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

覺華島,一萬登萊新軍將士做好了一切準備。

偷襲糧道的地點確定在西平堡和右屯之間的廖家村,一萬登萊新軍將士將要乘坐五十艘戰船,前往右屯臨時碼頭,登陸之後直插廖家村,與護衛糧草的後金韃子展開廝殺。

選擇走水路,不僅僅是盧象升沒有想到,後金韃子更是無法預知。

水路比陸路有着太多的優勢,若是選擇走陸路,必須要經過錦州城,一萬大軍不可能隱蔽蹤跡,無論如何都會被後金韃子察覺,一旦暴露了蹤跡,則無法偷襲後金韃子的糧道,所有的安排部署都會付諸東流。

走水路根本不用擔心,目前情況之下,後金韃子還沒有水師,無法偵察到海上的任何情形,而且右屯的臨時碼頭早就荒廢,不要說後金韃子,就是周遭的百姓,都沒有誰關注,一萬大軍可以神不知鬼不覺抵達右屯的臨時碼頭,發起對後金韃子的突襲。

從覺華島出發,乘坐戰船前往右屯,晝夜行船,只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

偷襲作戰,最爲關鍵的是時間,走水路不僅節約了時間,還能夠保密和隱藏大軍行蹤,單從這一點來說,吳宗睿整體的作戰部署,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先機。

所有登萊新軍將士從覺華島出發,其行蹤也能夠完全保密,在覺華島上的百姓,早就被禁足,一個月時間之內不允許離開覺華島,碼頭就被登萊新軍將士嚴密戒備,軍士全天候在覺華島上巡邏,防止有人偷偷離開。

覺華島碼頭,所有的軍士和戰馬已經登船完畢。

吳宗睿看着盧象升、劉寧、羅典召、李國翰和金礪等人,神色肅穆的開口了。

“此次作戰,務必獲得全勝,不允許有絲毫的失誤,我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戰船出發,朝着右屯的方向而去,一直到最後一艘戰船的影子消失在海邊,吳宗睿依舊沒有離開,他眉頭緊皺,拳頭緊握,一動不動看着大海的方向。

。。。

率領兩千正藍旗軍士的軍官是正藍旗甲喇章京巴圖音。

巴圖音是正藍旗旗主豪格的愛將和心腹,此次負責運送二十萬石糧草前往遼東錦州,也是肩負特殊使命的。

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大清國的肅親王,更是正藍旗的旗主,是皇太極最爲重要的依靠,正藍旗也是滿八旗之中的上三旗,旗中的軍官身份不一般,遠遠強於下五旗的軍官,巴圖音身爲正藍旗的甲喇章京,甚至得到了皇太極的高度重視。

此次征伐遼東,已經成爲大清國最爲重要的戰役,關乎大清國未來的發展,皇太極數次召集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大清國的權貴,商議遼東戰事,好幾次巴圖音都參加了。

如此重要的戰役,完全由豫親王多鐸和武英郡王阿濟格指揮,肯定不合適。

皇太極以及大清國的權貴,都相信多鐸和阿濟格能夠率領大軍攻陷錦州城池和寧遠城池,完全佔據遼東,將戰線推至大明的山海關,這麼大的戰功,僅僅由多鐸和阿濟格獲取,豪格等人不服氣,再說了,多鐸和阿濟格等人的威望提升了,對於皇太極來說,也不是好事情。

巴圖音深諳其中道理,此次他率領兩千正藍旗軍士押運糧草,抵達錦州之後,不會離開,而是要直接參與到作戰之中。

正藍旗屬於八旗之中的上三旗,多鐸就算是大清國的豫親王,鑲白旗的旗主,也不大可能直接命令正藍旗的軍士作戰,除非是到了關鍵時刻,所以說,兩千正藍旗軍士也能夠得到保全,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一方面獲取到了戰功,一方面不會有太大的損失,這樣的好事情,豪格肯定不會錯過。

巴圖音相信,豪格這樣的安排,皇太極也是同意的,所以他要竭盡全力。

兩千軍士抵達西平堡的時候,巴圖音命令所有人好好歇息一天時間,從西平堡到右屯,沿途幾乎沒有能夠補給的地方,雖然這一帶是大清國直接控制,安全方面不存在多大的問題,但補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大軍在沿途的村莊不可能得到糧草,而運送的二十萬石糧草是絕對不能夠動的,以免給了多鐸和阿濟格口實。

