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

範景文沒有強行的宣旨,但也沒有馬上離開錦州,隨同他來到錦州的十多名錦衣衛,被安排在寅賓館,每個人都得到了一筆錢財,這些錦衣衛雖然肩負重要的職責,不過他們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就被告知要服從內閣次輔範景文大人的命令,所以範景文沒有發話,他們也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再說了,拿了人家的錢財,他們就更不會多事了。

其實錦衣衛都很聰明,來到遼東,沿途他們已經察覺到了範景文大人態度的起伏,更讓他們吃驚和警覺的是,他們看見的登萊新軍軍士,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得到百姓的擁戴,守衛在薊遼督師府的登萊新軍軍士,身上更是有着令人生畏的殺氣,他們早就聽聞登萊新軍戰鬥力強悍,試想一下,他們長途跋涉,來到了登萊新軍的地盤,想要輕易帶走登萊新軍的統帥,那是簡單的事情嗎,弄得不好他們的小命都要留在遼東。

歇息了一天的時間,翌日一大早,範景文和吳宗睿商談了約一刻鐘的時間,兩人離開薊遼督師府,在錦州城內轉悠,一邊轉悠,吳宗睿還一邊給範景文詳細解說城內的情形,範景文也是連連點頭,中午以及下午吃飯,兩人都是在外面,中午在城內的某家酒樓吃飯,下午在城外的某家酒肆吃飯。

範景文表現的很沉穩,當吳宗睿介紹相關情況的時候,他聽得非常仔細,偶爾他會開口詢問一些情況,時不時的點頭表示贊同。

第二天,範景文和吳宗睿騎馬,離開了錦州城,前往鄉下去看看。

這一天,範景文看的非常仔細,到了好些農戶的家中,走進每一戶農戶的家中,範景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瓦罐或者米缸,查看農戶家中是不是有存糧,接着會打開農戶的箱子,看看農戶是不是有足夠的衣服,在有些農戶家中,範景文還會到臥房去看看,看看農戶是不是有足夠的棉套。

到了二十多戶農戶的家中,看到農戶臉上舒心的笑容,範景文臉上的神情越來越凝重。

這期間,吳宗睿很少說話,也不會刻意的要求範景文到哪一戶的農戶家中去看看,都是範景文自己選擇的農戶,這有些微服私訪的味道。

應該說,靠近城池的農戶,家中的條件肯定會好一些,畢竟這裡商賈雲集,商貿發達,農戶家中多餘的糧食可以拿來交易,農閒的時候還可以進入城池去做事情,賺取一些銀兩,距離城池稍遠的一些村落,家中的糧食是充足的,但家中可能沒有那麼多的錢。

一直到天黑,範景文和吳宗睿才騎馬回到了錦州城池。

這一天夜裡,範景文再次提出要求,希望到西平堡去看看,他知道西平堡的互市,吳宗睿自然沒有拒絕,馬上做好了安排。

翌日一大早,隊伍從錦州城池出發,前往西平堡,護送範景文和吳宗睿前往西平堡的軍士,悉數都是登萊新軍的精銳,其中絕大部分是吳宗睿的親衛。

錦州到西平堡要經過大淩河城,

範景文當然知道崇禎四年的大淩河城之戰,那一次朝廷大軍遭遇慘敗,大明最爲強悍的遼東邊軍,更是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自此以後無法與後金韃子正面抗衡。

範景文特意進入大淩河城去看了看。

大淩河城的定位,本來是一座軍事重鎮,用來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當年修建大淩河城也是這樣的佈局,不過現如今的大淩河城,早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不是所謂的軍事重鎮,成爲了商貿重鎮,義州、廣寧和西平堡三地的互市,不少的貨物都要從這裡中轉,不管是從山海關運送而來的商品貨物,還是從海上運輸,在右屯碼頭裝卸的貨物,全部都要抵達大淩河城,從義州、廣寧和西平堡運送出去的貨物,絕大部分也要經過這裡。

大淩河城池與錦州、寧遠城池差不多,城外同樣有很多的商鋪和商賈,這些商鋪經過了認真的佈局,井然有序,如果不仔細看,難以第一時間發現大淩河城的城牆。

範景文在大淩河城逗留了一天左右的時間,走遍城內大部分的地方。

抵達西平堡的時候,吳宗睿發現範景文有些激動,身體在微微的顫抖。

範景文在西平堡城內轉悠了一整天的時間,接着到互市去看了大半天的時間,第三天來到了遼河邊。

站在遼河邊的是範景文和吳宗睿,諸多的親衛守候在不遠處,警惕的看着周遭的一切。

範景文看了看奔騰的遼河水,沉默好半天的時間,扭頭看着身邊的吳宗睿開口了。

“吳大人,百聞不如見面,遼東不是以往的遼東,你出任薊遼督師也不過幾年的時間,遼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你在遼東所做的一切,我做不到,我想朝中的任何人都做不到,更不用說張溥和吳偉業等人。”

