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

崇禎十年,正月初五。

蓬萊水師碼頭。

水師大大小小的一千餘艘戰船,全部都集中在這裡,這些戰船,將要運送六萬登萊新軍將士,前往遼東,大量的商船,也在不遠處集中了,商船上面裝滿了糧食,也要一同運送到遼東去,作爲登萊新軍將士駐守遼東的糧草。

沒有人想到,吳宗睿選擇的薊遼督師府,竟然位於寧遠城池。

當年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其選擇的府邸就是在寧遠城內,後來繼任的薊遼督師孫承宗,其府邸就設置在山海關。

寧遠這座城池,在關外八城之中,名氣巨大,當年的薊遼督師袁崇煥,成也寧遠,敗也寧遠,天啓五年,努爾哈赤率領滿八旗大軍,氣勢洶洶的進攻遼東,袁崇煥固守寧遠孤城,依託紅夷大炮,硬是打退努爾哈赤的進攻,回到盛京不到一年的時間,努爾哈赤因爲攻打寧遠城池失敗,鬱郁而亡,繼任後金大汗的皇太極,爲父報仇,捲土重來,可惜依舊沒有能夠攻下寧遠城。

因爲守衛了寧遠,兩次打退後金韃子的進攻,袁崇煥得到了剛剛登基的崇禎皇帝的高度重視和信任,被認命爲薊遼督師,賜予尚方寶劍,全權負責遼東的一切事宜,當時的袁崇煥,也是信心滿滿,發誓五年的時間,徹底平定遼東,打敗和剿滅後金韃子。

可惜的是,兩次固守寧遠城池的袁崇煥,好像有些忘乎所以了,首先是未經請旨斬殺了正一品的皮島總兵毛文龍,觸怒了皇上,接着皇太極率領的後金韃子,從喜峰口一帶入關劫掠,一直打到了大明的京師,駐守寧遠的袁崇煥居然什麼都不知道,接到了皇上的聖旨之後,才率領關寧鐵騎前往京城馳援。

袁崇煥後來被朝廷斬殺,其家人也遭遇到流放。

吳宗睿居然選擇將薊遼督師府安放在寧遠城池,這不僅讓廖文儒等人感覺到吃驚,也讓盧發軒等人不能理解,袁崇煥和孫承宗,兩人都是前任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被斬殺,孫承宗不過是致仕,無論怎麼比較,孫承宗的結局都是強於袁崇煥的。

從這個層面來說,吳宗睿也應該選擇將薊遼督師府安置在山海關。

水師營房。

桌上鋪着遼東以及寧遠城池的地圖,上面已經做出了諸多的標註。

盧發軒、史可法、崔雲輝、吳宗坤和陳思宇等人都來送行。

“你們都很奇怪,爲什麼我會將薊遼督師府選擇在寧遠城池。”

吳宗睿右手指向了桌上的遼東形勢圖。

“山海關以外,直至遼陽,千里沃土,爲我大明朝廷所控制的地方,僅僅剩下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寧遠、高臺堡以及前屯等孤懸的城池,城池以外的其他地方,實際被後金韃子所控制,這等的情形,自大淩河城之戰後,沒有得到絲毫的改善,反而愈發惡劣。”

“原遼東邊軍,大淩河城之戰,幾乎損失殆盡,爾後朝廷抽調各鎮的兵力,悉數到遼東駐紮,這些大軍,與遼東邊軍比較起來,差距不小。”

“現在的遼東,危如累卵,後金的皇太極,若是有心攻佔關外的城池,早就得手。”

“我們登萊新軍,在京畿之地打敗了後金韃子,引起了後金和皇太極的高度重視,若是我登萊新軍開拔到遼東,定會成爲皇太極的眼中釘和肉中刺,他一定會傾盡全力進攻遼東,企圖徹底打敗我登萊新軍。”

“如此情況之下,我登萊新軍選擇駐紮在山海關,應該是最好的選擇,皇太極和後金韃子是無法攻陷山海關的,也不會攻打山海關。”

說到這裡,吳宗睿略微的停頓,神色變得嚴肅。

“我登萊新軍,必須在遼東打敗進犯的後金韃子,如此才能夠安心的經營遼東。”

“如果登萊新軍駐紮在山海關,的確能夠避開後金韃子的進攻,但我們也不要想着能夠改變遼東的局勢。”

“遼東之地,沃土千里,遼東邊軍卻只能固守幾座孤零零的城池,遼東百姓對朝廷失望至極,他們已經不企望得到遼東邊軍的護衛,可以預見,遼東邊軍在遼東之地,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只能蜷縮在城池之中,聊以自保。”

“我身爲薊遼督師,就要如同打造登萊之地一樣,打造遼東。”

吳宗睿斬釘截鐵說出這句話,周遭瞬間安靜下來。

五年前,登萊之地遭遇到叛軍的荼毒,赤地千里,出任登萊巡撫的吳宗睿,想方設法,讓登萊之地發展起來,且創建起來強悍的登萊新軍。

想要好好的打造遼東之地,就必須要讓整個的遼東安定下來,否則任何發展的規劃,都是一紙空文,根本無法實施。

將薊遼督師府設立在寧遠,登萊新軍駐紮在寧遠和錦州一帶,就是表明吳宗睿準備好好打造遼東的決心,如果登萊新軍能夠固守遼東,打敗後金韃子的進犯,讓皇太極和後金不敢覬覦關外八城,則遼東就能夠完全的穩定下來。

