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

崇禎五年二月初五,孔友德率領的叛軍,完全包圍了萊州府城。

山東巡撫徐從治、登萊巡撫謝璉、萊州知府朱萬年、萊州總兵楊御蕃,四人分別駐守萊州府城的四座城門,拼死抵禦叛軍的進攻。

萊州府城還是有固守底氣的,這裡是大明在登萊的又一個軍事重鎮,儲存有大量的軍械和糧草,城牆上同樣有火炮,只是全部都是輕型火炮,威力不夠大,反觀進攻萊州府城的叛軍,擁有的火炮就相當犀利了。

萊州府城保衛戰,註定是一場異常慘烈的戰鬥。

。。。

三月二十五日,朝廷終於派遣吏部左侍郎張國臣前往山東招撫叛軍。

張國臣是遼人之中官階最高的文官,前往登萊招撫以遼東漢人爲主的孔友德之叛軍,可見朝廷煞費心思。

三月底,張國臣抵達青州,命令各路大軍不得擅自發起進攻,以免破壞招撫的局面,此舉讓萊州的軍民得到了暫時的喘息,也讓叛軍得到了調整。

四月初,叛軍得到補給和喘息之後,再次發起對萊州府城以及萊州境內其他城池的進攻,張國臣的招撫失敗。

因爲山東巡撫徐從治被圍困在萊州府城,導致朝廷調集的各路援軍,集結在青州,無所適從,進攻也不是,撤退也不行。

四月初六,兵部右侍郎劉宇烈出任山東總督,全面負責剿滅叛軍事宜,且指揮各路大軍。

這個劉宇烈,同樣是主張招撫叛軍的,抵達青州之後,並未全力組織進攻。

四月初十,劉宇烈被叛軍蠱惑,相信孔友德等人接受朝廷的招撫,結果遭遇叛軍突襲,丟失了從京城帶來的五尊紅夷大炮和其他的諸多火炮。

四月十六日,不幸的消息傳來,山東巡撫徐從治在萊州城被叛軍火炮擊中,壯烈殉國。

五月初五,皇上派遣遼將孫應龍,前去招撫孔友德,不知中計的孫應龍,從天津乘船趕赴萊州,被孔友德直接斬殺。

崇禎四年閏十一月造反,到崇禎五年五月,短短七個月的時間,孔友德麾下叛軍的人數增加至兩萬多人,不斷攻克登萊諸多州縣城池,將朝廷耍的團團轉,由此,叛軍的氣焰更加的囂張,這個時候想要招降,無異於癡人說夢。

。。。

廂房,吳宗睿的臉色有些青。

從二月份開始,青州府衙就開始連軸轉,張國臣、劉宇烈等人先後到來,他們都是朝廷派遣的欽差大臣,而從各地衛所抽調馳援登萊的軍士,也開始在青州集結。

迎接這些欽差大臣,吳宗睿倒是不用耗費多少的心思,可是安置那些從各地衛所抽調來馳援的軍士,卻讓吳宗睿大傷腦筋,這些衛所軍士,壓根沒有什麼戰鬥力,不客氣的說,他們根本就不是叛軍的對手,這些軍士來到青州之後,整天就嚷嚷着補充糧草什麼的,壓根就沒有想過真正的去戰鬥廝殺。

戶部和兵部調撥的糧草姍姍來遲,讓吳宗睿非常焦急和爲難。

吳宗睿主要負責的就是給各路的援軍撥付糧草,軍隊的補給由戶部和兵部調撥,從北直隸和南直隸等地運送過來,幾乎全部運送到青州府城,吳宗睿以青州知府的身份,負責調撥糧草,維持前來馳援大軍的開銷,這是一個人人都羨慕的差事,大權在握,可以毫無顧忌的剋扣糧餉,這成爲了慣例,反正也沒有誰會專門調查。

不過吳宗睿還沒有頭腦發熱,他讓曾永忠專門負責此事,務必將糧草按照配給撥付下去,而曾永忠在撥付糧草的時候,明確告訴馳援軍隊的軍需官,如果膽敢在青州境內擾民,則糧草撥付滯後,且無法撥付到配給的糧草。

這個辦法效果很好,已經過去數月的時間,青州境內基本安穩。

要知道歷史上這個時期,青州慘遭劫掠,一蹶不振,那些前來馳援的衛所軍隊,其軍士的行徑和土匪差不多,讓周遭的農戶和百姓損失慘重。

不過偶爾還是有個別軍士劫掠百姓的,吳宗睿知道後,毫不留情,果斷掐斷其軍隊的所有糧草供給,最終還是劉宇烈總督出面協調,事情才平息下來。

處理這些事情太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體力。

吳宗睿還需要考慮信義押司的事宜。

信義押司軍士數量龐大,爲了避免意外,從三月份開始,除開有押運的任務的軍士,其餘人不得離開軍營半步,以免被外界發現,這個時候,信義押司必須低調。

廖文儒和劉寧同時進入廂房。

看見吳宗睿有些發青的臉,看見疲憊不堪的曾永忠,廖文儒和劉寧無計可施。

他們也有擔心,喬明俊潛伏在孔友德身邊好幾個月時間了,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夠行動,現階段叛軍的氣勢囂張,喬明俊肯定不能動手。

