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

兩天後,郭宋的親兵將春雷真人和他的幾個徒弟帶到了大斗拔谷,郭宋親自來大營門口迎接。

春雷真人年約四十歲,瘦得跟竹竿一樣,彷彿一陣風就能把他颳走。

這個春雷真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赤猿宮的雷靈子,張雷的情敵之一,當年他最後放過了張雷和李溫玉。

雷靈子是李晟同父異母的兄弟,不過他是庶出,被木真人帶上崆峒山,算是木真人的半個徒弟,只是他吃不了清虛觀的苦,只跟木真人學了一年的武藝,便投靠赤猿宮了。

郭宋在長安大露鋒芒後,各地軍閥紛紛去崆峒山挖人,雷靈子投靠了朱滔,恢復了俗家名字李春雷,這也是他的真名。

去年三月,朱滔密令雷靈子刺殺田承嗣,田承嗣被刺成重傷,不久病故,但朱滔卻要殺雷靈子滅口,雷靈子深受重傷,一路逃回家鄉河西,他傷勢沉重,無奈之下向郭宋求救。

郭宋治好了他的重傷,他便留在刪丹縣玄武觀養傷,他漸漸對軍閥爭鬥沒有了興趣,便索性留在玄武觀做了觀主,改道號春雷。

“師弟找我?”李春雷合掌施禮道。

郭宋拍拍他胳膊笑問道:“傷勢都完全好了吧!”

“早就好了,就怕好久沒有練武,手腳有點生疏,誤了師弟的大事。”

“誤不了,我們大營細說。”

郭宋帶着他們師徒幾人進了軍營.........

入夜,郭宋和李春雷出現在天獅城的東北角,兩人都換了一身黑衣,李春雷後背長劍,腰間纏一顆細鏈銅鑄流星錘,流星錘是崆峒山道士們普遍練的一種暗器,但誰也沒有像李春雷那樣使得出神入化,而且他的流星錘與衆不同,上面還帶了一個鉤子。

郭宋則後背黑劍和一副弓箭,另外腿上還插了四把飛刀,郭宋笑道:“咱們比試一番,看誰先到!”

李春雷嘿嘿一笑,“我走東南角!”

他像幽靈一般飄到一棵大樹上,輕輕一縱身便消失在樹林中,或許他武藝不如郭宋,但他輕功之高明,當年郭宋也略遜他一籌。

郭宋藉助夜色掩護,迅速爬上半山腰,身體緊緊貼在城牆上,天獅城的城牆用大石砌成,比較粗糙,外面棱角分明,像攀巖一樣,有着力之處。

他慢慢攀到一半,轉到了城池最東面,一縱身跳到山崖上,順着山崖向上爬去,這是天獅城的特點,只修建了三面城牆,最東面直接就是山崖,山崖底部峭壁如鏡,根本沒有着手之處,但上方六七丈處就有幾道很大的縫隙,郭宋現在就順着縫隙向上攀爬。

城頭上全是士兵,根本就無法越城而過,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攀到城池上方,利用山崖上的藤蔓掩護,再橫移到城池中央部位,然後再慢慢爬下去。

一刻鐘後,郭宋已經橫移到城池中央了,他貼在石壁上,讓一簇藤蔓遮蔽住自己的身體,目光向下方望去。

下方是典型的唐式建築,正下方是官衙,也是主官住的地方,大概兩層樓,斗拱飛檐,還鋪着黑瓦,官衙兩側就是倉庫,右邊是兵甲庫,左面則是糧草和清水庫。

然後南北兩側城下則是士兵營房,也是緊靠城牆修建,中間則是一片寬廣的演武場,唐朝修建的軍城基本上都是這種佈置。

一千名士兵在南北西三面城牆上來回巡邏,警惕地望着下方,他們卻沒有注意到東面懸崖石壁,郭宋慢慢滑了下去,滑了兩丈,他右腳找到一處支點,一個後空翻,身體便無聲無息落在官衙屋頂上。

