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

牢頭王樂已經在荒野裡走了一天一夜,他不敢騎馬,也不敢搭乘牛車,只是沿着小路向西南方向逃竄,他家在藍田縣,妻兒都在那裡,他不能不去。

王樂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後悔,爲了一千兩黃金,肥差丟了,還被通緝,可那是一千兩黃金啊!自己一輩子也賺不到,人生的機會就這一次。

一千兩銀子太重,他無法攜帶,而是埋在他租的房子裡,也不知道有沒有被官府挖出來。

他一路擔憂,走了一天,鞋子磨壞了,又飢又渴,這時他看見遠處官道上有一座茶棚,他摸摸口袋裡的幾兩碎銀子,他再也忍不住,一瘸一拐向茶棚走去。

茶棚裡食客還不少,談天說地,十分熱鬧,王樂剛走到茶棚口,忽然發現十幾名官差就坐在幾張桌子前喝茶,他大吃一驚,轉身便逃。

官差也發現了他,大喊道:“他在那裡,抓住他。”

十幾名官差狂追而來,王樂跑出不到百步,一跤摔倒在地上,幾名官差一擁而上,將他死死摁倒在地上。

王樂萬念皆灰,絕望得慘叫起來,他的一千兩黃金,他尚未開啓的富貴生活,他的妻兒,一切都變成了夢........

下午時分,上千士兵包圍了相國王縉的府宅,王府的二管家被士兵抓了出來,王縉的兒子王孝年追出來大喊道:“這是相國的府宅,你們不能在相國府宅內隨意抓人!”

爲首官員是大理寺丞趙毅,他抱拳對王孝年道:“貴府管家涉嫌謀害朝廷欽犯,案情重大,請王公子不要妨礙我們,也請貴府中人不要隨意離去,隨時準備接受調查。”

他一揮手,“帶走!”

士兵們將王府管家押走了,王孝年意識到情況嚴重,連忙跑去皇城向父親彙報。

此時,王縉正端着茶盞和幾名官員閒聊明年科舉之事,一名心腹隨從匆匆走上堂,附耳對王縉說了幾句,王縉頓時臉色慘白,手劇烈哆嗦,茶盞也噹啷落地,幾名官員目瞪口呆望着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我去更衣!”

王縉扶着隨從起身,艱難向堂下走去,但還沒有走到門口,只見御史中丞楊昊走了進來,目光嚴厲地盯着他,手中託着一卷聖旨,王縉只覺褲管一熱,小便已經失禁了。

當天下午,天子李豫下達旨意,以縱容佛寺侵田佔地之罪,罷免王縉相國之位,剝奪其爵位,但念其參與平定安史之亂有功,不追究其罪責,免職爲民。

李豫心如明鏡,雖然王縉收買牢頭害死了路嗣恭,恐怕真正的幕後主使是元載。

當然,沒有嚴懲王縉還有別的原因,那就是河東王氏家族,長子李適的王妃就是來自河東王氏,有這層姻親關係,李豫不得不有所顧忌。

御書房中,李豫負手來回踱步,他在考慮如何處置元載,雖然元載也有一些功勞,比如參與剿滅惡宦魚朝恩,但元載對朝廷的危害比起魚朝恩來說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不嚴懲,讓他東山再起,恐怕會更加危害到大唐的社稷。

李豫最終下定了決心。

大曆十一年八月,元載被金吾大將軍吳湊率軍逮捕,吳湊隨即宣讀了天子旨意,元載以鉅額坐贓之罪被賜死,他全家也一併被賜死,關隴貴族元家隨即宣佈,元載並非元家血統,不再承認元載爲元家子嗣,他的名字從元氏家廟中革除。

元載全家被賜死轟動京城,但影響並沒有結束,李豫隨即下旨清理元載黨羽,包括相國楊炎、兵部侍郎謝南山、吏部三個郎中以及各部寺的諸多重要官員,共計一百餘人,貶職的貶職,罷官的罷官,一直到十二月初冊封太子時,元載一案的風波才告以結束。

黃昏時分,郭宋正坐在帳中看書,外面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高聲道:“長史,宣旨官來了!”

郭宋連忙起身,只見一名宣旨宦官帶着十幾名隨從快步走來,宦官走上前高聲問道:“郭宋可在?”

郭宋連忙上前道:“我就是!”

“聖旨到,可擺香案接旨!”

