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

崇禎三年九月初一,辰時。

在家賦閒兩月有餘的吳宗睿,來到了南京吏部。

吏部主事盧發軒在門口等着吳宗睿。

吳宗睿大膽彈劾都察院御史以及六科給事中的事宜,早就在南京六部和都察院傳的沸沸揚揚,讓他一時間成爲諸多官吏重點關注的對象,絕大部分官吏不看好吳宗睿,認爲其膽子太大了,居然敢彈劾巡按御史、監察御史以及六科給事中,這是給自己找了天大的麻煩,不管朝廷派人前來調查的情況如何,吳宗睿都討不到好。

吳宗睿在家賦閒的這段時間,幾乎沒有人到府邸去拜訪,唯有盧發軒去拜訪了兩次,上元縣縣丞崔雲輝拜訪了一次。

患難見真情,關鍵時刻才能夠體味人心。

“路廷兄,是在等我嗎。”

“當然是等你了,瑞長兄,也不知道你哪裡來那麼大的膽子,居然敢於彈劾御史臺和六科給事中,看看,在家賦閒了兩月有餘,總算是知道其中滋味了吧。”

“路廷兄說笑了,我在家兩月有餘,你不是也上門兩次嗎,要我說你膽子也太大了,明知道我是被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關注的人員,還敢前來拜訪。”

盧發軒沉着臉開口了。

“別轉移話題,我還真的要提醒你了,今後一定要注意。。。”

“路廷兄不用多說,我已經做了,後悔也沒有作用了,今日到吏部,想必朝廷有結論了,不管朝廷如何的處置我,我都認了,路廷兄,所謂樹倒猢猻散,失意的官員,門庭冷落鞍馬稀,衆人都是避之不及的,你卻兩次來拜訪,這份恩情我記下了。”

盧發軒看了看吳宗睿,扭頭看看四周,長嘆一聲開口了。

“瑞長兄,其實我以爲你的彈劾,頗有道理,這巡按御史、監察御史和六科給事中,做事情也太過分了,不分青紅皁白,逮着就彈劾,不管不顧地方的實際情況,更加可惡的是,他們到地方上巡查,居然因爲地方官吏接待不周彈劾,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居心。”

“不說了,不說了,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還是趕快到吏部去,看看是什麼結局。”

“瑞長兄,我以爲局面不會太差,若是朝廷要處置你,也不會由南京吏部出面,朝廷早就派人來了,帶你到京城去了。”

“路廷兄說的是,不過也好不到哪裡去,要不然京城也來人了。”

兩人相視一笑,朝着吏部走去。

依舊是南京吏部文選清吏司。

所不同的是,出現在吳宗睿面前的,是南京吏部左侍郎。

就連陪着吳宗睿一同來到文選清吏司的盧發軒,臉色都變化了,能夠讓吏部左侍郎出面宣讀的必定是聖旨,不會是京城吏部的敕書。

這意味着什麼,吳宗睿和盧發軒都不清楚了。

吏部左侍郎看了看吳宗睿,面容嚴肅開口了。

“吳宗睿接旨。。。”

“臣滁州知州吳宗睿接旨。”

吳宗睿跪下了,吳宗睿身後的盧發軒也跟着跪下了。

“。。。敕封吳宗睿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任淮安府知府,欽此。”

“臣叩謝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吳宗睿舉起雙手,從吏部左侍郎手中接過了聖旨,這是他第一次接到聖旨,第一次看到聖旨。

吳宗睿身後的盧發軒有些發愣,一時間沒有明白過來,他這個南京吏部正六品的主事,好像沒有什麼事情,爲何也要跟隨吳宗睿來到文選清吏司。

更加讓盧發軒難以理解的,是皇上的聖旨。

被敕封爲都察院正四品僉都御史的官員,大都是重用的,或者是到地方出任巡撫,或者是進入軍中指揮大軍作戰,偏偏吳宗睿,以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出任正四品的淮安府知府,這太奇怪了。

可不要小看右僉都御史這個職務,這代表吳宗睿有了直接給皇上寫奏摺的權力,而且其寫出來的奏摺,絕大部分都會直接到皇上的手中。

果然,吳宗睿起身之後,吏部左侍郎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吳大人,這是專奏密摺,還請你收好,專奏密摺之作用,我就不多說了,恭喜吳大人了,在家賦閒的時間不短了,儘快到淮安府赴任。”

吏部左侍郎的話語很有意思,沒有要求吳宗睿首先到都察院去赴任,而是趕赴淮安府上任,也許是知曉吳宗睿對都察院不感興趣吧。

府邸門口,一直在廂房等候的曾永忠,早就忍不住了,早早就在門房等候,看見吳宗睿下了馬車,立刻迎上去了。

“大人,情形如何啊。”

“我被敕封爲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任淮安府知府,即刻去上任。”

