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感謝東方文博的打賞,謝謝了。)

“趙大人,劉大人,蔡大人,上元縣呈奏的這個案子,由吳大人和崔大人辦理,你們是什麼意見,說來看看。”

這是上元縣調整知縣之後,呈奏的第一個案子,案件調查的很清楚,不過縣衙準備斷案的時候,國子監提出了異議,讓新任知縣爲難,迫不得已呈奏給府衙。

詹士龍本來想着將這個案子交給蔡思傑辦理,蔡思傑身爲通判,有着一層特殊的身份,國子監有應該有所忌諱,不過府丞趙從榮提出了異議,認爲自十月份以來,府衙所有的案子都是吳宗睿辦理、崔雲輝協助辦理的,故而上元縣呈奏的這個案子,還是應該由吳宗睿和崔雲輝接着辦理。

詹士龍仔細思索,徵詢了劉方勝的意見之後,採納了趙從榮的建議。

“大人,下官沒有什麼意見,下官相信,吳大人和崔大人一定能夠辦理好這個案子。”

趙從榮的話語,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詹士龍看了看趙從榮,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他本來是想着讓衆人提出一些建議,記錄在案,也好減輕吳宗睿的壓力,畢竟這個案子牽涉到了國子監,牽涉到官紳家族,有不少爲難的地方,要不然上元縣衙早就斷下來了。

上一次怡紅樓與國子監監生梁書田那個案子,應天府衙已經與南京國子監之間有了一些矛盾和意見,此次的案子,稍有不慎,國子監與應天府衙之間,再次產生矛盾,且難以調和。

南京國子監的地位異常特殊,自成體系,論權勢甚至不如上元縣衙,可是其影響力超過南京的六部和督查院,從南京國子監出去的監生,金榜題名者不計其數,京城以及分散到各地爲官者大有人在,不管是金榜題名的兩榜進士,鄉試高中的舉人,還是有着讀書人功名的監生,都不會忘記南京國子監。

尊師重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南京國子監最爲注意的方面。

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幾百年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這種類型的重點大學的校長,典型的清流,雖然只是從四品的品階,可誰都不敢小視,其學識淵博,一般都是一甲進士和二甲進士出任,絕大部分的國子監祭酒,最終都成爲內閣大臣,步入到了權力的巔峰。

就說南京國子監祭酒賀逢聖,崇禎元年上任,殿試榜眼,十年之後進入內閣,攀上了金字塔,進入到了權力的巔峰階層。

更不用說這個監生,背後還有一層特殊的關係。

這一切,詹士龍不得不考慮。

案子很簡單,讓吳宗睿來處理,結局可想而知,不過詹士龍想的更加深遠。

吳宗睿與詹兆恆的關係很好,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詹兆恆對吳宗睿崇拜不已,歎服吳宗睿的學識,拜服吳宗睿的沉穩睿智,讓詹士龍都感覺到吃驚,如此情況之下,詹士龍自然是要維護吳宗睿的。

“趙大人,本官詢問的是對案件之處理意見,至於說吳大人和崔大人署理案件,已經明確下來,就不用多說了。”

趙從榮看着詹士龍,稍稍楞了一下。

劉方勝和蔡思傑,同樣感覺到吃驚,官場上說話做事,都是深思熟慮,誰也不會亂說,趙從榮既然開口了,肯定是考慮清楚了。

果然,趙從榮緊跟着開口了。

“大人,下官也是此意,吳大人和崔大人署理這個案子,定能秉公辦理,我等不宜提出其他建議,若是限制了吳大人和崔大人,反而不好,大人說是不是。”

。。。

吳宗睿看着這一切,無限感慨,官場上的哲學太多,幾百年之後也是如此,沒有官場的經歷,不能夠洞察世事,還真的是無法立足。

“詹大人,趙大人,諸位大人,上元縣呈奏的案子,下官與崔大人一道,竭盡全力辦理,若是遇見了什麼問題,再行向詹大人和諸位大人請教。”

吳宗睿的開口,打破了僵局,化解了現場的尷尬。

詹士龍微微點頭。

“也好,既然吳大人這麼說,那就照此辦理,今日就到這裡,都散了吧。”

吳宗睿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詹士龍開口了。

“吳大人稍等,本官還有一些事情,崔大人,你且在廂房外面等候。”

廂房裡面安靜下來,詹士龍慢慢踱步,暫時沒有開口說話。

吳宗睿也肅立在一旁,看着詹士龍。

“瑞長,不想說些什麼嗎。”

“大人說的是今日的事情吧,趙大人如此的表現很正常,若是換做下官,同樣如此。”

詹士龍猛地站住,扭頭看着吳宗睿。

“趙大人感覺到委屈和失落,無處發泄,只能如此,下官以爲,趙大人如此的表現,恰巧證明大人已經完全掌控了局面。”

