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打基礎

整個招遠都是一片繁忙,在天策軍戰士門的監督下,大量的明軍俘虜,進行着戰俘掩埋的工作,不過經過了前一天的努力,戰場上的屍體已經被清掃的差不多了。

現在的任務,主要是把那些沒有來得及引爆,或者引爆不成功的地雷挖出來,順便填平城牆外面的壕溝,以及修復城牆之類的工作。

“快點幹活,默默增增,像個病秧子!要是幹得慢了,今晚上水都沒你喝的!“

看到一個戰士正在罵罵咧咧的催促俘虜幹活,甚至還有俘虜偷奸耍滑,看守的戰事直接輪鞭子的情況,孔有德不由得想到,魏和尚和段鵬,被小鬼子逼着修建碉樓,也是這麼個情景。

不過他並沒有阻止,因爲他並不擔心這些俘虜會反抗,他們已經被這場戰鬥嚇破了膽,沒幾個求死的,就算他們拼死反抗也沒用,他們全副武裝都打不過,這個樣子更是送死。

與此同時,毛承福,程希孔,蘇凱風等人,也根據孔有德指示,將所部兵馬進行了調遣,不斷地有兵馬出城。

原本聚集在招遠的五個營,現在就只剩下崔永平的步兵一營了。

他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接收前方抓到的戰俘,然後進行統一的管理,督促他們幹各種苦力活,等到招遠的事情都忙完了,他們就會被篩選。

願意歸順,而且確實有用的,可以進行收編,運送到登州進行統一的整訓,而其他的,都將押送到登州各個需要勞動的地方,充當免費的勞動力。

這次的俘虜數量,應該是相當龐大的,初步估計接近萬人。

毛承福組織的那次夜間襲擊,成功的使明軍發生了潰敗,而軍隊一旦潰敗,想要收攏並沒有那麼。

雖然後來劉澤清和王道純,以及先期出發的楊御藩趕來支援,鄧德明他們沒能解決掉所有的明軍,但新來的敵人也只能邊打邊撤,沒時間管那些潰兵。

當然,想要把這些俘虜全部抓到,也是不現實的,孔有德估計,起碼還得跑掉千把人。

雖然有鄧德明和孟有才的封鎖,他們沒法逃回萊州城了,但還有其他的地方可以逃竄,比如逃回青州府,或者逃回濟南府去。

登萊雖然在半島上,但最短的膠萊河一線,也有兩百七八十里,這麼長的區域,想要把他們完全堵截住根本不可能,而且這麼做也不划算,所以能抓多少是多少,跑掉一些也沒什麼。

甚至這些跑掉的潰兵還有些好處,比如宣揚天策軍的強大,讓濟南城的那些個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之類的高官,也能知道他們天策軍的實力。

這些瑣碎的事情都分配下去之後,孔有德終於能休息一陣子了,但這個時候他手上雖然閒着了,但腦袋可沒閒着,接下來還有很多大事需要他來考慮。比如和朝廷的談判,

他當初的目的就是割據登萊,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但這件事情辦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不過現在的局勢,算是對他還是很有利的,可以慢慢來辦,着急的只是大明朝廷。

前幾天結束的那場慘烈的攻防戰,孔有德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也奠定了他現在的優勢局面。

而其他方面,也都有些好消息傳來,比如白蓮教的這次起事,初期來說很成功。

他們利用這些年傳教打下的基礎,起事的兵力快速增加,截止孔有德最近一次收到情報,他們的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了,而且利用當初從自己這運過去那批武器,快速的打開了局面。

目前已經佔領了青州府整個北部地盤,而且還拿下來濟南府的利津,蒲臺兩縣,還準備繼續朝北邊擴張。

不過在攻打青州城的時候,他們吃了癟,原本王好達和王好飛起事最快,帶着兩萬多人圍攻青州出城,結果打了一天,非但毫無進展,還損失了好幾百人。

無奈之下,他們只得等待徐詩銘,王林還有侯八他們的兵馬抵達,然後然後一共聚集了六七萬人圍攻青州城,打了好幾次,但就是拿不下來。

根據傳回來的消息,主要還是青州的防禦力,加強了很多,而他們又沒有豐富的攻城經驗和攻城器械,所以屢屢失敗。

而萊州城防務的增強,還是得從老衡王朱常?的死說起。

因爲年前孔有德和李九成,率軍在青州城外與王道純的撫標營,以及各衛所的兵馬大戰一場,將他們全部擊敗,並且有準備進攻青州城的舉動。

衡王朱常?擔心青州城會被攻破,自己會被殺掉,所以受到了極大的驚嚇,一病不起,雖然一支靠藥物調養,但沒有什麼起色,三月份就一命嗚呼了,朝廷給他一個‘憲’的諡號,也就是衡憲王。

到了四月份,衡憲王朱常?的庶三子朱由棷,被朝廷冊封爲衡王,成爲大明朝的第六代衡王。

而這個朱由棷和他父親略有不同,他父親是怎麼死的他一清二楚,深知有再多錢,死了就沒法花了。

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捨棄一點錢財算什麼,他們現在又不能離開青州,只有青州城越堅固,他的安全才越有保障,於是直接出資十萬兩銀子,五萬石糧食,用於加固修繕青州城。

