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歡樂元宵之異變

元宵這頓晚宴,吃得早。端日在長房用飯,禮尚往來,元宵這一日的飯菜按例由李氏這邊置備,偏鄧氏纏着她算妓些小物件,差點兒連元宵都要失禮了,幸好是彭氏過來主持,安排得極爲妥當。

晚宴上,吃得好似十分高興,可是人人高興的不是團聚,在這次團聚之後意味着家人漸散,衆女人免不得更是擠了笑出來。男人們那邊的情形文箐不太清楚,只是這邊,幾個少女皆是無心吃下去,長房裡三個女孩皆念着要去看燈,”走三橋”。

說及元宵風俗來,明代元宵燈節是從正月初八道正月十七,正是十天的燈景。先時文箐被禁足,只聽得她們說來說去,似是去歲寒冬賞燈不成,於是今春燈景格外熱鬧。熱鬧之處,必有麻煩之事。文箐是這樣想的,偏偏文簡既想放焰火,又要去看燈。文箐左哄右哄,告訴他現在守制,不得去歡鬧。文簡扁嘴,賊心不死,連日來巴着文筵,上午聽着大哥說今夜可能在家裡開船,遊燈河,於是終於笑開了花,得意地回屋將這事告訴文箐。

古代女子極少有機會出門,也只在幾個節日,纔可以結伴遊玩。不僅是文箐貪戀着外頭的自由,宅子裡不論是婦女還是少女,都覺元宵夜不可錯過。魏氏也十分大度地任雷氏與彭氏張羅,只一再囑咐,莫要走失,莫要往熱鬧處湊,小心火燭,小心被踩擠……

早上的時候,文笒來告訴文箐,今日始不用再禁足了,並且興奮地提到,今日不論年紀,家中女子一一概去”走三橋”。這個說法,文箐曾在陳媽嘴裡曉得,那是去歲元宵,文箐亦巴望着能出門熱鬧,免不得得談起往日的熱鬧,周夫人生怕他們出了閃失,不允。陳媽言及:能走去百病,亦是好的。”走三橋”便是蘇州習俗,元宵日或是正院十六夜裡,老幼皆出,走得三座橋,百病皆休,故又稱”除厄”。魏氏認爲最近幾年家中諸事不順,尤其是她自個兒身子日益不堪,對於”走三橋”是極贊同的。

故此,在吃飯時,幾個女孩,連周瓏都盼着這飯快點吃完。魏氏這回也不多磨蹭了,略吃了些,見一種晚輩都停箸,便道:“且洗漱了,換了衣,祭過鼠,家中衆人賞了焰火,便去。”

所謂的祭鼠,就是正月十五熬上粥,施上肉,然後盛了,至於老鼠出沒的地方。這些自然不需要文箐去做,自有下人去忙乎。嘉禾右手拎着一個食盒,左手與小月擡了一個食盒。文箐就見嘉禾拿了小木碗,放在角落處,嘴裡唸唸有詞,她用常熟話說得極快,文箐在一旁甚麼也沒聽明白。等是畢,也忍不住好奇地問道:“你們還唸經?”她本來想問的是:“那粥裡可是放了砒霜,給它們超渡?”可是終歸是正月裡,只怕這詞不吉利,才押在舌下沒吐出來。

周瓏與方氏身着白衣,此時亦聽得,忍不住就笑出聲來。嘉禾臉紅地把咒語說了一遍,道:“小姐,我們這是咒它不得好死。”

文箐小聲問道這粥裡可有毒?嘉禾一呆,搖頭,她是沒搞明白小姐的邏輯,文箐也不懂他們這一套的邏輯,道:“那這便是對老鼠的孝敬,怎麼會是詛咒呢。”

這事在嶽州過元宵節時,管家亦有類似所爲,卻是用肉去拜祭老鼠。文箐對這作法,只認爲其實際上是”養鼠”,那時她還在心裡笑話過,背起了詩經裡的碩鼠。可是在嘉禾的解釋裡,就是今天讓老鼠吃飽,待蠶上繭時,鼠撐得吃不下蠶。

這種美好的願望,文箐也就笑笑而過。是夜,衆人皆換得一身白衣,連嘉禾事前也得了一套,只是她穿起來,卻是突顯了其不一樣的黑。

文簡生怕自己的福利,姐姐沒得,跑回屋裡來通報,道:“姐,小姑姑,太姨娘,快出來,我們要放焰火了,好看得緊!四叔讓人挑最好最大的呢!”

文箐樂了,來到明代兩個年頭,這是第三個年頭,偏到現在還沒見過焰火,在曾家院裡放過爆竹,她亦只是耳聞,卻是不曾放過,於是也有了熱情,道:“一會就是依些爆竹吧?”