現在很安全,他伏身在裡面的屋頂斜坡上,只要不站起身,城牆上的士兵完全看不到他。

郭宋像螃蟹一樣橫着移動,不多時來到糧草倉庫的屋頂,這時他卻意外地發現,十幾片黑瓦被掀開了,屋頂上出現一個大洞。

不用說,李春雷已經搶在自己之前進去了,郭宋暗罵一聲,直接翻進大洞,身體墜入房內,正好落在一堆糧食上。

‘噓!’不遠處的草垛上,李春雷像只螞蚱一樣蹲在上面,得意地望着他,臉上都笑開花了,他當然得意,這還是他第一次戰勝郭宋。

郭宋卻沒有時間和他計較了,指了指右首邊,和校尉陳禮描述得完全一樣,整齊地擺放無數大水缸,橫豎各二十排,一共四百口大缸,裡面裝滿了清水。

倉庫大鐵門緊閉,上了兩把大鎖,必須由兩個人同時開啓,管理很嚴格,但建築本身卻有漏洞,這是唐朝民居式建築,從屋頂可以潛入,或許吐蕃軍並不擔心有人能進得了城。

兩人同時跳下地,各從腰間拔出一根短鋼刺,鋼刺前端是棱形,極爲鋒利,只要力道迅猛,可以一下子把水缸直接刺穿一個洞,聲音不會太大,大缸也不會碎裂。

水缸確實很大,高達四尺,缸口直徑三尺,如果把水缸直接砸碎,聲響太響,會被外面的守軍聽到,而用鋼刺,只有很輕微的聲音,將底部戳一個洞,水很快就流盡了。

兩人同時動手,用鋼刺在每一口水缸的底部狠狠戳穿一個洞,動作十分迅速,清水汩汩流出,順着牆角的巖縫流了下去。

只用了小半個時辰,兩人便在中間會師,郭宋戳了兩百六十餘口缸,比李春雷多了一百餘口,李春雷指了指屋頂上的大洞,言外之意,兩人打了個平手。

水還在流走,兩人也沒有急着離去,各自在草料堆上躺下休息,郭宋問道:“我一直不明白,你怎麼沒有去投奔你兄長?”

李春雷嘆息一聲,“當年我從清虛觀離去,我們兄弟就翻臉了,他給我說過,我們兄弟各走各的路,他從此不再是我兄長。”

“這句話說了多久了?”

“二十五年了,可我覺得就像在昨天一樣,當時我還是個十五歲的少年,可一轉眼我已經四十歲了。”

“你不會就在玄武觀裡度過下半生吧!

“或許有一天我會把朱滔幹掉,他欠我一條命,不過我會先回崆峒山,大師兄請我幾次了。”

“大師兄找過你?”郭宋一下子坐起身。

李春雷點點頭,“他的道觀裡缺一個武藝高強的師弟坐鎮,讓我去給他教習弟子,其實我是想守在師父身邊,我這輩子唯一對不起的就是他老人家,我叛他而去,他卻告訴我,只要我肯回來,我永遠是他弟子,年初接到大師兄的信時,我就知道,我該回去了。”

說完,李春雷的眼睛有點紅了,到了不惑之年後,他才慢慢意識到自己少年時的任性,纔開始悔恨自己當年背叛了師父。

郭宋怕怕他的胳膊,“回去吧!大師兄一個人在崆峒山,確實有點勢單力孤。”

他坐起身,看了看水缸,水已經流盡,郭宋笑道:“我們該走了!”

“這個草垛要不要點燃?”

郭宋搖搖頭,“這些糧食和草料他們帶不走,最後還是歸我們。”

兩人先後一縱身,跳上了屋頂,郭宋忽然仰天長嘯一聲,張弓搭箭,一箭射向城牆上方的大燈籠,繩索斷裂,巨大的燈籠從數丈高的半空落下,重重地砸在城頭上,城頭上的吐蕃士兵一陣大亂。

“好箭法!”

李春雷讚了一聲,他抽出長劍,飛奔數步,一縱身跳上官衙屋頂,再次縱身一躍,流星錘精準地鉤住峭壁上一塊凸石,身體有了借力,就像天外飛仙一樣向城牆上飄去,這份輕功令郭宋自愧不如。

郭宋疾速狂奔,最後一縱身也跳上城牆,雖然沒有李春雷那樣瀟灑,但速度一點不慢,幾乎和他同時上了城牆,四道寒光一閃,四名疾衝而來的吐蕃士兵被飛刀射中咽喉,重重倒下。

兩人殺進人羣,如猛虎如羊羣,連殺數十人,兩人又調頭回奔,這時,後背數十支箭呼嘯射來,兩人早有防備,滾地閃過,前面的吐蕃士兵卻躲閃不及,紛紛中箭慘叫。

吐蕃將領氣得大喊:“不準射箭,包圍他們!”

兩人從北城牆殺到南城牆,又從南城牆殺回來,吐蕃士兵越來越多,殺不勝殺,足足給下面唐軍爭取了一刻鐘時間,郭宋大喊一聲,“走了!”

兩人跳上城垛,縱身向城外躍去,他們二人都在崆峒山練習過跳崖,郭宋沿着狹窄的補給小道疾奔而下,李春雷卻在半空利用流星錘鉤住了一棵樹枝,身體一蕩,輕輕落在數丈外的大樹上。

當郭宋有點狼狽地翻滾落地時,李春雷卻輕鬆地從大樹上跳下,笑眯眯道:“要不要我教你一招天外飛仙,你就不會這麼狼狽了。”

“師兄就留在我軍中吧!以後就不用我出手了。”

李春雷呵呵一笑,“剩下的事情我就不管了,貧道告辭!”

他一縱身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
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