當初薊門鄧玘率軍抵達青州的時候,他還和他拉近乎,想要把他手裡的十來門佛郎機全買過來,增強青州城防禦,但沒能成功。

不過後來他還是託兵備道朱之裔,從其他不知道什麼地方,花錢了又買了二十來門火炮,青州城的火炮數量,超過了三十門,對於一般的府城來說,的確是很強的火力。

並且朱由棷大力發展他的唯一軍事力量--衡王府儀衛司,招募青壯之士,替換老弱,並且嚴加訓練,讓他們不單單是儀仗隊那麼簡單,而是要能打仗,效果的確不錯。

如此一來,青州城的防禦力,的確是比孔有德經過的時候強了很多,而且這個時候還有一支軍隊的到來,讓青州城的防禦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山東左布政使張秉文,在得知巡撫範景文率軍在沙河與李九成交戰,一天的時間就全殲李九成所部之後,也動了心思。

他看出來了,這新來的巡撫和他帶來的兵,都不是一般的強悍,一天時間消滅近萬敵人,那麼這場平叛戰事必定能夠成功,所以得像個辦法撈點功勞。

單純的在後面籌集糧草,雖然也有些功勞,但比起戰功不值一提,所以他也想混點戰功,好升升官。

於是他就組織了一支軍隊,前往萊州,協助平叛。

這支軍隊其實沒什麼戰鬥力,其中最強的還是一千原本用於濟南防務的軍隊,其次就是各地調集的兩千來號衛所兵,以及一千多臨時徵召沒有訓練過的士兵,也就是青壯,再加上兩三千民夫,合計七八千人,號稱萬人。

而白蓮教起事的時候,張秉文帶着這七八千烏合之衆,剛好抵達青州府,朱由棷擔心防守不住,就請求他們留下來協助防禦,並且拿出了大量的錢糧。

而張秉文也沒有反對,消滅叛軍是戰功,消滅白蓮教一樣是戰功,他們就順勢投入到青州城的防務中。

雖然張秉文帶來的這些兵,基本都沒什麼戰鬥力,但依託青州城加固加高後的城牆,還是能起到不少作用,畢竟他們能做到人手一把武器,張秉文爲了戰功,把那些兵器庫吹灰的兵器,差不多有搬出來了。

而白蓮教方面,雖然也有孔有德賣給他們的一批武器,包括不少火器,但他們沒怎麼接受訓練,拿到了也沒法發揮出其中的威力。

而且他們人數衆多,這批武器並不能武裝他們全部,他們大部分原本都是普通農戶,拿着鋤頭,鐮刀,柴刀這些農用工具,就跟着白蓮教一起搞事了。

雖然守城方大多不堪一擊,但攻城方也好不到哪去,而且守城方有堅城作爲依靠,還有新衡王撒幣提升士氣,雖說沒法擊潰來圍城的白蓮教,但保住城池不失還是不難的。

而對青州府的局勢,孔有德是樂見其成的,現在他們這樣的僵持局面,對他來說是最有利的。

並且希望能夠一直持續下去,等到他和朝廷談妥,再決定對他們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如果白蓮教快速拿下青州,那麼青州城衆多的財富必將被他們獲取,他們必然能讓讓他們召集更多的人,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朝着其他地方擴張,很顯然這樣的情況不符合孔有德的利益。

而白雲龍和蘇銳也不負所托,很快的完成了孔有德交代的任務。

鄧玘已經被順利擊潰,整個戰鬥過程還不到半天,所部殘兵不到一千五百人,而且還在不斷地減少中,正在朝着萊州城的方向撤退。

不出意外的話,他殘餘的那些兵馬,也要被圍困萊州的天策軍,和蘇銳攜帶的兵馬,前後夾擊消滅掉了。

白雲龍則按照指示,向着西南方向進攻,本就沒有多少防禦力量的膠州,高密縣,靈山衛,也很快被納入了天策軍的管轄之中。

至於王洪,居然早就撤退,而且和上次一樣跑到了昌邑,這讓孔有德有些驚訝,不過也是情理之中,不然鄧玘也不會敗的這麼快,而且王洪之前就跑過兩次,估計已經跑習慣了。

也就是說,整個來萊州府,除開萊州城外,絕大部分地盤已經被納入到天策軍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天策軍將要徹底掌控登萊兩府。

而範景文率領殘部縮回萊州城後,一直都處於防禦的狀態,不過這事很正常的情況。

雖然因爲萊州城的城門都被封鎖,情報人員沒辦法傳遞情報回來,但孔有德多少能猜到,範景文這個時候正忙着整頓內部呢。

招遠這一戰贏下來,他本來是帶着兩萬五千兵馬,再算上徐元永劉國柱的一萬五千兵馬,最後逃回萊州城的人數,勉強一萬出頭。

也就是說,在這半個多月的戰鬥中,他已經損失了接近三萬人,不過之前的那些戰鬥都是小打小鬧,損失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六七千人。

