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

駐守遼河東岸大營的八旗軍全線撤離,毫無徵兆,速度很快,僅僅三天的時間,一個軍士不留,廖文儒專門派遣斥候渡過遼河偵查,發現八旗軍所有軍士果然全部撤離,很快他從遼陽、鞍山和耀州等地得到情報,從遼河東岸大營撤離的八旗軍軍士,悉數進入這些城池之中,而城池之中駐守的八旗軍軍士,大部分調遣到瀋陽的周邊。

駐守遼陽、鞍山和耀州等地的八旗軍軍士,以漢八旗和蒙八旗軍士爲主,輔之以少量的滿八旗軍軍士,絕大部分滿八旗軍士,大都撤離到了瀋陽附近,也有一部分駐守撫順、薩爾滸、鐵嶺和開原等地。

廖文儒想不出後金八旗軍爲什麼突然全線撤離,不知道其中原因。

消息迅速送到了薊遼督師府。

吳宗睿將自己關在廂房足足一天的時間,他認爲八旗軍突然全部撤離遼河東岸的大營,太過於奇怪,沒有道理這樣做,如果從他的角度思考,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皇太極突然將所有駐紮大營的八旗軍軍士撤走,就是想着讓皇上以爲遼東安全了,抽調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進入中原作戰,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被抽調之後,遼東的防禦空虛,皇太極就可以調遣八旗軍突然進攻遼東,造成遼東局勢的動盪。

不過吳宗睿否決了這個猜想,如果皇太極能夠想到這麼深遠,那就不是人了,是神仙,比起諸葛孔明都要強上百倍了。

否定了最符合實際的猜想,吳宗睿實在想不到皇太極爲什麼突然撤離八旗軍。

吳宗睿倒也看得開,既然八旗軍全部撤離,對於遼東來說是好事情,就不用苦思冥想,弄清楚皇太極究竟爲什麼這樣做了。

廖文儒和駐守山海關的劉寧同時來到薊遼督師府的時候,遼東巡撫史可法正滿臉喜色的離開。

看見了劉寧,吳宗睿有些吃驚,不過沒有馬上開口詢問。

“你們都看見了,史大人高興壞了,我登萊新軍與後金八旗軍在遼河兩岸對峙的消息,最終還是傳出去了,在各地形成了恐慌,後金八旗軍的惡名,在遼東可是深入人心啊,史大人很着急,要求各級官府都去穩定百姓的情緒,效果總是不好。”

“現在,後金的八旗軍主動撤軍了,史大人迅速將消息傳出去了,各級官府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告知了百姓,百姓很快穩定下來,不僅如此,各地的百姓都認爲後金八旗軍是被我登萊新軍打敗的,所以纔會撤離,百姓比以往更加的安寧。”

“這樣的情況之下,史大人肯定高興了。”

廖文儒和劉寧聽見吳宗睿這樣說,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吳宗睿扭頭看向了劉寧。

“劉寧,你不是駐守在山海關嗎,怎麼到錦州來了。”

劉寧搔了搔頭皮,臉色微紅開口了。

“大人,屬下就是想着到錦州來看看您。。。”

吳宗睿臉色沉下來,看着劉寧再次開口了。

“劉寧,別用這些話忽悠我,究竟爲什麼到錦州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有什麼話就直接說出來。”

劉寧看了看廖文儒,硬着頭皮開口了。

“大人,屬下一直都駐守在山海關,其實山海關沒有多少的事情,去年登萊新軍的所有事宜,屬下都沒有參加,屬下覺得派遣其他人駐守山海關也是一樣。。。”

吳宗睿的臉色變得不好看了。

“劉寧,要不這樣,你到薊遼督師府來,我去山海關,你覺得怎麼樣。”

劉寧的臉色一下子變了,廖文儒的臉色也變了。

“大人,屬、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屬下就是覺得山海關一直都很安寧。。。”

廖文儒也開口了。

“大人,劉都督僉事真的不是這個意思。”

吳宗睿哼了一聲,看着廖文儒和劉寧開口了。

“文儒,劉寧,你們是我最親近和最信任的人,所以我對你們的要求不一樣,你們遇見任何的事情,都要多多思考,都要想想爲什麼,劉寧,你可知道,山海關的安寧,對於我登萊新軍來說,至關重要。”

“朝廷的關寧錦防線,山海關的地位最重要,哪怕是錦州和寧遠等城池全部都失去了,只要守住山海關,依舊可以維護京畿之地和京城的安全,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山海關的地位至關重要,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現如今,我登萊新軍掌控了遼河以西的所有地方,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山海關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那麼重要了。”

“所以說,劉寧,你也有這樣的看法了。”

劉寧情不自禁的點點頭,廖文儒要跟着微微點頭。

吳宗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山海關的地位降低,可對於我薊遼督師府來說,山海關的作用愈發的重要,地位愈發的關鍵。”

