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

廖文儒親自率領大軍前往瀋陽,他不能夠耽誤時間,畢竟喬明俊率領的六萬登萊新軍將士固守鎮北關,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如果進攻瀋陽的動作稍微遲緩,八旗軍集中兵力發起對鎮北關的進攻,很有可能發生難以承受的後果,皇上的苦心佈局可能付諸東流。

斥候已經稟報消息,瀋陽城內的八旗軍,有全部往鎮北關一帶撤離的跡象。

廖文儒知道,多爾袞不蠢,畢竟是身經百戰,知道什麼樣的情況可以堅持,什麼樣的情況必須要放棄,當下的情況,八旗軍如果傾巢出動,前往鎮北關而去,那麼廖文儒和登萊新軍就是在同時間賽跑,決不能耽誤一絲一毫的時間。

祖大壽率領的大軍,作爲先頭部隊,已經啓程前往瀋陽,洪承疇率領的五萬登萊新軍將士,也從京城出發,前往瀋陽,廖文儒已經給洪承疇寫去了信函,要求其率領的五萬登萊新軍將士,不用前往瀋陽,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往鎮北關而去,馳援駐守鎮北關的喬明俊。

遼陽之戰結束,局勢基本明朗,多爾袞以及八旗軍不大可能與登萊新軍硬碰硬了,更不可能屍首瀋陽,一定是想着全力北撤,保存實力,廖文儒和登萊新軍接下來的作戰任務,就是徹底剿滅八旗軍,不準八旗軍撤往極北之地。

皇上的聖旨早就來了,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全殲八旗軍,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句話,廖文儒牢牢記住了,也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可以說遼東之戰,是大吳朝廷終極一戰,這一戰結束之後,接下來登萊新軍就沒有大規模的戰鬥了,當然,還有北面的蒙古部落,不過皇上和朝廷派遣到蒙古部落去的使者,帶回來了消息,蒙古部落的態度已經變得模糊,有歸順大吳朝廷的意思,不大可能毫無餘地的支持後金了。

錢財與糧草之戰,對準的不僅僅是後金,還有蒙古部落。

征伐八旗軍的戰鬥結束之後,廖文儒不會馬上回到京城,他還要命令部分的登萊新軍將士,進入到蒙古草原,對於那些負隅頑抗的蒙古部落,給予狠狠的打擊。

皇上的要求不一樣,是徹底掌控蒙古部落,登萊新軍要在蒙古草原駐紮,還要在蒙古草原修建大規模的城池,與關內城池一樣進行嚴格的管理,而且還要在蒙古草原設立學堂,教授蒙古部落的子弟,讓他們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能夠進入朝廷爲官。

征服蒙古部落的最好辦法,就是徹底籠絡其部落的精英。

登萊新軍行軍的速度很快,僅僅兩天左右的時間,大軍距離瀋陽不足一百里地了。

祖大壽率領的大軍,已經安營紮寨,等待廖文儒的到來,將士處於短暫修整的狀態,畢竟經歷了遼陽之戰,不少將士還是很疲憊,需要一定的歇息和調整的時間。

臨時中軍帳。

祖大壽、祖寬、祖大弼、牛犇和李國翰等人,依次進去。

進入臨時中軍帳的衆人,對着廖文儒行禮。

廖文儒站起身來,面帶笑容看着衆人開口了。

“遼陽之戰打的很漂亮,濟爾哈朗死了,近二十萬的八旗軍幾近全軍覆沒,後金元氣大傷,損失一半的兵力,短時間之內不可能翻身了,不過我們的作戰任務還是很艱鉅,皇上已經下旨,要求我們全殲八旗軍,徹底滅掉後金小朝廷,我們要繼續努力,可不能夠驕傲,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是皇上的要求,也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

“西面的蒙古部落,想來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遼陽之戰的情形,朝廷想辦法將消息散佈到蒙古草原,蒙古部落的權貴已經知曉,絕大部分的蒙古部落都是順風草,死心塌地歸順後金的蒙古部落不是很多,我們徹底剿滅了八旗軍、滅掉後金小朝廷之後,能夠震懾絕大部分的蒙古部落,不過還是有一些負隅頑抗的蒙古部落,接下來,大軍就要朝着蒙古草原進軍,徹底降服那些不聽話的蒙古部落。”

“祖大壽將軍,你們僅僅修整兩天的時間,將士不可能完全恢復,不過時間不等人,我們必須儘快發起對瀋陽的進攻,一方面是減輕喬明俊的壓力,一方面也是要全殲八旗軍。。。”

廖文儒還沒有說完,斥候已經在臨時中軍帳外面大聲稟報了。

шшш▪ тт kдn▪ ¢ Ο

斥候進來之後,廖文儒揮揮手,示意斥候即刻稟報消息。

“稟報大帥,瀋陽城內的八旗軍,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撤離,根據偵查到的消息,他們是往鎮北關的方向撤離,屬下抓住了幾個滿人,詢問了情況,得知多爾袞下達了北撤的命令,留守瀋陽的是代善,駐守瀋陽的主力是正黃旗和正白旗的漢軍,包括少部分的滿八旗軍士,多爾袞臨時從八旗之中招募的越兩萬軍士,如此駐守瀋陽總兵力接近六萬人,兵力的總數還是不少,不過戰鬥力一般。。。”