還是招遠這一戰,讓他直接陣亡一萬兩千多,潰散一萬多人,現在萊州城內不然是人心惶惶,而且範景文的威信大爲降低。

如果不先把內部整頓好,都不需要自己去攻城,萊州城內部就會崩潰。

而蘇凱風,孟有才,以及之後抵達的程希孔他們,也沒有發動對萊州的進攻,只是加強了萊州的圍困,暫時不讓他們出城就好。從而能夠分出部分兵力,漫山遍野抓俘虜。

招遠戰勝的消息傳回登州府各地後,原本還有些暗地裡對抗土改,對抗天策軍頒佈政策的豪紳,也開始變得恭順起來。

開玩笑,新來的巡撫大人,帶着四五萬大軍,都被打敗了,甚至聽說巡撫大人都差點被抓住了,他們這些只有幾十個,甚至十幾個家丁的士紳,誰能打得過這些叛軍,哦不,天策軍啊。

以前,孔有德在他們口中,都是反賊,叛將,亂賊這些稱呼,此戰之後,哪怕是背地裡熟人見面,也都稱呼他爲總兵大人,以免被人舉報給天策軍,然後吃不了兜着走。

對於這些稱呼的改變,孔有德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這年頭,只有實力足夠強大,黑的也能變成白的,指鹿爲馬也不是難事。

就像原來的時空,韃子入關之後,直接碾壓李九成,北方的士紳百姓,還不是一樣奉韃子爲正朔嗎?

在這個亂世,實力決定一切。

雖然現在站穩了腳跟,但自己手頭這點實力,還不夠看,現在大戰結束,正是打基礎的時候,而且還要趁早。

只有基礎打牢,發展起來纔會更加的迅速,更加的順利。

共和國八十年代的騰飛,離不開前三十年打基礎的過程。

於是孔有德來到了平度,並且把孟思哲,秦致遠等人也一起喊了過來。

這平度城,經過了這幾天的安寧,也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了。

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502章 快放魚雷!第664章 瀋陽侯第378章 險峻的牙山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101章 難民隊伍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二章 我是孔有德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745章 南征開始第512章 投降都209章 連戰連勝第836章 尾聲第693章 衍聖公第750章 天策海軍加入戰鬥第五十九章 知縣要獻城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798章 潰敗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460章 鏈彈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90章 十六旗第533章 譚倫到來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345章 未來的海軍基地第217章 對抗訓練第444章 大戰開始第383章 範景文,通州兵第562章 姚坊門塌了第891章 攻入關中第231章 變數第214章 萊州圍城戰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748章 火攻第461章 雙島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503章 投降吧第395章 進山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876章 大閱兵第782章 誅心之語第480章 上當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404章 範景文第645章 葉赫師第十九章 定下計劃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748章 火攻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752章 憋屈的鄭芝虎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266章 巧合?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第464章 是天津水師不是登州水師第159章 遼寧商號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288章 大軍壓城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708章 李琿的抉擇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599章 塵埃落定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589章 何不咱們自己幹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627章 投降第二十七章 畢自寅的抉擇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634章 廣鹿島,皮島第796章 破防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464章 是天津水師不是登州水師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709章 棒子的秉性
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502章 快放魚雷!第664章 瀋陽侯第378章 險峻的牙山第四十九章 打土豪,不分田地第101章 難民隊伍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390章 倆大號熊孩子第二章 我是孔有德第845章 機遇和挑戰第523章 徐爾斗的野心第541章 鹽商會議第745章 南征開始第512章 投降都209章 連戰連勝第836章 尾聲第693章 衍聖公第750章 天策海軍加入戰鬥第五十九章 知縣要獻城第152章 以工代賑第798章 潰敗第六十二章 苦難的農民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895章 經典再現第655章 六百頭豬第460章 鏈彈第243章 殺光他們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235章 擅長偷襲的彭友謨(兩章合起4000字)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90章 十六旗第533章 譚倫到來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345章 未來的海軍基地第217章 對抗訓練第444章 大戰開始第383章 範景文,通州兵第562章 姚坊門塌了第891章 攻入關中第231章 變數第214章 萊州圍城戰第二十五章 神奇的飛地第284章 參將劉遠航第748章 火攻第461章 雙島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503章 投降吧第395章 進山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第680章 神話破滅第141章 蓬萊水城第876章 大閱兵第782章 誅心之語第480章 上當了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347章 高性能炸藥第404章 範景文第645章 葉赫師第十九章 定下計劃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748章 火攻第507章 再次南下第752章 憋屈的鄭芝虎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219章 庸臣誤國第266章 巧合?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第464章 是天津水師不是登州水師第159章 遼寧商號第495章 戰船纔是最重要的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288章 大軍壓城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1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三十一章 超大號散彈槍第708章 李琿的抉擇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599章 塵埃落定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589章 何不咱們自己幹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627章 投降第二十七章 畢自寅的抉擇第155章 餘大成抵達第634章 廣鹿島,皮島第796章 破防第500章 三面夾擊第449章 把敵人炸上天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852章 逼近赫圖阿拉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464章 是天津水師不是登州水師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709章 棒子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