詹士龍的臉上閃過一絲的笑容,很快消失。

“瑞長,你說的不錯,不過僅僅是讓趙大人感覺到委屈和失落,還是不行,府衙的事情太多,依靠你我是忙不過來的。”

“大人不必着急,慢慢來,趙大人在府衙已經有數年時間,畢竟是有一些基礎,基礎驟然動搖,內心不舒服很正常,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如果總是如此呢。”

“這也簡單,調往他處就是了。”

“說的不錯,乾脆利落,不過這個監生背後之關係,你想好如何應對嗎。”

“以案論案,想不到那麼多。”

崔雲輝進入廂房的時候,詹士龍已經入座。

“下官見過大人。”

“崔大人,下月你就要到上元縣赴任,這上元縣的重要,本官不用多說。。。”

“大人提攜,下官感激不盡。”

“不用總是感謝本官,你要清楚,你能夠到上元縣,與吳大人有着莫大的關係。”

崔雲輝點點頭,沒有繼續開口。

“上元縣此次呈奏的案子,你是怎麼看的。”

“這個,下官以爲,這個案子不僅僅牽涉到國子監,還牽涉到官紳家族和復社。。。”

崔雲輝其實有能力,思維縝密,連續辦理的幾個案子,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意見,得到了詹士龍的賞識,也得到了吳宗睿的認可。

崔雲輝說完,詹士龍點點頭,要說國子監祭酒賀逢聖,他不是特別擔心,此人認死理,只要能夠說出令人信服的道理,賀逢聖不會爲難,反而會贊同。

官紳家族,需要注意,但若不是特別嚴厲的處置,倒也不必戰戰兢兢。

詹士龍真正擔心的是復社。

復社成立的時間不長,其壯大的速度令人吃驚,復社盟主張溥的影響力也是急劇擴展,僅僅是廩膳生員,在南京已經是無人不知,加上覆社與東林黨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讓其有着更大的底氣。

詹士龍不是東林黨人,也不是浙黨的人,從不參與朝中的黨爭,基本都是置身事外。

雖然不參與任何的黨爭,可不意味着詹士龍不知曉黨爭的殘酷,萬曆年間,東林黨與浙黨、楚黨等激烈博弈,天啓年間,東林黨與閹黨之間同樣是你死我活,那一幕幕彷彿在昨天。

復社的發展趨勢,與東林黨如出一轍,這樣的社團,對於外界的力量不會客氣。

“崔大人,你認爲復社在這個案子上面會橫加干涉嗎。”

“這個,下官以爲,復社還沒有此等的能力,畢竟是讀書人之間聚集起來的社團,若是隨意干涉官府的事宜,肯定不合適,下官剛剛提到復社,也就是想到那些好議論的讀書人,可能隨意的顛倒黑白,令人頭疼。”

“你說的不錯,此事你要多多關注,吳大人年輕,前途無量,可不要在這個案子上面遭遇到非議。”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會協助吳大人,謹慎辦理這個案子。”

休沐之後,回到後院的詹士龍,依舊在想着這個案子。

詹兆恆進屋的時候,詹士龍想到了什麼。

“月如,我聽你說過復社,復社集聚了讀書人中間的精英,其盟主張溥,學問很不錯,今日你好好說說,復社究竟有哪些值得你崇拜之處啊。”

這個問題如果在一個月之前提出來,詹兆恆會極力的鼓吹復社,乃至於讓父親看好復社,不過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父親大人,孩兒對復社早就沒有所謂的崇拜了。”

“不會吧,復社正是你們這樣的讀書人聯合聚集起來的,我以前聽你說到復社,都是帶着羨慕嚮往之情,這纔多長時間,變化會如此之快。”

“這個,父親,孩兒進入國子監,主要心思在學習方面,現如今距離鄉試不足一年的時間,孩兒滿腦子想到的都是鄉試。”

“月如,你老實說,是不是遇見什麼事情了。”

詹兆恆稍稍猶豫了一下。

“父親大人,孩兒的確遭遇到一些事情,對復社有了一些不同的認識。”

“莫不是那天你與瑞長一道。”

“是的,就是那天,孩兒與瑞長兄一道去秦淮河。。。”

詹兆恆開始了詳細的訴說,這是他第一次說出盛澤歸家院的事情。

發生在盛澤歸家院的事情,沒有擴散開來,這讓詹兆恆頗爲吃驚,後來也想明白了,張溥是復社的盟主,其聲譽與復社息息相關,有些事情肯定需要隱瞞。

盛澤歸家院發生的事情,沒有擴散開來,讓詹兆恆更是看清楚復社的虛僞,他對復社的印象也就更加的不好。

詹士龍聽得很仔細,自始至終沒有開口說話。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二十章 應對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十五章 端倪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十九章 算賬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二十章 應對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復漕運第三十五章 旁觀?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七百六十八章 足夠膽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十五章 端倪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一千零四十章 遭遇危險(5)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5)第二百三十章 絕妙建議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十九章 算賬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