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

次日天不亮,五千士兵全部出城搶收麥子,九原縣周圍的麥田大概有三千頃麥田,其中一半是官田,豐安縣百姓的麥田也集中在九原縣。

事實上,當謝縣令將郭宋的命令告訴縣中百姓時,整個縣城都沸騰了,反對者多,支持者少,幾乎是羣情激憤,雖然麥子沒有完全成熟,影響並不大,但民間已經對郭宋產生了太多的質疑,所以當郭宋提出立刻搶收麥子之時,很多人都本能地對他產生不滿。

麥子是自己的,你不肯收,官府也不能強迫,郭宋不再勉強百姓,而且命令軍隊先去搶收官田。

數千名百姓遠遠地看着士兵們搶收麥子,開始大家都冷眼旁觀,但沒多久,便開始有民衆動搖了,萬一薛延陀人真的殺來怎麼辦,如果自己不收麥子,豈不是全被薛延陀人搶走?

冷靜想一想,百姓們也意識到風險太大了,而提前十天收麥其實損失也不大,很快就有百餘人動搖了,也投入到收割小麥的搶收之中。

到第四天時,已經有一半的百姓投入到收割小麥的隊伍之中。

就在這天下午,李季的斥候帶回了一個重要情報,他們在河套西部的黃河分岔處發現了薛延陀的探哨,約有一百餘人。

這個消息在九原縣城內迅速傳開,滿城百姓頓時恐慌起來,他們都知道出現敵軍探哨意味着什麼,那些沒有參與割麥的百姓都開始互相埋怨,他們也顧不上天黑,都拖家帶口跑去麥田裡搶收麥子。

落日的餘暉照在城頭上,將九原城染上一層金色,郭宋手執長戟站在城頭,望着遠處麥田裡無數小黑點,那些都是在搶收麥子的百姓,而官田已經收割了大半,應該能在敵人來臨前收割完成。

但今天才跑去割麥子的百姓就難說了,除非士兵去幫他們割麥,但士兵要進行戰備,恐怕很難再分身了。

“使君,別管他們,誰讓他們自以爲是,不聽勸告,他們有損失也是活該!”樑武在一旁忿忿不平道。

郭宋搖了搖頭,“事情不能這樣想,若他們的麥田真的被薛延陀人糟踐了,就會在民衆中造成分裂,引發民心不滿,而守城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衆志成城,我們不幫他們收麥,他們又怎麼會幫助我們守城?”

郭宋說完,便回頭對士兵道:“去告訴謝縣令,一旦官田的麥子收完,我就會安排三千士兵協助百姓收麥。”

“遵令!”

士兵答應一聲,飛奔而去。

就在這時,遠方天空出現一個黑點,有士兵大喊,“斥候大將軍回來了!”

斥候大將軍便是士兵們對猛子的愛稱,一趟西域之行,使士兵們都對猛子產生了很深的感情。

郭宋也看見了冉冉飛來的猛子,他心中升起一絲擔心,一般沒有什麼情況,猛子就會盤旋飛行,逐漸向這邊靠近,而現在它是直線飛行,那就說明它發現敵情了。

唐軍斥候發現敵軍探哨只是一個先兆,而猛子一旦有所發現,那必然是大隊騎兵向這邊殺來。

猛子在郭宋頭頂上盤旋兩圈,收翅落在他的肩頭,郭宋愛憐地撫摸一下猛子的後頸,當年的無毛小雞變成了翱翔萬里的雄鷹,他輕輕向上一推,“去吧!”

猛子振翅飛起,向城內一棵最高最大的油松飛去,那是先秦時代栽種的樹木,迄今已近千年,粗壯的樹幹,茂密的松枝,高達二十餘丈,就像一棵神樹,猛子的新家就在那裡,霸佔了一隻鷹巢。

旁邊,樑武有些緊張問道:“敵軍還有多遠?”

“從猛子的焦急程度看,敵軍很可能就在黃河邊緣了,也就是上次他們後勤軍隊駐紮之處,他們一般不會晚上渡河,應該會在明天一早渡河,那時我們的斥候也該發現了。”

樑武遲疑一下道:“會不會他們是去攻打靈州?”

“不可能!”

