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05 文箐露怯--陶真

且說老太太連着訓兩回華嫣,第一次是華嫣暗諷阿惠,老太太指桑罵槐;第二次,到底是何緣故?

沈老太太這次突然訓華嫣,文箐是真的搞不清狀況了。自己這回可沒錯兒,華嫣也沒有“扎”誰,怎麼好端端地又訓了?

她是不明白,可是被訓的華嫣卻是得了祖母的話,立時醒悟過來:真錯了。故而拉了她的手,鄭重地同自己道:“箐妹,爲姐一時高興,說錯話了,你莫要見怪……”

文箐暈頭暈腦地看着她臉上有些發紅,倒是弄得自己因爲搞不清狀況而有些發窘,納悶地問道:“嫣姐好端端地,給我賠不是作甚?”看一眼沈老太太,見她繃着臉兒,也不知表姐到底錯在何處,能讓她這麼不暢快。“外祖母,我同姐姐便如同親手足,就算姐姐說錯話了,我也不會怪罪。外祖母也莫要生表姐的氣了。”

可是,文箐自以爲說得周到,卻不知“如同親手足”,畢竟不是親手足,尤其是在老太太眼裡,那不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周家人,日後沈家長房的人。

華嫣想着她是真不懂,只咬了脣,過會兒方纔含含糊糊地道:“我適才是無意,只覺得妹妹說起笑話來,實是比那陶真講的要有意思得多了。我拿你同她們相比,真正沒有半點羞侮之意,不過是羨慕妹妹肚裡盡是些學問,一時嘴快,說誤了。”

文箐聽得她們說“陶真”,終於想起來,那不是早上表姐提到的鈴鐺二妹的名字嗎?難不成老太太是認爲表姐將自己同下人的女兒比較,便是侮了自己?便道:“陶真是鈴鐺二妹吧?外祖母,表姐同我是鬧着玩的,又不是故意將我比作鈴鐺妹妹,平日裡,我們也叫鈴鐺一聲姐,也無甚。我自不在意。”

華嫣衝文箐示意,莫要再說。

只是沈老太太聽得外孫女這般說,好似自己小題大作了,人家根本不懂呢,也不介意同下人相比。一時只覺雞同鴨講,反倒說不出什麼來了。

看孫女一臉可憐狀,又捨不得真罵她了,既然對方樂意自比陶真,那就且由他去吧。孫女還是要愛的,畢竟是自家骨肉,故而,也沒了先時的嚴厲,反而柔聲問道:“嫣兒,是不是祖母拘了你們這般久,想聽陶真說些書來?”

華嫣今天被她訓兩次,越發小意謹慎,急忙否認。

沈老太太見狀,嘆口氣道:“你同你表妹親厚,想來你也是無意,隻日後切記說話莫要張口便來。且待你姆媽來,便請了陶真,與你們姐妹二人開開心,畢竟年關了,守制也過得一年多了……我也是不能拘了你們……”

華嫣一見祖母自責,更是慌了,哄道:“祖母,我真是錯了。並不是想請陶真……”

說曹操,曹操就到,就聽得沈吳氏推開門掀了簾子進來,只聽得後面一個詞,十分熱情地接口道:“陶真?母親是要請陶真來熱鬧一下嗎?”

華嫣急着想朝母親示意,奈何當着祖母的面,不敢動半分,使了眼色,只是沈吳氏正回頭重新掩好簾子,根本沒瞧見,仍繼續道:“其實,也不用另請。聽得吳嬸道,晚夜她家二娘子回來了,這不是現成的陶真嗎?”

阿惠在一旁,先時不搭言,此時詫異地問道:“這年下的,應該是請她的人多,怎的反倒歸家了?”

沈吳氏給舅姑換了杯熱水,遞上去,道:“唉,吳嬸也未曾說得詳細,她問銀鈴,那個死活不吭氣。只聽說是講書時說得不當,得罪了某家。一時讓她師父沒了面子還是甚麼的,一生氣索性打發回來了。”

華嫣擔心地道:“這般,豈不是讓吳嬸不好受,鈴鐺只怕不捱打也要挨訓了。”

文箐這時見沒有先時的那般凝重,拽了一下表姐的衫子,輕聲問道:“她妹回來,爲何鈴鐺姐反而要捱打?”

