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

突如其來的互市,讓皇太極有些不適應,但作爲一代梟雄,皇太極是絕不會錯過互市機會的,一方面他派遣心腹前往西平堡、義州和廣寧等地偵查,一方面要求戶部拿出大量的錢財,盡最大的努力購買糧食和布匹等必需品,全部運回盛京。

同時,皇太極還要求諸多的滿人權貴,拿出來錢財購買糧食和布匹。

諸多的滿人權貴都有錢,不管是入關劫掠,還是征伐蒙古部落,這些滿人權貴都獲取了大量的錢財,有些滿人權貴集聚的錢財,恐怕不比戶部府庫之中的錢財少。

當然,皇太極也拿出了自己的部分錢財,秘密安排商賈,前往西平堡購買糧食。

皇太極知道,只要他不表明態度,西平堡互市的交易量必定越來越大。

看着手中的麝香,輕輕的聞了聞,麝香的香味的確讓人陶醉。

這樣的一小塊麝香,價格高達二十兩黃金,這是皇太極以前從未見過的,據說是從遙遠的海外運送來的,就算是在大明,也只是士大夫家族纔有能力購買麝香。

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爲什麼會在西平堡、廣寧和義州三地設立互市,這是不是大明皇上和大明朝廷的意思,難道說大明朝廷知道大清國今年遭遇到災荒,所以在西平堡等地設立互市,避免滿八旗入關劫掠,這應該是不大可能的。

皇太極還在沉思的時候,代善、多爾袞、多鐸、豪格、濟爾哈朗等人悉數進入偏殿。

衆人準備行禮的時候,皇太極揮揮手。

“朕今日請你們來,主要就是商議西平堡、義州和廣寧三地互市的事宜。。。”

皇太極剛剛說完,豪格抱拳開口了。

“父皇,兒臣以爲,不管大明爲何在西平堡、義州和廣寧三地設立互市,兒臣願意領兵,收復西平堡、義州和廣寧等地,打敗明軍,將互市交易的錢財全部搶回來。。。”

豪格剛剛說完,多鐸也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弟也願意領兵,收復西平堡、廣寧和義州等地。。。”

皇太極微微嘆了一口氣,他不知道大清國的這些滿人權貴,爲什麼遇見任何的事情,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動用武力,要知道大明的登萊新軍異常驍勇,人家既然決定在西平堡等地設立互市,豈能沒有準備,如果八旗軍貿然出擊,很有可能遭遇到慘敗。

蒙八旗和漢八旗的設立,讓大清國的兵力驟然翻倍,但開銷也隨之增加了。

蒙八旗和漢八旗不同於滿八旗,主要就是以軍士爲主。

蒙八旗要好一些,因爲常年跟隨滿八旗征伐,軍士也獲取到不少的錢財,也得到了不少的奴隸,基本能夠維持,可漢八旗不一樣,他們征伐的機會不是太多,而且在分配錢財的時候,得不到太多,所以他們沒有多少的積蓄,如果僅僅依靠自身,根本無法解決軍餉和糧草的問題,朝廷必須要考慮。

蒙八旗和漢八旗的設立,讓大清國的兵力成倍的增加,但開銷也隨之增加。

一些滿人權貴是不滿意的,不願意朝廷爲蒙八旗和漢八旗撥付軍餉和糧草,認爲蒙八旗和漢八旗同樣需要進行征伐,從中獲取到錢糧,維持自身的開銷。

所以在得知大明在義州、廣寧和西平堡等地設立互市,很多的滿人權貴建議,讓蒙八旗和漢八旗出征,拿下義州、廣寧和西平堡等地,一來獲取到了錢糧,二來也檢驗蒙八旗和漢八旗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皇太極當然知曉滿人權貴這樣的想法,但他不會同意。

且不說蒙八旗和漢八旗是不是能夠攻陷西平堡等城池,若是因爲大清國發起的進攻,導致大明朝廷關閉了互市,大清國將無法繼續購買糧食和布匹等必需品,現如今,這些商品是大清國急需的,務必抓住機會購買,等到囤積了足夠的糧食,才能夠考慮其他的事情。

至於說入關劫掠,遭遇幾次的損兵折將,消耗大量的錢糧,目睹了大明登萊新軍的強悍,皇太極清楚,不集聚起來足夠的實力,不要想着再次的入關作戰。

皇太極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這些問題的,滿人權貴達不到那樣的高度。

代善、多爾袞與濟爾哈朗沒有開口說話。

皇太極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朕今日請你們來商議互市的事宜,其實是想着聽聽你們的建議,若是一味的武力進攻,朕也不必請你們來了,令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發起進攻,一切都好了,豪格,多鐸,你們都曾經領兵入關作戰,面對大明的登萊新軍,你們是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取勝,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你們如何面對做好一切準備的大明登萊新軍。”

