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

鐘聲響過之後,依舊是皮鞭摔在地上,四周都傳來啪啪的聲音。

正月十五之後的第一個朝會終於開始了。

朝會的氣氛依舊是壓抑的,內閣首輔張四知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在他後面的是內閣大臣、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使,以及京城內四品以上的官員。

左邊是文官的隊伍,右邊大都是武將。

大明一朝,重文輕武,武將的地位與文官是無法比較的。

“皇上駕到,早朝開始。。。”

秉筆太監王承恩的聲音不是很好,不過文武百官已經不在意了,他們關注的是今日的早朝所需要商議的事情。

內閣首輔張四知已經上了奏摺,建議皇上遷都南京,留下太子朱慈烺駐守京城。

朱由檢是贊同張四知奏摺的,只不過這份奏摺還需要得到滿朝文武的贊同,畢竟遷都可不是小事情,若是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反對,朱由檢也沒有辦法實施。

京城的局勢危如累卵,李自成隨時都有可能發起進攻,面對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朝廷大軍怕是守不住,皇上若是選擇遷都,前往南京城,局勢還有轉圜的餘地。

朱由檢特意將早朝議事選擇在皇極殿,這是極其罕見的,皇極殿乃是皇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也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殿,平日裡都是關閉的,重要時刻纔會開啓。

內閣大臣、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使以及六科給事中可以進入皇極殿,其餘的文武大臣都在殿外肅立。

諸多大臣進入殿內的時候,朱由檢已經端坐在金漆雕龍寶座上面。

張四知領着諸多的大臣給皇上行跪拜禮,包括殿外肅立的文武大臣,也全部都跪下了。

“諸位愛卿平身。。。”

朱由檢的聲音傳來,中氣明顯有些不足。

“皇上有旨,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王承恩的聲音還在殿內迴盪,張四知就站出列了。

“皇上,臣有事稟奏。。。”

寶座上面的朱由檢,面無表情的點點頭。

“張愛卿有事儘管奏來。”

張四知目不斜視,對着皇上稽首行禮之後開口了。

“臣建議遷都南京,皇上前往南京,留下太子殿下駐守京城,當下之際,流寇李自成虎視眈眈,隨時都準備進攻京城,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皇上遷都南京,可調集南方的軍隊,徹底剿滅流寇李自成和張獻忠,穩定我大明的局勢,鞏固我大明的江山。。。”

大殿裡面的空氣突然有些凝固了。

儘管所有的文武大臣都知道今日將要商議大明朝廷遷都的事情,可張四知真正在大殿之上提出此事,衆人還是有些恍惚的,堂堂的大明王朝,居然被流寇李自成逼迫的遷都,這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張四知說完之後,朱由檢掃視了殿內的諸多大臣,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朕以爲張愛卿所奏有道理,當下京城處於危急之中,暫時遷都南京,不失爲好的應對之策,不知道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朱由檢的話語剛落,內閣次輔陳演臉色通紅出列了。

“臣反對,臣以爲,張四知大人乃是我大明朝廷的罪臣,居心叵測,居然鼓動皇上遷都,自古以來,天子不可以駕,否則就動搖了根本,我大明王朝頂天立地,豈能因爲小小的波折就選擇遷都,遙想當年的土木堡之變,我大明王朝遭遇空前的危機,當時的兵部尚書于謙大人,以大明天下爲己任,堅決反對遷都,調集各路兵馬,守衛京城,粉碎了蒙古韃子的陰謀,守衛了京城。”

陳演說到這裡,看向了張四知。

“張大人,當年的于謙大人何等的英勇氣概,你身爲內閣首輔,當京城遭遇到危機,不思考如何剿滅流寇、護衛京城的安全,護衛我大明王朝的根基,卻想着蠱惑皇上遷都,我來問你,你是何居心,難不成想要顛覆我大明王朝嗎。。。”

陳演剛剛說完,兵科給事中光時亨也出列了。

“皇上,臣贊同陳大人之建議,我大明王朝絕不可以遷都,臣還要彈劾張四知大人。”

“臣以爲,遷都一說,乃是歪理邪說,皇上已經下旨,要求各地大軍進京勤王,共同護衛京城,且京城是我大明王朝之根本,絕不能放棄,試想一下,皇上若是放棄京城遷都到南京,天下人會怎麼看,會認爲皇上屈服於流寇,會認爲皇上放棄了北方大片的國土,甚至會認爲皇上軟弱,如此一來,人心散了,朝廷還如何統領天下的百姓。。。”

光時亨說到這裡,同樣看向了張四知。

“張大人,你身爲內閣首輔,不思爲皇上解憂,不思爲朝廷解難,卻一心想着遷都,蠱惑皇上放棄這大明的天下,你是什麼居心。”