郭宋斷然否決了樑武的猜測,“既然我們斥候發現了他們前哨探子,那他們的目標一定就是豐州。”

“那到我們這裡需要幾天?”

郭宋想了想道:“算上他們渡河的時間,他們全速前進,到我們這裡大概會在三天後。”

郭宋當即下令道:“發輕級警報!”

警報是針對軍隊和普通百姓,分爲緩、輕、急、緊急四種,緩就是預警,之前發現敵軍探哨時郭宋已經發了預警,而一旦明確有敵軍殺來,時間在兩三天左右,那就發輕級警報,如果敵軍距離城池只有一天,那就要發急報,如果敵軍殺進了百里內,那就需要發緊急警報了。

城內鐘樓上響起了鐘聲,“當!當!當——”

鐘聲全城皆聞,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果然被郭宋猜中,薛延陀人真的殺來了。

........

縣衙內,謝長治正式向郭宋道歉,“下官目光短淺,沒有盡全力去制止民衆對郭使君的非議,有損郭使君的名聲,下官有責任,向郭使君道歉!”

郭宋擺擺手,“在事實面前,這些謠言損害不了我的名聲,反而會證明我的先見之明,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我找縣令是想商議怎麼軍民一心,共同戰勝薛延陀人的入侵。”

謝長治想了想道:“這件事牽涉面太大,不如下官明天上午召集四家大戶,大家一起坐下商議,拿出一個穩妥的方案?”

郭宋還是很欣賞這位謝縣令,很有頭腦,考慮問題穩妥周全,就是因爲出身貧寒,沒有後臺背景,所以一直沒有升遷的機會,在豐安縣做了八年縣令,去年又調來九原縣繼續當縣令,最起碼還得再做七年縣令。

郭宋點點頭,“就按照謝縣令的提議來辦,不過明天有點遲了,能不能今天晚上大家坐下來商議。”

“好吧!那就今天晚上。”

........

入夜,縣衙後堂內燈火通明,二十幾名軍、政、民三方重要人物聚集一堂,商議抗擊薛延陀人入侵的防禦方案。

軍隊方面除了郭宋外,還有郭宋新任命的錄事參軍薛長壽,幕僚曹萬年,三個重要的軍方將領,李季、馬蔚和魯明博,馬蔚和魯明博分別是西受降城和中受降城的鎮將,都是原來神策軍的將領。

這兩人在郭子儀接管神策軍的那天晚上見過郭宋,他們都知道郭宋是天子的心腹,和郭子儀的關係很深,也是這個緣故,兩人對郭宋十分恭敬,接到郭宋的調令,他們立刻率軍趕到九原縣。

郭宋緩緩對衆人道:“根據最新的情報推測,薛延陀人應該在明天上午渡過黃河,然後再奔行兩天半左右抵達這裡,很可能會在大後天中午前後抵達九原縣。”

四家豪門的族長面面相覷,冷氏家族的族長冷謙不安地問道:“那城外的麥田怎麼辦?”

“還有多少麥田沒有收割?”郭宋問道。

“大概還有一千頃左右?”

郭宋又問道:“正常收割需要幾天?”

“如果日夜搶收的話,需要五到六天!”

四個家族族長都緊張地望着郭宋,畢竟他們有點理虧,他們之前不相信郭宋,郭宋完全可以一口回絕。

郭宋回頭問薛長壽道:“官田的麥子什麼時候能收完?”

“回稟使君,明天上午就能結束了。”

郭宋隨即道:“官田結束後,所有士兵都全力幫助百姓收麥,爭取用兩天時間全部搶收完成!“

四名族長大喜,一起起身感謝郭宋,“感謝使君不計前嫌,全力相助我們。”

郭宋輕輕擺擺手笑道:“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衆志成城,軍民共同守住九原縣城。”

“郭使君說得對!”

四大豪門之首的冷氏族長冷謙率先表態了,“如果城破,我們誰活不成,妻女也會被薛延陀人擄走,我們只能背水一戰,全力協助郭使君共同守住九原縣!”

其他三個族長也紛紛表態支持。

郭宋微微笑道:“既然大家達成了共識,那我就說一說我的守城方案。”

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
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