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

登萊新軍全部回到登州府城,剿滅流寇的任務,交給了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

按照道理來說,登萊新軍是不能夠回到登州休息的,流寇尚未徹底剿滅,登萊新軍應該是繼續大規模出動,尾隨和追擊流寇,直至流寇徹底剿滅。

吳宗睿當然想過這個問題,他心中有數。

洪承疇出任五省總督的時候,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皇上和朝廷專門撥付八十三萬白銀,保證大軍所有的開銷,誰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和錢財方面的保障,任何犀利的軍隊,都不可能完成作戰的任務。

崇禎元年以來,軍隊譁變的情況比比皆是,包括登萊叛軍,也是因爲糧草不濟的問題,出現了大規模的叛亂。

吳宗睿率領五萬大軍出擊,按照最爲保守的計算辦法,每天也需要消耗五百兩銀子,一個月下來就是十五萬兩白銀。

皇上和朝廷根本不可能提供數量如此龐大的銀兩,地方官府更是無法承受。

大明朝廷大軍出擊,還有一個習慣,大軍一般不會攜帶過多的糧草,行軍過程之中,每到一地,地方官府必須拿出糧草供給,保證大軍的開銷,這一筆錢糧的開銷,對於地方官府來說,是巨大的負擔。

如果登萊新軍的糧草無法得到充足的保障,在皇上和朝廷看來,譁變也是有可能的。

現如今的登萊新軍,如果譁變,皇上和朝廷根本無法承受。

所以,吳宗睿敢於率領大軍,回到登州去。

朝廷的塘報,正月十五就到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率領大軍回到漢中之後,洪承疇隨即調遣大軍實行圍追堵截,可惜李自成和張獻忠回到漢中之後,羅汝纔等流寇,也率領大軍進入了漢中,多路流寇在漢中會和,其總兵力達到了十多萬,對外號稱二十萬,洪承疇麾下的兵力僅僅萬餘人,根本無法對流寇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作爲西北五省總督,洪承疇可以調遣湖廣、河南、陝西以及山西等地的兵力,合圍流寇,可惜的是,洪承疇無法提供那麼多的糧草,皇上和朝廷更是不可能再次拿出來大量的白銀,所以洪承疇無法下達如此的命令,只能要求其他各路大軍,固守關隘,放置流寇逃竄。

羅典明送來的情報,詳細說明了流寇的現狀。

義軍的各路首領,之所以集中到漢中,是因爲他們需要一個名義上的領袖。

爲了這件事情,各路的義軍彙集到一處之後,諸多的掌盤子坐下來商議,可惜意見遲遲得不到統一。

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人的呼聲最高,畢竟兩人都參與過進攻大明中都鳳陽府城的戰鬥,而且都有戰功,從個人的影響力來說,兩人在各路義軍之中,也是最強的。

按照道理來說,高迎祥與馬守應兩人被朝廷斬殺,剩下的應該是張獻忠了,張獻忠的實力最強,在義軍之中資歷也是最老的。

不過各路義軍的掌盤子,根本不會推舉張獻忠爲流寇的首領。

這源於張獻忠暴躁的脾氣,以及在義軍之中糟糕的關係。

老回回馬守應是義軍之中公認的寬厚之人,與張獻忠之間都無法和諧相處,高迎祥是義軍公認的首領,和張獻忠接觸的時候,也有些小心,避免得罪。

還有一點,張獻忠過於的注重自身的利益,沒有協作的精神。

這是諸多義軍掌盤子最爲忌諱的事宜。

各路義軍首領經過數次的爭論,最終推舉李自成爲各路義軍的首領。

義軍之中的第二個闖王誕生了,就是李自成。

被推舉爲義軍名義上的首領之後,李自成的態度迅速的變化,他提出了義軍下一步的作戰方案,認爲各路義軍集中在漢中,絕非穩妥之舉,若是朝廷派遣大軍前來圍剿,各路義軍將處於危險的境地,特別是登萊新軍,若是追擊到漢中,則義軍可能遭受到慘重的損失。

李自成提出了分兵,依舊是十三路的義軍,分別朝着陝西、山西和湖廣等地分散,李自成率領的義軍,留守漢中,應對朝廷大軍的圍剿,張獻忠等人率領的義軍,進入湖廣,開拓新的勢力範圍,羅汝纔等義軍進入山西,攪亂朝廷大軍的部署。

李自成的這個建議,得到了各路義軍的贊同。

而且李自成很聰明,自己留在了最危險的漢中,畢竟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在漢中一帶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動進攻。

其實仔細的分析,李自成此舉很聰明,義軍分三路出擊,洪承疇一定會調兵遣將,極力的圍堵,放置義軍的力量分散到各處,如此情況之下,漢中的壓力會大大的減輕。

當然,回到漢中的時候,李自成麾下的兵力大幅度增長,這都是因爲山西與陝西等地再次遭遇大規模的災荒,大量的流民出現,走投無路的流民,甚至出現了賣兒賣女、以求吃一頓飽飯的情形,如此情況之下,大量流民加入到義軍隊伍之中,也就不稀奇了。