周瓏道了句:“若是四哥使人買的,他必挑那最貴最好看的買,這會兒,咱們可是一飽眼福了。”

周家的院子,從學士河裡引了水過來,於是有了活水。風水上說是極好的。這宅子,買來後,周同沒少花錢修繕,後來周騰大爲不樂意,告到父親面前,說弟弟太過奢侈。周復把周同訓了一頓,不讓周管家給他錢來辦這些名堂,於是有了些工事休到一半便沒再繼續,周同沒了錢也是有心無力,結果如今倒是搞成了半拉子工程。在周同的打算裡,恨不得最好重建,推倒些小院子,然後修上一個大園子,同旁邊的那套宅子連在一起。後來隔壁宅子給了大伯,自家父親亦是不同意改造,於是只挖得一個荷塘,運了太湖石做了假山,修了一個小亭子,其他的都沒再改造。周同十分惋惜,好幾次想再次說服父親,周復不搭理,只周騰卻是從此看緊了弟弟,但凡弟弟要讓人在宅子裡動哪樣,都不同意。

周瓏邊走邊小聲對姨娘道:“日後這宅子既在四哥名下,我瞧着,分了家,終有一日,四哥必會重建。”

方氏曉得周同的性子,肯定會如女兒所言,此時卻阻止她說下去,道:“你四哥讓咱們如今還住在這裡,便要感謝他大度,你還說三道四?”

周瓏被姨娘直直地駁了,不惱不氣,只點下些頭,道:“也是,都分了家,花的自是他的錢,要操心的是四嫂,我管這些做甚?”

在夜色出臨時,文箐跟着他們走,隱約聽到小姑姑的話,宅子再大,終究日常所居也不過幾間屋,園子再美,也不是日日有心情去賞,正如;”久在芝蘭之室不聞其香。”美景時時見,便也熟視無睹了。

原以爲在他們嘴裡說的荷塘可能就是極小的一口方塘,沒想到,走近了,才發現,並不小,也不方。岸石曲折迤灑,塘邊四周放了不少燈,又有不少桶子,想來是怕萬一走水吧。水面在夜風吹拂下,粼粼一片。在冬日裡,或者按節氣來說,已是初春了,仍次帶了幾分清冷,幸而佳節喜慶,有了燈光,於是熱鬧起來。

一 衆女眷,都圍在廊下,周敘發話放焰火後,自有下人開始執焰火棒,佇於地,先是對天三炮。文箐瞧了瞧,不過是手執的火花棒,衝得定不高,散得也不夠寬,花樣沒瞧出來,只有文筠與文簹以及其他幾個小孩卻是歡呼不停,總之氣氛是上來了。

郭良使人抱了一堆匣子來,將其中一個置於塘邊石版處。一點燃,文箐才發現焰火高升,空中出現幾個花樣,或是菊,或是字,來不及辨認分明,就消散了,只有下人每逢放一個便大聲喊一次花樣名,這才讓人品出些味道來。燃了好些個花樣後,一衆孩子早就歡呼不停,文簡甚至要跑到近前去瞧個究竟,偏被人曳住,於是不停地問東問西,比如,怎麼做出來這樣的物事?爲什麼爆竹飛不得這麼高?那些花兒怎麼出來的……

此時的焰火文化,雖不說已十分鼎盛,卻已是有幾分別緻,略有幾分規模,不僅是有陸地上燃放的,還有水上放的。周同想得周到,果然買了水上焰火,着了郭良劃了小周,在水中放了起來。只見那焰火如一個水球,在水中不停旋轉,有如霓虹燈球,煞是好看。又有團成球狀,然後突地升空程煙花的,在空中綻盡了美麗……

文箐因爲是第一次歸家,之前說及煙火時無意中說自己還是首次瞧焰火呢,此前在成都都不記得了,於是其他女孩只把她推到最前面,讓她看個清楚。文箐沒想到一句話惹來這個麻煩,她心不在焉,偶爾看一眼煙火,暗裡環視了好幾次周邊的人,再一一數起池塘邊的人來,似乎家裡所有下人都過來了,只有門房沒來。她回頭瞧一眼前院賬房方向,其實甚麼也看不到。周瓏生怕她腳再被人踩傷,還提醒她一下。文箐逮了這個藉口,便往外徹。在暗影中,喘息片刻,祈禱諸事皆遂。

煙火放過後,文簡又竄到姐姐跟前,小聲道:“大哥哥說了,讓姐姐與小姑姑只需走到昇平橋,然後接了你們,一起去賞燈,再到湖邊看焰火。”