“張溥其人,當年寫下了《五人墓碑記》,我仔細讀過這篇文章,感覺到文采不錯,也展現出來足夠的膽量,所以以前我對張溥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看到了遼東的一切,想到張溥和吳偉業的彈劾奏摺,我對他們很失望,我想他們如果有機會到遼東來,就知道他們做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情。”

“這幾天我一直都在思索,思索如何勸你跟着我到京城去,不管怎麼說,我覺得你都不能夠抗旨不尊,當我剛纔看到遼河的時候,我改變主意了,我不願意看見後金韃子的鐵蹄,從對岸踏過來,毀掉我身後富庶的遼東,殘殺這裡的百姓,奪走他們的財富,正如你所說的那樣,如果毀掉了遼東繁華富庶的局面,你我都將成爲千古罪人。”

吳宗睿看着範景文,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雖然熟知明末的歷史,雖然知曉明末好多的名人,不過迄今爲止,吳宗睿真正敬佩的還是範景文,當然還有好多的名人,他壓根就沒有見過。

範景文此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堅持正確的認識,不管是面對皇上和朝廷,還是面對朝中的大人,還是面對尋常的百姓,從不因爲對方身份的尊卑改變自身的認識。

這樣的品性,擁有的讀書人已經不多了。

“範大人的褒獎,我不敢當,不過前幾日我倒是說過,遼東能夠達到目前的局面,真的是不簡單,遼東各級官吏,登萊新軍所有將士,付出了極大的心血,若是有人爲了一己之私利,想要毀掉這等大好的局面,我不會答應,遼東的官吏不會答應,登萊新軍的將士不會答應,遼東所有的百姓也不會答應。”

範景文連連點頭,如果是前些天聽到這樣的話語,他會認爲吳宗睿想着謀反,但現在不一樣了,親眼所見的情況,讓他完全認可吳宗睿。

擡手指了指對岸。

“吳大人,我聽聞你曾經親率大軍渡過遼河作戰,依我看,你完全有能力再次率領大軍渡過遼河,徹底打敗後金韃子。。。”

吳宗睿臉上吃驚的神情一閃而過。

“範大人說的是,我正在思考此事,這麼多年過去,後金韃子荼毒我遼東,該要讓他們付出代價了。”

說到這裡,吳宗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毫不掩飾臉上憤恨的神情。

範景文看了看吳宗睿,搖着頭開口了。

щщщ★ttкan★C○

“吳大人,是不是想到皇上和朝廷那邊無法應對啊。”

“那倒不是,我相信範大人回到京城之後,一定會據理力爭,不同意皇上的聖旨,我也相信皇上一定能夠聽進去範大人的辯駁,我所擔心的是朝中的暗流,朝中的有些人,想到的全部都是自身的利益,他們的腦子裡和眼睛裡面,壓根沒有大明的社稷,沒有天下蒼生,如果這些人繼續圍繞在皇上的身邊,我都不敢想象今後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範景文的神色變得嚴峻,他當然明白吳宗睿的意思,設想一下,如果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將士渡過遼河,進擊後金,在前方拼死作戰,朝廷中的某些大人,卻在後面一門心思的算計,慫恿皇上懲戒吳宗睿,這該是何等的寒心。

“吳大人,你放心,回到京城之後,我會如實的稟報遼東的情形,吳大人的奏摺,我會帶到京城去,直接呈奏給皇上。”

吳宗睿微微點頭,對着範景文抱拳稽首。

“那我在這裡謝謝範大人了。。。”

此刻的吳宗睿,內心不是滋味,他很清楚,不要多長的時間,但李自成率領的義軍攻陷京城的時候,範景文一定會痛罵他吳宗睿,甚至是留下遺言,傳揚下去。

吳宗睿敬重和佩服範景文,卻還要利用範景文,如果不是想到了華夏民族,不是想到了天下的蒼生,他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話說開了,態度明確了,範景文的情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臉上一直都帶着笑容,甚至都說到了下次來到遼東的時候,期盼能夠到瀋陽去看看,反過來,吳宗睿平靜了很多,和範景文說話的時候,語氣裡面也帶有了尊重。

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二十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二十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四百七十八章 必須見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
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七百六十二章 滅頂之災(6)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二十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二章 睜一眼閉一眼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一百九十章 啞巴吃黃連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二十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四百七十八章 必須見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關之戰(8)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三百四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五百七十一章 老瓶新酒(1)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五百一十八章 悔悟太遲(2)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七十七章 吏部敕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一千零三章 微服私訪(4)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