。。。

登州軍營,中軍帳。

吳宗睿將手中的文書放置在案桌上面,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登萊新軍大規模出動,生擒高迎祥、馬守應,剿滅流寇三萬餘人,可惜啊,回到漢中的流寇,力量再次的壯大。”

吳宗睿剛剛說完,廖文儒跟着開口了。

“大哥,我看都是洪大人無能,不敢發起對流寇的進攻。”

吳宗睿看了看廖文儒等人,微微的搖頭。

“你們應該還記得高迎祥說過的話語,登萊新軍或許能夠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但登萊新軍真的能夠徹底剿滅流寇嗎,流寇可以殺光,流民可以全部殺光嗎,陝西、山西等地再次出現大規模的災荒,皇上和朝廷幹什麼去了,內閣幹什麼去了,朝中那麼多的大人幹什麼去了,朝廷沒有銀子,難道不能夠從南方調集糧草救濟北方嗎,僅僅是免去陝西和山西等地的賦稅,農戶都要餓死了,你免去他的賦稅有什麼用。。。”

吳宗睿說完,所有人都低下頭。

“文儒,劉寧,近段時間,登萊新軍沒有什麼征伐的任務,務必要好好的訓練,百戶以上的指揮官,全部輪流到講武堂聽課,一個都不能遺漏,駐紮在旅順島、金州以及皮島等地的軍官,也要輪流來到登州,進入講武堂聽課。”

“平靜的時間不會很長,我想,短時間之內,流寇是不敢大規模出動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力量最爲強大,不過高迎祥和馬守應的教訓,他們一定是清楚的,他們不敢到南直隸,也不大敢進入河南,更不敢進入山東。”

“洪承疇麾下兵力的數量不足,根本無法徹底打敗流寇。”

“李自成很聰明,流寇的力量遭遇到打擊,這個時候他選擇分散兵力,也就是分散洪承疇的注意力,以求取得緩衝的時間,讓各路流寇休養生息,等待下一次壯大的機會。”

“登萊新軍暫時不要出動,我們若是進入到陝西或者山西等地剿滅流寇,需要長途跋涉,消息如果泄露,流寇肯定會逃走。”

“更加關鍵的是,登萊新軍得不到太多的支持,陝西、山西、河南等地的朝廷大軍,戰鬥力不強,根本無法完成作戰任務,戰鬥真的鋪開了,他們不僅不能幫忙,還有可能成爲負累,我可不想有豬一般的隊友。”

。。。

京城,紫禁城,偏殿。

朱由檢的臉色略微有些不好,但也不好說什麼。

登萊新軍正在獲取大勝之後,沒有繼續追擊流寇,而是回到登州去了,這讓朱由檢略微的有些不高興,不過人家生擒了高迎祥和馬守應,這樣的戰績很不錯了。

朱由檢更清楚的是,登萊新軍出動作戰,沒有得到朝廷撥付的任何銀兩,地方也沒有那麼多的糧草供給,人家出兵作戰,要錢沒有,要糧食沒有,憑什麼還拼命的去追擊流寇。

當初洪承疇率領大軍作戰,朱由檢不僅掏腰包拿出二十萬兩白銀,還從各地調集了六十三萬白銀,保證大軍的開銷,現如今吳宗睿負責剿滅流寇的任務,朱由檢已經拿不出來那麼多的銀子。

“承恩,春節之後,朕以爲,登萊新軍可以再次出動,進入河南、陝西、山西與湖廣等地作戰了。”

王承恩看着朱由檢,連連點頭。

“皇上,臣有一個建議。”

“什麼建議,你說就是了。”

“皇上,臣以爲,可以取消西北五省總督之職位,依舊設立五省總督,由吳宗睿大人統領陝西、山西、湖廣、河南以及四川等地的兵力,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流寇在南直隸遭遇到沉重的打擊,料想不敢進入南直隸作亂了,至於說山東,流寇更是不敢去,至於說洪承疇大人,依舊負責西北邊關抵禦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的事宜,這樣一來,很多的事情就好辦了。”

朱由檢聽得眼睛冒光,這樣的安排的確是不錯的,洪承疇和吳宗睿,一個是西北五省總督,一個是東南五省總督,職責方面本來就有重合的地方,不可能分的那麼清楚,如果讓其中的一個人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權力集中,效果肯定好一些。

吳宗睿無疑是最好的五省總督人選。

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必須見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
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必須見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魚與熊掌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九十三章 痛快(1)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有些遺憾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四百零五章 薊遼督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九百九十章 挑起事端(1)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2)第一千零五章 各自安好(2)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七百零四章 掌控山東(9)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三百八十章 一視同仁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確職責範圍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九百六十三章 就是攪局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