廖文儒微微點頭,命令斥候繼續偵查,隨時稟報消息。

斥候離開中軍帳之後,廖文儒的神情變得嚴肅。

“八旗軍的鑲黃旗和鑲白旗,早就前往鐵嶺,發起了對喬明俊的進攻,現在正黃旗和正白旗又朝着鐵嶺的方向而去,無疑是想着打通鎮北關,喬明俊的壓力巨大,我已經告知洪承疇大人,率領的五萬登萊新軍將士,繞過瀋陽城,直接前往鎮北關,馳援喬明俊,不過洪大人率領的五萬大軍從京城出發,攜帶了部分的紅夷大炮,行軍時間上面恐怕有些耽擱,喬明俊率領的六萬將士,需要面對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和鑲白旗的瘋狂進攻,八旗軍的總兵力接近二十萬人,喬明俊如果損失太大,不一定能夠堅持太長的時間。”

“八旗軍的主力前往鎮北關,這說明多爾袞徹底放棄了瀋陽城池,我們拿下瀋陽城池,難度不是很大。”

“情況諸位都清楚了,你們有什麼建議。。。”

祖大壽看了看衆人,抱拳對着廖文儒開口了。

“大帥,屬下以爲,我們可以圍住瀋陽城池,暫時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屬下願意率領部分的登萊新軍將士,前往鎮北關馳援喬將軍。。。”

祖大壽剛剛說完,李國翰抱拳開口了。

“大帥,屬下覺得,還是要一鼓作氣拿下瀋陽城池,瀋陽城畢竟是後金小朝廷所謂的都城,我們若是拿下了瀋陽城池,可以從士氣上面徹底打壓八旗軍,至於說鎮北關,屬下的想法是,派遣最爲精銳的將士,迅速馳援,形成對八旗軍前後夾擊之勢,一旦洪大人率領的援軍抵達鎮北關一帶,三路大軍會和,就可以發起對八旗軍最後的進攻了。。。”

李國翰說完,衆人紛紛點頭,就連祖大壽都禁不住點頭。

拿下了瀋陽城,對於滿人來說,的確是巨大的打擊,畢竟這裡曾經是後金小朝廷的都城,有着不一般的象徵意義,如果失去了都城,後金小朝廷就等於覆滅了。

從兵力方面來說,在鎮北關一帶,八旗軍暫時佔據優勢,如果瀋陽失守,相信不少八旗軍軍士的鬥志會徹底的動搖,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喬明俊的壓力,還爲登萊新軍徹底剿滅八旗軍打下了最好的基礎。

廖文儒看了看衆人,微微一笑。

“有件事情,我不是很明白,諸位是不是能夠給予我答案。”

“代善是後金的親王,且在親王之中排名第一,其資歷我就不多說了,不管是多爾袞,還是多鐸等人,都沒有資格與代善比較資歷,按照道理來說,代善肯定是首先撤離瀋陽,誰都知道固守瀋陽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當然,你們可能認爲,多爾袞會趁着這個時機排除異己,讓代善徹底消亡,如此多爾袞就能夠徹底掌控後金小朝廷了。”

“我不是這樣看的,後金的六位親王,豪格被多爾袞扳倒,貶爲庶人,關押進入大牢,維持不到多長的時間,濟爾哈朗死了,嶽託被剝奪了親王的爵位,現如今也死了,剩下的就是多爾袞、多鐸和代善,如果代善也死了,剩下的就是多爾袞和多鐸,你們想一想,後金的小朝廷如果出現異動,多爾袞找不到任何可以轉移矛盾的地方,也難以得到強有力的支持。”

“所以說,代善活着,多爾袞能夠得到太多的好處。。。”

廖文儒說完,看向了衆人。

這次開口的是牛犇,他對着廖文儒抱拳之後開口了。

“大帥,屬下如果記得不錯,代善已經六十一歲了,這樣的年級,身體不可能很好,維持不了多長的時間,代善如果往鎮北關的方向撤離,是不是能夠堅持下來,還不一定。。。”

牛犇剛剛說完,廖文儒哈哈大笑了。

“牛將軍,你說的不錯,你的這個分析,解除了我最後的顧慮,好了,下一步的作戰部署已經完全明確了,諸位就按照這個作戰部署,馬上行動起來,你們都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徹底剿滅八旗軍,徹底滅掉後金的小朝廷,當然,我們不是對滿八旗趕盡殺絕,但那些滿人權貴,我們不需要留下他們的性命。。。”

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
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九百七十九章 科舉風波(7)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鍋粥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次赴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無毒不丈夫(1)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四百三十九章 背後的高低(1)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疇的拜訪(1)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1)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七百四十四章 抓住了關鍵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霸氣第九百七十四章 科舉風波(2)第七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1)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七百八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六百四十九章 真的是厲害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九百零八章 拋卻憐憫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七百七十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3)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九百七十三章 科舉風波(1)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四百四十一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論功第八百七十一章 睿智的決斷(2)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效率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