華嫣看了看母親與祖母臉色,方纔開口道:“她妹在外頭,好歹能得一些錢,如今被打發回來,那自然沒得工錢了,吳嬸自是不高興。打不得她妹,自然鈴鐺要是犯了錯,便成了出氣筒。”

文箐心想,這好沒道理。吳嬸這人也未免太偏愛了吧。

阿惠拾掇桌上的物事,補充道:“吳嬸打鈴鐺,那是響着打;要是打她妹,畢竟不能打明面的,那是暗裡掐。這都是咱們沒見着的。”

沈吳氏看一眼舅姑臉色,見她皺着眉頭,於是責怪道:“這吳嬸,脾氣也太躁了,女兒怎麼着也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哪能說打便打的。兒子當個寶,女兒真似個草。母親,您也勿要憂心,我已經同她交待過了,鈴鐺要幹活,可是不能捱打的,再說這過年的,咱們家不興責打。”

沈老太太善心大發,點點頭,便對兒媳道:“曉得。她也是欠債欠怕了,貪圖那幾個小錢。只是在咱們家,便也要受咱們的規矩,讓她日後也莫要再打兒女了。你且讓鈴鐺扶了她妹過來,與我們說幾段評書,這樣她能得幾個錢,也能免了她們幾個小的受打。”

文箐還沒同吳嬸一家打過多少交道,對她們一家人口也實是不清楚,想來鈴鐺的二妹或許在別的人家作工,或者說評書故事的,掙些錢?只是舅姆家既缺人手,爲何不也一起僱了,左不過是多一張口罷了。

沈吳氏見舅姑臉上沒有先時凝重了,心裡鬆了口氣,道:“現下,該吃飯了。母親,若不然,您在嫣兒裡屋困個午覺,下午,就讓鈴鐺扶了銀鈴兒過來?咱們今日且聽她講些故事,不要帶胡琴這些樂器過來。”

守孝期間,不得聽戲聞樂,老太太爲着孫女,在年關下,退讓了一步,能讓大家聽故事說笑了。沈吳氏想想豬蹄的事,且需得找個理由,看舅姑是否有意。

阿惠立馬收拾桌面,然後下樓去提食盒。

文箐這時實在是好奇,低聲問華嫣:“嫣姐,鈴鐺的妹妹是叫陶真還是銀鈴?”

沈吳氏卻聽到了,笑了,對舅姑同女兒道:“哈,你瞧,我說當日我犯的錯兒,咱們箐兒這般機靈,亦犯了吧。”轉過頭來,抑了笑,對文箐道,“她妹妹自是叫銀鈴,是個‘陶真’,只不過這二字不是她名。”

沈老太太亦是抿了嘴兒,指着兒媳嗔道:“瞧你樂得,哪有這般笑話你外甥女的。這會子,你可算是找到知音了,想當日,你不也鬧出笑話來。”

華嫣見沈老太太面亦帶了笑,便也捂了嘴輕笑,道:“箐妹同我當初一般,我聽吳嬸說得,也以爲鈴鐺二妹叫陶真。其實,那陶真,便是指的瞎女先生。”

文箐沒想到還有這個稱呼,自己樂意當一回傻瓜,出一次醜讓衆人多樂一下,只求氣氛不要似剛纔。便愈發裝傻地好奇問道:“啊,原來不是人名啊,我還真是是露怯了。不過,外祖母這一說,我這是同舅姆心有靈犀不點都通呢。可是,表姐,女先生?這女子也能作先生?這不是好事麼?你且同我好好說說這事兒。”

華嫣見表妹一臉興致,又見祖母與母親表情極放鬆,故也輕鬆道:“倒也不是教人學問的。便是唱些雜劇,說些笑話,講些評書,一些故事編個曲唱將出來。在蘇州,我們以女先生相稱。只是杭州,這裡叫陶真。初時我們不太懂,只聽吳嬸說得她二女兒,也是差點兒鬧笑話了。箐妹不曉得這個,也是理所當然,我們適才樂,倒不是笑話表妹,不過是想起當日自己鬧笑話罷了。”

文箐“哦”了一聲,笑道:“呵呵,這‘陶真’二字,原來是這般解。只是,作人名,倒真是好聽。”

飯吃過了,午覺也歇過了,鈴鐺扶了銀鈴兒過來,姐妹一對比:兩樣

細看其人,比鈴鐺約摸小二歲左右,雖是親姐妹,在樣貌上卻是截然不同——僅長相上,比鈴鐺要精緻好些,可能是把爹孃好的全遺傳了,態度亦是十分謙卑。雖是盲人,那眼睛同平常人差不多,只是發直,不太經常轉動。

後來文箐才曉得,是因爲小時同鈴鐺玩耍,傷了腦殼(可能是視神經受損)。故而鈴鐺作爲女兒本是個外姓人,再加上傷了妹妹損失了不少錢並導致家裡反多了一個負累,打那起更是被吳嬸不喜。

