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

南直隸,淮安府城,漕運總督府廂房。

桌上擺着朝廷的敕書以及徐州州城告急的文書,還有湖廣巡撫宋一鶴的信函。

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漕運總督丁啓睿,分坐桌子的兩邊。

流寇張獻忠部圍攻徐州州城已經有數月的時間,州衙送來了數份告急的文書,張國維和丁啓睿在是不是馳援徐州州城的認識方面,倒是完全統一,決定不馳援徐州州城,他們認爲張獻忠擁有四十萬人,如果南京京營的軍士與漕運兵丁馳援徐州州城,整個的南直隸將處於防禦空虛的狀態,如此情況之下,張獻忠部突然進攻淮安、鳳陽甚至是南京,大軍短時間之內無法迅速馳援。

說到底,張國維和丁啓睿都不願意承擔責任,崇禎八年,李自成曾經攻陷鳳陽府城,結果時任漕運總督楊一鶴被朝廷斬殺棄市,守陵太監楊澤自殺,巡按御史吳振纓戍邊,這件事情,兩人的印象很深,他們可不願重蹈覆轍,特別是丁啓睿,身爲漕運總督,直接負責江北四府三州的防禦事宜,更是要小心謹慎。

朝廷的敕書,語氣嚴厲,要求張國維和丁啓睿馳援徐州州城。

徐州的位置很關鍵,漕運河流經過了徐州,如果張獻忠佔領了徐州,那麼漕運必定受到影響,一旦漕運遭受到影響,則北方特別是北直隸的糧食等物資的供應將出現問題,皇上和朝廷應該是從這方面考慮,故而要求南京兵部以及漕運總督府馳援徐州,打敗張獻忠。

嚴格說起來,徐州的防禦事宜,直接由漕運總督府負責,漕運總督丁啓睿直接承擔責任,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可以坐視不理,不過現如今的局勢不一樣了,特別是李自成和羅汝纔在開封府稱王之後,南直隸的局勢驟然緊張起來,張國維與丁啓睿必須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打敗張獻忠,護衛南直隸的安全,否則,南直隸的局勢惡化,兩人都不要想着善終。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一點張國維與丁啓睿都很明白,朝廷的敕書,需要考慮,但完全按照朝廷的敕書來指揮作戰,還需要下面的人幹什麼。

徐州州衙的告急文書不用說,都是老一套了,張國維與丁啓睿不需要特別關注。

讓兩人感覺到奇怪的,是湖廣巡撫宋一鶴的信函。

宋一鶴在信函之中,稟報湖廣巡撫衙門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調遣湖廣各鎮大軍,陳兵黃州一帶,防止流寇張獻忠進擊鳳陽與廬州,且護衛湖廣的安全。

湖廣的黃州府,緊靠着南直隸的廬州,距離徐州距離遙遠,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宋一鶴爲什麼會寫來信函,讓張國維與丁啓睿不是很明白,兩人仔細分析之後,認爲有可能是宋一鶴接到了皇上的旨意,或者是朝廷的敕書,所以表明了態度。

想要讓湖廣各鎮的軍隊馳援南直隸,那是不可能的,宋一鶴身爲湖廣巡撫,僅需要負責湖廣各地的安全,再說了,湖廣緊靠着河南行省,整個的河南行省都被李自成和羅汝才控制,湖廣行省時時刻刻都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宋一鶴怎麼可能調兵進入南直隸作戰。

相比較來說,南直隸安全很多,雖然曾經遭遇到流寇的進攻,可絕大部分還是安全的。

張國維看了看丁啓睿,嘆了一口氣之後開口了。

“丁大人,徐州乃漕運要道,若是被張獻忠攻陷,則漕運必定遭受影響,皇上怕是擔心這一點,故而朝廷下了敕書,你看該如何的應對啊。”

張國維身爲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實際上負責整個南方兵力的調遣,不過漕運總督府例外,漕運總督府直接對皇上和朝廷負責,獨立擁有漕運兵丁,節制江北四府三州的兵力,不歸南京兵部調遣。

丁啓睿也看了看張國維,面無表情的開口了。

“張大人,我認爲張獻忠就算是攻陷了徐州,也不可能長時間逗留,我大軍在鳳陽與淮安虎視眈眈,就等着他自投羅網,徐州地方不大,歷來都有些貧瘠,張獻忠部四十多萬人,不可能維持下去,湖廣巡撫宋一鶴大人寫來了信函,讓我想到了,張獻忠部攻陷徐州之後,很有可能朝着湖廣的方向進發,您看,徐州以北是山東行省,東面是河南行省,若是攻陷徐州州城,張獻忠下一步的選擇,要麼是淮安或者鳳陽,要麼就是穿過鳳陽進入湖廣,所以說,我們暫時不要出動大軍馳援徐州,可部署大軍在鳳陽一帶守候,等候張獻忠自投羅網。。。”