“大人說什麼,怎麼會如此啊。”

“這是皇上的聖旨,先生看看不就清楚了。”

“罪過罪過,這是皇上給大人的聖旨,我怎麼能夠隨便看啊。”

“什麼啊,先生是什麼人,有什麼不能看的。”

“大人不要在這裡拿出來聖旨,還是回到廂房去說。”

曾永忠臉上帶着不解的神色,跟隨在吳宗睿的身後,進入府邸,徑直來到廂房。

吳宗睿的前途,與曾永忠息息相關,如果吳宗睿遭遇到貶斥,曾永忠很有可能無事可做,不得不開始再一次的遊歷。

進入廂房,曾永忠關牢了門,看着吳宗睿放在桌上的聖旨,恭恭敬敬的稽首行禮之後,才小心的打開。

看完了聖旨,曾永忠略微思索,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要恭喜大人了。”

“先生爲何如此說。”

ωωω_ⓣⓣⓚⓐⓝ_¢Ο

“大人彈劾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本就是天大的事情,皇上和朝廷肯定是首肯了大人的奏摺,本打算重用大人的,只是這樣做太不給都察院面子了,故而敕封大人爲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讓大人融入都察院,化解與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之間的矛盾,退一步說,就算是大人一時間無法化解這些矛盾,都察院的監察御史以及六科給事中,也不敢輕易彈劾大人了,因爲大人同樣可以彈劾他們,而且彈劾的力度更大。”

“先生分析的不錯,我也有這樣的想法。”

“至於說讓大人出任淮安府知府,就是朝廷對大人的重用了,誰都知道淮安府是漕運總督府所在地,亦是京杭漕運的龍頭,淮安府衙的一舉一動關乎漕運,這些年淮安府知府的主要職責,就是協調漕運的諸多事宜,大人出任淮安府知府,一定是朝廷想着大人在漕運中立下功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後就可以巡撫地方了。”

“先生分析太精闢了,學生佩服。”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當初大人決定彈劾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我一直都爲大人擔心,覺得此事太過於懸乎,現在看來,我是萬萬不及大人,大人恐怕早就將一切都預計好了,纔會有彈劾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的大膽舉措。”

“先生,你說的也太神了,我哪裡有那麼厲害,只是看不慣陳堯言的舉措,一時的氣憤之下,纔會寫出這等彈劾奏摺的。”

曾永忠笑了笑。

“大人在我的面前就不要過於謙遜了,大人放心,這些事情我心中有數,絕不會對外吐露半個字。”

“不說這些了,先生做好準備,我們一同趕赴淮安府上任,午時過後,我到南京都察院去報備,不管怎麼說,也要見見都察院的唐大人。”

“大人說的是,家中準備的事宜,交給我就是了。”

吳宗睿表露出來急切的態度,想着儘早赴任,這是正常的。

曾永忠離開廂房,前去準備,吳宗睿來到書房,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朝廷的安排他太滿意了,怎麼都想不到,居然是出任淮安府知府,這對於他吳宗睿來說,意義非凡。

信義幫護衛駐地在淮安府,信義幫的總部也在淮安府,吳宗睿出任淮安府知府,意味着他能夠完全掌控信義幫和信義幫護衛,只要他願意,可以親自參與其中所有事情了。

正是這個原因,吳宗睿迫不及待的想着趕赴淮安府上任。

至於說南京都察院,前去報備,見見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濟大人,就可以了,反正他這個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主要職務還是淮安府知府。

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與京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品階一樣,意義絕不一樣,若是吳宗睿這次被敕封爲京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無論如何都會出任地方巡撫,而不僅僅是淮安府知府,當然,在吳宗睿看來,淮安府知府的位置,遠遠比巡撫要強,因爲他需要。

尚未到午時,盧發軒前來拜訪了。

看見盧發軒臉上止不住的笑容,吳宗睿有些奇怪。

“路廷兄,你這是怎麼了。”

“瑞長兄,我被朝廷敕封爲滁州知州,明日就要去上任了。”

“什麼,有這等的事情啊,恭喜你啊。”

“瑞長兄萬萬不要這樣說,我專程來拜訪,就是感謝你的,我沒有什麼依靠,按說不可能出任滁州知州的,思來想去,這裡面有瑞長兄的功勞,謝謝了。”

盧發軒站起身來,向着吳宗睿稽首行禮。

“瑞長兄,還有一件事情,南京戶科給事中陳堯言大人,遭遇朝廷訓斥,被免去給事中之職,保留功名,責令回家閉門思過了。”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五十章 趕路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四十章 預測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五十章 趕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鬥力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六十章 吉榜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七百七十四章 信心與勇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五十章 趕路第五百八十九章 楊嗣昌的辦法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百七十七章 動手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四十章 預測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驚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