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

休息兩日後,郭宋在第三天來到官房,他隨即召集五名參事來他官房議事。

肅政臺使溫佶出任兩川安撫使,白虎堂主判劉梓出任河北安撫使,他們兩人雖然還保留平章事資格,但實際上已經不再擔任參事。

現在的五名參事包括長史潘遼,左司馬杜佑,右司馬張謙逸,再加上肅政臺令曹萬年以及天策府長史張裘安。

“各位請坐!”

郭宋笑着請五名參事坐下,又道:“戰爭結束了,正如大家的期盼,閹黨覆滅,南唐又迴歸長安,接下來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首當其衝是安撫巴蜀民衆,恢復生產和秩序,還有大量閹黨的財富要運回長安,溫參事雖然出任兩川安撫使,由他主持兩川政務,但還需要我們的支持,一個是官員支持,一個是財力支持,我們要調一批年輕官員前往巴蜀任職,兩川各州縣有很多人是因爲閹黨收錢賣官而任職,這些人必須就地罷免,並追查他們的貪腐,我希望肅政臺要立刻派出得力官員趕赴巴蜀辦案。”

曹萬年連忙道:“回稟殿下,肅政臺已經派出五十餘名趕赴巴蜀,按照殿下的要求,內衛也派出五百名士兵協助肅政臺官員。”

杜佑舉手道:“殿下,卑職稍微打斷一下。”

郭宋點點頭,“杜參事請說!”

杜佑欠身道:“卑職也有所耳聞,很多地方買官者並非商人,而是地方豪強,像眉州長史顧榮,他就來自眉州豪強顧氏家族,如果強行清退,必然會引發地方豪強的反抗,他們不會造反,而是會用另外一種方式擾亂地方穩定,卑職的意思是,清退官員不能一刀切,必須要慎重考慮。”

潘遼也道:“殿下,杜司馬的建議有道理,並不是說不能清退,而是要慎重,不能簡單粗暴,尤其地方豪強,我們應該適當籠絡,如果感覺他們任職不合適,那麼可以用償還求職金的辦法讓他們退職,或者......”

不等潘遼說完,郭宋擺擺手,“我明白兩位的擔心,但原則的問題不容交易,一旦我們默許買官事實存在,那麼我們在道義上就站不住腳了,不用擔心什麼地方豪強,魏州田承嗣家族也是地方豪強,我一樣全滅,最多我給他們機會自己辭職,我不追究他們在任情況,如果他們不領情,還想在背後做小動作,那我們就滅掉這個所謂的豪強。”

說到這,郭宋又問曹萬年道:“王鑄出發了嗎?”

“回稟殿下,他已經去巴蜀了。”

王鑄是肅政臺判官,綽號王閻羅,以手段冷酷強硬著稱,郭宋點名要他去巴蜀主持肅政臺清算,也是因爲溫佶心腸軟弱有關。

潘遼和杜佑對望一眼,都苦笑地搖搖頭,看樣子晉王準備在巴蜀推行強硬路線。

郭宋又對衆人肅然道:“各位,閹黨對巴蜀的作惡不僅僅是肆意盤剝百姓財富,還有對法度和規則的破壞,有錢就能決定一切,我舉個例子,爲了撈錢,閹黨將刑法裁定權收到自己手中,地方官只能審民事糾紛的小案子,大案子都由北衙刑律監掌管,完全就是拼錢,正是閹黨的肆意妄爲,使得巴蜀法度鬆弛,規則漠視,變得一盤散沙,所以我認爲治理巴蜀必須要嚴厲,法度嚴明,執法公正,不能再像閹黨那樣拼財富、講關係、看人情。”

杜佑躬身道:“殿下高屋建瓴,卑職慚愧!”

郭宋笑了笑,又繼續道:“關於巴蜀具體怎麼安排,我們回頭再仔細研究,今天召集大家也主要講講大框架,然後是第二件大事,關於朝廷建立,太后和天子已經北歸,大家也知道,南唐朝廷早就名存實亡,所以我們要重建,各位都將名正言順成爲相國,還有部寺也要正名,潘長史,你們見過太后了嗎?”