文箐點點頭,前院無吵鬧聲,如今一家人皆外出,甚好。

家裡一衆女眷要出行,不得不慎重。下人們皆扶着主子,半點兒不敢輕忽。彭氏差了一個婆子在前面頂香,旁邊有婆子提着燈籠,依次是魏氏由崔氏扶着,雷氏與彭氏還有呂氏﹝就是周正妻子﹞緊隨其後,再有李氏與鄧氏扶了劉氏,中間一干少女,嘻嘻哈哈,最後是廚娘殿後。

正月十五前半夜月色甚明,風裡傳來的皆是熱鬧。前頭的主婦們似乎在與別家打招呼,依稀聽到有人在奉承魏氏,然後傳來了魏氏略有些開心與得意的笑聲,三個兒媳婦的應和聲……

文箐由着嘉禾攙扶,聽着文笒說起在北京時,這個叫”走百病”,接着又說到了南北的風俗差異。當她講這些時,免不得帶了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似乎京城文笒那是她的家,而蘇州卻是客,於是少不得就有一種貴客在鄉下面前端着的一種姿態,雖不明顯,卻是讓文筠與文簹都隱約有這種感覺。倒是大姐文篔見妹妹說得太過於高聲,嫌其張揚,免不得就打斷她。

徐家姐妹同周玫歸家過元宵去了,此時不見她們,要不然興許人更多,話題兒更廣,聲音更嘈雜。文箮走得目不斜視,生怕因東張西望兒失了規矩,帶着幾分謹慎,同大姐一道,小聲說幾句話,而周瓏只低着頭扶着方氏,專心地走着這段路。

蘇州什麼多?河多橋多。在明代時,比後世上尚存的橋還多,約有三百來座,故而文箐纔出門,略略走些,感覺是從前院還沒到後院的距離,似乎就是一座橋了。到得橋上,低頭避風之際,且行走瞧橋下燈光焯影,隨風而擺,隨船而晃,明晃晃之外,又見橋墩處暗沉沉,遠處槳擊水面”嘩嘩”,應和着某處的焰火聲,歡呼聲。

此時正是二更天,月卻開始隱於雲中,風颳得緊了起來,更夫打着更,大聲提醒:“佳節歡愉,小心火燭!焰火施放,謹防上樑……”

文箐今日雖有掛念,不過因爲氛圍所致,走着走着,心情亦舒暢起來。到了昇平橋,魏氏只道今日雖是過節,她眼睛也看不清焰火,也不去看燈了。她不去,她的三個兒媳自是不好去熱鬧,最後說來說去,呂氏卻是第一次來蘇州,還沒見識過蘇州的熱鬧呢,於是由她領着一干女孩上船,其他女眷皆打道回府。

方氏不好拋頭露面,一見魏氏與劉氏要歸家,便也不去。周瓏便道要陪姨娘回屋。文箐心裡有事,着急結果,亦不想去,於是說自己腳痛,不能再走了。文箮掛念她,想着她才歸家,今年不去看架子焰火,頗爲可惜,拉着她偷偷地說;”表姐使我們幫他去瞧江家的……”她沒說完,文簹迫不及待地插過來道;”四姐,要去便去,莫在船頭,要開船了。”

文箐堅決地搖頭,說自己不去了。嘉禾好似略有些失望,小月極想去,仍再勸說周瓏。周瓏皺眉道:“你喜熱鬧,你便幫着看好六少爺。若是簡兒出了差錯,唯你是問。”小月高興地答應一聲,徑直跳上船去。文箐偏頭低聲讓嘉禾也上船去,嘉禾搖了搖頭,道:“小姐說的,來年我們還可以看。”

文箐伈想若沒有賬本的事,自己一定帶着她好好地看個熱鬧,痛痛快快地歡喜一次。如今,只能在心裡說聲抱歉了,輕聲許諾道:“改年,若是……這架子焰火,我們定有機會自己放上一次,你且信我。”

嘉禾聽得這話,眼光再次點亮,笑着點了頭。

周瓏扶着方氏,廳到文箐在吃吃地笑:“方纔聽二姐說,徐表姐是不是在’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明明這話沒說自己,可是周瓏到這個年紀,卻是一顆芳心也忍不得寂寞,偏無人可讓自己尋覓,沒想到文箐膽大如此,居然議起男女之事來,臉上有些緋紅,幸虧是夜裡,瞧不分明。”妳怎麼也貧嘴起來了?”

