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

宋學朱被任命爲兵部右侍郎,正是中原局勢陷入到最爲混亂的時候。

兵部尚書傅宗龍是宋學朱的直接上司,所以來到京城,進入兵部爲官,宋學朱對傅宗龍還是頗爲感激和尊重的,不管怎麼說,他宋學朱從山東巡按御史直接出任山東巡撫,是因爲皇上的器重,至於說從山東巡撫出任兵部右侍郎,同樣是重用,如果能夠勝任,將來是有很大可能進入內閣的,所以處理好與傅宗龍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當然宋學朱不同於其他的朝中官員,在他的心目之中,最爲關鍵的依舊是皇上,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符合皇上的心意,都要符合朝廷的利益。

宋學朱曾經在督查院爲官,擔任七品監察御史,那個時候的宋學朱,雙眼緊緊盯着朝中的文武大臣,一門心思找尋朝中諸位大人的缺點和不足,時時刻刻都想着彈劾朝中的大人,爲皇上和朝廷清除朝中的敗類。

朝廷局勢的複雜,宋學朱不清楚,也沒有去關心,他關心的是自身肩負的責任。

驟然回到京城,成爲兵部右侍郎,宋學朱不知道轉圜,也懶得關心複雜的朝局。

閱讀了大量的奏摺和文書,參與了數次的早朝,宋學朱陷入到苦惱之中,對於中原複雜的局勢,他無可奈何,根本就不能夠提出來很好的建議。

期間參加了兩次內閣議事,專題商議剿滅流寇的事宜,宋學朱發現,內閣首輔薛國觀以及兵部尚書傅宗龍,對於中原混亂的局勢,對於逐漸壯大的流寇,都是無可奈何的,每一次的早朝,皇上都詢問解決中原混亂局勢的辦法,可惜皇上根本得不到很好的建議。

這樣的局面,宋學朱無法忍受,他敏感的察覺到,也許是內閣首輔薛國觀的平庸,包括兵部尚書傅宗龍的無能,導致皇上和朝廷想不到解決中原局勢混亂的辦法。

長期擔任過督查院監察御史,以及山東巡按御史的宋學朱,突然覺得,想要幫助皇上和朝廷解決中原混亂局勢的辦法,可能不僅僅是提出很好的建議,還應該有其他的辦法。

這一日散朝之後,宋學朱離開官邸,朝着臨時租賃的府邸而去。

宋學朱不貪不佔,生活也就是一般,中午的生活在兵部解決,晚餐就要自己準備了,來到京城的時間不長,宋學朱的身邊僅僅有一名僕從,負責做飯等事宜,不多的俸祿解決了租賃房屋需要的開銷,剩下的已經不多,所以生活也不可能那麼好。

進入府邸,僕從已經到廚房做飯去了。

宋學朱隨意翻看了桌案上面朝廷的塘報,這裡面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朝中各個部門之中,兵部是最早得到塘報的,每一期的塘報,宋學朱都要仔細的閱讀,從中掌握天下以及朝廷的局勢,從而更深一步的想到應對問題的辦法。

敲門聲出現的時候,宋學朱有些奇怪,他來到京城的時間不長,以前在京城爲官的時候,也沒有什麼關係很好的同僚,應該是沒有誰前來拜訪的。

略微的遲疑了一下,宋學朱走出屋子,穿過了窄小的前院,去開門了,身邊唯一的僕從正在廚房做飯,不可能去開門。

“宋大人來到京城一個多月時間了,下官與吳兄專門前來拜訪。”

看見站在門口的張溥和吳偉業,宋學朱有些吃驚。

張溥和吳偉業在朝中的影響力可不小,宋學朱當年在京城爲官的時候,就聽說過兩人,張溥是復社的領袖,吳偉業是復社的骨幹,雖然兩人入朝爲官之後,按照朝中規矩,表面與復社脫離了關係,不過誰都知道,張溥和吳偉業與復社之間是不可能斷絕關係的。

張溥依舊是復社的領袖,吳偉業依舊是復社的骨幹。

再次回到京城,宋學朱同樣聽說了張溥與吳偉業的事宜,兩人得到了皇上的器重,時常進入皇宮與皇上商議朝政,而且復社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也讓張溥和吳偉業等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更加關鍵的是,宋學朱知道了,因爲種種原因,張溥和吳偉業等人,與吳宗睿之間的關係很不好。

基於這樣的原因,宋學朱對張溥與吳偉業等人的印象不錯。

宋學朱與吳宗睿之間,可謂是水火不相容,特別當年擔任山東巡按御史,在濟南府城可能遭遇到後金韃子進攻的情況之下,宋學朱在完全掌控了山東巡撫衙門之後,來到登萊新軍的軍營,被吳宗睿毫不留情的扣留在軍營之中,而且吳宗睿擅自作出決定,依舊讓山東巡撫朱大典負責巡撫衙門的所有事宜。