所有軍士攜帶了一個月的糧食,也在運輸的隊伍之中,按照時間來計算,糧食是足夠的。

上萬輛馬車運送糧草,這已經是動用了大清國極大的財力,由此可見,巴圖音肩負的責任也是重大的。

天還沒有亮,巴圖音與諸多軍士從西平堡出發,前往錦州。

按照行軍的速度,最多還有十天左右的時間,糧草就可以運抵錦州。

走出西平堡,巴圖音命令軍士加快行軍速度,所有軍士開始催促馬車伕,加快速度。

。。。

一個多時辰過去,派遣的斥候急匆匆來到巴圖音的面前。

“報,豫親王派遣的斥候求見。。。”

巴圖音微微皺眉,看了看面前的斥候,略微沉吟了一下。

多鐸和阿濟格派遣斥候前來,這是很正常的,畢竟這些糧草關乎前方十萬將士,只不過多鐸和阿濟格派遣的斥候,來的如此之快,還是出乎了巴圖音的預料。

“知道了,讓斥候到我這裡來。”

巴圖音下馬,來到官道的旁邊,身邊的隊伍沒有停下來,依舊在行軍。

很快,阿濟格派遣的斥候,來到了巴圖音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跪下了。

“稟報大人,奴才奉命前來稟報。。。”

“好了,我問你回答,其餘的不用多說了。”

巴圖音看了看跪在前面的斥候,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你是從錦州來的嗎,圍攻錦州城池的戰鬥進行的如何了。”

“回稟大人,豫親王正在指揮大軍進攻錦州城池,奴才從錦州出發的時候,戰鬥還在進行之中,現在的情況如何,奴才的確不知道。”

“嗯,大軍的糧食還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會不會出現斷糧的情形。”

“回稟大人,這個奴才不是很清楚,奴才從錦州出發的時候,大軍的糧草至少還能夠維持大半個月的時間。”

“哦,這麼說,大軍的糧草暫時沒有多大的問題了,這樣我就放心了。”

說到這裡,巴圖音走到了斥候的面前。

“我再問你,你從錦州來到這裡,長途奔襲,沿途的情形如何。”

“回稟大人,奴才和幾個兄弟一路趕來,沿途沒有發現什麼危險,偶爾有幾個土匪,見到奴才之後,都是遠遠的避開。”

巴圖音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容,從盛京到遼東,沿途的確有一些小股的土匪,不過這些土匪他還真的沒有看在眼裡,這些土匪絕大部分都是遼東漢人,純屬烏合之衆,在尋常百姓面前看上去強大,在八旗軍將士的面前,就是一羣渣渣。

“原來是這樣,很好,這樣我就放心了,你奉命前來迎候,我這裡沒有什麼事情,你可以回去了,稟報豫親王和武英郡王,我一定會將糧草準時運抵錦州,絕不會耽誤時間。”

斥候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點頭。

“奴才知道了,奴才這就回去稟報,豫親王和武英郡王讓奴才告訴大人,前方的右屯,已經安排了接應的軍士,大人若是想着修整,可以到右屯之後再行歇息。。。”

巴圖音揮揮手,示意與他已經知道了。

斥候離開之後,巴圖音微微皺了皺眉頭。

離開盛京的時候,豪格專門強調過,將糧草安全運輸到錦州之後,儘量避免與多鐸和阿濟格接觸,畢竟豪格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一般,這種明着搶功勞的做法,肯定讓多鐸和阿濟格不舒服,所以一定要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衝突,畢竟巴圖音只是正藍旗的甲喇章京,在多鐸和阿濟格的面前根本不算什麼。

必要的時候,正藍旗的軍士還是要參與到作戰之中去的,必須要服從多鐸和阿濟格的指揮,兩人是皇太極認命的主帥和副帥,對於遼東的一切戰事,有着絕對的指揮權和決定權。

多鐸和阿濟格派遣斥候前來迎接,而且在右屯專門安排了軍士,表面上看,這是多鐸和阿濟格的關心和重視,暗地裡是什麼意思,巴圖音就不知道了。

後金的權貴之間,爭鬥歷來都是存在的,前些年皇太極沒有完全掌控權力的時候,爭鬥無處不在,這些年好了一些,皇太極登基建國,已經不敢有挑戰皇太極權威力量的存在,但諸多親王、郡王、貝勒和貝子之間,爭鬥變得更加的激烈和隱晦。

大清國的八旗制度,註定旗主之間存在博弈,上三旗還好說,皇太極直接掌控正黃旗和鑲黃旗,豪格掌控正藍旗,這三旗牢牢團結在一起,下五旗就不好說了,而且從實力方面來說,正黃旗具有絕對的優勢,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正白旗和鑲白旗,偏偏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和鑲白旗旗主多鐸,是親兄弟,這由不得皇太極防範。

巴圖音知道,自己來到遼東,務必要小心謹慎,不要觸怒多鐸與阿濟格,要讓自家的主子豪格順利拿到戰功。

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
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九百九十二章 黃宗羲的感悟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六十六章 護衛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鍵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