潘遼連忙道:“回稟殿下,我們昨天集體覲見了太后,太后已經明確,由殿下出任監國攝政王,新朝廷建立,由殿下全權主導,所以卑職認爲,首先應該是殿下正名,然後成立政事堂,然後再繼續擴大,成立六部、九寺、兩臺。”

郭宋點點頭,“這樣吧!我先說說我的想法,我還是考慮實行七相制度,左右相加五個副相,然後執政事筆輪流執掌,每人半年,中書省掌制詔權,門下省掌審覈權,白虎堂改名樞密院,也就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以及樞密院,三省一院並行。

我先提議,由潘長史出任中書令右相,杜司馬出任門下侍中左相,兼吏部尚書,張謙逸出任尚書右僕射兼戶部尚書,主管戶部,張裘安出任尚書左僕射兼兵部尚書,天策府解散,各個職能併入兵部,曹萬年出任樞密使兼刑部尚書,肅政臺分拆爲御史臺和諫臺。

另外還有兩個副相名額,他們將出任中書侍郎和門下侍郎,同時兼任禮部尚書和工部尚書,這兩個副相名額以後再考慮人選,今天要把大框架定下來,看看各位有什麼意見?”

杜佑舉手道:“殿下能不能再詳細說說執政事筆?”

郭宋緩緩道:“執政事筆一直就有,但推行得不好,形同虛設,我主要考慮防止將來不再出現李林甫、楊國忠、元載這樣權傾朝野的宰相出現,我希望以後的宰相是一個集體,而不是個人。”

郭宋看了潘遼一眼道:“潘長史出任中書令,職責主要是制詔和協助監國,將來潘長史主要和我打交道,杜司馬也一樣,然後六部、九寺和天下各州的文牒彙集上來,誰來批閱?除了重大軍政事務由七相集體協商外,其他日常政務都是由執政事筆批閱,門下省進行審覈,所以執政事筆就由除左相外的六相輪流執掌,因爲左相負責審覈,各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嗎?”

潘遼又問道:“殿下提出七相兼任各部尚書,難道是要把尚書實權化?”

郭宋點了點頭,“具體事務還是由侍郎負責,尚書不管具體事務,但掌握本部的大局。”

張謙逸舉手問道:“殿下剛纔提到重大軍政事務由七相集體協商,那殿下不過問嗎?”

郭宋微微笑道:“不是這樣理解,樞密院會把重大軍政事務分出來,先交給我,然後我會找左右相協商,下一步潘長史會召集各位一起協商,大家各自提意見,意見再反饋給我,我再考慮是否修改,最後的定稿由七相表決,如果五相以上反對,那麼我就要重新考慮,召集大家商議。”

..........

今天要商討的事情太多,中間留半個時辰休息,郭宋回房坐下,他剛喝了口茶,記室參軍盧綸在門口道:“殿下,潘長史和杜司馬求見!”

“請他們進來!”

片刻,潘遼和杜佑走了進來,郭宋笑問道:“是不是還有什麼不解,需要我答疑?”

潘遼點點頭道:“殿下剛纔提出五相反對,就算殿下的決定也會被推翻,這實際上是限制了殿下的權力,卑職和杜司馬都不解,所以想詢問殿下!”

郭宋淡淡笑道:“一個決策如果被絕大多數相國反對,那這個決策本身就有問題,我其實是在給自己的一個糾錯的機會而已。”

杜佑又道:“恕卑職多問一句,殿下的決定是制度,還是......”

“當然是制度!”

郭宋沉思片刻:“這實際上是我考慮了很久的事情,我什麼要限制自己的權力,我並不是爲了自己考慮,而是爲了我的子孫後代考慮,世子性格比較孤僻,他師父擔心他將來會剛愎自用,我也很擔心。

或許是我多慮了,但不得不考慮這種情況出現了怎麼辦?

我思考良久,認爲與其擔心太多,還不如從制度上來約束,世子如果一意孤行,他的相國們就可以集體否決,包括對外用兵的權力,不光是世子,還包括他的子孫,制度一旦定下就是鐵律,將來我會鑄鐵碑放在大殿上。”

潘遼和杜佑這才恍然,晉王是爲了千秋大業才做出這個決定,他們一起躬身行禮,“殿下賢明,乃百官之幸、天下蒼生之幸也!”

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
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