“皇上和朝廷對於我登萊新軍,早就不放心了,你們從情報司的情報之中,已經感受到了,只不過中原局勢混亂,後金的皇太極虎視眈眈,皇上和朝廷投鼠忌器,從朝廷整體穩定出發,不敢有任何的動作,但這不意味着我登萊新軍高枕無憂。”

“我登萊新軍渡過遼河,打敗後金八旗軍,爲什麼不乘勢追擊,其實就是想着讓皇太極派遣八旗軍,與我登萊新軍在遼河對峙,造成遼東局勢緊張的局面,如此情況之下,皇上和朝廷無話可說,沒有辦法調動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更不敢對我登萊新軍動手。”

“八旗軍突然撤離,對於我登萊新軍來說,其實很不利。”

“當初我讓吳襄離開山海關,目的就是要掌控山海關,而駐守山海關的將領,必須是我最爲信任和最爲放心之人。”

“皇上和朝廷遲早會對登萊新軍動手,會對我動手,我可不會就範,到了那個時候,衝突就會出現。”

“當然,皇上和朝廷不會直接干涉遼東的事宜,那樣引發的後果他們無法承受,可他們可以對登州和萊州動手,讓我麼猝不及防。”

“如果皇上和朝廷真的對登州和萊州動手,只要我們牢牢掌控山海關,就可以與朝廷對着幹,不管皇上有什麼旨意,我們都可以不遵從,因爲我們掌控了山海關,也就是掌控了京畿之地和京師,皇上和朝廷可不敢真正的冒險,萬一我們撕破臉,不管不顧,大舉進攻京師,皇上和朝廷拿什麼來防範。”

“你們可能認爲,登萊新軍的力量足夠強大了,不必畏懼皇上和朝廷,我們不必謹小慎微,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不必在乎皇上和朝廷的態度。”

“如果你們真的這樣認爲,那你們就沒有認真分析天下的局勢。”

吳宗睿說到這裡,神色已經變得嚴肅起來了。

“中原混亂的局勢,是因爲百姓對官府和朝廷不滿意,所以他們造反,最初他們只是想着有飯吃,能夠活下去,造反十多年之後,李自成、張獻忠和羅汝纔等人的想法早就變化了,他們可不僅僅是想着有飯吃,他們已經成爲了秦朝時期的陳勝和吳廣。”

“後金的皇太極一心想着入主中原,他的目標是大明皇上和朝廷,儘管我登萊新軍驍勇,可皇太極依舊將皇上當做真正的對手,在皇太極看來,我登萊新軍不過是皇上的一枚棋子。”

“所以說,局勢越是混亂,我們越是要想辦法維護皇上和朝廷的統治,讓皇上和朝廷去應對所有的麻煩,讓他們成爲目標,而我們在混亂的局勢之中,獲取最大的好處。”

。。。

吳宗睿說完之後,廖文儒和劉寧的臉都白了。

劉寧對着吳宗睿抱拳開口了。

“大人看的那麼遠,屬下真的不行,屬下明白了一切,今日就回到山海關去。。。”

吳宗睿揮揮手,對着劉寧再次開口了。

“不必如此的着急,既然來到了錦州,逗留一兩天也是可以的,回去的時候,到覺華島去看看,和家人團聚幾天時間,山海關需要時刻堅守,不能有任何的閃失,一旦朝廷對我登萊新軍有動作,我們就要封閉山海關,讓皇上和朝廷感受到威脅。”

。。。

薊遼督師府的酒宴已經安排了,廖文儒和劉寧兩人離開廂房,前去看看酒宴準備的如何。

一邊走,廖文儒一邊看着劉寧開口了。

“劉兄,你我都沒有能夠明白大人的心意,我也覺得山海關安寧,可以派遣其他人去駐守,想不到山海關的地位如此的重要,看樣子,你我今後還是要多動腦子。”

劉寧搖搖頭。

“廖兄,大人真的是厲害,我是想不到那麼遠的,今後大人怎麼說我就怎麼做,皇上和朝廷想着對大人動手,他們休想,到時候進攻京城,我請求爲大軍的先鋒,保證拿下京城,讓大人到紫禁城去。。。”

廖文儒看了看周圍,臉上帶着緊張的神情。

“劉兄,有些話知道就可以了,不必說出來,擔心隔牆有耳,大人想盡辦法穩定局勢,可不要因爲你我亂說話,讓大人遭遇到無妄之災。”

劉寧再次搔了搔頭皮,有些不好意思。

“廖兄,也就是在你的面前,我纔敢說這些話。。。”

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脅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二章 廖文儒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十四章 酬謝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一百零八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
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方籌謀(2)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脅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六百四十章 洪承疇的拜訪(2)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三百零七章 聲東擊西(6)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野震驚(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二章 廖文儒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八十章 低調的麻煩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敢桀驁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關之戰(4)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一千零三十章 攻佔臺灣(5)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四十三章 發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六百九十六章 掌控山東(1)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五百四十章 長亭之盟(4)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懼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梟雄末路(5)第十四章 酬謝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隊”第七百四十五章 逼到了絕境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一百零八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