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

崇禎十一年的春節到來了。

瀋陽,大清國都城盛京,同樣是熱鬧非凡,被後金皇太極改稱呼爲滿人的大清國,同樣重視春節,只不過滿人的習俗與漢人略微有一些區別。

大政殿,皇太極坐在龍輦之上,臉色陰沉,神態很不好。

這個春節,可謂是皇太極最爲窩心的春節了,遼東之戰的失敗,多鐸和阿濟格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皇太極趁機從多鐸的手中奪過了鑲白旗,逐漸充實了鑲黃旗以及正藍旗的力量,不過折損了六萬多軍士,這麼慘重的損失,誰都難以承受,更加讓皇太極想不到的是,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居然託人送來了信函,準備交換遼東之戰俘獲的一萬兩千多俘虜。

這一萬兩千俘虜,全部都是滿八旗軍士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

交換的條件很明確,其中一萬俘虜交換十萬被大清劫掠的漢人,其餘兩千俘虜交換二十萬兩白銀以及兩萬石糧食。

看完信函,皇太極氣得差點背過氣,要不是他強忍住,送信的商賈早就被斬殺了。

皇太極徹底清楚了,吳宗睿不是一般人,將要成爲他和大清國的最大威脅。

吳宗睿提出的交換條件,皇太極本來打算一口回絕的,他很清楚吳宗睿的心思和打算,大清國最爲缺乏的就是人口,起家於極北之地的大清國,人口的存活率本來就不高,而沒有充足的人口,發展就是空談,試想一下,沒有充足的人口耕種,大清國那麼多的滿人權貴吃什麼,滿八旗靠什麼去征伐,所以八旗軍每次入關作戰,劫掠人口就是最爲重要的任務之一。

至於說白銀,皇太極倒不是很在意,消耗掉的白銀,下一次作戰搶回來就是了。

大清國的基礎還很薄弱,數次征伐劫掠來的漢人,已經成爲大清國最爲勤奮之人,他們的地位最爲低下,也最好管理,如果失去了這些人,僅僅依靠八旗之中的百姓,皇太極不敢想象大清國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可是讓皇太極萬萬想不到的是,就在他準備一口回絕吳宗睿提出來的要求之時,盛京居然傳開了消息,言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準備用滿八旗和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交換漢人以及錢糧,如果皇太極不答應此項要求,則登萊新軍將斬殺所有的俘虜。

聽聞這些傳聞,皇太極勃然大怒,卻毫無辦法。

代善和多爾袞等人暫時沒有什麼動靜,但皇太極知道,不要多長的時間,他們一定會當面建議,要求朝廷答應吳宗睿的交換條件。

仔細思索之後,皇太極感覺到心寒,他感覺到了,這一任的薊遼督師吳宗睿,比起前兩任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和孫承宗都要厲害。

范文程進入大政殿的時候,皇太極微微嘆了一口氣。

“好了,承恩,你到偏殿去,朕一會就去偏殿。。。”

范文程看了看守衛在大政殿的諸多軍士,一言不發,朝着偏殿的方向而去。

皇太極當然不會在大政殿與范文程商議重要的事宜,以免消息泄露出去。

皇太極剛剛進入偏殿,范文程立下跪下請安。

“文程,平身吧,朕今日讓你到宮裡來,所爲何事,你應該是清楚的。”

待到范文程站好了,皇太極從桌案上面拿起了信函。

“這封信,是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寫來的,盛京傳的沸沸揚揚的有關交換俘虜的事宜,全部都在這份信函裡面,朕本不打算公開此事,誰知道有人想到了朕的前面,有意的傳開此事,逼着朕答應下來。。。”

“你好好看看,看完之後說說你的想法。”

信函的內容不復雜,范文程用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看完了信函。

范文程恭恭敬敬的將信函放置到桌案上面,沒有馬上開口說話。

皇太極看了看范文程,再次嘆了一口氣。

“你們漢人啊,心思縝密,做什麼事情都是計劃周密,這個吳宗睿,朕還真的是小看了,他要是大明的皇帝,我大清國怕是要遭遇滅頂之災啊。”

范文程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連忙抱拳開口了。

“皇上,奴才覺得吳宗睿沒有那麼可怕。。。”

皇太極揮揮手,打斷了范文程的話語。

“文程,不用着急,聽朕慢慢說。”

“接到這份信函之後,朕想了很多,從當年的復州之戰開始,那個時候,朕根本不知道什麼登萊新軍,更不知道這個吳宗睿,就算是登萊新軍奇襲了復州,甚至威脅到蓋州,朕也沒有在意,當年的毛文龍,不也是如此做的嗎,根本無法動搖和威脅我大清國。”

“前年阿濟格率領大軍入關劫掠,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打敗了阿濟格,那個時候朕也沒有在意,無非是因爲阿濟格的狂妄自大,給了吳宗睿可乘之機,朕只是略微的關注吳宗睿和登萊新軍,覺得他還不足以動搖我大清國的根本。”