說到這裡,皇太極看向了豪格與多鐸。

豪格與多鐸低下頭,沒有開口回答,他們當然知曉大明登萊新軍的厲害,滿人雖然驕傲,但絕不會輕視曾經遭遇的強悍對手,如果那樣做,就是對自身的不尊重。

皇太極收回了目光,再次的開口。

“連續的征伐,諸多的將士需要歇息,今年我大清國也遭遇了罕見的災荒,糧食明顯不足,若不是十四弟征伐帶回來的大量糧草,朕還要想其他的辦法,才能夠維持朝廷的開銷,現如今大明開放互市,這是絕佳的機會,我大清國不缺銀子,用銀子買來糧食,囤積起來,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

范文程進入了偏殿。

皇太極令偏殿的皇宮侍衛守候在偏殿的門口,不準任何人進入。

從計謀方面來說,滿人權貴是遠遠比不上范文程等漢人的。

范文程進入偏殿之後,一直低着頭,近段時間,他進入偏殿的機會明顯增加了,每一次進入偏殿,范文程都感覺到勞累,皇太極若是遇見什麼頭疼的事情,都會徵詢他的意見。

“文程,坐下說話吧。”

“皇上,奴才遵旨。”

范文程小心的坐下,精神已經高度的集中。

“近段時間,朕想了很多的事情,包括農耕的事宜,滿八旗各旗的旗主,雖然劫掠了大量的漢人,成爲他們的奴隸,可是很少有旗主願意重視農耕事宜,朕也想着提醒他們,民以農爲本,若是沒有了糧食,什麼都無法維持。”

“連續幾年的時間,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入關作戰,但效果不是很好,這讓朕覺得,總是依靠入關作戰獲取錢糧,愈發的困難了。”

“文程,朕想着發展農耕,你有什麼建議。”

范文程稍稍思索開口了。

“皇上,奴才以爲,我大清國想要發展農耕,有一些困難,但若是皇上下定決心,還是可行的,皇上可效仿大明朝廷的做法,採用徵稅的辦法,促進農耕的發展。”

皇太極微微點頭。

“文程,你的意思是說,讓朕清理各旗的奴隸,依照奴隸的數量來徵收農業賦稅。”

范文程站起身,對着皇太極抱拳行禮。

“皇上,奴才正是這個意思,現如今大清國的漢人,幾乎都是各旗擁有,諸位旗主讓漢人從事農耕事宜,但從未給朝廷繳納賦稅,收穫的糧食,都是諸位旗主擁有,如此情況之下,旗主不必重視農耕,不管糧食收穫多少,旗主都不是很在意,可若是按照奴隸數量的多少徵收農業賦稅,旗主必定會督促奴隸投身農耕事宜。。。”

范文程的建議的確不錯,可惜皇太極不可能這樣做。

大清國不是皇太極一個人的,如果失去了滿人權貴的鼎力支持,皇太極也玩不轉,更加重要的是,滿八旗的旗主都掌控有軍隊,如果因爲徵收農業賦稅的問題,導致滿人普遍的反感,皇太極無法穩定局面。

“文程,你說的不錯,朕想想吧。”

范文程準備告辭的時候,皇太極揮揮手。

“文程,朕再問你一件事情,西平堡、義州和廣寧的互市,你認爲是大明朝廷的意思,還是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的意思。”

皇太極的這個問題很突然,范文程楞了一下,暫時沒有開口。

“文程,你是不是認爲,互市肯定是大明朝廷的意思,若是沒有大明朝廷的允許,吳宗睿是不敢如此做的。”

范文程很老實,抱拳開口了。

“皇上,奴才是這樣想的,互市不是小事情,按說沒有大明朝廷的允許,吳宗睿是不敢如此做的,吳宗睿若是強行互市,豈不是謀反。”

皇太極微微搖頭,經歷過權力博弈的他,總覺得互市太突然了,這裡面有很多東西值得琢磨,如果能夠弄清楚互市的底細,對於大清國是非常重要的。

“文程,這件事情,你派遣人去好好調查一番,最好是從漢八旗之中抽調信得過的軍士,混入到西平堡等地探查,朕總覺得互市來的太突然,不是那麼簡單。”

皇太極說完之後,范文程抱拳開口了。

“皇上,奴才遵旨,奴才覺得,若互市是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的意思,那我大清國就可以抓住這次的機會,攪亂大明朝廷,若是能夠讓吳宗睿與大明朝廷反目,對於我大清國來說,就是天大的喜訊。。。”

皇太極看着范文程,滿意的點頭。

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殘陽如血(6)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三十章 嚴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
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六百二十五章 可悲可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穩不住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八百零八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殘陽如血(6)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4)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首輔易人(3)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可小視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九百二十五章 定鼎之戰(9)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水師的任務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四十五章 閒暇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三十章 嚴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八百零二章 張東濤的機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精準預測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