:“我聽說天子也在召家主回成都任職,還許了家主尚書左僕射之職,也被家主以身體有恙婉拒了,如果我沒有猜錯,家主其實就在等晉王入關中吧!”

杜佑的心思被杜文行看透,他臉龐微熱,但心中卻又十分得意,他的深謀遠慮總算有人看懂了。

“今天的事情不要出去宣講,知道嗎?”

杜文行心中暗笑,晉王殿下親自把家主送出大門,恐怕整個長安都知道了,還讓自己不要說,想不到家主也會裝模作樣。

“我知道,不會說這件事。”

這時,牛車停在長安杜府門前,明天杜佑要去興慶宮報到,組建田宅署,他今晚不能回杜家莊了。

“家主看看缺什麼,我派人送來吧!”

“不用了,缺什麼我派人去老宅取,你去忙吧!今天着實辛苦你了。”

杜文行拱拱手,隨即對車伕道:“去京兆府衙!”

..........

次日下午,由曹萬年帶隊,從太原過來的數十名官員和三百名國子學士子抵達了長安,協助郭宋治理關中,關中兩府三州,一百多個縣,數百萬人口,需要郭宋重新控制,並不是各個州縣在城頭上插一杆赤底黑龍旗,表示歸順晉軍,就可以萬事大吉。

很多州官和縣官都要換掉,他們一半以上都是朱泚任命,很多原本只是小吏,就因爲投奔朱泚而獲得高升,當上了縣令縣丞,甚至刺史長史,這些人不光平庸無能,更重要是品行不端,收刮百姓無所不能。

這些人必須堅決換掉,然後清算,該殺就要殺,決不能手軟。

郭宋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動,主要就是手上無人可用,他幾次督促潘遼給自己挑選合適人選,儘快派來長安,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他們等來了。

郭宋讓杜文行安排官員和士子住下,他在官房接見了曹萬年。

曹萬年先彙報了太原的情況,太原一切平靜,沒有什麼大的問題,郭宋便把話題轉到了關中。

“關中現在是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處理,但總結起來,無非是三樣:人、財、物,財和物我讓杜佑負責,關鍵是人,這就是我把你調來的緣故。”

曹萬年是肅政臺主官,監督和調查官員是他分內之事,曹萬年必須立刻着手調查,給自己一個完整方案,哪裡官員要撤換,哪裡官員要抓捕,理由是什麼?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