“去年的遼東之戰,朕開始重視吳宗睿,我十萬大軍,進擊遼東,損失六成左右,但仔細回憶此次的戰役,朕覺得吳宗睿也不是那麼可怕,無非是多鐸立功心切,讓吳宗睿抓住了機會,若是多鐸審時度勢,糧草不足的情況之下及早撤兵,也不至於有後面的慘敗。”

“上面的三次戰鬥,朕只是覺得,吳宗睿麾下的登萊新軍,戰鬥力不一般,不是大明其他的軍隊可以比擬的,包括遼東邊軍都不可能相比。”

“可是吳宗睿的這份信函,讓朕的心裡徹底涼了,朕察覺到了,吳宗睿不僅是想着打敗我大清國的八旗軍,還想着動搖我大清國的根本。”

“我大清國處於極北之地,本就缺乏人口,這些年的征伐,不管是父皇還是朕,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劫掠大明的人口,其次纔是劫掠錢糧,打敗明軍,這樣不僅能夠補充我大清國錢糧的不足,還能夠增強我大清國的實力,削弱大明的實力。”

“吳宗睿這等的想法,就是剝奪我大清國的人口,讓我大清國無法壯大,讓朕後怕,遼東之戰後,遼東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遼河以西全部被大明的登萊新軍佔據,朕聽聞,西平堡、廣寧等城池正在加固,大淩河城也正在修建,若是等到這些城池修築和加固完畢,我們的進攻難度將成倍的增加。”

“朕已經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親率大軍,發起對遼東的進攻,打碎登萊新軍在遼東的一切計劃和籌謀,可讓朕沒有想到的是,登萊新軍居然佔領了復州城池,直接威脅到蓋州等地,朕猶豫了,若是率領大軍進擊遼東,吳宗睿避實擊虛,命令登萊新軍從蓋州發起對盛京的進攻,我大清國就可能動搖根基了。”

“這一次吳宗睿親自寫來信函,試圖以我八旗軍軍士、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交換人口和錢糧,朕本來是想着壓下去,可吳宗睿居然將消息完全泄露出去,而且朕要是不答應吳宗睿提出來的要求,一萬多的子弟就要被斬殺,讓朕根本無法拒絕。”

。。。

皇太極侃侃而談,其語氣好像不是評價對手,而是讚譽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

范文程聽得膽戰心驚,他從來沒有見過皇太極如此讚譽某個人,包括大清國的諸位親王,也沒有得到這樣的讚譽。

皇太極終於說完了,看着范文程。

范文程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看着范文程。

范文程內心叫苦,其實他也察覺到了,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不是一般人。

“皇上,奴才以爲,您大可不必如此的擔憂,奴才記得崇禎三年,大明薊遼督師袁崇煥,也是作戰勇猛,守住了寧遠城池,可袁崇煥還是被大明的崇禎皇帝斬殺了,這一次吳宗睿居然敢用我大清國的八旗軍士、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來交換人口和錢糧,此事若是被大明的崇禎皇帝知道,還不引發軒然大波,吳宗睿不管怎麼厲害,都要聽從大明崇禎皇帝的號令,若是能夠從這方面做一些文章,吳宗睿必定被大明的崇禎皇帝懲戒。。。”

皇太極微微點頭,但神色還是頗爲凝重。

“文程,你說的有些道理,但朕覺得不踏實,吳宗睿年紀輕輕,就是大明的太子少保,應該是得到大明崇禎皇帝的完全信任,所以纔敢做這些事情,朕怎麼能夠從中去離間。”

“皇上,奴才覺得不一定,當年袁崇煥不也得到了崇禎皇帝完全的信任。。。”

皇太極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

“用這些權謀,朕總覺得不是滋味,若是能夠和吳宗睿面對面交鋒,徹底打敗他,是朕最爲欣慰的事情,也罷,朕仔細想想。”

聽見皇太極如此說,范文程鬆了一口氣,正準備告退。

“文程,此次交換朕不能拒絕,你說說,讓誰去辦理此事啊。”

范文程楞了一下,抱拳稽首開口了。

“皇上,此事重大,奴才不敢妄言。。。”

“讓你說就說,不必有那麼多的擔憂。”

大顆的汗滴從額頭滑落,范文程不敢擦,抱拳開口。

“那奴才就斗膽了,奴才覺得禮親王殿下最爲合適。。。”

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十四章 酬謝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四章 圍屋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
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鍵時刻的堅持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五百六十五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六百七十三章 動手的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六百八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六十七章 陳氏家族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十四章 酬謝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能手軟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一百三十八章 精準分析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七百五十章 迴避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一百三十章 找尋突破口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二百二十三章 漂亮的伏擊(2)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門紅(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四章 圍屋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爲了對手(1)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