張國維點點頭,對於丁啓睿的分析表示了贊同。

“丁大人分析準確,依我看,江北四鎮三州的兵力,主要還是部署在鳳陽府一帶,防止張獻忠狗急跳牆,進攻鳳陽府城,宿州一帶,可以進行重點防禦,若是張獻忠部膽敢在鳳陽府境內作亂,則予以徹底的剿滅。”

丁啓睿跟着點頭。

“張大人說的是,只是這南京京營的部署,是不是能夠往淮安府城部署一些,漕運兵丁以及四鎮三州的絕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到宿州一帶,淮安府城的防禦必定空虛,張獻忠部若是突然進攻淮安府城,防禦方面有些吃力啊。。。”

張國維楞了一下,沒有想到丁啓睿會提出如此的要求。

其實在南直隸的防禦方面,張國維與丁啓睿各有分工,丁啓睿主要負責四府三州的安全,包括淮安府、鳳陽府、廬州府、安慶府,以及徐州、合州與滁州,南直隸所轄其他地方,以及整個南方的防禦事宜,由張國維負責,要不是中原的局勢徹底的混亂,張國維與丁啓睿不會有什麼交集。

雖然皇上有明確的旨意,南京兵部與漕運總督府共同負責南直隸的防禦事宜,抵禦張獻忠部的進攻,但張國維最爲在意的還是南京城的安全,如果將南京京營的軍士悉數抽調到江北,導致南京城的防禦空虛,引來張獻忠部的進攻,引發的後果張國維無法承擔。

相反,江北的四府三州出現什麼差池,張國維不會承擔主要責任,最多就是遭遇皇上和朝廷的訓斥,主要責任還是丁啓睿承擔。

所以在南直隸整體的防禦事宜方面,丁啓睿主要負責江北四府三州,張國維負責南直隸所轄的其他地方,除非是鳳陽府城遭遇到威脅,否則張國維不必抽調大量的兵力馳援。

“這個,丁大人,南直隸的整體防禦你是清楚的,我看還是依照之前我們確定的計劃進行,倉促的改變,恐怕帶來意外。”

張國維拒絕的有些直接,可能是擔心丁啓睿有其他的想法,他接着補充了。

“丁大人,我以爲,危急時刻,抽調部分南京京營以及其他各鎮的兵力進入淮安府城守衛,還是有必要的,只是軍士的數目不可能很多。。。”

丁啓睿略微的擺擺手。

“我知道張大人的難處,能夠抽調部分的兵力,幫助防禦淮安府城,我就很感激了。”

張國維和丁啓睿的目光再次相撞,閃現一絲的火花,兩人的臉上都沒有什麼表情。

其實他們最爲希望的,還是張獻忠部能夠往西面去,西面就是河南行省,張獻忠部進入河南行省,可謂是皆大歡喜。

終於,張國維帶着關心的語氣再次的開口。

“丁大人,朝廷的敕書,措辭頗爲嚴厲,我想丁大人還是要回復的,究竟該怎麼回覆,需要深思啊,皇上和朝廷不知道南直隸具體的情況,丁大人若是不詳細的解釋,恐怕被誤解,當然,只要丁大人需要,我願意在奏摺上面署名,一同給皇上和朝廷解釋。。。”

丁啓睿的臉上,終於也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感謝張大人的關心,我剛剛還在想着,如何給皇上和朝廷回覆,您看我剛剛說的理由怎麼樣,南京兵部與漕運總督府,各自負責一塊,情況緊急的時候,纔會相互馳援,相比較徐州,南京和鳳陽更爲重要,若是這兩地有失,張大人和我都無法向皇上和朝廷交待啊。。。”

丁啓睿的語氣,同樣很懇切,聽着令人動容,可惜張國維的臉上,已經沒有了表情。

。。。

張國維起身告辭,離開漕運總督府,他要馬上趕回南京去了。

丁啓睿給皇上和朝廷的奏摺上面,張國維最終沒有署名,他帶着憤怒的情緒,不可能在奏摺上面署名,皇上和朝廷明明要求南京兵部和漕運總督府相互協助,共同負責南直隸的安全,可丁啓睿給皇上和朝廷的奏摺之中,依舊強調鳳陽與南京的重要性,這豈不是向皇上和朝廷狀告他張國維嗎。

職責所在,張國維的思慮當然不一樣,他可不會全身心的幫助丁啓睿,人家漕運總督府富得流油,不知道從漕運上面得到了多少的好處,那個時候怎麼沒有想到南京兵部,這個時候遇見麻煩了,就想要全力依靠南京兵部了,天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張國維已經下定了決心,回去之後馬上部署南京城的防禦事宜,至於說江北四府三州,還是讓丁啓睿操心。

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五十章 趕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楔子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
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五百二十五章 幺蛾子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五十章 趕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孤膽英雄(4)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六百一十四章 震動四方(3)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兒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二百一十章 羽翼漸豐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一章 漕運碼頭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方的新動向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七章 真正的變化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楔子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八百五十四章 跳火坑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