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

面對朱由檢,穿越的吳宗睿,內心還是有着一絲慚愧的心理,畢竟他不是來輔佐朱由檢的,而是要謀取大明的江山,重新打造這個世界,讓兩百年之後的悲劇不再出現。

吳宗睿記得很清楚,穿越之前,他曾經爲民族歧視的問題,與好朋友劉寧發生了爭執,吳宗睿真的不是歧視大清王朝,想想數百年之後,有關大清王朝的電視劇鋪天蓋地,打開電視就能夠看到,甚至讓人覺得審美疲勞。

大清王朝有康乾盛世,這是誰都不能夠否定的事實,可是東方出現康乾盛世的時候,世界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科技開始大踏步的發展,而大清皇帝致命的缺陷,完全展現出來,他們唯我獨尊,閉關鎖國,瞧不起外來的文明,最終由世界的老大,淪落爲任人欺凌的弱國,而這個代價,讓後來的數輩人承受,一直到吳宗睿穿越的時候,還在延續。

既然穿越了,吳宗睿就絕不會讓這等的情形再次出現,他的目標很明確,絕不會讓現如今的後金入主中原,不會讓那個幾百年之後霸佔電視屏幕的大清王朝出現。

吳宗睿不是聖人,他很清楚,自己未必比朱由檢等人強,不過有了歷史的借鑑,有了平和的心情與冷靜的頭腦,就知道該怎麼做,就能夠少走彎路。

便殿再次陷入到沉寂之中,這次倒不是吳宗睿沒有開口說話,而是朱由檢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吳宗睿靜靜的看着朱由檢,內心逐漸變得平靜。

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還是幫一幫朱由檢,幫一幫即將傾覆的大明王朝,至少自己的良心上面過得去。

吳宗睿走的不是尋常路,他要開創一個走向鼎盛的王朝,很多陳舊的規矩必須要徹底打破,這必定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招致反撲,今後的日子裡,不知道有多少的驚濤駭浪等着。

終於,朱由檢停止了沉思,看着吳宗睿,再次的開口了。

“朕一直都在思索那些流寇,這些年來,北方遭遇到太多的饑荒,很多農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萬般無奈的情況之下造反,說起來,流寇也是朕的子民,他們被逼無奈造反,朕也是有責任的,朕想着平定流寇造反即可,不必大開殺戒,放他們一條生路,讓他們安心種田生活,可是流寇偏偏不明白朕的苦心。。。”

朱由檢的話語,讓吳宗睿哭笑不得。

被視作流寇的農民起義軍,從剛開始的想着吃飽飯,不餓死,到如今已經有了建立政權的思想,朝廷如果想要招撫,要麼給那些首領封官許願,如同水滸傳之中的作法一樣,要麼就是徹底的剿滅他們,沒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選擇。

可笑流寇造反了七年多時間了,朱由檢的想法還是和小孩子的差不多。

就說招撫,給農民起義軍首領封官許願,肯定不現實,因爲流寇大大小小的首領太多,朝廷根本封不過來,而且這樣的態勢不能夠蔓延下去,否則會有更多的人效仿,你方唱罷我登臺,北方的局勢將要變得更加的混亂。

說到底,就說一個辦法,徹底剿滅,不要心存任何的幻想,不要想着用什麼手法來感化。

朱由檢的話語,讓吳宗睿忽然想到了一句話,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還沒有等到吳宗睿反應過來,朱由檢的話語又轉移了方向。

“朕雖然擔心流寇,可是與後金韃子比較起來,流寇就不算什麼了,不管怎麼說,流寇都是朕的子民,後金韃子就不一樣了,不管是曾經的努爾哈赤,還是現如今的皇太極,他們以前也是朕的子民,可是他們造反了,想着我大明的江山,朕看的出來,努爾哈赤當初不過是建州衛的指揮使,朝廷敕封其爲龍虎將軍,想不到其不知道滿足,居然在建州造反了。。。”

吳宗睿的腦子從飛速的旋轉,到慢慢的平靜下來,他已經看出來了,朱由檢並不是想說什麼具體的事情,可能就是想要發泄內心的不滿和鬱悶,吳宗睿一直都是在外爲官,與朝中的派系沒有多大的關係,自然成爲了朱由檢皆以發泄的對象。

果然,朱由檢的話語,再一次的轉移對象。

“朕對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信任有加,袁崇煥,朕完全信任他,讓他統轄遼東的事宜,他斬殺了毛文龍,朕都沒有降罪,可是遼東的局勢如何,皇太極率領的後金韃子,已經打到京城來了,駐守在山海關的袁崇煥,居然什麼都不知道。。。”

“還有朝中的某些人,平日裡嘴上仁義道德,表現的忠心耿耿,朝廷遇見難事了,朕遇見麻煩了,他們根本不是爲朝廷和朕分憂,想到的就是自身利益,就是自身的家族,他們真以爲朕不明白嗎。。。”