沉默的時間持續了一分多鐘,盧發軒開口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一定好好管理登萊之地,待到遼東穩定下來之後,鼓勵登州的商賈前往遼東。。。”

吳宗睿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盧發軒的表態非常關鍵,說明其明白了他的雄心,登萊新軍僅僅打造遼東之地是不夠的,也是無法徹底穩定下來的,關外八城西面面臨蒙古部落的威脅,北面面臨後金和皇太極的威脅,用軍事手段穩定下來的同時,必須要發展商貿,這樣可以間接的籠絡蒙古部落,一定程度孤立後金與皇太極。

史書記載,皇太極於崇禎九年稱帝建國之後,不僅僅是派遣八旗軍入關劫掠,還在年底的時候,親率大軍降服朝鮮。

登萊新軍佔據了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等地,威脅到後金的蓋州、海州、遼陽等地,皇太極是不敢率領大軍進犯朝鮮的,如果後金的主力傾巢出動,則駐紮在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等地的登萊新軍,可以長驅直入,攻打瀋陽,威脅到後金的根本。

所以說,穿越的吳宗睿,已經開始從根本上改變遼東的局勢。

。。。

登萊新軍的將士和戰馬,已經開始登船。

吳宗睿朝着一號福船的方向而去。

盧發軒與史可法兩人跟隨在他的左右。

“盧大人,登萊之地,依舊以發展商貿爲主,農耕也不能忽略,現如今,山東的青州、濟南和兗州等地,都受到了登萊之地的影響,南直隸的淮安、徐州和鳳陽等地,亦受到了登萊之地的影響,這是可喜的情形,你不必擔心,任由其發展就是了。”

“西洋學堂正在建設之中,盧大人,學堂的事宜,就拜託你了。”

。。。

盧發軒連連點頭,雖然他不明白吳宗睿爲何如此的重視西洋學堂,不過他一定會遵照吳宗睿的要求,做好一切的事宜。

走到碼頭,盧發軒的腳步慢下來,史可法依舊跟隨在吳宗睿的身邊。

“史大人,我有一個想法,提前徵詢你的意見。”

“大人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就是了,下官一定會照辦。”

“也好,那我就直說了,路廷、你和我,都是崇禎二年的二甲進士,現如今,路廷是督查院右僉都御史、登萊巡撫,你依舊是登州知府,比較起來,有了不小的差距,我想你的內心,一定是有些想法的。”

史可法的臉色發白,連連的搖頭。

“大人,屬下沒有這等的想法。。。”

“不用解釋,路廷和你都是我向朝廷舉薦的,當年登萊之地還是赤地千里的時候,你們就來了,爲了建設登萊之地,吃了很多苦,我不能厚此薄彼,所以,我考慮,待到遼東穩定下來之後,舉薦你出任遼東巡撫。。。”

聽見吳宗睿這樣說,史可法有些發呆,一時間沒有開口說話。

吳宗睿也沒有繼續開口,看着史可法。

很快,史可法明白過來了,對着吳宗睿稽首行禮。

“大人不管如何舉薦,下官唯有竭盡全力、死而後已。。。”

。。。

一號福船就在前方,體型巨大。

吳宗睿的身邊,只剩下吳宗坤和陳思宇兩人,盧發軒和史可法距離數米,沒有跟過來。

“宗坤,思宇,你們來到登州之後,做的很不錯,曾先生對你麼讚口不絕,我知道曾先生有擡舉你們的意思,不過你們的確盡力了,我希望你們不要自得自滿,要更加努力勤勉,做好衙門裡面的一切事宜。”

“下半年,登萊巡撫衙門會調整部分的官員,若是你們表現好,我會向朝廷和巡撫衙門舉薦你們,可如果你們懈怠,辦事不力,我也會彈劾你們。”

“你們的身份特殊,需要更加的自律,我對你們要求嚴格,是爲了你們好,希望你們能夠真正的明白。”

。。。

吳宗睿登上了一號福船,廖文儒跟隨在他的身邊。

登萊新軍所有將士都已經登船,一部分的將士登上了商船,護衛商船山的糧食。

盧發軒、史可法、曾永忠、吳宗坤和陳思宇等人,站在碼頭上,用力的揮手,不遠處,留守登州的羅典明和羅典勇兄弟,也在用力的揮手。

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二章 廖文儒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四章 圍屋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
第四百四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3)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駐遼東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貨郎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二章 廖文儒第九百六十九章 無法阻攔(2)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較量(2)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鄭成功的驚喜第四章 圍屋第五百八十三章 史可法的擔憂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七十八章 家底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摧枯拉朽(11)第二百二十章 從容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亭之盟(1)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四百六十八章 識時務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七百一十九章 躲不過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較量(1)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六十二章 徒勞無功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九百三十一章 定鼎之戰(15)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1)第九百零三章 大明悲歌(6)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五十五章 臨機決斷(2)第二百零三章 靠實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末路(7)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九百五十二章 騷亂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三百七十六章 末路(5)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