“張大人,我今日還要彈劾你,你身爲內閣首輔,賣官鬻爵,貪圖錢財,將整個朝廷弄得烏煙瘴氣,你有何顏面居於廟堂之上。。。”

張四知氣的臉色發白,身體顫抖,手指陳演和光時亨,卻說不出話來。

更多的大臣站出來了,一致反對遷都的事宜,而且他們的矛頭同時指向了張四知。

張四知擔任內閣首輔的時間有些長了,平日裡的確愛小便宜,也提拔了一些官員,不過任何的內閣首輔,都會做這些事情,只不過張四知的能力的確一般,在任期間沒有做出什麼業績,早就引發朝內諸多文武大臣的不滿,如果不是秉筆太監王承恩暗地裡的支持,早就卸任歸家去了。

可今日的情形不一樣了,諸多的大人在皇極殿彈劾,話語犀利,將張四知平日裡的所作所爲全部都說出來了,這等的打擊和羞辱,任何人都難以承受。

寶座之上的朱由檢,臉色變得難看了,他本以爲遷都的事宜,也就是衆人隨意的商議一番,就算是有個別人反對,自己也可以最終下旨,想不到幾乎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表示反對。

如此情況之下,想要遷都是不大可能了。

“諸位安靜,這裡是大殿,不可高聲喧譁。。。”

王承恩的聲音傳來,大殿裡面迅速安靜下來。

陳演和光時亨等人看了看王承恩,默默的退回去了,他們可不敢對王承恩發難,誰不知道皇上最爲信任的就是王承恩,如果他們開罪了王承恩,皇上很有可能在大殿之內發脾氣,直接免去他們的官職。

“諸位都提出了建議,朕明白了,這遷都之事,今後再議。。。”

朱由檢的話語有些淒涼,他迫不得已否決了遷都的建議,這也意味着,接下來他必須全力以赴,調集各路的大軍護衛京城了。

“皇上,臣身體有恙,難以勝任內閣首輔之職,懇請辭去所有職位,回家養老。。。”

張四知再次出列了,直接提出要求,懇請辭去內閣首輔之職。

其實張四知還算是明智的,內閣次輔陳演發難,那麼多的大臣附和,說明他在朝中已經沒有了根基,如此情況之下,賴在內閣首輔的職位上面,會變得異常尷尬,一方面下面的大臣不會聽從他的話語,讓他無法調遣,另外一方面皇上肯定會有想法。

大明王朝危如累卵,如此關鍵的時刻,張四知不願意繼續被架在火上烤,還不如自覺一些,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讓覬覦這個職位的人上來,而且辭去內閣首輔職位之後,張四知不會在京城逗留,會馬上回到老家去。

朱由檢臉上沒有什麼表情,餘光看了看身邊的王承恩。

王承恩微微的點頭。

“張愛卿,你可想好了,我大明朝廷正處於危急的時刻,朕身邊需要有人輔助。。。”

張四知撲通的跪下了。

“皇上,正是因爲我大明王朝處於危急之中,臣才懇請辭去內閣首輔之職,臣年老體衰,表現昏聵,已經無法輔助皇上,臣辭去內閣首輔之職,讓有能力之人上來,協助皇上統領滿朝文武固守京城,徹底打敗流寇李自成,穩定中原的局勢,消弭我大明王朝的危局。。。”

說到動情的地方,張四知甚至流出了幾滴眼淚。

大殿內異常的安靜,沒有人在這個時候開口說話,就連表現的義憤填膺的光時亨,也低下頭不說話了。

朱由檢輕輕的哼了一聲。

“張愛卿,既然你決心已定,朕也沒有什麼可說的,朕准予你辭去內閣首輔之職。”

“內閣不可無首輔,朕決定了,內閣次輔陳演,出任內閣首輔,散朝之後,朕即刻下旨,此旨意明昭天下。。。”

。。。

早朝結束了,朱由檢沒有馬上回到偏殿,而是來到了中極殿。

王承恩跟隨進入了中極殿。

“承恩,朕恨不得將那些道貌岸然的臣子全部都給殺了。。。”

王承恩低着頭,沒有開口說話,有些話他不敢說,張四知遭受到衆人的彈劾,這裡面也有他的影子,還好皇上明白其中的奧妙。

“承恩,你不必多想,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這個張四知,能力方面的確差了一些,辭去內閣首輔之職也好,朕料定張四知馬上會離開京城,回老家去,你帶朕去送送張四知。。。”

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十六章 乞丐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四十章 預測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
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十六章 乞丐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的指示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一千零二章 微服私訪(3)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覺華島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穩定南方(5)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佈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二百九十一章 還是要表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六百零五章 憂患悄然而至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四十章 預測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八百四十八章 最後的掙扎(7)第四百八十七章 遼東構架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四十章 預測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度陳倉(4)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統戰工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死裡逃生(1)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三百五十二章 殘陽如血(4)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皮島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白了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