銀鈴兒因爲在外受了嚴格規矩教導,所以十分知禮儀,上來便是請安行禮的一套規矩,頗得了老太太與沈吳氏的歡喜。只她一開口,更是不同尋常,畢竟是經了專業的說唱訓練,說話似嬌聲鶯啼般,本來就是吳語,這會子在文箐耳裡更是十分動聽。直嘆:可惜了。

只是她講的那般故事,都是淺顯好懂的,在後院裡女人來說,倒也能算是好笑的了,若不懂得本地風情的,只怕不曉得其中笑點,比較有地方特色。

後來又同她說得幾句,瞭解她的評書學得不多,而且有些死板,故事性不強。她能講的一些小說,並不出名,至少文箐不太懂得,倒是《白娘子傳》聽得她提及,方纔曉得明版的同後世的有好些出入,後世演結的法海在這時竟然是個大好人。

華嫣一邊聽着,一邊笑着,低聲對祖母道:“銀鈴講的,倒不如表妹說的好聽。”

沈老太太亦輕聲道:“咱們偶爾聽你表妹說得一兩個故事便可,莫要時時掛在嘴邊,否則,你讓你表妹如何自處?你今日說的不當,我見你表妹求情,自不怪你。你同表妹親厚,也當注意親疏終有別,縱是親姐妹,也莫要因爲好相處,便說話失了禮儀,總該有所顧忌。若不然,一個不當,說錯話不自知,悔不及也。”

華嫣點頭稱是,暗裡琢磨祖母的話。

文箐則低聲問舅姆道:“那銀鈴作陶真,只在大戶人家後宅中走動?”

沈吳氏一撇嘴道:“哪能由得了她選?且看是甚麼人叫的局。否則,她也不會得罪人,唱錯詞,被師傅趕了回來。”

文箐聽後,心情沉重,本來還想如今曉得居然還有這個行當,僅是說故事也能謀生,萬一哪日落難到山窮水盡之時,自己也能當一回陶真。看來,此行由不得人,以自己心性,行不通。

等到夜裡,同華嫣提起這事來,問道:“那她師父是真不要她了?若是這般,學得這些年,不上不下,豈不是白辛苦了?”

華嫣見表妹一臉關切與同情,真正是個心善之人。嘆口氣,道:“吳嬸現在也煩心這事,正費心打點她師傅那兒,只是既被趕了出來,想來這事也鬧得較大,能讓她全身而退,平安回來,已算不錯了。姆媽也看她這般,着實可憐,若是前幾年咱們家多她一口自是不成問題。只是如今,我們家想留她,吳嬸也自是過意不去,她雖脾氣暴,可也是個要強的。眼下那事沒解決,且讓她在家裡住着,哄着祖母開心一些,過些日子再讓吳嬸張羅,且看那事能不能迴轉。”

文箐心念一轉,想到了“名旦”一詞,感嘆道:“我瞧這般也不妥。要是她能唱出個名來,人人都搶着要,找個有錢有勢的當家主母作靠山,尋常人也不敢欺負於她了。”

“道理是這般,只她這般,再勤學苦練,就只會眼下這一些,怕是撐不起場面。我們家先時在蘇州請過的瞎先生,比她是強多了。她若會講你這些故事,那倒也好了。”華嫣一邊捂實被子,一邊道。

文箐遲疑地道:“嫣姐,你的意思是說,我把我會的寫出來,她學會了,就好些?”

華嫣忙否認,自己無此意,不過是無意說的罷了。

文箐笑笑道:“外祖母說的那番話,你還真在意了?我都不介意,表姐倒是謹慎起來,這樣說話倒是隔着山似的……”

華嫣尷尬地笑一笑,道是“未曾”。

只是,那天,她們這場“坐談會”纔開始了一個時辰,便因爲別的事匆匆收場。

當時,沈老太太正聽得有些入神,卻是鈴鐺氣喘吁吁從樓下上來,進屋後,臉色通紅,十分急迫地走到沈吳氏身邊,喘着粗氣,斷斷續續,低聲說了兩句話。

沈吳氏臉上立時變色,驚道:“此時還在?”便欲起身。

沈老太太已經從銀鈴的說書中抽離出來,問道:“何事?”

