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

南京,兵部官邸。

領兵部尚書銜、七省總督洪承疇,以及兵部右侍郎宋賢,臉色都微微有些紅。

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則是一臉的肅穆。

“張大人,宋大人與本官該說的話全部都說了,皇上連着下了三道聖旨,調遣南方的大軍前往京城馳援,本官也知道張大人盡力了,可實際情況是,南方尚沒有一兵一卒前往京城去馳援,這湖廣總兵左良玉不服從皇上和朝廷的調遣,責任在本官的身上,可浙江總兵劉澤清,福建總兵劉良佐,以及南京京營也不服從調遣,責任究竟在誰的身上,本官就不好說了。”

洪承疇的話語剛落,宋賢跟着開口了。

“張大人,下官與洪大人奉旨前往南直隸,爲的就是挽救北方的危局,當下流寇李自成已經進軍北直隸,京城岌岌可危,這段時間,洪大人與下官該說的都說了,若是張大人依舊不爲所動,那下官就要給朝廷寫去奏摺了。。。”

洪承疇與宋賢來到南京月餘時間,他們本來想着調遣南京京營的軍士,進入北方去狙擊流寇,緩解北方困頓的局面,誰知道局勢的變化太快,陝西行省與山西行省相繼失守,悉數被李自成佔據,整個北方除開遼東、北直隸與山東,全部爲李自成所控制,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傻子都明白,李自成接下來肯定會進軍北直隸了。

果然,春節之前,洪承疇與宋賢得到了準確的消息,李自成率領流寇進軍北直隸了,而且作戰非常的順利,李自成一路攻城拔寨,駐守城池的軍官軍士要麼逃走,要麼投降,而城池內的官吏,大都選擇歸順李自成了。

這讓洪承疇和宋賢異常的着急,他們肩負的職責不一樣,若是眼睜睜的看着李自成圍攻京城,他們什麼都不做,那麼這一輩子他們都不可能安生了。

調不動登萊新軍在情理之中,可南京京營居然也調不動。

洪承疇和宋賢有些懷疑了,是不是北方遭遇到危局,導致南方的官吏改變心思了。

南京京營與登萊新軍完全不一樣,說到底還是爲皇上和朝廷所掌控的,先前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擔心流寇張獻忠趁亂進攻南京府城,導致南直隸出現重大的危機,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現如今張獻忠的主力已經全部都進入四川了,南方各地暫時安定下來,再說了,登萊新軍五萬軍士已經抵達南京府城,完全可以護衛南京。

所以洪承疇與宋賢商議之後,下定決心要調遣南京京營的軍士,前往京城馳援。

宋賢的心情很迫切,洪承疇更甚。

這期間,洪承疇收到了吳宗睿的來信,這封信他已經銷燬,信函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求洪承疇調遣南京京營前去京城馳援。

洪承疇明白吳宗睿的意思,一旦南京京營前往京城馳援,那麼南京城的佈防就是登萊新軍完全掌控了,登萊新軍已經完全掌控南直隸江北的四府三州,一旦掌控南京府城,那麼不要多長的時間,登萊新軍就將掌控整個的南直隸。

掌控了南直隸的登萊新軍,輕而易舉就能夠控制浙江和副將等地。

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悉數被登萊新軍掌控,不管局勢如何的變幻,吳宗睿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洪承疇已經間接的向吳宗睿表明了決心,所以吳宗睿要求的事情,他會不遺餘力的辦到。

其實京城以及南方很多的官員內心都打鼓,他們對於大明王朝是不是能夠熬過去,普遍持懷疑的態度,數年的征伐,大明朝廷的精兵強將損失殆盡,剩下的各地總兵,幾乎都是擁兵自重,前幾天傳來消息,朝廷最爲倚重的白桿兵,以及石柱宣撫司秦良玉將軍,也遭遇到慘敗,白桿兵損失了大半,看樣子白桿兵是不大可能馳援京城了。

如此一來,皇上和朝廷拿什麼去剿滅流寇李自成,如何能夠守衛京城。

張國維的想法不一樣,畢竟他是南京兵部尚書,代表朝廷守衛南直隸。

“洪大人,宋大人,你們的意思本官明白,本官也實話實說吧,京城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本官是清楚的,按照道理來說,南京京營的軍士前往京城去馳援,也是應該的,不過本官也有一些想法,雖說有些大逆不道,但也不無道理。”

洪承疇輕輕的哼了一聲,跟着開口了。

“張大人的意思是說,萬一京城遭遇到危險,皇上尚可以前往南京。。。”

張國維用力的點頭。

“洪大人說的是,南京本就是我大明朝廷的陪都,皇上前往南京,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急從權,皇上來到南京,可以調遣南方的大軍,圖謀剿滅流寇李自成,恢復北方的穩定,南京京營若是全部前往京城,洪大人和宋大人難不成保證皇上還可以到南京來嗎。”