。。。

朱由檢越說越犀利,說到了流寇、後金韃子,朝中的文武大臣。

吳宗睿的內心,只剩下了一聲嘆息。

歷史上英明勇武的皇帝並不多,且絕大部分都是開國皇帝,這大概是因爲,開國皇帝志存高遠,經歷了拼搏,經歷了苦楚,明白江山得來不易,所以倍加珍惜,他們知道百姓的疾苦,知道如何才能夠穩住天下,他們內心裡面是真正裝着老百姓的,所以他們纔會洞察秋毫,謹慎果斷的決策,讓國家越來越富強。

社會進步、江山更替是正常的情況,大亂之後必定大治,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從這一點來說,朱由檢除非真的有雄才大略,而且用對和用好了一幫人,才能夠真正的扭轉乾坤,而且他還要有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思想,敢於觸動權貴階層甚至是自身的利益。

朱由檢沒有這樣的能力,而且最爲可悲的是,不管朝中出現了什麼事情,都會牽動朱由檢那顆敏感而多疑的心,緊接着一大批的朝臣會跟着倒黴。

到了這個時候,吳宗睿不會再提什麼建議了,多說無益,如果朱由檢自身不能夠發生顛覆性的改變,崇禎十七年的那一幕就無法避免,也許到時候的主角不是李自成,也不是皇太極,而是他吳宗睿了。

。。。

終於,朱由檢說完了。

時間也過於了近半個時辰。

王承恩終於出現在偏殿。

看見王承恩,吳宗睿明白,自己脫身的時刻到了,他站起身,對着朱由檢稽首行禮。

“皇上的囑託,臣全部都記下了,臣這就告退了。”

朱由檢倒也沒有挽留,看了看吳宗睿。

“吳愛卿,好好帶着登萊新軍,朕看好你。”

“臣遵旨。”

吳宗睿離開了便殿。

朱由檢看着王承恩,臉色恢復了平靜。

“承恩,剛剛吳宗睿的一切,你都注意了嗎。”

“皇上,臣注意到了,吳宗睿的表現一直都頗爲平靜。”

“哦,說說你的想法和看法。”

“皇上,臣以爲,吳宗睿有大將風度,處變不驚,有着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臣相信吳宗睿能夠帶好登萊新軍,不過臣覺得,吳宗睿表現的太冷靜了,與朝中其他的大人完全不一樣,臣覺得,吳宗睿一年之內必須要離開登州。。。”

“說的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承恩,你接着說,離開了登州,讓吳宗睿到哪裡去合適。”

“臣以爲,到遼東去最爲合適。”

朱由檢微微點頭,站起身來,慢慢走動了幾步。

“讓吳宗睿帶着登萊新軍到遼東去,固守遼東,倒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讓洪承疇回到關內,着手解決流寇的事宜,一旦流寇的事情完全解決,朕看就可以解決遼東的問題了。”

“皇上英明。”

“承恩,你說說,朕可以信任吳宗睿嗎。”

朱由檢突然拋出了最爲關鍵性的問題。

這源於朱由檢也不是特別瞭解吳宗睿,畢竟吳宗睿的年紀不大,僅僅是崇禎二年兩榜進士,爲官的時間不長不說,還一直都是在外地爲官,朱由檢平日裡關注的,基本都是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和督查院左右都御史等高官,其次就是能力已經得到公認的官員,譬如說洪承疇和陳奇瑜等人。

王承恩也沒有感覺到奇怪,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很直接。

“皇上,臣以爲,十年之內,皇上可以信任吳宗睿,十年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朱由檢看着王承恩,用力的點點頭。

。。。

走出紫禁城,吳宗睿突然打了一個冷顫,接連好幾個噴嚏之後,才感覺到舒服一些。

“怎麼回事,難道有人在背後說我嗎。。。”

喃喃自語的時候,吳宗睿已經想到了偏殿裡面的點點滴滴。

表面看,朱由檢說到的都是一些頗具牢騷性的話語,可是認真思索,吳宗睿才發現,自己想的過於簡單了,總以爲自己熟悉了歷史的進程,就能夠掌控一切。

這種想法必須要有所改變了。

朱由檢看似什麼都沒有說,什麼要求都沒有提,可是在他的話語裡面,已經對他吳宗睿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有些要求細想起來,令人不寒而慄。

譬如說忠誠和聽話,這是朱由檢最爲看重的,也是說的最爲直白的。

吳宗睿缺乏的,偏偏是這一點。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十一章 縣衙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楔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三百九十二章 驕狂的代價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六百八十八章 需要收斂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形已成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奈何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十一章 縣衙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三百七十八章 罪己詔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楔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