文箐一笑,道:“這不是立春了嗎,貓都叫春了……”這說話得有幾分施規矩,卻是意有所指。周瓏也不訓她,只笑道:“你也有頑皮的時候,這要是某人聽了,還不氣得出一場病來。”

某人是沒氣出一場病來,卻也是嗆個半死,聽說發熱,沒臉見人,只躺在家裡,沒出門。

文箐嘿嘿一樂,道:“今晚出來,幸好沒遇到她們一家子,否則氣的可是咱們。”

關氏也免不得在一旁有了興致,說了句風涼話:“這生病的事,如今是傳開來了,孫家少爺元宵節都沒來,聽說……”

方姨娘瞧了眼面前,鄧氏搶了劉氏右手攙扶,把李氏擠到一旁。三人與自己隔得不甚遠,擔心鄧氏聽到,小聲道了句:“閒話莫多講,小心腳下,跟緊了,莫走失了。”

話是這般說,不過此時她們這些人,確實有些幸災樂禍,瞧着嚴氏那邊的這熱鬧,便是時分開心。於是,話題繞了過去,又扯了些別的。

可是她們還沒到家門,離周宅還有一座橋之際,前頭的魏氏她們卻被人攔住了,隱約聽得有人在前面慌里慌張地講道:“老夫人…。走水了……鬧起來了……”

文箐聽得心驚肉跳,緊張得掌心直冒汗,腦子裡只一個詞不停地回放:“走水,走水……”

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62 意外之財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正文128 下人的自作主張正文346 一心長在百花枝第十四章 來龍去脈-藩王之爭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第五十章 何去何從——獻策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第二十二章 擔驚受怕的生活第三十七章 寶鈔一說正文51 景德鎮之行第二十四章 逃吧 二——投石問路正文90 何處是良鄉第234章 非是鸞言鶴信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318奇思妙想:模特四大美人正文106 一口井起大波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281 給人發薪水是件快樂事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正文243 試探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152 飯前之亂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第236章 執經問難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第五十九章 下廚正文242 沈孫二人再會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127 私生子3第203章 歡樂元宵之異變正文35 官司背後故事2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123 難得歡樂一堂正文30 惡人自有強人壓3第238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章 第一筆債——恩威並施正文288文簡彙報文箐心驚肉跳正文372婚約解除愧疚難安第六十三章 上街四——是非正文139 周同攜侄逛夜市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112 華嫣求問帳冊中的貓膩正文154 掀牌,不退讓第三十六章 上公堂,去與不去正文244 暗流1正文317思變如易爻第四十六章 重聚正文260 風不平正文250 燼中重燃希望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第239章 全面衝突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正文10 結拜正文97 腳傷、驚嚇第145章 幾個賞錢引發的眼熱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284 借風順水徹底搬離周宅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第223章 無罪戴枷板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正文283 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文121 引導華嫣質疑正文115 華嫣話海難家破第二章 是走還是留正文265 誰埋的錢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正文175 星火成燎原燒傷衆人第二十三章失主?是非正文08 賣 酒(二)正文105 文箐露怯--陶真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195 今兒個真啊真高興正文188 李鄧首次和談失敗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300 氣死人不償命正文303 舊仇安在前傳073買房
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62 意外之財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正文128 下人的自作主張正文346 一心長在百花枝第十四章 來龍去脈-藩王之爭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第五十章 何去何從——獻策第四十一章 對簿公堂二——語驚四座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第二十二章 擔驚受怕的生活第三十七章 寶鈔一說正文51 景德鎮之行第二十四章 逃吧 二——投石問路正文90 何處是良鄉第234章 非是鸞言鶴信第19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318奇思妙想:模特四大美人正文106 一口井起大波正文28 惡人自有強人磨1第四十八章 服喪(二)正文281 給人發薪水是件快樂事正文113 讓人疑竇叢生的壁角話正文243 試探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152 飯前之亂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第236章 執經問難正文166 未婚夫沈顓第五十九章 下廚正文242 沈孫二人再會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127 私生子3第203章 歡樂元宵之異變正文35 官司背後故事2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正文247 文箐使計栽贓嫁禍正文123 難得歡樂一堂正文30 惡人自有強人壓3第238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章 第一筆債——恩威並施正文288文簡彙報文箐心驚肉跳正文372婚約解除愧疚難安第六十三章 上街四——是非正文139 周同攜侄逛夜市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112 華嫣求問帳冊中的貓膩正文154 掀牌,不退讓第三十六章 上公堂,去與不去正文244 暗流1正文317思變如易爻第四十六章 重聚正文260 風不平正文250 燼中重燃希望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第239章 全面衝突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正文10 結拜正文97 腳傷、驚嚇第145章 幾個賞錢引發的眼熱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284 借風順水徹底搬離周宅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第223章 無罪戴枷板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正文283 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文121 引導華嫣質疑正文115 華嫣話海難家破第二章 是走還是留正文265 誰埋的錢正文365 十分淡薄隨緣過正文175 星火成燎原燒傷衆人第二十三章失主?是非正文08 賣 酒(二)正文105 文箐露怯--陶真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195 今兒個真啊真高興正文188 李鄧首次和談失敗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300 氣死人不償命正文303 舊仇安在前傳073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