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

商賈的嗅覺是最爲敏銳的,登萊新軍進駐淮安府城,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消息,漕運中斷,大量的漕糧積壓在各地碼頭,官府沒有多大的損失,但商賈與漕船船主無法忍受,漕糧積壓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損失就越大。

更加要命的是,眼看着南方的糧食開始成熟,距離秋收季節越來越近,糧食的價格必定大幅度的下滑,積壓在碼頭的這一批漕糧,可是在青黃不接時節收購起來的,價格完全不一樣,如果等到糧食全面收穫的時節運送到北方去,那商賈的損失就是巨大的。

官府可不會考慮商賈和漕船船主的損失,他們只是按照市場上的價格來收購漕糧。

張獻忠佔領淮安府城的時候,商賈四散而逃,根本不敢在府城和漕運碼頭停留,不過張獻忠撤離、登萊新軍進駐淮安府城,得到消息的商賈,迅速回到淮安府城,部分的商賈商議之後,馬上就到漕運總督府去詢問消息,因爲商賈對登萊新軍是熟悉的,他們也知道登萊新軍的掌舵人、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異常的重視商貿發展。

漕運總督府,廂房。

桌案上面滿滿的擺放着商賈的請願書,都是懇求恢復漕運、將漕糧運送到北方去的,總督府的外面,還等着一批心急如焚的商賈與漕船船主。

廖文儒放下手中的一份文書,看了看羅典召。

“羅將軍,漕運碼頭積壓了大量的漕糧,杭州方向的漕船還在源源不斷的趕來,這些漕船和漕糧不能夠總是積壓,這樣下去,漕運碼頭也無法承受,開年以來,僅僅有兩百艘漕船到了北方,我想是不是放行一部分的漕船,讓他們將漕糧運送到北方去。”

掌管漕運的漕運總督府,已經全面癱瘓,總督府的大部分官員都被斬殺,從淮安府城一直到山東,所有的漕運碼頭都由登萊新軍直接控制,可以說,大明最爲重要的漕運,基本被登萊新軍控制,只要廖文儒等人開口,漕糧是一定能夠運送到北方去的。

聽見廖文儒這樣說,羅典召有些遲疑。

“劉都督,這麼大的事情,是不是請示大人之後做出決定啊。”

廖文儒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他知道羅點召說的在理,對於皇上、朝廷和北方來說,漕運的確是最大的事宜,儘管說有兩百艘漕糧運送到北方去了,不過北方缺糧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就連京城都在告急,有些缺乏糧食,更不用說北直隸各地了。

漕糧和漕運對於登萊新軍來說,也是重大的事宜,需要謹慎做出決定。

如果全面恢復漕運,北方糧食供應充足了,皇上和朝廷的壓力必然驟降,北直隸的局勢也能夠穩定下來,這樣做是不是符合登萊新軍的利益。

廖文儒沒有想的那麼深遠,沒有詳細分析其中的利弊。

看見廖文儒暫時沒有開口,羅典召繼續開口了。

“劉都督,恢復漕運早一天晚一天問題都不是太大,雖然杭州的漕船還在源源不斷的前來,末將建議,還是請示大人,大人就在清河,距離淮安府城不是很遠,最多也就是等待一天到兩天左右的時間,至於說碼頭上的那些商賈和漕船船主,他們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廖文儒點點頭,雖然有關登萊新軍未來的事宜,他也有所考慮,但所處地位不一樣,也就不可能考慮的那麼深遠,很多的是事宜,特別是重大的事宜,都是大人拍板和最終決定,廖文儒就不需要考慮的那麼深遠了。

“也好,就依你說,我這就給大人寫去信函,懇請大人做出決定。。。”

廖文儒還沒有說完,親兵就進來稟報,說信義押司送來了信函。

拆開信函,廖文儒看的很快,臉上露出了頗爲吃驚的神情。

“劉都督,是大人寫來的信函嗎。。。”

廖文儒點點頭,將看完的信函遞給了羅典召,羅典召擺了擺手,沒有接過信函。

“劉都督,您是知道的,末將識字不多,一般的文書能夠看懂,大人的信函就不一定了,您就說說,大人下達了什麼命令,末將去執行就是了。”

廖文儒看着羅典召,沒有馬上說起信函上面的事宜。

“羅將軍,這麼多年過去了,大人一直都在強調學識的事宜,我看你還是要多多識字,今後你領兵單獨作戰,大人若是寫去信函,你不能夠看懂,就要誤事了。。。”

羅典召臉有些紅,對着廖文儒抱拳開口了。

“末將知道,可末將不是讀書的料,這麼多年過去,末將一直都拼命的識字,卻總是記不住,今後末將一定努力,認識更多的字。”