屋子裡頓時鴉雀無聲,銀鈴兒亦停了說聲。

沈吳氏只得走到她面前,低聲說了幾句。

老太太聞言一僵,騰地站起來,面色亦是急迫,道:“還愣在這裡作甚?咱們下樓去你戴上帷帽”且由阿惠急急地扶着出了門。

沈吳氏交待一句:“嫣兒,看好你弟,在裡屋呢。”又讓鈴鐺快去自己屋裡取帷帽,然後小腳兒恨不得飛起來,跟在舅姑後頭匆匆下樓去了,連門簾未放好都顧不得。

文箐拉着弟弟站起來,同華嫣面面相覷,走到門口,將門簾弄好,又好奇地望外看一眼,什麼也看不到,隱約有人聲嘈雜。

“嫣姐,舅姆怎麼了?我怎的只聽到一個‘井’字和‘打架了’?”

前面才過了坎,這會子纔想高興一小會兒,居然又遇到事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年底了,居然家中鬧上糾紛,打起架來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第四十二章 喜慶正文279 細節決定成敗2正文351 推經論史博芳心正文361 文箐再尋他計起妖蛾子正文242 沈孫二人再會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140 居然差點立嗣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08 賣 酒(二)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第二十四章 逃吧 二——投石問路正文32 好心成惡意第十七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一)正文126 私生子2第216章 惆悵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第五十章 何去何從——獻策正文285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正文127 私生子3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第225章 悔不該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99 內院兩個婢女第198章 二談,事兒鬧得不可收拾第四十四章 噩耗正文126 私生子2正文266 分錢似分贓正文153 先禮後兵正文178 相互怨恨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167 沈顓送花正文66 同病相憐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第209章 借東風,塵埃落定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140 居然差點立嗣正文26 周旋,你來我往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正文156 周瓏母女撫今追昔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11 風寒症正文272 新宅落成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327 幕後黑手是何人正文311 旋風中的沈顓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第十九章 被綁架了正文350 藏怒宿怨和試探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正文310崩盤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112 華嫣求問帳冊中的貓膩正文15 欺生(二)正文173 燎原3第221章 姐妹翻臉1正文274 周家風雨晴暖正文34 官司背後的事1正文337詩會題菜名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正文298 李氏突然造訪自適居第145章 幾個賞錢引發的眼熱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正文138 沈老太送瘟神正文54 胭脂盒2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56 生意要被搶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正文173 燎原3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正文83 生員怕歲考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正文89 迂迴打聽1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173 燎原3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正文58 慰藉2第十三章 被當落水狗打了正文334衆人拾柴火焰高1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第237章 周瓏的春心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第211章 好一團亂麻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249 錢錢錢,錢抵罪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第十七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一)第六章 柑子外交(二)正文373主僕同命相顧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正文132 打架首尾前傳073買房
第四十二章 喜慶正文279 細節決定成敗2正文351 推經論史博芳心正文361 文箐再尋他計起妖蛾子正文242 沈孫二人再會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140 居然差點立嗣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08 賣 酒(二)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第二十四章 逃吧 二——投石問路正文32 好心成惡意第十七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一)正文126 私生子2第216章 惆悵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第五十章 何去何從——獻策正文285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正文127 私生子3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第225章 悔不該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正文99 內院兩個婢女第198章 二談,事兒鬧得不可收拾第四十四章 噩耗正文126 私生子2正文266 分錢似分贓正文153 先禮後兵正文178 相互怨恨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167 沈顓送花正文66 同病相憐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第209章 借東風,塵埃落定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140 居然差點立嗣正文26 周旋,你來我往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正文156 周瓏母女撫今追昔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11 風寒症正文272 新宅落成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327 幕後黑手是何人正文311 旋風中的沈顓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第十九章 被綁架了正文350 藏怒宿怨和試探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正文310崩盤正文364 問蓮根,有絲多少正文258 好事成雙正文112 華嫣求問帳冊中的貓膩正文15 欺生(二)正文173 燎原3第221章 姐妹翻臉1正文274 周家風雨晴暖正文34 官司背後的事1正文337詩會題菜名正文108 沈吳氏焦頭爛額正文298 李氏突然造訪自適居第145章 幾個賞錢引發的眼熱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正文138 沈老太送瘟神正文54 胭脂盒2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56 生意要被搶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正文173 燎原3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正文83 生員怕歲考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正文89 迂迴打聽1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173 燎原3第三十章 尋找歸途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正文58 慰藉2第十三章 被當落水狗打了正文334衆人拾柴火焰高1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第237章 周瓏的春心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第211章 好一團亂麻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249 錢錢錢,錢抵罪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第十七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一)第六章 柑子外交(二)正文373主僕同命相顧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正文132 打架首尾前傳073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