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寶鈔一說

馬車果然快,還未到中午,便到了縣城。

縣城和歸州的那個地方比起來,首先是地方大,人多,於是熱鬧也多了。

馬車停下來的時候,文箐發現是一個小飯館,當然,明代這裡叫“店”或“棧”,看的旁邊有個布制的東東想來就是招牌,其實,這個叫“招幌”,她傻頭傻腦的當時還不知道,就只認得上面寫的“劉記鍋塊”。

文箐坐馬車顛得有些難受,下來的時候腿發軟,陸三叔扶她一落地,她差點兒軟倒在地上。

陸二郎見她臉色發白,想來是不舒服,見她要倒,忙伸手一扶。文箐衝陸二郎一笑以示感激,結果這小夥子居然臉紅了。待她站好,二郎又退到一邊,去牽文箐與柱子,那兩個小的倒是沒啥不舒服的感覺。

陸三叔看了看店裡倒是有位置,對文箐笑道:“咱先吃了,再去縣衙門口與我大哥會合。”招呼了車把式一起進去。

吃的是這裡的有名小吃——“紙面鍋塊”,形似韭菜合子,色澤金黃。

文箐想着好久沒吃奶奶做的合子了,如今見着這個,馬上就咬了一口,味道酥香,且有嚼勁,同合子可不一樣。這一吃,立馬就吃出精神來了。

陸三叔見她喜歡,又讓店家多上了幾個,給車把式要了斤酒。加陸二郎,四個小孩,倒是吃得歡。

快吃完的時候,找店家算帳。店家道:“二十七文錢。”

文箐遞了銀錁子,店家見得銀子,雙眼立馬一亮,見四下並無人看着自己,馬上就伸手拿了過去,低聲道:“小娘子,我算你42貫鈔如何?”

只是文箐這一動,就被陸三叔發現了。剛纔還以爲她要到旁邊去小解,卻見她拿了一個物事給店家,忙走了過來,低聲叱道:“麻煩店家拿出來!”

店家見這麼高壯的一漢子立在這邊,雖然自己是地主,這人要是告官,自己便逃不了干係。倒是想要這銀兩,很是捨不得,掏了出來在手裡卻也不伸過來,道:“這個就是五錢銀罷了。要不我再加點,45貫鈔。”

“店家,你這生意做得倒是精。我給你銅錢。”陸三叔也不多廢話,直接就取了錢袋排出銅錢來。文箐在櫃檯下面偷偷地拽了兩下三叔的衣襟。陸三叔回頭見她一臉懇求相,低下身子道:“小娘子,這是哪裡來的?”

“我從歸州隨身帶的,藏起來了,賴二他們沒搜到。三叔,便讓店家幫我換了銀子吧,我要換成鈔。”文箐眼神很是堅決地道。

陸三叔立起身來,很是認真地看了她幾眼,沉吟了一下,對店家道:“便是要換,店家也太欺負垂髫孩童了。”伸手便要拿回店家手裡的銀錁子。

“那,45貫500文鈔。兄弟也知現下禁銀。”店家擡起頭來凝視着陸三叔。

“不成。”陸三叔斬釘截鐵地道。

“最多46貫。”店家一副咬碎後槽牙似的道。

“48貫500文。這飯錢我來付,二十七文銅錢你收好!”陸三叔堅持道。

店家猶豫了一下。文箐看他們這來往討價還價,想自己以前從來不看價格買東西,日後可得注意了。可是也不想要陸三叔掏錢,於是道:“那飯錢都算這銀子裡,店家便付46貫鈔好了”。

店家想了一下,伸出手欲遞過銀子來,又猶豫,最後收回手道:“成!小娘子比你叔精,算了,我要這銀子也是送禮,如今倒是我虧了。”

陸三叔點點頭,見店家在數寶鈔,便退後,找小二要了一張紙,打包剩餘的。

文箐聽得,這不就相當於一兩銀子近100貫鈔嘛。接過店家遞過來的鈔——就是她曾經以爲的“銀票”,很是認真的數啊,一共45張一貫的,再加兩張500文的。拿在手上,倒是真多。

文箐想自己六個人,吃這麼多,才二十七文銅錢,而且還是酒與牛肉貴,近二十文。吃一頓,真是便宜啊。

那邊二郎早帶着兩個小的也跟了過來,看得目瞪口呆。文箐卻在此時沉迷在寶鈔中。

話說這大明朝的紙幣,原來最大額的就是一貫。

而這一貫鈔紙,大小呢是長一尺,寬六寸。換成21世紀的常用單位是長32CM左右,寬20CM,要粗略地看,就是一張A4紙大小。這紙上週遭印爲龍文花,上面寫有“大明通行寶鈔”6字,其內側上角兩邊又有篆文8字,“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間就是標的錢貫數如“一貫”,畫了十串銅錢樣,即爲壹貫。其下面又刻有幾行字,爲“戶部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僞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列具日期爲“洪武年月日”。