廖文儒有些無奈,看着羅典召開口了。

“大人的信函裡面,說到了漕運的事宜,大人要求我們暢通漕運,第一批放行五百艘漕船,運送漕糧前往北直隸,大人馬上就要到淮安府來了。。。”

羅典召臉上也露出吃驚的神情。

“什麼,大人說到了漕運的事情嗎,這麼說,劉都督不需要給大人寫去信函了。”

廖文儒沒有猶豫,馬上開始下令。

“羅將軍,漕運總督府的事宜,暫時由你我負責決斷,漕運總督丁啓睿大人已經去世,大人將丁大人去世的事宜,稟報給了皇上和朝廷。”

“讓你我負責漕運總督府的事宜,這是大人對你我的信任,我們必須要做好,昨日我到漕運碼頭去看了,積壓在碼頭的漕船估計有千餘艘,全部都裝着漕糧,我們就按照漕船停留時間的長短,放行五百艘漕船。”

“此事清羅將軍多操心,不過有一點我要把話說在前面。漕船運送糧食的先後,必須按照規矩來,誰先在漕運碼頭等候,就讓誰出發前往北直隸,我們決不能從中獲取商賈的任何好處,若是讓我發現了這等的情況,一定嚴懲。。。”

羅典召對着廖文儒抱拳。

“劉都督放心,末將一定將這件事情辦好。”

。。。

清河,劉寧臉上帶着不解的神情。

“大人,屬下一直都沒有想明白,爲什麼要恢復漕運,丁啓睿大人已經去世了,皇上和朝廷沒有派遣新任的漕運總督,屬下覺得就可以暫時不恢復漕運。。。”

其實,在是不是恢復漕運的方面,吳宗睿也經過了長時間的思索。

恢復漕運,對於穩定北直隸的局勢,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只要大量的漕糧運送到北直隸,解決了北直隸缺糧的問題,百姓就能夠穩定下來,就不會鬧事了。

嚴格說起來,北直隸局勢不穩定,對於吳宗睿和等萊新軍來說,是有利的。

不過吳宗睿想到了民心。

北直隸的老百姓在死亡線上掙扎,皇上和朝廷會高度關注,但不會當做天大的事情來對待,北直隸以及中原的老百姓缺糧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十多年以來都是如此,甚至可以說朱由檢登基做皇帝的那一天開始,北直隸和中原的百姓就缺糧。

其實各地都設有糧倉,關鍵時刻打開糧倉救濟百姓,就能夠迅速的穩定局勢,可惜皇上和朝廷從未下過這樣的旨意,他們所謂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免去百姓的賦稅,要知道百姓已經沒有糧食吃了,你免去人家的賦稅,有什麼作用。

特別是朝中的那些大人,嘴上說的是以民爲本,朝廷不能夠與民爭利,做的卻是另外一套,他們大幅度的削減商貿賦稅,增加百姓的農業賦稅,逼得百姓走投無路,說到底,都是因爲商賈與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而他們所謂的不與民爭利,就是要免去商貿賦稅。

吳宗睿絕無這樣的想法。

看着一臉疑惑的劉寧,吳宗睿慢慢開口了。

“劉寧,我明白你的疑惑,如果我們這個時候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摺,舉薦盧發軒出任漕運總督,皇上和朝廷無可奈何,一定會準了我的奏摺,其實這樣做,也是可以的。”

“可你想過沒有,漕糧不能夠運送到北直隸,最終承擔後果的是誰,是北直隸的老百姓,官吏士紳和富戶是沒有多大問題的,前些日子運送到北直隸的兩百艘漕糧,全部都被戶部收購了,情報司稟報的消息顯示,戶部留下一半的漕糧,其餘的漕糧,都是京城的權貴獲得,有些權貴,甚至高價出售糧食。。。”

“如此情況之下,我們卡住漕運,有多大的作用,我甚至可以預料到,皇上和朝廷很有可能將北直隸缺乏糧食的責任,退給等萊新軍,推到我的頭上。”

“所以說,漕運必須要恢復,一部分的漕糧必須運送到北直隸,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讓那些漕船的船主,大肆宣揚漕運已經暢通的事宜,這樣一來,如果北直隸還是缺糧,是誰的責任就很清楚了。”

“當然,我們不會將所有的漕糧都運送到北直隸,我們依舊要卡住戶部,運送到北直隸的漕糧數量方面明顯不足,如此戶部捉襟見肘,必定會向皇上叫苦,如此情況之下,我們舉薦盧發軒出任漕運總督,皇上和朝廷豈能拒絕。”

。。。

劉寧拼命的點頭,這一次他完全聽懂了。

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二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八十五章 棘手
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六百八十章 真心的建議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二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漕運變故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四百七十三章 家人的心態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聰明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軍協同(2)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七百五十一章 被迫出擊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八十五章 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