士兵們連忙擡上香案,鋪上地毯,郭宋跪在香案前聽旨。

“寧遠將軍、西域安撫使、安西都護府長史郭宋,奉旨前往安西、北庭安撫孤軍,九死一生,歷經磨難,不負聖望,終於完成朕之重託,其膽識過人,其勇烈絕倫,其忠心可嘉,當應破格提拔以示嘉獎,升其爵位爲靈武縣公,封明威將軍,並令其出任朔方節度副使、受降城三鎮兵馬使,欽此!”

郭宋心中激動,磕頭道:“臣郭宋謝天子隆恩!”

宦官宣讀完旨意,笑眯眯道:“恭喜郭使君了!”

郭宋接過聖旨,連忙吩咐小魚娘拿一百兩銀子感謝宣旨官,宣旨官再三道謝,這才滿意地回去了。

這時,李季衆人紛紛向郭宋表示祝賀,小魚娘不懂,悄悄問樑武,“樑大哥,我家公子封的什麼官?”

“你家公子令人嫉妒啊!”

樑武一臉酸溜溜道:“不僅官復原職,還升了一級,嘖嘖!爵位到縣公了,我連縣男爵都沒有呢!還是從四品的明威將軍,居然還是朔方節度副使,連我爹爹都成了他的下屬。”

“節度副使是不是僅次於節度使?”小魚娘一臉興奮地問道。

旁邊薛長壽笑道:“不能這麼說?節度副使和節度使還差得遠,節度使一般都是正三品高官,節度副使一般從四品或者正五品都可以出任,節度使下面是長史,長史下面才輪到節度副使、司馬等等官員,比較虛,沒有實權,你家公子真正值錢的官職是受降城三鎮兵馬使,也就是說東、中、西三座受降城都歸他管了。”

“受降城又在哪裡?”

這時,郭宋走過來笑道:“受降城在北方的大草原上,傳我的命令,弟兄們收拾東西,我們後天一早出發!”

郭宋自己也沒有想到,天子居然讓自己去坐鎮受降城,不過也並不奇怪,受降城荒蕪多年,剛剛纔恢復駐軍,而自己和思結部的關係很好,派自己去坐鎮受降城是再合適不過。

只是郭宋沒想到自己會重回朔方,或許天子早有此意,把自己的爵位封到靈武縣,就已經預示了這一點,他還真把自己當成靈武縣人了。

.........

次日,郭宋帶領衆人離開了京城,一路北上。

“啾——”

雄鷹在天空長鳴,猛子在郭宋頭頂上盤旋兩圈,展翅向北方飛去。

小魚娘歡喜得直拍巴掌,“猛子好像還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樑武吹噓道:“猛子還能探查敵情,決勝千里,我們就叫它斥候大將軍!”

郭宋在後面笑了笑,他最終沒有能等到公孫大娘回京,只能帶着這個小丫鬟赴任了,事實上他也明白,就算公孫大娘回來又能怎麼樣,這個小娘子恐怕自己甩不掉了。

“使君打算長駐哪座受降城?”

問話的是曹萬年,他最終決定接受郭宋的聘任,成爲郭宋的幕僚從事,替他整理各種文書,他同時也想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好好準備,參加後年的科舉。

郭宋想了想道:“這個要和段節度使商議,不過我個人傾向於西受降城。”

曹萬年更加不解,“不是說三個受降城直接受兵部管轄嗎?”

“話雖這麼說,但它畢竟名義上屬於朔方節度府管轄,而且後勤之類都要依靠朔方節度府供應,所以還是要尊重段節度使。”

“屬下明白了!”

郭宋看了他一眼又笑問道:“曹公子怎麼不參加明年春天的科舉?”

曹萬年苦笑一聲道:“明年的科舉名額必須由各州推薦,我問過了,第一次恢復科舉不能變通,必須都按照規矩來,我還得由沙州推薦,時間上來不及。”

郭宋眉頭一皺道:“你不早說,我給魯王殿下說了一下,你的情況特殊,沙州已經沒有官府了,怎麼推薦?”

“算了,關鍵是我自己沒有準備好,我讀的書和科舉考試內容不是一回事,給我一年時間準備,也是一件好事。”

郭宋點點頭,“既然你這樣想,我也不干涉了,不過我會想辦法讓你參加明年靈州的州試,你不可能再回沙州去參加州試,這件事禮部會理解的。”

曹萬年大喜,連忙施禮道:“那就太感謝使君了!”

衆人加快速度,向西北方向而去。

====

【第四卷安西行完。請看第五卷,漠南長煙】

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
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