至於500文的鈔紙,同一貫類似,花紋變了,爲:鳳紋與纏枝花卉,尺寸略縮了點兒。

文箐看得正入迷,陸三叔過來道:“財不外露,快快收好了。”

文箐嚇一跳,忙塞給陸三叔。陸三叔道:“你且先收好了。待看到有要買的土儀,到時再買。”

文箐搖搖頭道:“還是三叔幫我收好吧。”

陸三叔想了想,接過去,將兩張500文的遞還她:“其他的我給你收好。這個拿好了,用完了再找我。街上人多,別走丟了。”

文箐接過來,點點頭。一臉好奇地問:“三叔,這鈔怎麼同紙不一樣,是用什麼紙製的啊?”

陸三叔摸摸頭,有點茫然,他也不清楚。陸二郎在一旁聽得,道:“便是用桑穰爲原材料製成,也是紙,只不過呈青色。”

文箐沒想到他還知道這個,馬上就又問了一句:“剛纔我怎麼發現那一貫裡有一張很舊的印的是‘中書省’,其他的可都是‘戶部’。那張可是有問題?”

陸三叔驚訝道:“我說你剛纔看得那般仔細,原來還真是看這個。你以前沒注意?”

“啊?我以前沒摸過這些鈔,都是母親她們管着。”文箐吐了吐舌頭,臉熱了。心裡發虛啊,一直以爲在明代用銀子與銅錢,沒聽過“寶鈔”一說。想來船債那次說的“貫”原來就是這個的單位,且上次只見陳嫂遞給驛丞一迭,以爲是銀票,沒想到是紙幣,哦,寶鈔。

“‘中書省’的那個是高祖時制的,由中書省負責,後來都改爲戶部了。”陸二郎好似漫不經心地在旁道。

陸三叔聽得,對自家的孩子居然知道這個,很是驚奇,於是看了一眼兒子道,“你又是從哪裡知道的?可別是道聽途說,講錯與小娘子知。”

“自是問的先生。鐵定不錯。”陸二郎見父親好似信不過自己,倒有點兒委屈,急着辯解。

“哦,原來如此。三叔,陸二哥可是博學,日後可是……”文箐有點小佩服地看着這個小男孩。

“陸家三哥,約定時辰快到了,咱們去縣衙吧。”車把式早就喂好馬在那邊喊道,打斷了這番討論。

文箐待全部都上了車坐好,想到還有問題,索性低聲問了陸二郎:“二哥,那怎麼都寫的是‘洪武年’,後來就沒印了?”

“印過的。不過,這個……”陸二郎顯得有點爲難,但是看文箐那雙漂亮的眼睛裡滿是好奇,只得壓低了聲音道:“這有個小典故的。”

這話讓文箐更是好奇了,也不說話,只盯着他看。想着提這個陸二郎小小年紀,卻是懂得不少,真不象個農家的孩子,不知他先生又是何許人也,能懂得這些?想來這些也不是誰都知道的,因爲陸三叔也識得字,卻是三十多歲也不知這些。

把個陸二郎看得臉微紅,低聲道:“便是建文年間,當時印製新的寶鈔,惠帝便道按高祖制,於是這一句話,後來先帝便也沒變,寶鈔上到如今便印的都是洪武年了。”

文箐以爲什麼典故呢,這個陸二郎真會賣 關子,想來就是建文帝一句話,於是後續就沒變過了。只是不知道古代紙鈔有沒有防僞技術?如何防的?有沒有人制僞鈔?

這話也只能在心裡想想,卻是不敢問出來的。

那兩個小孩老聽姐姐說鈔啊鈔的,文簡就想要這個玩,文箐也就隨他意,遞了張於他。結果馬車稍一顛簸,扯成兩半。

文箐一下呆了。這錢,500文就這樣沒了?能買好多鍋塊呢。

“姐,我……”文簡也知道這是錢能買東西的,於是一臉犯了錯的樣子。

“這可怎辦?”文箐擡頭看了看二郎和陸三叔,爲錢惋惜。不知粘一起還能不用了?是不同人民幣一樣?

陸三叔與陸二郎也傻眼了。陸二郎見吳大並沒有看見這車裡的事,馬上收了,藏了起來。

陸三叔抱了文簡,安慰道:“無事。”

陸二郎也點點頭:“待會兒直接燒了吧”

文箐聽得,心裡頭緊張了。這是怎麼回事?有心想問,卻見陸二郎擺擺手,過一會兒湊過頭來,方道:“撕破不得。撕破寶鈔,比依棄毀制書律斬。”

文箐聽得心裡一抖!這個太可怕了。一不小心,這車顛簸一下,還沒到縣衙,他們姐弟兩的頭顱便不保了?

這古代要害死一個無知的人,也太快了吧。自己這不等於黑燈瞎火的在到處是坑洞的地方亂撞嗎?