“大人,後續的糧草,朝廷需要撥付了,否則最多十天的時間,就沒有糧草撥付了。”

吳宗睿看了看曾永忠,嘆了一口氣。

“先生,糧草撥付的事情,不用過於着急,不要看那些衛所的軍官叫的山響,其實他們壓根不缺糧食,他們只是太貪心,明面上來馳援的軍士有五千人,其實三千人都不到,這些個衛所的軍官,膽子比天還大,這樣關鍵的時刻,都敢吃空餉。”

“我只是爲皇上和朝廷嘆息,讓這些衛所軍隊來馳援登州萊州,除了消耗更多的軍餉和糧草,還能有什麼作用。”

曾永忠點點頭,這些情況他也知道。

“大人,我看皇上和朝廷壓根沒有想着剿滅叛軍,他們想的依舊是招撫。”

“先生說對了,朝廷依舊是以招撫爲主,朝中的那些大臣,高高在上,根本不知道登州和萊州的戰況,也沒有誰敢向他們說真話,反正主張招撫沒有什麼錯誤,也不用承擔任何的責任,經歷了大淩河之戰,朝中的主戰派遭受沉重打擊,誰不想自保啊,誰這個時候強硬的主張剿滅叛軍,萬一戰局不利,豈不是要承擔所有責任。”

吳宗睿微微嘆了一口氣。

“孫承宗老大人都爲此承擔了責任,被迫致仕歸家,朝中還有誰敢說自己的資歷比孫承宗老大人還深厚。”

一旁的廖文儒忍不住了。

“大哥,難道就看着叛軍如此的囂張,眼睜睜看着他們功課萊州府城,看着他們屠戮地方嗎,這樣持續下去,登州和萊州就徹底完了。。。”

吳宗睿看了看廖文儒,臉上顯露一絲苦笑。

“文儒,這麼多年了,你難道才明白嗎,崇禎元年,陝西流寇造反,崇禎二年底,後金韃子入關襲擊遵化永平、肆虐北直隸,去年的大淩河城之戰,今年的登萊兵變,哪一次皇上和朝廷能夠從容應對。”

廖文儒有些着急了,看着吳宗睿。

“大哥,我真的不明白,爲什麼會這樣啊。”

不僅僅是廖文儒,包括曾永忠和劉寧等人,都看向了吳宗睿。

吳宗睿輕輕拍了拍桌子,慢慢開口了。

“因爲大明王朝的根子已經爛了,朝中文武大臣,整天想到的就是自身的利益,壓根不關心大明天下,你們難道沒有注意到嗎,大亂的地方基本都在北方,南方相對穩定,偏偏朝中的大人,絕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他們哪裡會關心北方的事情。”

“盧發軒信函之中的某些話語,你們沒有特別注意,登萊兵變,戶部幾次從南直隸調集糧草,都是無果而終,從南方調集軍隊更是毫無音訊,這一次是如此,以前未嘗不是這樣,我擔任淮安府知府的時候,就專門關注了漕運,好多關鍵時刻,漕運總是出現問題,不是無法調集足夠的糧食,就是水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現在回想起來,怕是有人故意作梗。”

。。。

曾永忠等人目瞪口呆,這一點他們還真的沒有想到。

吳宗睿揮揮手。

“好了,不說了,登萊兵變,遲早會引發皇上和朝廷的關注,平息這場劫難是遲早的事情,可惜的是,登州和萊州遭遇如此的劫難,短時間之內無法恢復元氣了,這裡曾經是朝廷的軍事基地和軍事重鎮,也是朝廷應對後金韃子侵襲的東大門,如今這個大門恐怕要徹底敞開了,如果登州和萊州等地不能迅速恢復,那麼皮島的陷落,指日可待,到了那個時候,後金韃子將毫無後顧之憂了。”

“文儒,劉寧,信義押司的軍士,訓練絲毫不能放鬆,信義押司總部前面一里多地,是此次糧草囤積的大本營,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否則殺無赦,所以沒有誰會發現你們,你們不必有太多的擔憂。”

“我覺得,局勢可能要發生些許的變化了,孔友德和耿仲明等人已經瘋狂,他們太自大了,上天若是要人滅亡,必定先讓其瘋狂。”

“信義押司要做好準備,喬明俊長期潛伏在孔友德的身邊,源源不斷的送來情報,他肯定是着急的,文儒,派遣斥候前往登州府城,告訴喬明俊,沉住氣,不要着急,局勢很快就會發生變化,到了那個時候,就是他喬明俊立功的時刻。”

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
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九百五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四十七章 父親續絃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鄉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頭豬的威力(1)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九百九十五章 皇家日報(2)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關之戰(1)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九十三章 暗度陳倉(3)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內亂(2)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見影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