張國維的話語,讓洪承疇和宋賢都不好開口了。

只要是明白人,都能夠看出來,萬不得已的時候,皇上放棄京城,前往南京,不失爲最好的選擇,只是沒有人會如此說,張國維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才透露出來這等的意思。

。。。

“大人,京城來的加急塘報。。。”

知事進入廂房的時候低着頭,將塘報放在桌案上面之後,轉身就準備離開。

“不着急,你且打開塘報,念一念裡面的內容。。。”

張國維臉上露出了微笑的神情,半個月之前,他專門給皇上和朝廷寫去了奏摺,陳明不能夠調遣南京京營的理由,現在看來,皇上和朝廷的回覆肯定來了。

知事小心的打開塘報。

“正月十六日早朝,皇上與內閣共同商議,決議否決遷都之事宜,固守京城。。。”

“內閣首輔張四知,提議遷都南京,有動搖軍心之嫌疑,現已辭去內閣首輔之職,朕不予追究,內閣次輔陳演出任內閣首輔,全面負責守衛京城之職責。。。”

“諸臣工務必齊心協力,護衛京城,護衛大明之天下。。。”

。。。

張國維的臉色瞬間變化了。

關鍵時刻來的塘報,實際上否決了他的提議。

洪承疇看着知事開口了。

“將塘報拿過來本官看看。”

知事小心的將塘報遞給了洪承疇,一邊的宋賢也湊過來了。

一目十行的看完了塘報,洪承疇看向了張國維。

“張大人,皇上爲了大明之天下,不顧自身之安危,決意固守京城,你我這些做臣子的,難不成袖手旁觀嗎。。。”

洪承疇還沒有說完,張國維就用力的擺手了。

“洪大人,你不必如此說,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只是沒有想到,皇上決意要固守京城,既然皇上都不顧自身之安危了,我這個做臣子的,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南京京營三日內開拔,前往京城去馳援,只是這南京京營開拔了,我也有話要給洪大人和宋大人說說。”

張國維端起桌案上面的茶杯,喝下去了一口,茶水已經涼了,不過他無所謂。

“一旦南京京營開拔前往京城,則南京府城的守衛,只有駐紮在城外的登萊新軍負責了,本官醜話說在前面,登萊新軍務必服從南京兵部的調遣,否則本官就算是拼卻性命,也不允許登萊新軍的軍士進入南京城。”

“洪大人是七省總督,手持尚方寶劍,還望告知登萊新軍參將牛犇,讓登萊新軍不要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京城的危局,洪大人、宋大人與本官都是知曉的,僅僅是南京京營前去馳援,力量怕是不夠,本官建議,洪大人和宋大人依舊留在南京,待本官調遣浙江總兵劉澤清,以及福建總兵劉良佐,令他們到南京來,若是他們願意調遣大軍前往京城去馳援,本官沒有什麼可說的,若是他們擁兵自重,不服從調遣,還請洪大人祭出尚方寶劍,本官要親手殺了他們。”

“浙江總兵劉澤清麾下有近十萬的軍士,劉良佐麾下有六萬多的將士,加上南京京營的五萬將士,一共二十餘萬將士,足夠抵禦流寇、護衛京城了。”

“不知道洪大人和宋大人的意見如何。”

張國維說完,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洪承疇略微思索了一下,點點頭開口了。

“張大人的建議很好,本官是贊同的,只是時間上面有些來不及,本官覺得,南京京營先行一步,趕赴京城馳援,至於浙江與副將的大軍,隨後趕過去馳援。”

。。。

走出南京兵部官邸,洪承疇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一邊的宋賢有些奇怪,跟着開口了。

“大人這是怎麼了,有什麼嘆氣的,下官覺得張大人安排的很好啊。”

洪承疇苦笑着搖頭,看着宋賢開口了。

“宋大人,你覺得劉澤清和劉良佐會到南京來嗎,難不成他們是傻子,不知道京城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宋賢低頭思索了一下,跟着點點頭。

“大人說的是,下官也覺得懸,劉澤清和劉良佐怕是不會到南京來。”

“所以說了,能夠馳援京城的唯有南京京營的五萬將士,我甚至有些擔心,這些軍士是不是來得及趕赴京城。”

洪承疇剛剛說完,宋賢跟着開口了。

“大人,下官覺得問題不是太大,漕運尚未開始,南京京營的將士可以乘坐漕船前往天津,急行軍馳援京城,應該是來得及。。。”

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十七章 危機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
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一百六十章 漕運三千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觀的心態第三百三十七章 更好的保證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氏家族第二百零五章 絞殺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二百八十章 心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家日報(4)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悔悟太遲(1)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爲了對手(2)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七百二十七章 默認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花彈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一百七十一章 傳教士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激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自然入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該忍則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摧枯拉朽(8)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七百五十九章 滅頂之災(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遭遇危險(1)第六百五十八章 襄陽陷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八百零六章 這算是運氣嗎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腥之夜(2)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禍不單行(3)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十七章 危機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九百三十八章 面對家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九百七十八章 科舉風波(6)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