氣氛太壓抑了,文箐又咧開了嘴:“多謝陸二哥教導,原來陸二哥真是博學。我今日聽二哥這一講,倒是長了好些見識了。”

這話打破了剛纔的緊張氣氛,誇的二郎不好意思,可是陸三叔聽得心裡真是受用無比。

這邊話沒說落音,馬車正好停了下來,原來已到了縣衙街邊了。

這裡打個廣告,荊州的“紙面鍋塊(貼)”好吃。可惜快失傳了。據說只有唯一一家尚在賣 ,可訂。

又:發現“撕破寶鈔”這條,居然在大明律的最後幾頁裡出現,還是《比附律條》中才見到。

我原稿中撕破當時以爲無事,粘了就行。是基於正史中說到寶鈔的原是可以“以舊換新”的,只要字還能識別,才同人民幣作比較,沒想到這一條卻完全不同。看樣子,真的不能想當然爾。

知識點,真的要全才行啊。我斷章取義的地方看來也不少。

給自己敲一棍子。警示

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正文77 人善被人欺正文335 計賺高廚東山再起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第六十章 上街購物去(一)正文324 紅火:別出心裁廣告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正文311 旋風中的沈顓正文134 生意成了正文257 柳暗花明2正文90 何處是良鄉正文261 浪不靜第238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42章軟紅清蓮意無邊正文77 人善被人欺第三十五章 陸家人相助正文149 不安寧3正文283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章 一幫子討債人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正文280 第一桶金正文75 忍至極處正文96 午夜驚夢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正文67 進山尋人打聽第十二章 被驅趕,緊急搬家第231章 玄妙觀春日賞花/緣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172 草菅人命?第六十章 上街購物去(一)正文288文簡彙報文箐心驚肉跳正文328 化險爲夷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109 文箐救火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204 報應正文131 周同說打架正文87 杭州三舅母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209章 借東風,塵埃落定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第三章 臭柑子正文140 居然差點立嗣正文252 心生一計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第二十一章 被困倉底的日子(二)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290家暴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371原因在此正文168 賞花幾日觀葉經年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21 江右喜訟第239章 全面衝突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第240章 身份大白正文08 賣 酒(二)第221章 姐妹翻臉1正文257 柳暗花明2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192 案屏與筆筒之疑正文47 三個孩子真熱鬧2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338 暗渡陳倉+番外陳年舊事正文373主僕同命相顧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正文43 人太近易生隙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124 沈吳氏談外債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正文328 化險爲夷正文345百歲光陰一夢蝶第145章 幾個賞錢引發的眼熱第202章 把柄?雙刃劍正文57 慰籍1第三十二章 哭訴正文355智計解圍如數奉還正文332險象環生第198章 二談,事兒鬧得不可收拾正文150 文簡打賞,陳媽進屋1.稱謂——第一章,第三章,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127 私生子3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正文162 夾縫中難做人正文304 敲打引誤會:婚約作罷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
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正文77 人善被人欺正文335 計賺高廚東山再起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第六十章 上街購物去(一)正文324 紅火:別出心裁廣告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正文311 旋風中的沈顓正文134 生意成了正文257 柳暗花明2正文90 何處是良鄉正文261 浪不靜第238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42章軟紅清蓮意無邊正文77 人善被人欺第三十五章 陸家人相助正文149 不安寧3正文283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章 一幫子討債人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正文280 第一桶金正文75 忍至極處正文96 午夜驚夢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正文67 進山尋人打聽第十二章 被驅趕,緊急搬家第231章 玄妙觀春日賞花/緣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172 草菅人命?第六十章 上街購物去(一)正文288文簡彙報文箐心驚肉跳正文328 化險爲夷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正文109 文箐救火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204 報應正文131 周同說打架正文87 杭州三舅母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209章 借東風,塵埃落定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第三章 臭柑子正文140 居然差點立嗣正文252 心生一計正文377 沒瞞住,沈顓知情第二十一章 被困倉底的日子(二)正文116 緣何作賊正文290家暴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371原因在此正文168 賞花幾日觀葉經年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248 山窮水盡獨木而支正文21 江右喜訟第239章 全面衝突正文374 孫豪來拜訪第240章 身份大白正文08 賣 酒(二)第221章 姐妹翻臉1正文257 柳暗花明2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192 案屏與筆筒之疑正文47 三個孩子真熱鬧2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338 暗渡陳倉+番外陳年舊事正文373主僕同命相顧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正文43 人太近易生隙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124 沈吳氏談外債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正文328 化險爲夷正文345百歲光陰一夢蝶第145章 幾個賞錢引發的眼熱第202章 把柄?雙刃劍正文57 慰籍1第三十二章 哭訴正文355智計解圍如數奉還正文332險象環生第198章 二談,事兒鬧得不可收拾正文150 文簡打賞,陳媽進屋1.稱謂——第一章,第三章,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127 私生子3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正文162 夾縫中難做人正文304 敲打引誤會:婚約作罷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