這樣的羞辱,讓宋學朱內心的憤怒達到了極點。

後來登萊新軍打敗了後金韃子,後金韃子被迫撤離,皇上和朝廷不可能責罰吳宗睿與朱大典等人,宋學朱滿腔的怒火無處發泄,只能強忍。

宋學朱出任山東巡撫,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支持,而且他得到了某些暗地裡的指示,將手伸向了登州和萊州,打算依託皇上和朝廷的支持,完全管控登州和萊州,藉以打擊薊遼督師吳宗睿的威信,削弱登萊新軍的實力,可惜的是,宋學朱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施展能力,就被調整到京城,出任兵部右侍郎。

張溥和吳偉業等人與吳宗睿勢不兩立,在宋學朱看來,就是他的同盟,他們之間至少能夠一起商議對付吳宗睿的辦法,宋學朱對於復社沒有什麼感覺,不好與不壞,所以他與張溥和吳偉業之間處理好關係,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進入堂屋,宋學朱請張溥和吳偉業坐下之後,苦笑着開口了。

“張大人,吳大人,府邸簡陋,還請二位擔待一些。”

張溥連連擺手。

“宋大人太客氣了,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宋大人爲官清廉,深得皇上的器重與信任,朝中誰不知道啊。。。”

張溥不着痕跡的恭維,讓宋學朱臉上苦笑的神情瞬間消失。

“不敢不敢,張大人過譽了,眼看就是用餐的時間,我略備水酒,請二位一同。。。”

宋學朱還沒有開口,吳偉業笑着開口了。

“張大人和我都知道宋大人清廉,身爲兵部右侍郎,身邊僅僅一名僕從,生活儉樸,我們可不要意思打宋大人的秋風,今日我們前來拜訪宋大人,一是想着請教宋大人諸多的事宜,二來也是想着請宋大人到酒樓之中去,還請宋大人一定要給個面子啊。。。”

晚飯已經要做好了,宋學朱面露難色,倒不是說他不願意出去吃飯,只是囊中羞澀,畢竟張溥和吳偉業專程前來拜訪,這頓飯錢還是需要他來掏銀子的。

宋學朱的表情張溥看的很清楚。

“宋大人萬萬不要推辭,剛剛吳兄和我想到購買一些肉食與美酒,專程到宋大人這裡來,不過我們商議之後,覺得不合適,所以合計之後,還是想着請宋大人赴宴。。。”

張溥和吳偉業兩人都開口了,宋學朱不再推辭,如果那樣就顯得矯情了。

“恭敬不如從命,不過這頓酒宴,應該是我來請二位大人。。。”

張溥站起身來再次的擺手。

“使不得使不得,若是宋大人請我等赴宴,那我們就真的是打秋風了。”

宋學朱進入廚房,吩咐了僕從幾句話之後,跟隨張溥和吳偉業離開府邸,前往酒樓而去。

。。。

回到府邸的時候,宋學朱身後跟隨一名夥計,夥計的手裡提着食盒,食盒裡面自然是裝着諸多的美食。

宋學硃紅通通的臉上帶着無比興奮的神情,這頓飯持續了近兩個時辰的時間,其中交談的時間超過一個時辰,宋學朱從張溥和吳偉業那裡獲取了太多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直指內閣的,如果爆料出去,朝中一定出現巨大的震撼。

宋學朱在獲知這些消息之後,也有些短暫的疑惑,爲什麼張溥和吳偉業不知道彈劾,還將信息告訴他了,不過這個想法一閃而過。

都察院監察御史出身的宋學朱,腦子裡很多認識幾乎固定下來了,譬如說彈劾官吏的事宜,只要抓住機會他就不會放過,他將這些彈劾看做是揚名立萬的最佳時機,被彈劾之官員身份越高,越能引發轟動,越能展現自身的能力。

所以這一次,宋學朱準備好好的彈劾某些人了。

。。。

張溥和吳偉業離開酒樓的時候,步行回到府邸去,沒有乘坐馬車。

“駿公,你是不是有些擔心,我們今日所說的這些事情,宋學朱會認真思考,不一定會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彈劾的奏摺。”

吳偉業點點頭。

“學生有這樣的擔心,宋學朱應該能夠想到,你我爲什麼不去彈劾。”

張溥笑了笑,充滿信心的開口了。

“駿公,你不用擔心,宋學朱一定會迫不及待的上彈劾的奏摺,剛剛交談的時候,我仔細觀察過了,自始至終,宋學朱都是興奮的,你我憤慨的說到某些事情的時候,宋學朱就差直接說出來彈劾的話語了,所以說,我們等着看好戲。。。”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六百三十八章 神一般的分析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穩準狠(1)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面兼顧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較量(4)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釘釘子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九百三十章 定鼎之戰(14)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陳倉(2)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無奈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六百一十章 大勢漸成(1)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籌謀與安排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爲重要的事情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1)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八百三十一章 殘陽如血(2)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